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文
那些好睡眠的人,他們像有一只吸盤似的觸角,牢牢吸附在黑夜之上,任憑怎么搖晃都掉不下來。睡眠不好的人,則游離在黑夜外,數(shù)到五百只羊還不奏效,羊們不停地在空地聚攏又散去。
多年前,二十歲左右的若干夜晚,我聽著廣播里的夜話或音樂節(jié)目久久不愿入睡,這是屬于我一個人的時光——青春有多懼怕孤獨,就有多渴望著孤獨。
枕邊的那只收錄機——它像外面的世界派來的秘密信使,低低地流出音樂或話語,如汩汩的山中溪流。那時覺得世上最理想的職業(yè)莫過于夜話主持,在夜色如絲絨覆蓋時,他們講述、傾聽,用嗓音安撫許許多多睡不著的人。
間或,陽臺外不遠(yuǎn)的鐵軌傳來火車經(jīng)過的震顫聲,一直傳到身下。屋內(nèi)像發(fā)生著輕微震級。對人與事都那般敏感的青春,總在經(jīng)歷著不同的震級。雖然回頭看,都是輕淺不過的人與事,可那時,青春的夜晚,那些人與事,那些困惑與迷惘,又是多么強烈而固執(zhí)地波動著,一次次地干擾睡眠。
每次入睡仿佛是一個賭注,看哪一次運氣比較好——當(dāng)醒來時,賭哪一次時鐘更接近黎明。有一次,也不知該算運氣好還是不好:四點四十四分。
廣播通常在熄燈后響起,躺在黑暗里,承襲著青春的混沌與尖銳。有時會留盞臺燈,在音樂聲中注視著天花板,那些印漬,被光影幻化成各種東西,動物、人或植物。
那正是木心先生說的“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聽?wèi){風(fēng)里飄來花香泛濫的街,習(xí)慣于眺望命題模糊的塔,在一頂小傘下大聲諷評雨中的戰(zhàn)場”。
一個易失眠的人,注定內(nèi)心盛有過多的愛與哀愁。
而據(jù)說能成就一番偉業(yè)的人,往往是不失眠的。譬如奧東皇帝決定自殺的當(dāng)夜,把家事安排妥當(dāng),磨快了劍,然后呼呼大睡起來,貼身男仆甚至聽到他的鼾聲——這股淡定勁兒,不像赴死,倒像準(zhǔn)備迎接一覺醒來后冒著熱氣的早餐。
看過則資料,說食草哺乳動物的睡眠很淺,如大象、野牛和野兔等,它們對微小的動靜都很警惕,并能做出迅速而強烈的反應(yīng)。我當(dāng)時想,這多么像人!易失眠的人通常是溫和的、敏感的,缺乏攻擊性。而性情強悍的人,大抵吃得香,睡得好。他們沒有“自我”的負(fù)擔(dān)。
是否可說,食草類動物,以及食草類動物性格的人,都屬于自我折磨型。他們用溫和、善良默默地消耗著自我。
但也許,吃桉樹葉的考拉是個例外。幾年前的秋天,澳大利亞的一株大桉樹上,我目睹一只正睡著的棕色樹袋熊。它睡得那么投入,不管多少鏡頭和手機正對著它,它巋然不動地沉睡著——它是世界上最會睡的動物,每天的睡眠時間可達到二十二個小時——它的一生,差不多是在夢中度過。
和它一樣能睡的動物還有棕蝠、樹懶、豬和印度豹等,它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在十二小時左右或以上。
這樣度過一生,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也有不睡的動物:海豚。它的兩個大腦半球可以輪流休息,當(dāng)左側(cè)大腦半球處于抑制狀態(tài)時,右側(cè)大腦半球則處在興奮狀態(tài)。一段時間后,左側(cè)進入興奮狀態(tài),右側(cè)則處于抑制狀態(tài)。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海豚一輩子都清醒著,它是真正字面意義上的“難得糊涂”。
“我們都熱愛生命,我們都希望活得盡可能長,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犧牲了三分之一、有時甚至一半的生命在睡覺上?!笔攀兰o(jì)九十年代,俄國首批女醫(yī)生之一瑪麗·德馬納塞納困惑于睡眠之謎。為了探索睡眠究竟是什么,她在動物身上進行了首次睡眠剝奪實驗。
她采用了一種現(xiàn)在會令動物保護主義者憤怒的方式:讓幼犬一直醒著。實驗的結(jié)果是它們在被剝奪睡眠幾天后就死了。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她利用嚙齒動物和蟑螂等其他動物進行的睡眠剝奪實驗也出現(xiàn)了類似結(jié)果。可見死亡與睡眠有著潛在關(guān)系。
可海豚不睡為何能活下來呢?嚴(yán)格說來,它也不是不睡,而是睡與醒同時進行。和它類似的還有果蠅。有研究稱,有些果蠅幾乎不睡覺。科學(xué)家的觀察中,有一只雌蠅甚至平均每天只睡四分鐘。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剝奪了這些果蠅百分之九十六的睡眠時間。但它們并沒有像俄國幼犬那樣過早死亡。于是,人們又得出一個結(jié)論:睡眠可能沒有人們以為的那么必要。
會有根本不睡覺的動物嗎?科學(xué)家說:“目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沒有一種動物是完全不睡覺的。即使是在這些超級短睡者中,最低限度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p>
但據(jù)說“原生動物”(由一個細(xì)胞組成)是一生不睡的,還有些動物如蜉蝣——“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先生用它來形容人生短暫。這種起源于古生代石炭紀(jì)的古老有翅昆蟲,已存在于世間約有三億年以上。如此短暫的生命為何又如此綿延不絕?再沒有比蜉蝣更高效緊湊的一生了。稚蟲成長后,爬到水邊的石塊或者植物莖上,日落后羽化為亞成蟲,再經(jīng)過一天時間羽化為成蟲。成蟲沒有咀嚼能力,不能取食,最多只能活幾個小時。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蜉蝣必須找到配偶——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的提薩河上,一大群長尾蜉蝣浮出水面,瘋狂交配,持續(xù)了數(shù)小時。屬于成蟲的時間緊迫,它們爭分奪秒地交配,將卵產(chǎn)在水中。然后死去。
在成蟲的幾小時生命中,忙著繁衍都來不及,哪還有空睡?——這是怎樣的一生啊,朝生暮死只為繁衍,而繁衍出的蜉蝣仍舊度著這般匆促的一生。
生命的意義究竟為何?
這是一種充滿悲劇性的生物。雖然它們強韌地穿過三億年,生存到了現(xiàn)在。
“失眠是一種自我懲罰”,黑夜里的主動失聯(lián)。作為飛行物的床,搭載人去向不明之地,像《地心引力》中女宇航員在孤獨的太空飄浮,沒有回應(yīng),只有一些聲音被無限放大。鐘表走動聲,幾個房間外水龍頭滴水的聲音,遠(yuǎn)處的一聲貓叫,雨打在棚頂反射的童年回響,中年的血液在體內(nèi)日益緩滯的行進聲……
朋友說起有次凌晨四點多,失眠的她突然聽到樓下鄰居傳來那什么的聲響。那幢樓的隔音效果不好,從樓下窗戶傳出的聲音清晰地傳進朋友耳朵。是做愛的聲音。這聲音原本并不奇怪,讓她驚訝的是聲音制造者,樓下一對平日性子溫暾的老夫妻。從表面看,性早已從他們身上撤離,但這個凌晨四點,朋友的失眠使她窺見了一些平日看不出的內(nèi)容——在“表面”下隱匿的為外人所不察的生活。
另有個女人,抱怨丈夫因為睡眠不好,常夜半起來烹飪食物——不是煮個面什么的,而是在廚房里煎魚。這個大塊頭男人熱愛食物,尤其水產(chǎn)。做好了,他一人斟杯酒,慢慢邊吃邊喝。女人是絕不會陪他吃的,她對瘦身有著狂熱的執(zhí)念,連食物的香氣都會使她覺得胖了幾兩。
聽上去簡直有些魔幻,一個深夜在廚房煎魚的男人。
不過也沒什么,土耳其女作家艾施勒·佩克說:“廚房是母親的乳房,戀人的雙手,宇宙的中心?!睂τ诎胍顾恢娜藗?,起來煎條魚并不算什么。還有的學(xué)英語,有的擦馬桶,有的出去吃烤串,有的跑步。還有的,像英國導(dǎo)演肖恩·埃利斯的電影《超市夜未眠》中的主人公,索性去做了份深夜兼職。
“其實失眠是孤獨癥的一種”,在《超市夜未眠》中,一個從小愛遠(yuǎn)離人群、夢想成為畫家的年輕人Ben因失戀導(dǎo)致失眠——他住的那棟藝術(shù)學(xué)院宿舍樓基本就是一百二十位學(xué)生的過剩荷爾蒙混凝而成的建筑物,晚上發(fā)出的做愛聲令他不堪忍受。
因為失眠,Ben的生命比他人多出了三分之一,他在超市找了份夜班工作。
伴隨古典交響樂的回響,Ben認(rèn)識了形形色色的人。面色蒼白、一臉倦意的女同事,她以不看鐘表來對抗時間的慢——“你看鐘表的時間越多,時間過得越慢?!边€有杯子上寫著“the boss”的神經(jīng)質(zhì)的超市老板……人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發(fā)夜晚。
Ben偶然發(fā)覺只要自己擠壓指關(guān)節(jié),世界就會定格,時間遙控器像摁下暫停鈕。他在超市任意走動,觀察速寫那些女體,給他童年帶來深刻影響的、他覺得詭異又美的事物……
性、童年、夢、愛與美……在四次時間的定格中,Ben實現(xiàn)著對人生的種種探詢。
他邂逅了新的愛情——超市那位面龐蒼白精致的女同事?;蛟S,他不再失眠了,愛情治愈了他的孤獨癥,也順便治好了失眠。
對失眠者,生命貌似獲得了一個“加量不加價”的饋贈,人生得以延長。但現(xiàn)實生活中,失眠帶給人的痛苦難以言喻——失眠者患抑郁癥的概率是不失眠者的五倍。
事實上,失眠往往是抑郁癥的征兆之一。
為何上帝在生物的身體系統(tǒng)中安置了睡眠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想,那是出于對生物在身心方面階段性修復(fù)的考慮。睡眠暫時屏蔽了因失敗、創(chuàng)傷帶來的絕望,如一次緩沖,使生命恢復(fù)平靜,重新獲得能量。
而對一個失眠的人而言,他的修復(fù)時間要少于不失眠者,他應(yīng)對人世的困難與壓力便會增大。這是一個非良性的循環(huán)——焦慮使人睡不著,睡不著使人更加焦慮。
在失眠的年月里,我還寄望過一只枕頭的拯救。在試過了N個功能型枕頭后,我發(fā)現(xiàn)這只可以拯救睡眠的枕頭是不存在的——在失眠者的頸椎與任何枕頭之間,都隔著至少一厘米的懸浮空間。
美國作家約翰·契弗的小說《巨型收音機》中,一對中產(chǎn)階級夫婦沉迷于用巨型收音機竊聽鄰居家隱私——失眠也是臺巨型收音機,搜索并放大夜晚的各種聲響,包括身體內(nèi)部的動靜,“從鏡中揭下自己的影子”,它們匯積成失眠者的出勤報告。
從祖先的狩獵時代開始,夜晚便象征著不安,似乎到處浮游著魑魅魍魎。《圣經(jīng)》中記載,所羅門因為晚上害怕睡覺需要六十個強壯的男人守候在旁邊。詩人維吉爾將睡眠稱作“死亡的結(jié)拜兄弟”,莎士比亞則將其稱為“死亡的畫像”——這些表述都說明,睡眠充滿了潛在的不安與危險,它可能隨時將人們滯留在某處,再不能原路返回。
我曾對黑夜的印象也充滿驚懼。童年寄居祖父家,那些聽來的鬼怪故事震懾住一個孩子幼小身心,覺得在黑暗中潛伏著可怕的不明物體,隨時會伸出手將我捉了去。
是要活到一定年歲,才會明白物理性質(zhì)的黑暗并不可怕,最深的黑暗在人心中。
一個人,倘若心里不發(fā)虛,是沒必要懼怕黑暗的。
那么對黑暗的困擾就只余下失眠與死亡——這是一對標(biāo)準(zhǔn)的反義詞,前者睡不著,后者醒不了。是的,睡眠是一場“小型的死亡的模擬”。這些年,陸續(xù)聽到在睡眠中死去的消息。某位老鄰居、母親的老同事,或某位遠(yuǎn)親。最年輕的一位是同學(xué)的弟弟,二十幾歲,未婚,沒有正式職業(yè),夏天的深夜發(fā)作心梗。
但某種程度上,這些在夢中離去者,未嘗不是有福的。不被病痛糾纏。佛陀教導(dǎo)行者面對病痛,要身苦而心不苦——談何容易?痛是一種最直接的體驗。在我四十幾年的生命中,若干次手術(shù)加上生育,我深知“痛”的可怖。也因此覺得能在睡眠中離去,簡直要被命運祝福,才能以這樣便捷的方式離開,“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日本作家遠(yuǎn)藤周作的小說《深河》中,主人公的妻子癌晚期,化療后“身體稍微移動,劇烈的疼痛便像閃電般全身流竄,使她不由發(fā)出呻吟”。這應(yīng)當(dāng)是無數(shù)重癥患者的寫照,此時,若能在睡眠中“閃退”,不啻為一種解脫與接引。
愿有一天,人們離去時都不必受痛的磨折,而能安詳入眠。
“只要一個人真正有了睡意,埃斯米啊,那么他總有希望能重新成為一個——一個身心健康如初的人?!比指竦男≌f《為埃斯米而作》中的主人公在文尾說。
對失眠者而言,死亡由此可以有另種解讀。它等同一次終極睡眠。一個再嚴(yán)重的失眠者也有機會在最后時刻,成為一個身心完整如初的人。那時,所有數(shù)丟的羊都將聚攏來,白云般圍繞在他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