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職校信息技術與教學 深度融合的思考與探索

2020-04-20 11:18:49徐歆
職業(yè)·中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融合信息技術教學

徐歆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師在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的同時,也需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革,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本文結合中職校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現(xiàn)狀,嘗試分析影響融合深入的因素,思考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學 融合

教育部在2018年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xiàn)‘三全兩高一大的發(fā)展目標”。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開啟,“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中將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信息技術將與教育全過程深度融合,持續(xù)推動教學改進。

一、中職校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現(xiàn)狀

1.信息技術應用人群

信息技術不斷更新?lián)Q代,年輕教師具備一定技術儲備,學習能力較強,掌握新技術較快,日益成為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主力軍。年長的教師雖具有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但接觸信息技術較晚、技術儲備較少,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常常會被新技術困擾,運用新技術有一定難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

2.信息技術應用場景

中職校學科門類較多,信息技術在不同學科中應用情況各有不同。有時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再現(xiàn)歷史場景、營造情境氛圍,豐富學習者情感體驗,提升教學實效;有時則可利用信息技術將“看不到、摸不著、進不去”的場景呈現(xiàn)在學習者眼前,提供盡可能多的教學可能;有時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xiàn)仿真教學,提供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對某些高危實驗實訓內容來說,可以借助于虛擬操作技術,既完成教學任務,又保障師生實驗實訓安全。

3.信息技術應用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過程中,課前翻轉學習、課上知識呈現(xiàn)、課后作業(yè)收發(fā)等環(huán)節(jié)的信息技術應用已比較普遍。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xiàn),運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教師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自主開發(fā),也可以實現(xiàn)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的實時數(shù)據(jù)反饋、數(shù)據(jù)實時分析、教學成效實時評價等。

4.信息技術應用種類

中職校辦學各有特色,若不是為某校某學科量身定制開發(fā)軟硬件或教學資源,要完全適配該校該專業(yè)的教學實際是比較困難的。目前,不少教師具備了運用一些通用技術制作教學資源的能力,其制作的課件或微課、音視頻等資源可以滿足一般的日常教學,也有部分教師可以初步運用某些技術平臺展開教學數(shù)據(jù)實時搜集和分析。

二、中職校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影響因素

1.教育信息化理念仍需更新

近年來,隨著中職校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不少學??傮w教學條件改善較明顯。但如果把原先黑板上的手寫板書變成PPT里的電子板書就簡單理解成是開展信息化教學了,則可能是對PPT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思考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聚焦研究如何運用PPT技術來提高教學實效。各類信息技術的應用亦需要思考如何與教學融合,絕不可為用技術而用。教師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著其信息化教學水平。

2.信息技術培訓仍需加強

信息技術更新迅速,需要持續(xù)學習。中職校教師肩負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脫產(chǎn)接受專門培訓比較難,大多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學習,緊跟新技術發(fā)展步伐并且及時運用新技術難度較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雖努力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但針對中職校各個學科、專業(yè)的新技術學習較難統(tǒng)一組織,目前多以通用型信息技術培訓為主。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教師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新技術,取得了一定實效,但也較難系統(tǒng)、全面地展開學習,因而需加強學科、專業(yè)針對性強的信息技術培訓。

3.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教學能力均需提升

在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實踐過程中,技術掌握占優(yōu)勢的年輕教師雖學習新技術較快,但教學經(jīng)驗、教學理論功底可能不如年長的教師。年長的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教學理論功底扎實,但對新技術學習應用可能不如年輕教師嫻熟。為了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需要在發(fā)揮教師能力特長的同時盡可能補齊短板,促進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教學能力同步提升。

三、促進中職校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

1.轉變教師信息化教學觀念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要鼓勵教師主動適應新技術變革,推動教師更新觀念、重塑角色、提升素養(yǎng)、增強能力。對于教師而言,信息技術是應用于教學的技術。在教學中適時地應用信息技術,可豐富教學手段、拓展教學空間、延伸教學時間,并能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傳統(tǒng)教學模式能夠達到的教學目標,應用信息技術后是否可以提高效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可以完成的教學任務,應用信息技術是否可以完成得更好?傳統(tǒng)教學手段實現(xiàn)不了的教學目標,應用信息技術是否可以實現(xiàn)?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時,認真思考這些問題,使教師真切感受到應用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變革,用事實促進其教學觀念的轉變。

2.強化教師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培訓

為了用技術而用,往往會偏離教學的本質。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切實考慮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否有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實效,信息技術的培訓必須以能幫助教師高效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導向。培訓不是僅僅將信息技術的功能介紹一下,而是要讓教師掌握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融合應用的理論與方法,探究應用信息技術如何建構學科知識學習,實現(xiàn)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更好的教學效果。培訓不僅需要增進教師對信息技術本身的了解,也需要啟發(fā)教師在教學中融合應用信息技術的設計思路。

3.提升教師團隊信息技術合力

中職校教師需要掌握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嫻熟的專業(yè)技能,還要具有扎實的教育教學功底,若再能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就可謂是“全能型教師”了。在促進教師個人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不妨嘗試組建“全能型教學團隊”。團隊中每位教師掌握某一方面技能,通過團隊的組建,多位教師即可組成“全能型團隊”,以團隊合力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入融合。當實施某一課程內容教學時,團隊中有負責進行整體教學設計的教師,也有負責制作學習資源的教師,還有負責教學實施的教師等等,團隊中的每一位教師肩負不同任務,在分工的基礎上充分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有條件的團隊甚至可以共同完成整個學科或課程的教學任務,共享學科或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學資源,避免教師個人勢單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囧況。

4.完善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評價方式

教學是過程性的,信息技術也將在全過程中與教學融合,對教學實效的評價也應立足全過程,這樣才能更好地評價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效性。信息技術應用早期,教學評價大多關注是否在教學中應用了信息技術、技術難度的高低。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融合的深入,不僅需關注是否應用了信息技術,更需評價其在教學中融合的實效如何。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播放了自己制作的微課,評價時不會因為在教學中使用了微課而給高分,也不會因為制作微課的技術難給高分,需要考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后的教學實效。怎樣才是有效地應用了微課呢?這就需要綜合考慮微課是否根據(jù)教育教學規(guī)律來展開設計、微課內容與教學重難點的適配度、播放微課的時機與時長是否恰當、播放微課對學習知識點的有效性、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是否有幫助、對師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是否有促進等等。

信息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中職學校教師必須不斷關注伴隨其而發(fā)生的教學變革。隨著教育領域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不斷深入,我們將認真實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為切實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而積極思考探索。

參考文獻:

[1]展金梅,陳君濤,吉家文.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信息科技,2019(15).

[2]陳捷.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與提升策略——人工智能背景下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視角[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9(9).

[作者單位:南京市職教(成人)教研室]

猜你喜歡
融合信息技術教學
村企黨建聯(lián)建融合共贏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融合菜
從創(chuàng)新出發(fā),與高考數(shù)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微課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融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沿河| 栾城县| 平江县| 阳谷县| 德州市| 泰宁县| 正定县| 崇仁县| 靖州| 桂平市| 赞皇县| 衢州市| 达州市| 安塞县| 盐城市| 靖安县| 紫金县| 南漳县| 金门县| 白山市| 秭归县| 金华市| 崇礼县| 喀什市| 台湾省| 合江县| 通河县| 新营市| 岳普湖县| 财经| 华阴市| 万年县| 长治县| 旬邑县| 密山市| 瓮安县| 漾濞| 平利县| 承德县| 阿拉尔市|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