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珺
(天津市和平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天津 300052)
通過對2000年~2018年發(fā)表的針灸治療耳鳴相關臨床研究資料進行整理,在中國知網及萬方數據庫,以“針灸”“耳鳴”為關鍵詞檢索,共得到428篇文獻,排除綜述性及二次研究類文獻、實驗研究、文獻類研究、微針研究,現將針灸治療耳鳴中的選穴情況及應用作一評述。
上述428篇文獻中符合納入標準的有109篇文獻,其中提到主穴與配穴的有88篇,所涉及的主穴共45個,配穴31個。由表1可見:針灸治療耳鳴選用頻率較高的主穴主要分布于足少陽膽經(7個)、手少陽三焦經(7個)、手太陽小腸經(7個)、督脈(7個)、足太陽膀胱經(5個)、手陽明大腸經(3個)、足陽明胃經(3個)、足少陰腎經(2個)、手厥陰心包經(1個),另外還包括經外奇穴3個。見表1。
表1 針灸治療耳鳴常用主穴頻次及歸經
由表2可見:針灸治療耳鳴選用頻率較高的配穴主要分布于足少陽膽經(7個)、手少陽三焦經(4個)、足太陽膀胱經(4個)、足陽明胃經(3個)、足厥陰肝經(3個)、足少陰腎經(2個)、手陽明大腸經(2個)、任脈(2個)、督脈(1個)、手厥陰心包經(1個),另外還包括經外奇穴2個。見表2。
表2 針灸治療耳鳴配穴頻次及歸經
近部取穴中,聽宮為手太陽小腸經穴,位于耳屏前方,是手足少陽,手太陽交會穴。手太陽小腸經支脈“至目銳眥,卻入耳中”,經氣通于耳,故聽宮穴具有通經活絡、清心開竅的功效。聽會為足少陽膽經穴,位于耳屏間切跡的前方,足少陽膽經的支脈“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聽會穴具有疏通經絡、清熱聰耳的功效。翳風為手少陽三焦經穴,位于耳后部,手少陽三焦經的支脈“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通過翳風穴調節(jié)耳內經絡氣血,該穴具有通利三焦、清熱解毒的功效。耳門為手少陽三焦經穴,位于耳屏上切跡的前方,手少陽三焦經的支脈均“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耳門與翳風前后配伍,具有清熱開竅、鎮(zhèn)靜息鳴的功效。
以上四穴都為局部穴位,發(fā)揮近治作用,可疏通耳部氣血,刺之可通利耳竅,緩解耳鳴[1]。
遠端選穴中,百會為督脈經穴,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足厥陰經的交會穴,督脈“入屬于腦,上巔,循額”,督脈總司陽經之氣,百會穴又與足厥陰肝經交會,可調節(jié)頭面、巔頂部氣血,具有益氣升陽、開竅醒腦的功效。中渚為手少陽三焦經穴,五輸穴之輸穴,手少陽三焦經的支脈均“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中渚穴性屬木,具有疏利少陽氣機、解三焦邪熱、活絡止痛,開竅益聰的功效。
配穴方面,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穴,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陽維脈為諸陽之會,針刺外關具有疏通三焦、調節(jié)諸陽、解表散寒、開竅止痛的功效。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穴,原穴。手陽明經之經別“入耳,合于宗脈”,通于耳竅。合谷穴性偏瀉,可開腠理,解表邪,具有解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風池為足少陽膽經穴,是足少陽經和陽維脈的交會穴,足少陽經“上抵頭角,下耳后”,陽維脈維系一身之陽。風池穴可調節(jié)頭部陽氣的布散,具有息風聰耳、清腦安神的功效。以上三穴對風熱侵襲型耳鳴效果尤佳。
太沖為足厥陰肝經穴,五輸穴之輸穴,原穴。足厥陰肝經“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氣血直達頭部,可升清陽,降濁陰。太沖穴性偏瀉,原穴氣血豐富,具有疏肝解郁、開竅除煩的功效。俠溪為足少陽膽經穴,五輸穴之滎穴,“滎主身熱”,故俠溪穴性偏瀉,具有清利肝膽濕熱、開竅息鳴醒腦的功效。丘墟為足少陽膽經穴,原穴,膽經支脈“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原穴丘墟為膽經經氣之所出,具有疏理肝膽、和解少陽的功效。以上三穴對肝火上擾型耳鳴效果尤佳。
豐隆為足陽明胃經穴,絡穴,足陽明胃經“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經氣與耳相通,豐隆可調節(jié)脾胃經氣,具有豁痰開竅、解郁安神的功效。勞宮為手厥陰心包經穴,五輸穴之滎穴。手厥陰心包經別“出循喉嚨,出耳后,合少陽完骨之下”,可同時調節(jié)心神情志和耳內氣血兩個方面。“滎主身熱”,故勞宮穴性偏瀉,具有化痰開竅、清熱寧心的功效。以上二穴對痰火郁結型耳鳴效果尤佳。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穴,五輸穴之輸穴,胃之下合穴,穴性偏補,可補益后天之本,治一切虛羸之證,具有補益中氣、健脾和胃、理氣降逆、通經和血的功效。氣海為任脈經穴,任脈循行“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引導經氣入頭面。氣海穴為先天元氣之海,主一身氣機,可升陽補氣,具有溫補脾腎、利水通淋的功效。以上二穴對脾胃虛弱型耳鳴效果尤佳。
太溪為足少陰腎經穴,五輸穴之輸穴,原穴。腎開竅于耳,足少陰腎經別“系舌本,復出于項,合于太陽”,補益耳內清陽之氣。太溪穴性偏補,具有益水之主、滋補腎陰、振奮元陰的功效。腎俞為足太陽膀胱經穴,背俞穴。足太陽膀胱經支脈“從巔至耳上角”,經氣通于耳。腎俞穴性偏補,腎開竅于耳,可培補先天之本,具有填精益髓、補腎聰耳的功效。關元為任脈經穴,小腸募穴,是足三陰和任脈的交會穴,任脈主胞胎,為一身生養(yǎng)之本,循行“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關元穴性偏補,具有培補元氣、導赤通淋、升清降濁的功效。以上三穴對腎精虧損型耳鳴效果尤佳。
耳鳴一詞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素問》提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從五臟來看,耳鳴病位主要在肝脾腎,實則與肝脾有關,虛則與脾腎相關,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耳鳴[2]。經氣閉阻,清竅郁遏為耳鳴的病機關鍵。耳鳴的發(fā)病主要由內外兩方面造成,內即臟腑、氣血失調;外即外感、飲食、外界環(huán)境等,外因常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邪傷肺,肺氣失宣,籠蔥為邪氣所蒙蔽,則致風熱侵襲之耳鳴;若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條暢失司,上擾耳竅,則致肝火上擾之耳鳴;飲食不節(jié),或思慮勞倦損失脾胃,水濕停聚乃生痰濕,痰濕郁久化火,蒙蔽清竅而致痰火郁結之耳鳴;久病、老年氣血衰弱,或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清陽不升,不能上奉于耳,耳竅經脈空虛,發(fā)為脾胃虛弱之耳鳴;素體虛弱、恣情縱欲或年老久病致腎精耗傷,髓??仗?,耳竅失養(yǎng),發(fā)為腎精虧損之耳鳴[3]。針灸作用于經絡,外可開啟耳竅、疏散表邪,內可疏解肝郁、調補脾胃、填精益髓,配合不同的施術方法,內調臟腑功能,外調五官氣血,疏通耳部經絡。
國內學者多年來采用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治療耳鳴,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針灸可疏通局部氣血,開竅啟閉,減少耳內的機械性刺激,緩解耳內血管痙攣;作用于外耳,減少外耳炎性反應的惡性刺激;重建耳內神經系統(tǒng),抑制神經元異常放電,降低神經元興奮性,幫助耳內神經系統(tǒng)完善與成熟;還可以抑制耳蝸內一些頻率反應區(qū)域的過度表達[4],提高組織適應性,有效緩解炎癥和神經系統(tǒng)病變造成的耳鳴。利用針灸療法對神經可塑性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作用于耳內感覺器官,還可以幫助患者進行心理重建,緩解焦慮抑郁的情緒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