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對來看,農村中學歷史教學質量要低于城市中學的教學質量,當下農村地區(qū)中學歷史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歷史教師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本文從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方法、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提高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教學水平做出貢獻。
關鍵詞: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教學質量;教學效率
一、 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大部分農村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沿襲的是傳統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效率非常低,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吸收的有效知識較少。所以,農村中學歷史教師是必要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讓歷史知識的魅力充滿整個課堂,由此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要學生對歷史學科抱有學習熱情,就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歷史教師可以嘗試使用聯想教學,將歷史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內容銜接在一起,為學生構建一個匹配度較高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某一歷史時刻的特征,并且能夠在這一歷史時期學生自身肩負著怎樣的社會職責,通過這種聯想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歷史責任感”,由此,會對歷史課程的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
例如:學習內容:《古代亞非文明》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1.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的知識點內容與現代社會中的文化元素相結合
2. 學生能夠從對比資料中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化、文明的特殊性。
3.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聯想與探索,學生能夠總結出古代亞非文明的發(fā)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形象,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要以教學引導者的身份輔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分析我國現階段的改革成果與現狀,讓學生能夠明白我國改革事業(yè)面對的問題,在學生對這些情況有了了解之后,就能夠從心底里散發(fā)出歷史使命感。這種聯想教學方式方對于學生來說是提升其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在應用聯想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嘗試將新舊知識點相結合,鞏固知識的同時帶入新知識。所以,農村中學歷史課堂效率想要得到提升,首要的任務就是教師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觀念。
二、 農村中學歷史學習興趣的提高
農村中學歷史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并不是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至于歷史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想要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學生的興趣點,當學生對歷史課本的內容產生興趣,才能調動自身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所以,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愉悅、輕松的心態(tài)學習歷史知識。
例如:教學內容:《古代歐洲文明》
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1.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中學歷史課文中有大量的插圖,相對比文字部分的內容來看,學生更愿意接受插圖。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利用歷史課本中的插圖進行教學。
2. 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豐富插圖的形式,搜集與插圖內容相關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歷史知識覆蓋面。
當學生對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興趣,就會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百分百的努力,這樣就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教師構建一些新穎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能夠產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以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由此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一定的具有深遠教學意義的。
三、 農村中學歷史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為了提升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可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一課時,教師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通過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演示,對于一些關鍵點,教師通過播放相應的研究資料視頻,使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生在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了解豐富而詳實的歷史內容,把握整體的文化走向,形成完整的文化形象與歷史認知,同時還使學生對后續(xù)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歷史的教學效率。
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獨立思維與獨特的歷史感知能力的養(yǎng)成,是基于學生生活中的經歷與經驗,以及對生活的感悟。這些學生個人的經歷、經驗以及生活感悟,需要通過合理的教育,將其轉化為學生個人的精神財富。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只是簡單地了解歷史知識、歷史結論,并不能使歷史知識快速地與學生的生活經歷聯系在一起,實現精神財富的轉化。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可以了解到“活”歷史,并從各種歷史情境中獲得直接的歷史感悟,引發(fā)學生對于某一歷史事件的認同,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例如在第五單位《步入近代》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技術加以利用,進而播放相關近代歷史視頻材料,讓學生了解在某一近代歷史事件下,不同歷史人物的不同選擇,深入了解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學生在歷史動態(tài)的發(fā)展中,聯系自身現在所處的歷史處境,從而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產生某些體悟,在傳承歷史記憶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智慧。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是因為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師的教學思維中根深蒂固。想要改變這一教學狀態(tài),就需要教師能夠認清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歷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從自身做起,將中學歷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落到實處,在課堂上改變自身的教學形象,在課后為學生拓展延伸歷史知識面,這樣才能夠實現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欣先.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7(11).
[2]李國紅.淺析新形勢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
[3]吳美娟.初中歷史教學應關注三個“度”[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8(12).
[4]許扣鎖.重視新課標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J].成才之路,2018(33).
[5]艾詠東.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J].教書育人,2018(1).
作者簡介:
吳麗珍,福州市福清市,福清市城興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