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楠
關鍵詞:智慧教育;項目式學習;七年級科學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要求,教育信息化2.0的推出和智慧教育的發(fā)展對智慧服務環(huán)境都有寄托?!督逃畔⒒臧l(fā)展規(guī)劃(2011~2020)》指出“充分發(fā)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信息化對教育的影響不斷加深,但也出現新的問題:信息技術與七年級科學課程深度融合不足;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融合呈現不同學校和地區(qū)的差異。
1.智慧教育為當前信息化背景下科學教育所提供新的理念。智慧教育為當前面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非完全依賴信息化而放棄傳統(tǒng)課堂的授課模式,最好的方式是融入日常教學。
2.項目式活動融入七年級科學智慧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信息技術在資源、技術與管理多方面支持項目式學習,充分借鑒網絡教學的優(yōu)點,解決傳統(tǒng)項目式學習中的很多問題。
1.智慧教育的支持平臺——希沃易教學平臺
希沃易教學平臺有班級優(yōu)化大師、希沃白板、遠程教學等,常用工具有多媒體、課堂活動等方便將智慧教育理念靈活地融入到七年級科學教學中。
2.智慧教育理念下七年級科學項目式學習活動的設計
3.以《微型植物園》項目式學習活動為例
(1)項目確定
本文教材基礎是浙教版七年級科學課本,項目案例為“微型植物園”,針對其中生物部分,有關內容是七上的第二章中生物體結構層次、常見的植物、生物多樣性,七下第一章植物的一生和生殖方式。此項目是對生物部分的有效整合,以項目活動的方式設計,讓學生通過對項目的實施進行自主探究。
(2)項目準備
微型植物園項目式分三個子項目:認識植物、設計微型植物園、制作微型植物園。項目分為共3個課時。學生按照多元化、自愿組合進行分組,每個小組3~4個人,每個項目小組的學習者各司其職完成項目目標。
(3)項目執(zhí)行
項目一:認識植物
項目一的執(zhí)行看似較為簡單,學生易輕視,也容易出問題,所以在實際過程中建議教師對思路指導,明確要做什么,要達到什么程度。
項目二:設計微型植物園
建議進行“問題驅動式”執(zhí)行過程:
問題:要設計微型植物園,那么首先需要準備什么?
設計目的:拋出問題,引出圖紙、植物等
問題二:要繪制圖紙需要具備哪些基礎?
問題三:我們要設計的是微型植物園,那植物該如何選???
設計目的:“微型”不同于實際植物園,標準怎么定?
設計目的:引發(fā)思考如何參觀植物園、收集圖紙制作資料
項目三:制作微型植物園
此項目重點是如何按照圖紙來制作植物園,不同于實際植物園,要對所選取的植物進行種植,比如:豆苗、小麥苗、綠蘿、苔蘚等。筆者建議還是選用“任務驅動法”,以下是簡要的實施 ?流程:
任務一:分析圖紙,選擇合適的植物進行繁殖。
任務二:根據任務一所培育的植物,按照項目二的圖紙劃分為小部分進行初步拼圖。
任務三:等待植物園生長,定時、定期記錄植物園中植物生長狀況(比如:溫度、濕度)。
智慧教育理念下并不一定要用翻轉課堂、慕課等,也就是說智慧教育理念所指引我們的重點不在于固定模式的套用,而是根據學校資源、教師實際、學生學情等多方面的具體考慮,找到合適方式。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引入為七年級科學智慧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托,使得智慧教育的開展更加靈活、注重動手能力、富有探索性。
(作者單位:杭州市夏衍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