文/浙江·施立松
墨魚餅,望文生義,會以為是墨魚做的,其實,準(zhǔn)確點的叫法,應(yīng)該叫墨魚卵餅,因為是以墨魚的內(nèi)臟(雄的精巢,雌的卵巢和纏卵腺)為原料做成的。
百度百科里介紹墨魚餅的做法,只用了短短兩行字:取墨魚內(nèi)囊,雄墨魚選其精巢,雌墨魚選其卵巢和纏卵腺,合在一起捏碎調(diào)勻成濃膠體,然后取適量在油鍋里攤煎成餅狀,以慢火雙面翻煎即可??此坪唵危瑢嶋H操作起來要難許多。因墨魚的內(nèi)囊黏糊糊的,要把陷在其中的墨囊扯出來,力道、角度、手法都有講究,一不小心扯破,就會污染一大片,往往整盆都變得黑乎乎的。雄墨魚還好,精巢是白色的,像兩粒橢圓形的子彈,輕輕一扯就剝脫下來;雌墨魚的卵巢,淡綠色,晶瑩剔透,一觸即破,要完整取下來就要非常小心,還要非常熟練才行。其實,即便破了也沒關(guān)系,就是賣相差點,并不影響口味,有時候,海島人還會故意加點墨囊進(jìn)去呢。
墨魚是春汛的主捕魚類,二三月旺發(fā)。漁諺“清明加三月節(jié),墨魚無處疊”,說的便是墨魚旺發(fā)時盛況。海島春天,下場春雪是常事,所以,天氣還是很冷的。墨魚旺發(fā)時,大人都忙著剖墨魚曬螟蜅鲞,做墨魚餅就是孩子的事了。墨魚內(nèi)囊取好后,要把它們捏碎成黏糊狀,有時候手就被凍得針扎似的,疼得直掉淚。那時候,哥哥心疼我,就教我一個討巧的辦法,先抓十幾根筷子來,使勁戳,戳得差不多都碎了,再伸手去捏,這樣很快就可完成,手就不會太凍了。實踐出真知。這是海島孩子的智慧。
過去,油對漁家人來說是奢侈品。小時候,家里長年用一塊肥肉,燒菜時,鍋熱后肥肉扔下去,把鍋擦一擦,馬上取出來,放回碗里,就算是過油了。所以,用油煎墨魚餅,是不可能的事。我們常用方法是,拿一個蒸籠,矮矮的沿,十五的圓月大小,鋪一張細(xì)紗布上去,再把捏成糊狀的墨魚卵舀進(jìn)去,放到鍋里蒸,蒸熟后取出來,冒著熱氣的墨魚餅有點綠有點黃,香氣四溢。嘴饞了,就從邊角上扯一小塊下來解解饞,往往是越解越饞,第一個蒸好的墨魚餅,就被扯得跟野狗啃了似的。蒸好的墨魚餅一個個放在大篾籮里晾著,要曬干,才好貯存?,F(xiàn)在可以放在冰箱里,這樣不會失了水分。我倒是喜歡曬干的,硬硬的,有嚼勁,越嚼越香,且越嚼口腔越像剛刷過牙似的清新。
墨魚餅是漁家人的一味常用藥。曬干的墨魚餅裝進(jìn)陶罐或瓷甕,再擱件舊棉衣保暖著,密封,久了,就成褐紅色,有清熱退火的功能。在海島洞頭,牙齦疼痛、口腔潰瘍、咽喉腫痛之類的熱癥,只須用陳年墨魚餅與白蘿卜絲熬湯喝下,立可奏效。海島人還會特意做一兩張加了墨囊的墨魚餅,黑得發(fā)亮,硬得跟石頭似的,貯存起來,孩子感冒發(fā)燒,就取出黑墨魚餅來,用刀剁下幾片燒湯,給孩子喝下就舒服多了,比感冒沖劑還靈。
墨魚餅做菜,挺簡單,像我這樣不擅廚藝的人,也能炒出花樣來。墨魚餅切片,加熱,醺點醬油醋,就是頂好的下酒菜。如要熱炒,與菜椒或白菜梗、黑木耳合作,白的綠的紅的黑的,襯得微微泛黃的墨魚餅春天般絢爛。墨魚餅煲湯,更簡單了,加點本島產(chǎn)的花菜,就是地道的洞頭漁家菜。我喜歡加點小豬排來煲,這樣墨魚餅更入味,營養(yǎng)價值也更高,排骨里的鈣催化出墨魚餅潛藏著的香,好像蜂蝶的雙翅,把滿園的春色都翩然舞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