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怡
[摘? ? ? ? ? ?要]? 高校教育教學工作過程當中,必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人格健康發(fā)展。主要分析在現(xiàn)今情況之下,高等院校當中心理教育所面臨的現(xiàn)實難題,并且具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措施,這對新時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 ? 鍵? ?詞]? 高校心理育人;現(xiàn)實難題;應對措施;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 G444?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44-0194-02
高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必要的文化知識,也在這里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健全健康的心理要素,高校在教學育德育人外,在大思政的影響之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夠起到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此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F(xiàn)今社會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指的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心理育人不僅僅是簡單地關注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應堅持育心和育德相結(jié)合,做好人文關懷以及心理疏導工作,并深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以及實踐活動等當中,以此培養(yǎng)師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提高。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針對心理育人的特點,分析存在的現(xiàn)實困境及其原因,從而提出優(yōu)化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心理育人所面臨的現(xiàn)實難題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在心理育人方面都面臨一定程度的現(xiàn)實難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育人對象心理問題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多維性,所以很難完全徹底處理掉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當今時代,社會各方面都在飛速發(fā)展,大學生感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如成績上的壓力、感情方面的壓力、父母家庭方面的壓力、就業(yè)難等壓力,這些壓力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抑郁情緒和失落感,這些都會導致他們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次,高校心理育人實現(xiàn)的高標準與心理健康教育部門育人意識還不夠之間存在矛盾。要切實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學校各部門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并且樹立正確的“三觀”。在現(xiàn)今社會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在接收有效信息的同時也會接收到負面信息,這對教育教學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來講無疑是一個挑戰(zhàn)。而面對這樣的情況,不論是教育教學工作者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存在專業(yè)水平程度低的問題,學校中的不同部門以及不同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當中也需要適應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并應對生活和學業(yè)等多方面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部門沒有足夠強的育人意識和專業(yè)能力,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缺乏綜合實踐訓練,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過程當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會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xiàn)象。
二、如何解決高校心理育人所面臨的難題
(一)樹立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標
高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應該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樹立立德樹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總目標,從而使心理育人工作更加有效地開展。想要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優(yōu)化和推進,就應該明確需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在高校心理育人過程當中,應當培養(yǎng)為社會發(fā)展、國家發(fā)展做貢獻的人,培育具有一定知識文化儲備以及能夠起到文化傳承作用的人。其實,心理育人工作并不簡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不斷地加深其涉及層面,從而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以及接班人。
針對這個目標,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要求也隨之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教師和工作者應當具有相關的專業(yè)素質(zhì),以及教育教學技能。在平時的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明確知道所面對的學生有什么類型的心理問題,需要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介入和干預。不能將心理健康簡單定義為沒有痛苦,現(xiàn)今社會的壓力巨大,很多人表面看似沒有痛苦,其實存在真正的心理問題。更不能夠僅僅以個人的感受為核心來評定干預對象的心理健康問題,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差別,看來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可能在學生看來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必須加強和注重不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因人而異,讓大學生感受到尊重和被重視,讓其覺得自身和社會發(fā)展存在一定聯(lián)系,并且存在一定的交流和溝通,從而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對社會負責,對集體負責,對自己的家人負責,最重要的是讓其對自己負責,并能從中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除此之外,還應該切實針對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相關活動,從育心走向育人,在幫助學生緩解抑郁和壓力的同時,應該進一步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成敗觀以及得失觀,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梢蚤_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心理健康班會、心理健康話劇等,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以及思想政治輔導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宿舍走訪,通過班干部了解學生情況,也可以通過媒體平臺,如微信、QQ、微博等發(fā)布跟心理有關的知識,當發(fā)現(xiàn)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時,及時進行干預和介入,幫助學生抒發(fā)情緒,調(diào)整心態(tài)。這些活動和做法能夠有效地讓學生進行自我緩解心理沖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在社會當中不斷地提升自己,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認同感。
(二)協(xié)調(diào)并且整合相關資源很重要
想要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并且有效解決現(xiàn)實難題,就應該不斷地整合相關資源,做到融會貫通。從目前情況來看,在整體的形勢之下,心理育人工作已經(jīng)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部分,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必須充分結(jié)合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力量,促使他們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形成工作常態(tài),為高校心理育人難題的突破共同努力。如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等,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當中應做好協(xié)調(diào)工作,明確自身的資源與條件,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為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積極幫助和指導,并配合高校相關部門工作的實施和心理育人問題的研究,不斷探索全新的實施路徑。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融合社會各界不同部門的資源和力量,可以有效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有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由于無法應對所面臨的問題而引起的,如父母離異、家庭突然的重大變故等。也可以通過幫助大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來明確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況成因,針對不同的大學生的不同心理問題和實際問題,協(xié)調(diào)學生管理部門,有效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經(jīng)濟困難問題、情感問題等。
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好教務部門和任課教師的協(xié)調(diào)工作,解決這些大學生的學習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會出現(xiàn)沒有心思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等情況,嚴重甚至會直接選擇輟學,因此,在介入和干預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時,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況,適當輔導其學業(yè),也可以間接起到轉(zhuǎn)移他們注意力的作用。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應該做好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和輔導員,增強他們的育人意識,讓這些工作人員真正認識到心理育人的重要性,切實地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尊重大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針對學生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干預,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育人意識增強了,學生工作才能越做越好。
最后,可以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方便做好統(tǒng)籌部署工作。針對不同部門以及不同崗位開展心理育人工作,滿足規(guī)范性要求,在不同部門工作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協(xié)調(diào)有效組織不同資源和要素,全方位形成心理育人的大格局。這樣,在大的時代背景之下,再通過積極引入家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傳媒教育,促進大學生的父母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和認識,形成正確的教育思維。并且充分依靠政府力量,真正落實一些相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做好社會文化的完善和改良,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支撐學科的拓展以及優(yōu)化
想要豐富并且不斷拓展心理育人的支撐學科,就應該多加鼓勵和支持不同學科共同參與,總結(jié)不同領域的經(jīng)驗。集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達到更完善、更細致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實踐以及培訓過程當中,大部分人僅僅局限于心理學的學習,缺乏學術方面的交流以及和其他支撐學科的交流和溝通,但是,在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的介入和干預上,不僅僅需要心理學方面的內(nèi)容,還需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充分調(diào)動起心理育人工作者各個方面的知識和閱歷,僅僅依靠心理學一門學科是遠遠不夠的,由此看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發(fā)揮支撐學科的積極作用。拓展支撐學科有利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能夠以獨特的視角分析心理問題,從而不斷地豐富育人的方法。另外,可以幫助大學生自身構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心理教育,切實實現(xiàn)心理育人總目標。還需要直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幫助他們開闊思維并且豐富他們的專業(yè)涵養(yǎng),在提高育人工作質(zhì)量的同時增強人格魅力,掌握各個支撐學科的理論知識,實現(xiàn)心理育人的多學科支撐,形成心理育人多學科的共同進步。也可以建立高校心理育人教師的資格認證以及培訓,在整體上運用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理論分析,促進心理育人工作在實踐中更具實效性,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
總而言之,切實解決高校心理育人面臨的現(xiàn)實難題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這對高校大學生的發(fā)展成才和心理的健康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應共同被關注和重視,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與此同時,大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新力量,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所以必須提高其重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心理育人所面臨的現(xiàn)實難題。
參考文獻:
[1]劉思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及突破[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0).
[2]曾威.互動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與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3).
[3]張文娟.從輔導員視角探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的建設[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5).
[4]崔爽,盧紹君.從倫理困境的分析與解決促進高校心理咨詢職業(yè)化發(fā)展[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2).
[5]路晨菲.高校心理咨詢工作面臨的新困境及其突破[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5).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