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 王燕華 張帥
【摘要】 目的 探討環(huán)磷腺苷葡胺(MAC)聯(lián)合培哚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漿miR-423-5p、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及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響。 方法 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yī)院CHF患者10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4例,治療組采用基礎治療+MAC+培哚普利治療,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MAC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血漿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及臨床療效。 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LVEF水平顯著的高于對照組(t=3.26,P < 0.05),LVEDD、LVESD測定值顯著低于對照組(t=-3.10,-3.53,P < 0.05);治療組的血漿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t=-3.42,-7.15,P < 0.05);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02,P < 0.05)。 結論 MAC聯(lián)合培哚普利治療CHF患者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漿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
【關鍵詞】 環(huán)磷腺苷葡胺;培哚普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miR-423-5p;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白細胞介素-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屬于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目前認為CHF發(fā)生機制極為復雜,體內細胞因子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激活等均會造成疾病發(fā)生[1]。目前CHF最為主要的治療為藥物綜合治療,環(huán)磷腺苷葡胺(MAC)屬于合成的環(huán)磷腺苷衍生物,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近年來研究證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物在CHF治療中效果顯著,可以延緩患者心室重構,降低患者死亡率,但是臨床對于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效果報道相對少見[2]。本研究觀察MAC聯(lián)合培哚普利治療CHF臨床療效,以及對血漿miR-423-5p、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及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yī)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確診的108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4例。治療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52~79歲,平均(64.16±8.49)歲,體質量指數(BMI)(22.61±2.42)kg/m2,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Ⅱ級13例、Ⅲ級27例、Ⅳ級14例;原發(fā)疾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22例、心臟瓣膜疾病16例、擴張型心肌病11例、其他5例。對照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49~79歲,平均(63.78±9.21)歲,BMI (22.31±2.74) kg/m2,NYHA分級:Ⅱ級15例、Ⅲ級25例、Ⅳ級14例;原發(fā)疾?。焊哐獕盒孕呐K病25例、心臟瓣膜疾病12例、擴張型心肌病14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BMI、NYHA分級及原發(fā)疾病構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納入標準:(1)CHF患者的診斷標準參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ESC2016版)》中的標準[4];(2)年齡≤79歲;(3)NYHA分級:Ⅱ級~Ⅳ級;(4)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急性心肌梗死、心臟起搏器置入患者;(2)具有免疫功能缺陷者;(3)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4)貧血;(5)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6)合并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基礎治療,包括吸氧、應用利尿藥物、洋地黃類藥物等治療,同時積極治療患者原發(fā)疾病。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MAC(無錫凱夫制藥有限公司,藥品批號:20150611)90-1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治療,1次/d,治療3個月后觀察治療效果。治療組采用基礎治療+MAC+培哚普利(天津施維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藥品批號:20160113)治療,其中基礎治療和MAC治療同對照組,口服培哚普利4 mg/d,頓服,治療3個月后觀察治療效果。觀察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血漿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臨床療效:參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或心功能恢復分級為1級;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級或心力衰竭加重。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分離血清待檢,采用羅氏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NT-proBNP和IL-6水平,試劑盒由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采用qRT-PCR法測定miR-423-5p,嚴格按照說明書提取miRNAs,利用微量分光光度計測定OD260/OD280比值,反轉錄后加入反應液,在PCR儀器中合成cDNA,在反應條件下進行擴增反應后測定其濃度變化。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版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據表述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的LVEF水平顯著的高于對照組(P < 0.05),LVEDD、LVESD測定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2.2 兩組CHF患者的血漿miR-423-5p、NT-proBNP及IL-6水平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漿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2.3 兩組不同治療方法CHF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治療組顯效25例(46.32%)、有效25例(46.28%)、無效4(7.41%),對照組顯效16例(29.63%)、有效29例(53.74%)、無效9例(16.67%),兩組療效分布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02,P < 0.05)。
3 討論
心力衰竭的發(fā)生主要是長期的心肌缺血造成心室肌細胞重塑,缺血區(qū)域心肌細胞出現(xiàn)凋亡和壞死,非缺血區(qū)域心肌細胞則出現(xiàn)代償性的增生和肥大,心肌供血出現(xiàn)不足,體內代謝產物不斷集聚造成心臟各種損傷,運動同步性失衡,常會誘發(fā)心律失常發(fā)生,嚴重的可能導致心源性猝死[3-4]。此外心肌細胞損傷導致心室重塑激活了體內神經體液調節(jié)系統(tǒng)失衡,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患者心肌細胞耗氧量增加,體內形成惡性循環(huán),重構的心室肌細胞缺血加重,最終導致患者病情持續(xù)發(fā)展[5]。
本研究采用了MAC聯(lián)合培哚普利進行綜合治療,可以增強體內環(huán)磷酸腺苷脂溶性與細胞內的環(huán)磷酸腺苷濃度,對于心肌收縮能力具有增強作用,促進了體內心肌細胞的收縮,改善心肌細胞代謝過程,增強了每搏輸出量,改善了心肌細胞的代謝過程[6-7]。培哚普利則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物,具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擴張血管的作用,對體內腎臟-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具有抑制作用,降低了交感神經興奮性和體內兒茶酚按類物質釋放增多,減輕了外周血管阻力[8]。miR-423-5p是一種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的重要標志物[9],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在心力衰竭中的診斷已被公認。此外培哚普利還可以減少體內醛固酮產生,減少了體內水鈉潴留,減輕心臟前負荷,而且不會對體內代謝產生副作用,延緩了疾病進展,有學者研究報道培哚普利可以導致人體內血漿耦聯(lián)因子6下降和升高前列環(huán)素濃度發(fā)揮有益作用,且伴隨著應用時間和應用劑量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10-11]。
本研究顯示,采用MAC聯(lián)合培哚普利治療CHF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心臟功能,同時可以減輕患者體內炎癥反應程度,提升總有效率,為臨床合理尋求更為可靠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但由于本研究納入患者數量有限,也未能對患者開展長期隨訪觀察,還有待進一步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量、隨機性試驗進行深入分析。
參考文獻
[1] 崔振川,王宏斌.托拉塞米和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比較[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6,31(12):1909-1912.
[2] 許耀,徐晗,郝云霞,等.前列地爾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7):823-826.
[3] 張立新,齊燕群,于俊穎.螺內酯+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7,19(3):284-284.
[4] 劉永建,尚春,南榮霞,等.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最佳劑量[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1):40-42.
[5] 葉科峰,張偉,范萍,等.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地高辛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7,32(6):1009-1012.
[6] Frères P, Bouznad N,Servais L, et al. Variations of circulating cardiac biomarkers during and after anthracycline-containing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Bmc Cancer, 2018, 18(1):102.
[7] 楊娜,梁晗,羅磊.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lián)合坎地沙坦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7,32(9):1639-1642.
[8] 王麗娟,白宏興,樊華.益心舒膠囊聯(lián)合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6,31(5):619-622.
[9] 譚艷武,羅偉陵,李進,等.miR-423-5p在冠心病不同亞型臨床病人的診斷意義[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12(3):25-29.
[10] 熊峰,王海蓉,丁進葉.培哚普利聯(lián)合螺內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對神經內分泌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1):97-99.
[11] 王茂盛.環(huán)磷腺苷葡胺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安徽醫(yī)學,2016,37(7):846-848.
(收稿日期:2019-03-19)
(本文編輯:蔣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