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昆
《木蘭詩》作為中學語文的傳統(tǒng)篇目,在這首詩中,僅有“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這幾句是正面描述戰(zhàn)爭的。我們發(fā)現作者用更多的筆墨著力描繪的不是一個女英雄,而是一個出身普通家庭、每日勞動的女孩子。詩歌一開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為什么木蘭的出場形象是織布?
這就是在暗示我們,在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木蘭本是一個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再平常不過的女孩子,織布是她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們可以猜測,這個女孩子可能并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也許這樣的“木蘭”——一個平民出身的女性形象,更具有典型性;所以木蘭并非是一個特例,而是代表了中國廣大女性的形象,她能在更大的范圍里引起共鳴,而被大眾所接受。
那么我們發(fā)現,文章中著墨較多的地方,都是能夠體現木蘭女性特點的地方。比如木蘭決定替父從軍之前,詩歌用較大篇幅著力突出木蘭的內心情感,我們可以用一個字來簡單概括——“憂”。憂什么?也許是“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卻“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現實情況,讓木蘭感到無計可施,無能為力。想到替父從軍這個辦法之后,木蘭就不“憂”了嗎?當然不是,她還是會擔憂。設身處地的想,女扮男裝上戰(zhàn)場,不會被發(fā)現嗎?一個生活在封建時代的姑娘上了戰(zhàn)場她不害怕嗎?我們如果能更多的從女性的視角去揣摩木蘭的心理,把握木蘭的形象,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木蘭做出“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這一決定時的勇氣和擔當。
行軍途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不聞”“但聞”,兩處對比,實際上突出了木蘭的思鄉(xiāng)之情,而這個思鄉(xiāng)之情也是充滿了女性特點的。為什么說這個思鄉(xiāng)之情,也充滿了女性特點呢?
以“思鄉(xiāng)”為主題的古詩詞浩如煙海,不可勝數,只是以男性為主體的思鄉(xiāng)詩,往往都是因事而起,有感而發(fā)。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是恰逢節(jié)日,卻不得團聚,因此在詩中表達了出了“思念之情”。比如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這是因為長久作戰(zhàn)、未能立功,不能返鄉(xiāng),于是產生了思鄉(xiāng)之情。杜甫《春望》中也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樣的句子,那也是在戰(zhàn)亂的環(huán)境下,親人生死未卜的狀態(tài)下寫出的詩句。相較之下,木蘭的思念,更加的女性化,這顯然是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家門的女孩子,從黃河邊、到黑山頭,家漸行漸遠,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觸景生情,想到曾經父親、母親呼喚女兒的聲音,可以想見,此刻的木蘭也許是潸然淚下的。這里的木蘭,正突出的是一個女性形象,她的思念都具有女性特點。
凱旋歸來后,“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她不要功名利祿,只要一匹千里馬,她恨不能騎著它飛回家去。以往我們說,這是木蘭不慕名利,但我認為這么說并不合適。木蘭之所以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出發(fā)點本就是為了家人。戰(zhàn)爭結束后,他當然要回去和家人團聚。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女性比男性更具家庭意識。木蘭的替父從軍和辭官回鄉(xiāng)的出發(fā)點,都是來源于女性的家庭意識。
回鄉(xiāng)后“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這幾句運用了《詩經》中常見的重章疊句,不厭其煩的描述木蘭凱旋后,所有家庭成員迎接木蘭回家時的不同表現,所著力表現的實際上也是一種家庭意識。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對于團圓的渴望;渴望團圓,期盼和平、安寧,但沒有木蘭的挺身而出、替父從軍,就沒有這份和平與安寧。從這首民歌中,我們看到的是,中華民族對于武力的理解,是止戈為武,是為了和平與安寧而不得不戰(zhàn)。
回家后的木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我們在讀的時候,要讀的輕快,句與句之間要讀得緊湊一些。從中我們能體會到的是木蘭對回歸女兒身的迫不及待,這一系列的動作,仿佛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替父從軍,多年征戰(zhàn),戰(zhàn)場廝殺,可愛美之心不改,對生活的熱愛不改?!袄碓启W”“帖花黃”,這樣的描述讓一個美麗的姑娘躍然紙上。十年征戰(zhàn),全詩沒有一個動詞用來描述戰(zhàn)場上廝殺的木蘭,但回家后“開門”“坐床”“脫袍”“著裳”“理云鬢”“帖花黃”,用一系列的動詞描述回家后進入閨房的木蘭。愛美之心的背后,體現出的也是一種熱愛生活、熱愛和平的民族心理。因為熱愛生活,所以選擇直面戰(zhàn)爭,勇敢前行。戰(zhàn)爭的出發(fā)點是愛與保護。
木蘭就是一個普通的姑娘,做出決定前猶豫彷徨,奔赴戰(zhàn)場時思念家鄉(xiāng),得勝歸來時歸心似箭,回家之后梳洗打扮。但就這樣一個普通的姑娘,當戰(zhàn)爭到來之時,她卻沒有退縮,選擇了替父從軍,十年征戰(zhàn)、九死一生。這不是讓木蘭這個形象更加的真實可信,更加的深入人心嗎?我想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是具有典型性的,她代表的是千千萬萬中國女性的形象,甚至代表的是中華民族的形象。木蘭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對待武力、對待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中華民族,始終堅信的是“止戈為武”,始終崇尚的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中華民族的勇氣和力量,并非來源于野心,而是來自對家人、對故土乃至對國家的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