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華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學生不斷調動自己的思維活動,而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想象力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教師日后培養(yǎng)學生全面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前提。小學語文教學帶有很強的啟蒙特征,所以,教師需要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才能讓學生產生對作文的個人熱情,避免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并從多方面入手,選擇科學的策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個人想象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思考
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及教學環(huán)境、學生素養(yǎng)等的變化,小學語文中的作文教學也處于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很多教師此前未能認識到學生想象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導致很多小學生無法適應作文教學,教學質量也存在嚴重問題。在此背景下,教師應當作出積極調整,充分把握學生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并且不斷拓寬教學渠道、豐富教學手段等,從多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以此確保學生作文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小學作文中想象能力的重要價值
(一)培養(yǎng)學生個性
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可以幫助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想象的內容寫入文章,幫助學生探索個性化寫作方向。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的具體目標。所以,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不僅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升,更是對于開發(fā)學生智商,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二途徑?!耙虿氖┙獭笔强桌戏蜃訋浊陙硖岢龅慕虒W原則與規(guī)律,說到底就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采取符合自身規(guī)律的方式教學。
(二)提高寫作能力
由于作文寫作帶有變化性,所以,如果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小學生個人知識層面范圍較窄,如果具備想象能力,就可以在固有思維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進而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高。同時,小學作文一般側重于基礎性的詞語、句子等的寫作,所以,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主要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與對基礎知識的把握能力,打好堅實的作文基本功,才能在作文中“有的放矢”,同時也要拓展學習知識面,不斷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作文感興趣,喜歡以文字的形式去表達。
二、小學語文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關于作文的想象力
(一)引導學生培養(yǎng)立體化思維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培養(yǎng)立體化的思維,讓學生將想象能力轉變?yōu)榱Ⅲw事物等,這樣,學生才能在作文寫作中將所想象的畫面完整地描述出來。通過觀摩諸多小學語文作文課堂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還未能形成完善的學習模式,作文學習的時間也難以得到較好保證,導致很多學生不具備立體化的思維,造成想象力匱乏。于是,該教師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思維,引導學生在描寫作文內容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即便是描寫很熟悉的物體、人物等,也鼓勵學生多轉變思考角度。這樣一來,學生的想象能力就會被充分激發(fā),可以產生與固有思維不同的立體化形象。此外,該教師也會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制作一些手工等,讓學生親自接觸立體感官,進而提高其想象力。
(二)創(chuàng)設想象氛圍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造科學的想象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充分感受想象的美好。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較為夸張或帶有幻想性質的教學手法開展教學,并且積極應用視頻、多媒體技術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帶有豐富想象力的世界。比如,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用圖片展示等不同方式,讓學生看到一個被砍的樹樁及天空中飛翔的兩只小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思考畫中所描繪的景象具體有什么含義。這樣,學生就會充分展開聯(lián)想,教師也應當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В膭顚W生充分進行多角度、立體化的思考,以此激發(fā)學生個人的想象能力。
(三)讓學生感知生活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奇心很強,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人與物等,進而激發(fā)學生個人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在條件和安全性允許的情況下,征得家長同意,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如,親近大自然等。在學生參與生活活動期間,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感知生活,并且將活動中的點滴記錄下來,作為日后作文寫作的重要素材等。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為學生選擇一些生活氣息較為濃厚、符合學生心理活動的書籍等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拓展想象空間,學生的想象能力自然會得到顯著提高,還可以為作文寫作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而為作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四)觀察生活細節(jié),積累習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訓練學生作文,必須注重于傾吐他們的生活積蓄?!敝丶壗處熚簳f:“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是生活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沒有豐富的材料,寫作時就只有胡編亂造。我們要引導學生去接觸社會、自然,做生活的主人,不光要用眼睛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用耳朵聆聽生活中的種種聲響,還要教他們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體會。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不斷豐富知識、陶冶情操。作為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如何聯(lián)系生活,深入挖掘,積累寫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學生身邊。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注意積累,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闹笇В瑢W生那種“腹中空空,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
三、結束語
相對其他科目,語文的工具性很強,應做到知識與能力并重。不管知識還是能力,都指向聽、說、讀、寫。四項都是重點,但第四項是難點。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有階段性,低、中、高年級分別有不同,六年級時字詞教學不是重難點,但在一年級時卻顯得尤為重要。就是每一冊的各個單元的教學,也不相同。要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必須在吃透教材和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才能做出。
參考文獻:
[1]傅丁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個性化作文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247.
[2]岳發(fā)勛.個性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243.
[3]俞國方.試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現(xiàn)個性化作文的對策[J].小學教學研究,2018(2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