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臺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天臺縣城中部,東至始豐二橋,西至平橋前山,東西長10公里,南北平均寬420米,區(qū)域總面積為424公頃,包括陸域面積248.8公頃,水域面積175.2公頃。2014年開始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2019年通過國家試點驗收。濕地公園以天臺母親河——始豐溪為主體,屬于典型的河流濕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濕地兩種類型,保留著原生態(tài)濕地風貌,是天臺重要的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氣候調節(jié)區(qū),同時也蘊含著天臺地區(qū)悠久的歷史文化。
天臺縣素有“文物之邦”和“小鄒魯”的美譽,為佛宗道源地和《徐霞客游記》開篇地,并且始豐溪為世界上最早的放生河,在《徐霞客游記》中也有記載?!白诮涛幕薄昂秃衔幕薄靶煜伎臀幕薄罢銝|唐詩之路文化”以及特色民風民俗等,造就了擁有獨特人文景觀資源的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
始豐溪屬典型的河流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水域與陸地的過渡地帶,景觀異質性高,群落多樣性水平高,適合多種生物生長。始豐溪兩側既有山地、丘陵,也有盆地、平原,同時始豐溪的蜿蜒曲折,使得其具有主流、支流、河灣、急流、淺灘、江心洲等生境,生境類型可謂豐富多樣。再加上始豐溪良好的水質,適合魚類、水禽、兩棲動物、鳥類等大量動物生存、棲息、避難,也有利于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陸生植物生長。植物呈層狀或帶狀分布,植被類型豐富,群落類型多樣。始豐溪大部分河段的河岸保持著自然狀態(tài),沒有經過人為硬化措施處理,更有利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同時,始豐溪還具有淡水供應、水能提供、物質生產、生物多樣性維持、環(huán)境凈化、災害調節(jié)、休閑娛樂、文化孕育等功能。因此,始豐溪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著較高的完整性。
項目區(qū)內復雜多樣的生境是植物的良好生長地和多種動物的“天堂”。項目區(qū)分布有維管束植物75科142屬165種、脊椎動物32目80科291種。其中鳥類47科156種、爬行動物8科37種、魚類10科52種、兩棲動物6科21種、哺乳動物9科25種,物種多樣性豐富。野生植物中,有國家II級保護植物4種;野生動物中,有國家II級保護鳥類16種。
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為天臺縣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開發(fā)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科普宣傳科、濕地保護科等7個管理部門,并頒布實施了《天臺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辦法》,制定了濕地公園機構內部管理、工作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按照濕地公園總體規(guī)劃要求,始豐溪濕地管理委員會建設了科普宣教館,建筑面積約394平方米,并配備了相關的設施。濕地公園的界樁、界碑等保護管理設施布局合理,符合總體規(guī)劃要求。濕地公園所有棲息地改造、濕地恢復重建、科普宣教、交通道路與游步道等基礎設施均嚴格按照總體規(guī)劃。
在濕地公園邊界、進入濕地公園的重要路口、社區(qū)(村莊、居民點)相交處設置界碑,目的是確定濕地公園界線。界碑上標明濕地公園的名稱、范圍、動植物資源、保護現狀、濕地相關知識等;為加大濕地公園的保護力度,通過埋設界樁進一步明確濕地公園范圍。依據濕地公園各個功能區(qū)界線,在不同地形和轉向點處設置界樁,以保證濕地公園功能區(qū)邊界清晰,區(qū)域完整;濕地公園內以及始豐溪及其周邊道路沿線,設置標識,增強人們對濕地的保護意識,同時起到宣傳濕地公園的作用;為方便濕地公園日常巡護和科研監(jiān)測工作的開展,在濕地公園內和生態(tài)緩沖帶內新建巡護棧道2.5千米,棧道寬1.5米,采用防腐木板鋪面,底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撐框架梁、柱結構,支撐柱下為鋼筋混凝土聯合基礎;支撐梁、柱外涂仿木漆,防腐木板采用螺栓固定于梁頂預埋的鋼板;為滿足濕地公園日常保護和管理需要,購置瞭望設備、攝像設備、野生動植物救護設備、野外巡護設備、撲火設備等常用保護設備。
在管理服務區(qū)內建設濕地宣教中心,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分為濕地科普館、濕地教室、濕地圖書館、游客服務中心四大區(qū)域,其中濕地科普館1200平方米、濕地教室200平方米、濕地圖書館200平方米、游客服務中心400平方米,建筑材料以體現環(huán)保為特色,注重采光和節(jié)能設置,色調風格與周圍濕地環(huán)境相協調。濕地宣教中心配置了陳列與展示柜、辦公用具以及計算機、投影儀、電視機、錄像機等各類宣教展示儀器設備。
濕地科普館分為濕地科學知識普及廳、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展示廳、始豐溪歷史文化溯源廳、濕地保護互動交流廳四個主題展廳。通過圖片資料、動植物標本、濕地生境復原模型和影像
資料等向游客展示濕地公園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
化底蘊以及始豐溪濕地的演替和歷史變遷,并展示人類利用濕地、保護濕地的成就,提高人們對濕地的認識。濕地教室內設置多媒體視聽室、報告廳等,是濕地公園開展環(huán)保教育,提高人類保護濕地的意識,開展對大中學生、教師和公眾的戶外生態(tài)科學和環(huán)境教育活動,并為大專院校學生提供開展科研活動和為中學生提供開展校外科技活動、開辦學術論壇、開展各類培訓講座、交流科研成果的場所。設立濕地圖書館,購買相關濕地圖書,以借閱形式供來訪人員閱讀,豐富其科學知識;定期組織中小學生來此參觀學習。
天臺縣在全縣范圍內推行“河長制”,由縣委書記任始豐溪河長,縣四套班子領導擔任各重點溪流河長。為保護原生態(tài),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立了一支包括防火、保潔、監(jiān)測等近50人的濕地監(jiān)測、保護和巡護隊伍。濕地生境恢復,共拆除了南岸幾十家企業(yè)及經營戶,累計兩岸綠化恢復93萬畝,增加了濕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堅持濕地的可持續(xù)利用,發(fā)揮濕地生態(tài)、經濟多種功能。在始豐溪沿線個別村莊布置旅游文化生態(tài)農業(yè),加強鄉(xiāng)村振興,打造“小微濕地”。濕地公園委員會與沿線2個街道以及主要節(jié)點的村莊簽訂共建共管協議,探索濕地“共建、共管、共享”。
天臺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資源特色和優(yōu)勢,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統(tǒng)籌發(fā)展,最大限度立足發(fā)揮濕地的多種效益,促進區(qū)域環(huán)境、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