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民榮
【摘要】目的:探討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預防措施,以便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選擇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患者500例進行研究,有完整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他們的資料,根據有無不良反應分為觀察組( n=50例,有不良反應)與對照組(n=450例,無不良反應),比較兩組相關指標,并總結預防不良反應的方法。結果:不良反應主要有過敏反應、消化道不良反應、泌尿系統(tǒng)不良反應等,兩組患者在年齡、過敏史、過敏體質、飲酒習慣、精神狀態(tài)上存在明顯差異(P<0.05),而組間性別、生活環(huán)境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過敏史、過敏體質、飲酒習慣、精神狀態(tài)等屬于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為此臨床應做好積極的控制,做好這類人群的篩查,嚴格指征,針對性預防,才能提高用藥安全。
【關鍵詞】頭孢菌素類藥物;不良反應;預防措施;危險因素
頭孢菌素類藥物作為β-內酰胺抗生素,在臨床應用廣泛,有著抗菌譜廣、耐青霉素酶、抗菌作用強、過敏反應少等特點,不過從有關文獻報道中看出,該類藥物治療期間也存在一些不良反應,比如過敏反應、消化道不良反應、泌尿系統(tǒng)不良反應等。有研究指出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期間可出現(xiàn)蕁麻疹、皮疹、嗜酸性白細胞增多、藥疹等反應,影響臨床治療效果。隨著臨床研究增多,一些報道中提出這些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可能和年齡、性別、飲食習慣、飲酒習慣、過敏體質、情緒等因素有關,但在不同的地區(qū)可能存在差異性。為了進一步分析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預防措施,以便為臨床提供參考,我院就收治的500例患者展開了回顧性分析,并總結預防措施,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患者500例進行研究,入組對象有完整臨床資料,本人和(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均有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指征。男性286例、女性214例;年齡6~85歲,均值(56.8±10.6)歲。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他們的資料,根據有無不良反應分為觀察組(n=50例,有不良反應)與對照組( n=450例,無不良反應),分析不良反應的類型,并比較兩組患者在相關指標上的差異性,主要從年齡、性別、過敏史、過敏體質、飲酒習慣、精神狀態(tài)、生活環(huán)境進行對比,實施統(tǒng)計學分析。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處理軟件選擇SPSS23.0,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處理,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分析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均為不良反應患者,共計50例,過敏反應17例、消化道不良反應9例、泌尿系統(tǒng)不良反應6例、心血管系統(tǒng)不良反應10例、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6例、其他2例。
2.2比較兩組相關指標情況
觀察組年齡≥60歲70.00% (35/50)、對照組則為47.11%(212/450),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有過敏史78.00%(39/50)、對照組則為30.00%(135/450),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是過敏體質64.00%(32/50)、對照組則為10.67%(48/450),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服藥后飲酒40.00%(20/50)、對照組則為3.78%(17/450),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62.00%(31/50)、對照組則為10.22%(46/450),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男性66.00%(33/50)、對照組則為56.22%(253/450),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生活環(huán)境差14.00%(7/50)、對照組則為12.67%(57/450),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從本次結果看出,500例頭孢菌素類藥物應用患者中發(fā)生不良反應50例,發(fā)生率為10.00%,可見發(fā)生率并不低。結合結果分析,過敏反應發(fā)生率最高,可能是個體差異、藥物因素所致,比如生產期間混有其他雜質,癥狀輕微者對癥處理后消失,嚴重情況下可能致死;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以腹瀉為主,可能和經膽道排泄有關,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泌尿系統(tǒng)反應以腎毒性為主,大部分藥物經腎排泄,腎小管細胞酶活性受到干擾,長期大量應用會誘發(fā)尿血。對發(fā)生不良反應與無不良反應患者的資料對比后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年齡、過敏史、過敏體質、飲酒習慣、精神狀態(tài)上存在明顯差異(P<0.05),說明這些因素可能屬于危險因素。為了盡量減少這類藥物不良反應,首先在用藥前必須詳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與過敏史,從而合理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制定科學的用藥途徑的與劑量,避免濫用;有高敏體質的患者因慎用抗生素,而且盡量不能長時間應用同一類,避免蓄積中毒;正式用藥前做好皮試,觀察有無不良反應,若有異常則停止用藥,并做好對癥處理或搶救。同時,堅持預防為主的策略方針,這類藥物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腎功能障礙、腸道菌群失調等,為此嬰幼兒與老年人應謹慎應用,或避免大量長時間服用;臨床藥師加強用藥指導,告知注意事項,比如避免飲酒或服用含有酒精的藥物等??偟膩碚f,過敏體質、飲酒習慣、精神狀態(tài)等屬于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為此臨床應做好積極的控制,做好這類人群的篩查,嚴格指征,針對性預防,才能提高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