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娛
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就是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最關鍵的是創(chuàng)設適宜學生的言語活動,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生長言語能力。如何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學得閱讀方法、運用語言、個性表達;如何引導學生課后自主閱讀,提升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需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現(xiàn)以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文《坐井觀天》為例,談談在運用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做法。
一、抓住問題主線,理解重點詞語,培養(yǎng)理解能力
《坐井觀天》課后練習2給出學習與思考的提示:“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么?他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這是讀懂故事的索引,所以,筆者抓住這個問題,串聯(lián)起故事的學習,幫助學生讀懂故事內容,為理解寓意做準備。
1.利用板畫,形象展示,幫助理解
在板書課題、揭示要學習的故事名稱后,筆者在黑板上畫了簡筆畫“井”。板畫“井”是為了幫助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貼青蛙與小鳥圖片作準備、幫助他們理解“沿”,也能清晰地展現(xiàn)青蛙與小鳥所處的位置,為理解寓意提供幫助。接著,從字面讓學生理解故事題目,學習“觀”。從字形記字、解字,抓關鍵字理解題目,引出檢查預習內容,引出下文學習。
教師通過題目,檢查預習讀故事所得:“誰坐井觀天?他坐在井的哪里?”讓學生回答,然后請學生出黑板在相應位置貼“青蛙”圖,從板畫上清晰顯示青蛙坐在井底。再讀課文時,讓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眼中的天有什么不同?學生帶上新的任務,邊讀邊思考,動筆畫出內容,感知青蛙與小鳥眼中的天的不同,從對比中發(fā)現(xiàn)他們在爭論“天的大小”。學生匯報青蛙和小鳥眼中的“天”分別怎樣,找出關鍵詞“井口大”“無邊無際”,我把加上云形標注的關鍵詞補上板畫,至此,學生通過閱讀、畫詞圈句、觀看板畫,已經比較清晰地知曉:小鳥和青蛙的說法不一樣是因為青蛙一直坐在井底,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而小鳥在天上飛,這時只是“落在井沿”,它飛過很遠的地方,知道天無邊無際。通過板畫,形象地標示了青蛙與小鳥所處的位置,對天的談論的關鍵詞,抓住了學習的主線問題,解決了學習的重點。
2.抓準詞語,關聯(lián)語句,加深理解
在教學中,筆者主要抓住“大話”“弄錯”這兩個詞語,讓學生找出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筆者提示學生用括號括出“青蛙認為小鳥哪句話是‘大話”,讓他們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再用PPT出示對話,引導學生知曉青蛙指小鳥“講大話”主要是小鳥說自己“飛了一百多里”,理解“大話”的含義,并體會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
“弄錯”是本文要求記認的生字,這兩個生字,尤其是“錯”字,平時學生在作業(yè)本上見到老師“請改錯”的蓋印,已經很熟悉,記認難度不大。“弄錯”一詞,學生也都知道意思,但這詞在文中出現(xiàn)了3次,小鳥兩次說到青蛙“弄錯”,青蛙堅持自己不可能“弄錯”,“錯”在哪里,就需要聯(lián)系他們的對話去理解。筆者設計練習,讓學生找出語句,然后我出示小鳥與青蛙對話的圖片,標出對話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抓住詞語“笑”,讓學生在朗讀中加強感悟與理解,體會青蛙的見識短淺,自以為是。
二、深入理解內容,領悟故事寓意,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教材圍繞“故事中的道理”這個專題,選擇了《坐井觀天》《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這三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講述的道理”,“人文主題”是思維方法。本單元課文,意在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到生字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感悟生活的哲理,懂得認識事物要謙虛謹慎、善于聽取他人意見的道理。
1.朗讀感悟,體會人物想法,感悟寓意
讀好對話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找出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幾組對話,引導學生進行多次分角色朗讀、戴頭飾演讀等,讀好課后練習1的3個句子,指導朗讀好反問句和感嘆句,讓學生先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朗讀,在交流中教師加以指導、點撥,使學生在不斷加深理解的過程中逐步讀好對話,充分感受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的語氣和想法,重點體會青蛙的“自以為是”“目光短淺”,在理解語言、了解內容的基礎上,揭示寓意。
2.以文解文,提出思考方向,領悟寓意
筆者用PPT出示,引入韓愈《原道》中的話:“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睂W生讀句后,結合看板畫板書,我引導孩子理解寓意:不是天小,那是什么“小”?引導學生說感悟,再拓展“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井蛙之見”喻狹小短淺的見識。以文解文,領悟寓意,進行拓展積累,激發(fā)學生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性與積極性。
筆者根據(jù)故事內容及寓意,兼顧本課的生字,編寫兒歌,讓學生朗讀。兒歌“小小青蛙,坐在井底,抬頭看天,小如井口。小鳥口渴,想找水喝,落在井沿,與蛙談話。一說天小,一說天大,說天小者,非天小也。井底之蛙,見識短淺,翱翔之鳥,方得真知”,前四行內含生字,既鞏固了生字的記認,又簡要概括了最主要的情節(jié)。后四行逐步引出寓意,雖然有難度,但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了寓意。
三、創(chuàng)編演讀故事,個性想象續(xù)編,培養(yǎng)表達能力
1.創(chuàng)編演讀故事,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語言
在學生熟讀、分角色讀的基礎上,筆者 讓學生演讀故事。學生們表現(xiàn)十分踴躍,積極創(chuàng)編,個性表達,尤其是把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編得更具體、生動,爭論更激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2.個性想象續(xù)編,鼓勵個性化閱讀感受
筆者還讓學生想象續(xù)編:小青蛙接下來會怎樣?我設計成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以想象青蛙聽從小鳥的建議,跳出井口看看,看到怎樣廣闊的天地;也可以想象青蛙不相信小鳥的話,繼續(xù)固守在井底,繼續(xù)自以為是、過著怎樣的生活。除了內容上讓學生根據(jù)原文進行想象外,表達方法也讓學生二選一,可以談看法和理由,也可以用編故事的形式表達,充分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更好地激勵學生自由表達,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據(jù)即可。通過這個訓練,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發(fā)言,自由表達,鼓勵個性化閱讀感受,進行語言訓練,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了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是積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明確閱讀教學的目的,合理地選用教學內容,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既掌握知識和技能,又習得方法和策略,增進他們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他們享受閱讀的樂趣,也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把學生引入語言精品的海洋,長期熏陶,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