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研究所 清澗縣文物所
2012~2016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陜北清澗辛莊遺址進行考古工作(圖一),獲得了一批特征鮮明的戰(zhàn)國考古材料,遺物豐富、類型多樣、面貌獨特、分布集中,且擁有高等級的墓葬,為進一步認識陜北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圖一 辛莊遺址地理位置示意圖
簡報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清澗高塬墓葬M1;二是辛莊遺址棗灣畔東周墓葬;三是辛莊遺址周圍考古調(diào)查。2014年10月,在棗灣畔遺址點發(fā)掘了9座戰(zhàn)國中小型墓;2015年5~11月,對高塬M1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期間,以高塬墓葬為中心展開重點調(diào)查,在10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發(fā)現(xiàn)李集山、桃林山、羊耳子峁、青龍山、桃撥梁、桑背梁、郝家崾頭(圖二)等7處戰(zhàn)國墓地;2016年10~11月,對榆林、延安二市三普資料登記的部分遺址點進行復查。
高塬墓葬位于清澗縣李家塔鎮(zhèn)席家圪嶗村,當?shù)胤Q高塬的山峁頂部(圖二,2),東南距辛莊遺址直線距離約2公里。2015年5月,在對周邊進行調(diào)查中,于高塬山頂發(fā)現(xiàn)4處疑似盜洞,經(jīng)勘探發(fā)現(xiàn)該處是一座大型墓葬。經(jīng)報相關部門同意,考古隊隨即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
圖二 墓葬及調(diào)查點位置示意圖
高塬山峁位于南北走向的山梁上,海拔1168米,是附近最高的山峁。高塬四周被沖溝所斷,坡度較大,地勢險峻;頂部平坦廣闊,面積近1萬平方米,是理想的葬居之地。高塬M1就位于峁頂?shù)闹胁浚▓D三)。
圖三 高塬M1
1.墓葬形制
墓葬開口于表土層下,厚約0.2厘米。平面呈不規(guī)則“甲”字形,南北向,方向0°。南北總長38.8、深15.5、開口最寬17.3米(墓口有垮塌)。墓壙口大底小,墓道和墓壁均向下內(nèi)收較甚。墓道直通墓室底部,墓道與墓室相接無明顯區(qū)分,墓道和墓室東、西兩壁均在一條線上,惟兩壁由南向北約13米處,可見有近90°拐角向外擴大,向下2米消失。墓道開口長24.3、寬3.5~14.3、底斜長28.8、寬約3米,坡度34°。墓室底長6.8、寬2.8~3.8米。北部略寬,整個墓底略向西傾斜,不甚規(guī)整(圖四)。
西墓壁南部整體保存較好,似為原始墓邊。而北部墓口向下至7米都不規(guī)整,有多處明顯的垮塌痕跡,北部距墓口7米處因垮塌形成一個生土二層臺,寬0.5、長4米,二層臺上有明顯的夯土跡象,夯土土質(zhì)和硬度與墓室填土一致,推測在墓室回填夯打時,該段墓壁已經(jīng)垮塌,說明垮塌現(xiàn)象是在墓葬回填前形成的。7米以下光滑整齊,當為原始墓壁。
在西墓壁上還有2處特殊跡象。其一,墓壁由南向北21.5米處有一個生土直拐角,在壁口下深3米處出現(xiàn),10米處又逐漸消失,拐角兩面均較光滑,并在拐角處有5個腳窩,腳 窩 寬 0.3、 高 0.1、進深0.1、間距0.5米。該拐角功用不明,在相對的東壁未發(fā)現(xiàn)相似跡象。其二,墓壁北部發(fā)現(xiàn)一個“n”形凹槽,距墓口深4.3米處出現(xiàn),8米處消失,凹槽寬1.5、高3.7米,底部傾斜,三面光滑規(guī)整,作用不詳。
東墓壁同西墓壁類似,南部保存較好,而向北約12米處,由墓口向下至7米,均不甚規(guī)整,有多處垮塌痕跡,在深7米處垮塌成一生土斜平臺,寬約1米,向北延伸至北壁,向上延伸到墓道開口處。也當是由上到下所致,垮塌寬度1.5~4.5米,且上部較下部垮塌嚴重。7米以下壁光滑整齊,均勻內(nèi)收,為原始墓壁。在墓壁中部靠下有5個腳窩,為盜墓者掏挖所致。
圖四 高塬M1平、剖面圖
圖五 高塬M1盜洞出土漆皮
圖六 高塬M1盜洞出土蚌片
圖七 高塬M1盜洞出土銅帶鉤(高塬M1:01)
圖八 銅帶鉤(高塬M1:01)
圖九 棗灣畔戰(zhàn)國墓葬分布圖
北壁保存較好,僅口部略微垮塌成弧狀,以下均較規(guī)整、光滑,未見工具痕跡。
墓內(nèi)填五花土,含礓石、小螺殼、仰韶陶片等。經(jīng)過夯打,土質(zhì)堅硬,夯打跡象明顯,夯層厚0.1~0.3米。圓夯,夯窩直徑0.06~0.1米,排列較散亂。
在墓葬內(nèi)共發(fā)現(xiàn)5個盜洞(圖四),編號為D1~5。D5為早期盜洞,被D1打破。向下清理1米處有馬頭骨、人骨以及銅帶鉤1件。靠近底部處出有人肢骨、肋骨,盜洞底部處有1件漆器,圓形,直徑10厘米。
墓室被盜殆盡,僅發(fā)現(xiàn)部分殘存的槨木灰痕,情況不詳。根據(jù)灰跡可大致看出槨室形制,平面呈長方形,放置于墓室中部。槨室內(nèi)南北長4、寬1.5米。局部殘存高度0.05米。距東墓壁1.2、距西墓壁1~1.3、距北墓壁1.8米,南接斜坡墓道。
因盜擾嚴重,墓室內(nèi)未見墓主遺骸,僅在D5內(nèi)底部發(fā)現(xiàn)少量肢骨、肋骨,在D1的堆土內(nèi)發(fā)現(xiàn)有人頭骨。葬式不詳。
2.隨葬品
因遭到嚴重盜擾,墓室內(nèi)未見任何遺物。僅在D1盜洞口旁的堆土內(nèi)篩出少量蚌片(圖六)和漆皮殘跡(圖五);在早期盜洞D5內(nèi)上部出土1件銅帶鉤,盜洞底部出土1件圓形漆器。
銅帶鉤 1件。標本高塬M1:01,琵琶形,禽首,鉤身細長,背弧,鉤鈕離鉤尾較近。素面。長7厘米(圖七、八)。
圖一〇 棗灣畔M1平、剖面圖
圖一一 棗灣畔M2平、剖面圖
棗灣畔墓地位于清澗縣李家塔鎮(zhèn)辛莊村溝西側(cè)。2014年10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此進行了詳細調(diào)查和勘探,發(fā)現(xiàn)1座商代中型夯土建筑和多座戰(zhàn)國秦漢墓葬。我們對其中10座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確認9座為戰(zhàn)國墓葬。
墓葬所在的棗灣畔山峁呈東西向長條形,南、北、東三面環(huán)溝,西與另一山峁相連。山頂狹窄,南北寬約80、東西長約600米。頂部較平坦,自頂向下有數(shù)級梯田。戰(zhàn)國墓葬多集中在山峁東嘴頭及中部(圖九)。
9座戰(zhàn)國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8座為東西向墓(M1~5、7~10),可辨別頭向的有3座,均向西。1座為南北向墓(M3),頭朝北。5座墓壙口大底小,4座口底同大。葬具以單棺為主,4座;一棺一槨墓1座;無葬具墓2座;葬具不詳2座。其中2座有壁龕。墓葬均為小型墓葬,最大的面積10平米,最小的僅0.8平米。墓葬多被盜,殘存隨葬品極少,以陶器為主。
圖一二 棗灣畔M2墓葬
圖一三 棗灣畔M1、M2出土器物
1.M1
(1)墓葬形制
M1位于墓地東端坡地上。開口于耕土層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墓向293°。墓壙口大底小,墓口長3.7、東寬2.7、西寬2.8米,墓底長2.6、東寬1.8、西寬1.8、深2.7~2.9米。墓壁斜直,收分均勻。墓室內(nèi)填五花土,以黃色為主,夾雜有紅褐色斑塊和較多商代晚期陶片。開口向下約0.4米處為一夯打土層,土質(zhì)堅硬,厚0.2~0.4米,之下填土較疏松。葬具為一棺一槨,槨長2.5、西寬1.3、東寬1.2米;棺長2.2、東寬0.8、西寬0.6米。棺槨東西兩端相距約0.1米,南北兩端相距0.1~0.3米。由于盜擾嚴重,棺槨的厚度、高度不詳,棺槨木尚未完全腐朽。墓主遺骸被擾,僅殘有墓主人頭骨、肢骨等。頭向西(圖一〇)。
(2)隨葬品
該墓被盜嚴重,盜洞位于墓葬中部,其內(nèi)發(fā)現(xiàn)部分殘存骨骸及銅帶鉤1件。帶鉤位于棺內(nèi)西北角,頭骨北側(cè)略偏東處。
銅帶鉤 1件。標本M1:1,琵琶形,鉤首殘,鉤體較寬,鉤面有2道凸棱,進而形成3個凹面,鉤尾圓弧,鉤鈕位于中部偏尾。長8厘米(圖一三,3)。
2.M2
(1)墓葬形制
M2位于墓地東端坡地上,西南距M1約5米。開口于耕土層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275°。墓壙口大底小,口長2.6、寬1.4米,墓底長2.4、寬1.2、墓深1.9米。墓室內(nèi)填紅褐色五花土,土質(zhì)較疏松,未見夯打痕跡。墓四壁豎直,壁面光滑。在西壁內(nèi)發(fā)現(xiàn)一方形壁龕,頂部距開口0.8、底距墓底0.7米。壁龕高0.3~0.4、寬0.9米,壁龕北壁距M2北壁0.1米,南壁距M2南壁0.4米,壁龕進深0.2米。龕內(nèi)放置陶器5件。墓底四周有寬約0.1米的生土二層臺,高0.7米。葬具為一棺,東寬0.5米,西部被盜擾,尺寸不詳。僅殘存下肢骨部分,可判斷墓主人頭向西,仰身直肢葬(圖一一、一二)。
(2)隨葬品
在棺外墓主人左側(cè)放置1件泥缽。在壁龕內(nèi),自南向北,依次放置陶盆2、陶壺2和陶罐1件。
泥缽 1件。標本M2:1,泥質(zhì)褐色,未燒制,胎厚,較酥。圓形,直壁,淺腹,平底。
陶盆 2件。標本M2:2,泥質(zhì)灰陶。窄折沿,尖圓唇,束頸,腹上部較鼓,下部斜收,有刮削痕跡,平底。腹上部飾兩周凹弦紋??趶?6.7、底徑8.6、通高9.7厘米(圖一三,1)。標本M2:3,泥質(zhì)灰陶。斜折沿,方唇,束頸,腹略弧下收,腹下部有刮削和摸痕,平底。素面。口徑16.2、底徑7.8、通高9.2厘米(圖一三,2)。
圖一四 棗灣畔M3
圖一五 棗灣畔M3平、剖面圖
陶壺 2件。標本M2:4,泥質(zhì)灰陶。敞口內(nèi)弧,方唇,高直領,有4道凸弦紋,廣折肩,折肩處有一周凹弦紋,深腹,腹壁下收,平底??趶?1.3、底徑9.4、通高22.7厘米(圖一三,4)。標本M2:5,形制與M2:4類同。侈口,方唇上有凹槽,高直領上四道凸弦紋,圓折肩,肩面較廣,深腹,上腹部略鼓,下腹部有摸痕,平底??趶?2.6、底徑9.5、通高22.1厘米(圖一三,5)。
陶罐 1件。標本M2:6,夾砂灰陶。侈口,尖圓唇,高領微束,領、腹交接處明顯,深腹,腹壁略弧,平底。素面。制作粗糙,燒制火候低,手感較輕??趶?2.7、底徑8、通高17.8厘米(圖一三,6)。
3.M3
(1)墓葬形制
M3位于墓地最東端,西距M8約11米。開口于耕土層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23°。東南角墓口被斷坎破壞。墓壙口大底小,墓口長2.5、寬1.5米,墓底長2.66~2.7、寬1.34~1.4、深2.3米。填紅褐色五花土,未見夯打痕跡。壁面規(guī)整,較光滑。東壁、北壁豎直,無收分,南壁、西壁略內(nèi)收。北壁底部有一壁龕,寬1.14、高0.4~0.6、進深約0.2米。壁龕內(nèi)放置陶器5件。墓室西南角留有高約0.74米的生土二層臺,臺寬0.12~0.2米。葬具為單棺,棺長1.86、寬0.66米,高度、厚度不詳。墓主人骨散亂錯位,頭向北,面向西(圖一四、一五)。
圖一六 陶罐(棗灣畔M3:2)
圖一七 棗灣畔M3、M5出土器物
(2)隨葬品
在壁龕內(nèi)放置5件陶器,從西向東依次是陶碗1、罐1、豆1和罐2件。
陶碗 1件。標本M3:1,泥質(zhì)灰陶。侈口,方唇,束頸,口徑和肩頸相當,腹壁略外弧,下部斜收較甚,并有刮削痕跡,平底。素面。胎較厚,手感略重。口徑15、底徑7.7、通高10.6厘米(圖一七,1)。
陶豆 1件。標本M3:3,具蓋,子口,方唇,深腹,腹壁斜弧下收,矮豆柄較粗,喇叭形圈足。蓋母口,喇叭形圓捉手,蓋面外弧下收。蓋面可見暗弦紋,余素面??趶?7.5、底徑10.6、通高20.3厘米(圖一七,4)。
陶罐 3件。標本M3:2,夾砂紅褐陶。侈口,方唇,斜高領,鼓腹,平底。領下飾一周斷續(xù)
的戳刺紋,腹上部飾一周斜直戳刺紋。胎厚,燒制火候低,手感較輕??趶?3.6、底徑7.6、通高17.3厘米(圖一七,5;圖一六)。標本 M3:4,泥質(zhì)灰陶。敞口,方唇,矮束頸,溜肩較廣,腹壁斜直下收,平底。下腹部是豎繩紋,肩面有刮抹痕跡。胎厚,手感較重??趶?1、底徑11.7、通高15.6厘米(圖一七,3)。標本 M3:5,泥質(zhì)灰陶,侈口,窄折沿,沿面有一周凹槽,尖圓唇,束頸,溜肩較廣,腹壁斜直下收,平底。腹壁有摸痕,余素面。口徑10.3、底徑13.7、通高19厘米(圖一七,6)。
4.M5
(1)墓葬形制
M5位于墓地中部偏南,開口于耕土層下,打破商代中型建筑填土。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293°。墓壙口底同大,長1.1、寬0.7、深1米。墓壁豎直,未見明顯加工痕跡。該墓無葬具。墓主人骨架保存完好,頭向西,面向上,仰身直肢葬。墓主似未成年(圖一八)。
圖一八 棗灣畔M5平、剖面圖
圖一九 棗灣畔M9、M10出土器物
圖二〇 陶罐(棗灣畔M9:06)
(2)隨葬品
墓主人頸部有1件項飾,標本M5:1,呈半月 形,骨質(zhì),另有骨質(zhì)小圓片串聯(lián)。復原直徑12厘米(圖一七,2)。
5.M9
(1)墓葬形制
M9位于墓地西部,南鄰M4。開口于耕土層下,打破生土。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墓向312°。墓壙口大底小,口長2.7、寬1.9米,底長2.3、寬1.5米,深2.5米。填土為黃褐色小五花土,土質(zhì)較致密,盜洞填土混亂疏松。墓壁斜直,壁面較光滑,未見加工痕跡。四角近直。葬具為單棺,棺長1.8、寬0.7米,高度不詳。棺木未完全腐朽。墓葬被盜嚴重,墓主人骨骸不見,葬式不詳。
(2)隨葬品
盜洞內(nèi)殘存骨飾1、陶盆4、陶罐1件。
圖二一 棗灣畔M10平面圖
陶盆 4件。形制相同。標本M9:02,泥質(zhì)灰陶。侈口,窄折沿,領內(nèi)凹,束頸,折肩,腹壁斜直下收較甚,有明顯的刮削痕跡,平底。頸上有一周凸弦紋。胎厚,手感較重??趶?1.7、底徑7、通高6.35厘米(圖一九,1)。標本M9:03,口徑11.8、底徑7.05、通高6.1厘米(圖一九,2)。標本M9:04,口徑12、底徑6.6、通高5.9厘米(圖一九,3)。標本M9:05,口徑12、底徑8.7、通高17.6厘米(圖一九,5)。
陶罐 1件。標本M9:06,泥質(zhì)灰陶,夾細砂。大斜領,方唇,束頸,雙耳齊口,耳稍寬,圓鼓腹近球形,平底。頸下飾一周附加泥條,泥條上一圈戳刺紋。胎較薄。口徑12、底徑8.7、通高17.6厘米(圖一九,4;圖二〇)。
6.M10
(1)墓葬形制
M10位于墓葬西部偏北,與已發(fā)掘墓葬較遠。開口于耕土層下,打破生土。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墓向156°。墓壙口底同大,長1.9、寬0.72米,墓口被梯田破壞,東高西低,深0.1~0.46厘米。填土為黃褐色小五花土,土質(zhì)較致密。未發(fā)現(xiàn)葬具。人骨保存較差,頭骨不見,僅留左上肢骨下部分和少量下肢骨,頭向南,面向不詳,葬式不詳(圖二一)。
(2)隨葬品
墓主左肢骨處置有1件鐵帶鉤(M10:1),殘長11.6厘米(圖一九,6)。
由于陜北地區(qū)東周遺存復雜性,2015年5~11月,在對高塬M1進行考古發(fā)掘期間,即以辛莊遺址為中心展開重點調(diào)查,在10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發(fā)現(xiàn)李集山、桃林山、羊耳子峁、青龍山、桃撥梁、桑背梁、郝家崾頭等7處戰(zhàn)國墓地(圖二),采集到大量東周時期的遺物標本。此外,還在綏德、子洲3處墓地采集到典型器物。現(xiàn)一并介紹如下。
1.青龍山遺址
青龍山遺址點位于清澗縣李家塔鎮(zhèn)張家溝村,北距高塬墓地約1300米。遺址所在的青龍山為長條形,為東北——西南走向,且東北高、西南低,呈緩坡狀,頂部較平緩。東西寬70、南北長30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其西、南、東三面為沖溝,北部與高起的山梁相連,通過山梁可直達高塬墓地。采集到陶雙耳罐2、罐耳1、罐口沿1件(圖二,4)。
陶罐 2件。標本青龍山采:01,殘。夾細砂灰陶。侈口,矮斜直領,球形腹,平底,雙耳附于領側(cè),齊口,耳面寬扁。素面。胎較薄,手感較輕??趶?0.34、底徑8.93、通高11.5厘米(圖二二,1)。標本青龍山采:02,殘。夾細砂灰陶。侈口,卷沿,尖唇,矮直領,鼓腹下收,平底,兩耳附于領側(cè),齊口,耳面寬扁。腹上部飾兩道附加泥條,下附加泥條飾彎曲的蛇形。胎較薄,手感輕??趶?1、底徑7.05、通高10.8厘米(圖二二,2;圖二八)。
罐耳 1件。標本青龍山采:03,夾細砂灰陶。矮直領,耳齊口附于領側(cè),耳面寬扁。胎薄。殘高4厘米(圖二二,3)。
罐口沿 1件。標本青龍山采:04,夾細砂灰陶。侈口,矮領。胎薄??趶?2、殘高4厘米(圖二二,4)。
2.桃撥梁遺址
桃撥梁遺址點東與青龍山隔溝相望,西與辛莊遺址相望。大致呈南北走向,且北高、南低,呈緩坡狀,頂部狹長,四周坡地較陡且多有小的沖溝。東西寬120、南北長300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其向北蜿蜒可到達賀家圪嶗和羊耳子山,中間向南折可到達辛莊遺址。采集到陶雙耳罐2、陶壺1件(圖二,3)。
陶罐 2件。夾細砂灰陶。標本桃撥梁采:01,殘。侈口,斜直領,球形腹,平底,雙耳附于領側(cè),齊口,耳面寬扁。腹飾極淺繩紋。胎薄。口徑9.9、底徑7.3、通高11.2厘米(圖二二,5;圖二九)。標本桃撥梁采:02,完整。侈口,矮弧領,方唇,球形腹,平底,兩耳附于另外側(cè),齊口,耳面寬扁。素面。胎較薄。口徑 10.34、底徑 7、通高 11.3厘米(圖二二,6)。
陶壺 1件。標本桃撥梁采:03,口殘。泥質(zhì)灰陶。大侈口,卷沿,方唇,高直領,圓肩,腹壁略外鼓斜收,平底。領、肩處有一周凸弦紋??趶?.46、底徑5.65、通高14.3厘米(圖二二,7)。
3.賀家圪嶗桑背梁遺址
賀家圪嶗桑背梁遺址點北距辛莊遺址約1500米。遺址呈長條形,西南——東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頂部緩坡狀,在北部有稍大平地,四周坡地較陡。東西寬85、南北長75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采集到可復原陶器6件,其中陶罐4、陶豆1、陶盆1件(圖二,5)。
圖二三 桑背梁、羊耳子峁遺址采集陶器
陶罐 4件。均為夾細砂灰陶。標本桑背梁采:018,殘。侈口,矮斜直領,球形腹,平底,兩耳附于領側(cè),齊平口,耳面寬扁。腹有刮削痕跡,飾籃紋。胎薄??趶?1.4、底徑9.7、通高14.8厘米(圖二三,1)。標本桑背梁采:016,底殘。侈口,方唇,矮斜領,球形腹,平底。兩耳附于領外側(cè),耳面寬扁。素面??趶?2、底徑8.5、通高15.1厘米(圖二三,5)。標本桑背梁采:05,殘。侈口,矮斜領,方唇,雙耳殘。球形腹較深,平底。素面。胎較薄??趶?2、底徑7.7、通高14.8厘米(圖二三,2)。標本桑背梁采:015,口殘。大侈口,卷沿,尖唇,矮束頸,腹外鼓,深腹,平底。素面。胎較薄??趶?3.4、底徑7.4、通高16.8厘米(圖二三,6;圖三〇)。
陶盆 1件。標本桑背梁采:017,殘。口沿、肩泥質(zhì),腹夾砂灰陶。大侈口,卷沿,圓唇,矮束頸,折肩,口徑小于肩頸,肩下內(nèi)凹一周,腹壁斜直下收,平底。素面??谘丶凹缈梢娸喼坪圹E,腹疑為手制。胎厚??趶?3.4、底徑14.2、通高10.3厘米(圖二三,4)。
陶豆 1件。標本桑背梁采:03,器殘。泥質(zhì)深灰陶。敞口,圓唇,豆盤較淺,豆柄較細,喇叭形圈足較大。素面,豆柄有明顯的刮痕??趶?0.9、底徑14.5、通高14.1厘米(圖二三,7)。
4.羊耳子峁遺址
羊耳子峁位于郝西家溝東側(cè)、賀家圪嶗遺址點北1200米的山峁上。山峁呈長條狀,西南——東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頂部緩坡狀,四周坡地較陡。東西寬31、南北長5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北部可通辛莊、桃撥梁、高塬等遺址點。共采集到標本5件,可復原器3、罐口沿2件。另外征集銅帶扣1、銅環(huán)1和魔石1件(圖二,8)。
陶豆 1件。標本羊耳子峁采:03,器殘。泥質(zhì)深灰陶。敞口,方唇,豆盤似碗形,深腹,豆柄較細,喇叭形圈足較小。腹部飾豎繩紋,豆柄有明顯的刮痕??趶?4.2、底徑8、通高13.7厘米(圖二三,7)。
陶盆 1件。標本羊耳子峁采:09 ,器殘。泥質(zhì)深灰陶,紅胎。敞口,斜直領,無肩,腹壁微外鼓斜收,平底。腹上部飾豎繩紋,下部繩紋被抹。口徑20.5、底徑10.3、通高12厘米(圖二三,8)。
陶罐 1件。標本羊耳子峁采:07,口殘。泥質(zhì)灰陶。侈口,折沿,圓唇,高直領,鼓肩,腹壁微鼓斜收,深腹,平底。肩面及上腹部飾弦斷繩紋??趶?0.3、底徑11.4、通高26.8厘米(圖二三,9)。
罐口沿 2件。標本羊耳子峁采:010,器殘,僅??谘?。夾砂淺褐陶。大敞口,方唇,斜直領。另外有兩個戳刺紋樣的附加泥條,領和腹交接處有一周斷續(xù)的戳刺紋。胎厚,手感輕,燒制火候低。殘高6.4厘米(圖二三,10)。標本羊耳子峁采:011,器殘,僅??谘?。夾砂淺褐陶。大敞口,方唇,斜直領,無肩,腹部略鼓。領、腹交接處飾由一周戳刺紋。胎厚,手感輕,燒制火候低??趶?7.2、殘高8.4厘米(圖二三,11)。
銅帶扣 1件。標本郝西家溝征集:01,整體呈“8”字形。上為方形鈕,兩不規(guī)則穿孔。大扣環(huán)內(nèi)動物形裝飾,扣舌位于環(huán)上,向外伸出。長6、環(huán)徑3.7厘米(圖二三,13)。
銅環(huán) 1件。標本郝西家溝征集:02,環(huán)為扁狀。外徑3.42、內(nèi)徑2厘米(圖二三,12)。
礫石 1件。標本郝西家溝征集:03,石質(zhì)。長條形,上端稍窄,有一穿孔,孔為兩面對鉆,下端稍寬,平底。長11.1、寬3.4、厚1.7厘米(圖二三,14)。
5.李集山遺址
李集山遺址點位于郝西家溝西側(cè)、羊耳子山西約1300米處的山峁上,中間隔該區(qū)域的主溝。山峁基本南北走向,頂部較為平坦。東西寬100~180、南北長700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其西、東、南三面臨溝,北與高粱相連,應是與外界通連的出處。共采集到可復原標本25件,有鬲、鼎、豆、盤、壺、釜、盂、碗以及各種類型的罐(圖二,9)。
鬲 1件。標本李集山采:078,器殘。侈口,窄折沿,矮領,圓鼓肩,最大徑在肩部,腹斜直下收,三矮實足跟,襠較矮近平。頸部繩紋被抹,腹上部飾豎繩紋,下部及底飾斜繩紋,足跟飾繩紋較亂??趶?7.2、腹深17.2、通高19.2厘米(圖二四,9)。
鼎 2件。標本李集山采:016,器殘。泥質(zhì)灰陶,腹下部及鼎足夾砂。器為子口,深腹較弧,圜底,三柱狀足,腹上有一殘耳。素面。胎較厚,手感重??趶?3.6、腹深7.2、通高11.6厘米(圖二四,11)。標本李集山采:057,耳殘。夾砂深灰陶。器子口,斂口,深腹,圜底,蹄形足較粗。素面。胎較厚,手感重??趶?6、腹深10.8、通高13.2厘米(圖二四,10)。
豆 3件。標本李集山采:09,器殘。器子口,腹直壁,深腹,圜底,矮豆柄,喇叭形圈足。素面。腹壁、圈足上有清晰摸痕。陶胎較厚??趶?6.4、底徑12.8、通高11.6厘米(圖二四,7)。標本李集山采:058,泥質(zhì)灰陶。斂口,尖唇,淺盤,盤壁較直,微圜底,豆柄細高,喇叭形圈足。素面。盤壁下有一周凹弦紋,圈足表面可見磨制痕跡??趶?.6、底徑9.6、通高10.8厘米(圖二四,6)。標本李集山采:024,器殘。泥質(zhì)灰陶。器子口。豆盤壁直,圜底,豆柄細高,喇叭圈足接地。素面??趶?7.6、底徑11.3、通高18厘米(圖二四,8)。
圖二四 李集山遺址采集陶器
盆 4件。標本李集山采:04 ,器殘。泥質(zhì)灰陶。侈口,窄折沿,方唇,矮頸,頸、腹相連,無肩,深腹,腹壁斜下收,平底。上腹部繩紋清晰,下腹部繩紋紋路不清??趶?8.4、底徑6.4、通高12厘米(圖二四,1)。標本李集山采:061 , 器殘。泥質(zhì)深灰陶。上部泥質(zhì),下部及器底夾砂。侈口,卷沿,尖唇,束頸,無肩,上腹外鼓,下腹斜下收,平底。腹上部飾豎繩紋,頸和下腹部繩紋被抹??趶?6.8、底徑9.6、通高10.8厘米(圖二四,3)。李集山采:068,泥質(zhì)深灰陶。上部泥質(zhì),下部及器底夾砂。侈口,寬方唇,矮束頸,無肩,頸直接和腹相連,腹壁斜直下收,平底。腹中上部飾豎繩紋,下部及器底繩紋被抹??趶?7.6、底徑10、通高8.8厘米(圖二四,4)。標本李集山采:069 ,夾細砂深灰陶。侈口,卷沿,尖唇,無肩,鼓腹,最大徑在腹中部,腹下部斜收較甚,底收成近圈足,平底。腹最近頸部有二周寬凹弦紋,可見模制痕跡。素面??趶?7.6、底徑8、通高11.2厘米(圖二四,2)。
盂 1件。標本李集山采:06, 器殘。泥質(zhì)灰陶。微侈口,圓唇,矮弧領,鼓腹,最大徑在腹中部,腹下部斜收較甚,矮圈足。素面。胎較厚??趶?8.8、圈足直徑8.4、通高10.8厘米(圖二四,12)。
碗 1件。標本李集山采:059,夾砂深灰陶。直口,方唇,矮束頸,折肩明顯,腹壁斜直下收較甚,腹較淺,平底。素面。頸部有一周較淺的凹弦紋。胎厚??趶?2.8、底徑5.6、通高5.6厘米(圖二四,5)。
雙耳罐 1件。標本李集山采:02,夾砂灰陶。侈口,方唇,卷沿,大束頸較矮, 圓肩,兩附耳貼于頸、肩上,腹外弧下收,最大徑在肩部,腹較深,平底。素面。胎稍厚,手感輕。口徑13、底徑7.5、通高15.5厘米(圖二五,1)。
高領罐 2件。標本李集山采:014,器殘。夾砂深灰陶。方唇,高直領,圓鼓腹,平底。口沿下有戳刺紋,領、腹交界處有部分斜劃痕。胎厚,手感輕。口徑9、底徑7.5、通高13.5厘米(圖二五,6;圖三一)。標本李集山采:073,器殘。泥質(zhì)紅褐陶。高直領,尖圓唇,無肩,腹外鼓下部斜收,最大徑在腹中部,平底。素面,腹外壁可見泥條盤筑痕跡??趶?3.5、底徑7.5、通高18.5厘米(圖二五,11)。
折肩罐 2件。標本李集山采:01,夾砂灰陶。上部泥質(zhì),腹及以下夾砂。小口,尖圓唇,矮直領,圓折肩,肩面斜廣,腹壁斜下收,平底。素面。胎厚??趶?.5、底徑14、通高22.5厘米(圖二五,9)。標本李集山采:055,口沿殘。泥質(zhì)淺灰陶。矮直領,折肩,深腹,腹壁斜直下微收,平底。腹部局部可見抹掉的繩紋,余素面??趶?4、底徑15.5、通高15.25厘米(圖二五,8)。
廣肩罐 2件。標本李集山采:074,泥質(zhì)深灰陶。小口,矮直領,尖唇,圓鼓肩,肩面較廣,腹外鼓下收,平底。肩面和腹上部飾瓦楞紋,余素面??趶?.5、底徑7.5、通高16厘米(圖二五,5)。標本李集山采:076 ,器殘。泥質(zhì)深灰陶。窄折沿,方唇,矮直領,圓肩較窄,腹壁外鼓下收,平底。素面。口徑12.5、肩頸11.5、通高14厘米(圖二五,7)。
盆形罐 1件。標本李集山采:03,器殘。上部泥質(zhì),腹及以下夾砂灰陶。侈口,口沿極窄微外卷,矮直領,腹、領相連,無肩,深腹,平底。素面。胎較厚,手感重??趶?8、底徑14.5、通高14.5厘米(圖二五,4)。
深腹罐 2件。標本李集山采:081,器殘。泥質(zhì)黑皮陶。大喇叭口,矮束頸,圓鼓肩,深腹,腹壁略弧下收較甚,平底。頸、肩面和腹部有凸弦紋和抹痕。胎厚??趶?2、底徑9.5、通高26.5厘米(圖二五,10)。
圖二五 李集山遺址采集陶器
壺 2件。標本李集山采:011 ,器殘。泥質(zhì)灰陶。高弧領,方唇,無肩,圓鼓腹較深,平底。素面。胎較厚??趶?1、底徑8.75、通高25厘米(圖二五,12)。標本李集山采:012 ,器殘。泥質(zhì)灰陶。方唇,高弧領,圓鼓腹較深,平底。素面。胎較厚。口徑10、底徑9、通高22.5厘米(圖二五,13)。
釜 2件。標本李集山采:05,器殘。夾砂灰陶。大侈口,方唇,高弧領,領、腹交界明顯,圓腹,圜底。領、腹及底飾豎繩紋??趶?2.5、通高14厘米(圖二五,3)。標本李集山采:072,泥質(zhì)淺褐陶。直口,矮直領,厚方唇,無肩,球形腹,圜底。腹飾亂繩紋。胎厚,手感重??趶?0.5、通高10.5厘米(圖二五,2)。
6.桃林山遺址
桃林山位于郝西家溝西側(cè)、李集山南約500米處,兩者相隔一條沖溝。山峁呈長條形,基本東西走向。山峁頂部較窄。采集到可復原標本4件(圖二,6)。
盆 1件。標本桃林山采:03,器殘。泥質(zhì)深灰陶。大敞口,方唇,斜直領,無肩, 腹壁微外弧斜下收,平底。領部繩紋被抹,腹部飾豎繩紋,腹靠近器底處繩紋被抹??趶?8.3、底徑7.9、通高10.1厘米(圖二六,1)。
碗 2件。標本桃林山采:02 ,器殘。夾細砂淺褐陶。敞口,窄折沿,矮弧領,無肩,淺腹,圜底,口徑13.3、底徑4.7、通高5.8厘米(圖二六,3;圖三二)。標本桃林山采:09,器殘。夾細砂淺褐陶。敞口,卷沿,圓唇,矮弧領,無肩,淺腹,圜底。素面。腹部有刮削痕跡。口徑14.6、通高5.5厘米(圖二六,4)。
折肩罐 1件。標本桃林山采:010,夾砂灰陶。小口,卷沿,圓唇,矮束頸,圓折肩,肩面廣,深腹,腹壁斜直下收較甚,平底。腹部飾豎繩紋。制作粗糙,胎厚。口徑9.3、底徑8.3、通高13厘米(圖二六,8)。
7.郝家崾頭遺址
郝家崾頭遺址位于賀家圪嶗和羊耳子峁中間的山梁上,以沖溝相隔。山峁呈長條形,東北——西南走向,與賀家圪嶗和羊耳子峁山梁走向基本平行。山峁頂部較窄。采集到4件陶器標本(圖二,7)。
盆 1件。標本郝家崾頭采:01 ,器殘。泥質(zhì)灰陶。上部泥質(zhì)下部夾砂。侈口,卷沿,方唇,矮束頸,肩不明顯,腹略外弧下收,平底。素面。胎較厚??趶?7.3、底徑7.6、通高9.6厘米(圖二六,2)。
罐 3件。標本郝家崾頭采:03,夾砂深灰陶。矮直領,方唇,兩耳附于領處,齊口,球形腹,平底。素面。胎薄??趶?0.3、底徑7.3、通高11.6厘米(圖二六,6;圖三三)。標本郝家崾頭采:04,夾砂深灰陶。矮直領,方唇。兩耳附于領處,齊口,球形腹,最大徑在腹中部較明顯,平底。素面。胎較薄??趶?0.6、底徑7、通高11.3厘米(圖二六,5;圖三四)。標本郝家崾頭采:02,器殘。夾砂深灰陶。方唇,直高領,口沿或因燒制而變形,扁寬附耳已殘,腹較深,斜直下收,平底。素面??趶?4、底徑7.3、通高14.3厘米(圖二六,7)。
圖二六 桃林山、郝家崾頭遺址采集陶器
8.封家峁遺址
封家峁遺址位于榆林市子洲縣老君殿鎮(zhèn)封家峁村,遺址位于2條小河交匯處的山峁下部南端,此處山塬為典型的兩河夾一峁的三角地帶。現(xiàn)為梯田,南北長約240、寬約80米。采集到可修復陶器標本3件。
雙耳罐 1件。標本封家峁采:01,器殘。夾細砂深褐陶。直口,圓方唇,矮直領,球形腹,平底,雙耳附于領外側(cè),齊口,耳面扁寬。素面。胎較薄。口徑12、底徑8.4、通高13.2厘米(圖二七,2;圖三五)。
深腹罐 1件。標本封家峁采:02,灰陶,口沿和頸泥質(zhì)陶,腹及底夾砂陶。小侈口,卷沿,尖唇,矮束頸,鼓肩,肩面較廣,腹壁斜收,平底。肩面和腹飾弦斷繩紋。胎厚??趶?1.2、底徑14、通高23.6厘米(圖二七,9)。
圓腹盆 1件。標本封家峁采:03,器殘。淺灰褐陶,口沿泥質(zhì),腹及底夾細砂。敞口,方唇,盆口處稍內(nèi)折,盆壁較弧,平底。腹部隱約可見被抹繩紋??趶?0.4、底徑10.8、通高7.2厘米(圖二七,6)。
9.橋上遺址
橋上遺址位于榆林市綏德縣義合鎮(zhèn)橋上村西南的臺塬上。遺址北側(cè)是建于河谷的307國道,西側(cè)為一小河,山峁也是兩河相交的位置。山峁當?shù)胤Q做廟山,現(xiàn)為梯田。采集到可復原陶器6件。
鼓腹罐 2件。標本橋上D1:01,泥質(zhì)淺褐陶。侈口,矮弧領,圓唇,大鼓肩較低,腹壁斜下收,平底。素面。胎厚,光皮??趶?1.2、底徑9.6、通高19厘米(圖二七,4)。標本橋上D1:02,泥質(zhì)灰陶。大侈口,卷沿,矮直領,大鼓肩較高,肩面略鼓,腹壁下收較甚,深腹,平底。肩上飾繩紋,余被抹??趶?4.4、底徑9.2、通高18.8厘米(圖二七,11)。
圖二七 橋上、封家峁、劉川遺址采集陶器
雙耳罐 2件。標本橋上D1:03,器殘。泥質(zhì)灰陶。侈口,矮直領,方唇,兩耳附于領外側(cè),球形腹,平底。素面。胎薄??趶?3.2、底徑8、通高14.8厘米(圖二七,1)。標本橋上D1:04,器殘。夾細砂灰陶,器表有火燒痕跡。器形同上??趶?0.4、底徑8、通高12.4厘米(圖二七,3)。
圓肩罐 1件。標本橋上D1:05,口殘?;姨?,口及肩泥質(zhì),腹和底夾砂。斜鼓肩,腹壁下收較甚,平底。肩面是五道瓦楞紋。底徑9.2、殘高14.4厘米(圖二七,8)。
盆 1件。標本橋上D1:06,殘。夾細砂灰陶。侈口,矮卷領,方唇,盆壁較弧,平底。腹部飾繩紋。胎厚。口徑20、底徑10.4、通高11.2厘米(圖二七,5)。
10.劉川遺址
遺址位于榆林市綏德縣中角鎮(zhèn)劉川村川寺北側(cè)山梁上。采集到標本2件。
陶罐 2件。標本劉川采:01,器殘,無底。夾砂褐陶。侈口,方唇,矮束頸,鼓肩,腹壁下收,肩上有一個半圓形耳??趶?0.4厘米(圖二七,7;圖三六)。標本劉川采:02,器殘,僅剩腹及器底。夾砂灰陶。陶胎較薄。底徑10厘米(圖二七,10)。
圖二八 陶罐(青龍山采:02)
圖二九 陶罐(桃拔梁采:01)
圖三〇 陶罐(桑背梁采:015)
圖三一 高領罐(李集山采:014)
圖三二 陶碗(桃林山采:02)
圖三三 陶罐(郝家崾頭采:03)
圖三四 陶罐(郝家崾頭采:04)
圖三五 陶罐(封家峁采:01)
圖三六 陶罐(劉川采:01)
本批材料多為調(diào)查采集所獲,發(fā)掘墓葬亦無打破關系且多被盜擾,為年代判定帶來一定困難,但在中原地區(qū)已公布的材料中能找到同類器物可資對比,大致可分為三期。第一期,僅有深腹、圜底、矮豆柄的豆,與晚期的淺盤豆有明顯區(qū)別,表現(xiàn)出較早的時代特征,其與洛陽中州路M2405:3相似[1],年代在春秋中期左右;第二期,標本豐富,類型多樣,有鬲、鼎、盆、豆、壺、罐,與下平望墓地M13:9[2]陶鬲、洛陽中州路東段DM38:13[3]陶鼎、曲村戰(zhàn)國墓葬中陶盆[4]、三交戰(zhàn)國墓陶豆[5]以及李家崖東周墓出土者最為相似[6],年代為戰(zhàn)國早中期;第三期,標本極少,僅有陶釜一類,其與黃陵史家河[7]和藍田洩湖[8]同類器相同,年代當在戰(zhàn)國晚期。
“辛莊類遺存”是這次最為重要的發(fā)現(xiàn),陶器具有顯著特征,自成體系,以雙耳罐和少量的敞口罐、B型碗為代表的這類陶器一般為夾細砂灰陶,陶胎較薄,燒制火候高,手感輕,多素面,偶有附加泥條。廣泛分布于陜北中部地區(qū),僅以最典型的雙耳罐為例,通過與陜北三普材料實物比對,發(fā)現(xiàn)竟有雙耳罐的遺址點達130余處,分布在陜北地區(qū)的12個區(qū)縣,其中榆林市的佳縣、米脂、橫山、綏德、清澗、子洲等6縣區(qū)最為集中,占到遺址總數(shù)的90%左右,延安市的延川、延長、寶塔、甘泉、富縣、宜川等6縣區(qū)有少量分布。史載,春秋戰(zhàn)國之時,白狄主要活動在陜北中部地區(qū),與“辛莊類遺存”分布范圍基本吻合,“辛莊類遺存”最大可能應是白狄族人的遺留[9]。這為探討該區(qū)域戰(zhàn)國時期白狄族群的物質(zhì)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陜北中部地區(qū)至少在戰(zhàn)國早中期是狄人活動的核心區(qū)域,而辛莊遺址又處在這個核心區(qū)域的中心位置,且高塬大墓M1極有可能是狄人首領級墓葬,可見辛莊至少是戰(zhàn)國時期狄人的政治中心之一。
領 隊:種建榮
發(fā)掘調(diào)查:種建榮 孫戰(zhàn)偉 喬建軍 徐海濱賀阿龍 賀利峰 邱學武 劉建峰許普喆 竇冰峰
照 相:邱學武 劉建峰 王保平
繪 圖:邱學武 劉建峰 劉軍幸
執(zhí) 筆:種建榮 孫戰(zhàn)偉
[1]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73.
[2]a.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侯馬下平望墓地發(fā)掘報告[C]//三晉考古(第一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189.b.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晉都新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9.
[3]張辛.中原地區(qū)東周陶器墓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2:34.
[4]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等.天馬——曲村(第3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972.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縣三交戰(zhàn)國墓發(fā)掘簡報[C]//三晉考古(第一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307.
[6]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李家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225.
[7]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陜西黃陵縣史家河墓地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15(3).
[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六隊.陜西藍田泄湖戰(zhàn)國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8(12).
[9]孫戰(zhàn)偉.陜北戰(zhàn)國時期“辛莊類遺存”初論[J].考古與文物,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