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召鳳
近年來,教育部相繼出臺了政策要求學校注重身體素質教育,特別要重視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提倡學校要為孩子們提供陽光體育活動?;犹K運動就十分符合陽光這一特征,它在傳統(tǒng)跳繩之中加入了類似舞蹈的“繩舞”、類似體操的“繩操”等復雜的動作變化,可以為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和生活之余帶去愉悅,還能鍛煉身體,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花樣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分類
花樣跳繩運動的特點 由于花樣跳繩運動具有簡單易上手、動作花式有活力、安全系數高等優(yōu)點,深受學生的喜愛。其中,簡單易上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所使用的跳繩價格便宜,適用范圍較廣,另一方面是對周圍的訓場地要求不高,街頭巷尾、操場校園都可以。在學校普及花樣跳繩后,學生的反響普遍不錯。
花樣跳繩運動的分類 結合國際上對花樣跳繩的四種分類和我國作出的一些跳繩方面的規(guī)定,我們按照花樣跳繩的動作、計時、計速等進行了科學分類。如30秒單搖跳、30秒雙搖跳、45秒交互繩單搖跳、3分鐘單搖跳、連續(xù)3搖跳、個人花樣、同步花樣等。
花樣跳繩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首先,根據不同的花樣跳繩來分析花樣跳繩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例如,在30秒單搖和雙搖跳繩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行為管理能力協(xié)調上半身和腳部的運動,用腳踝刷新、記住這一動作,從而使30秒單、雙搖跳繩的速度越來越快,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效鍛煉腳踝部分的肌肉。
其次,不同類型的跳繩對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各子功能的影響存在差異。對小學生抑制功能的改善效果:團體組>個人組;對小學生刷新功能的改善效果:團體組>個人組;對兒童轉換功能的改善效果:團體組>個人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是從跳繩項目的特性看。跳繩運動需要運動者手持跳繩,通過手腳眼的配合,全身協(xié)調用力。在此過程,手在搖繩時需要用到執(zhí)行功能的抑制功能來抑制腳的跳動。而團體類跳繩運動者是一只手拿跳繩,另一只手受到抑制功能控制放在體側,還要通過刷新功能去記住這一動作??梢?,團體類較個人類更需要執(zhí)行功能及其子功能的參與,所以團體類有氧跳繩好于個人類。二是從跳繩項目的組織形式來看。個人類跳繩不受他人限制,運動強度和運動頻率都可以自己掌控,而團體類跳繩需要運動者團體的合作才能成,運動的強度和頻率都受到整個團體的制約。而運動強度影響著兒童的執(zhí)行功能,所以團體類好于個人類。三是從跳繩運動所處的環(huán)境來看。比賽時,團體類跳繩運動者在面對不同對手時生理、心理均產生變化,執(zhí)行功能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學生需對自身進行抑制來配合團隊完成比賽。個人類較之不需要配合,只需抑制自身不利條件。所以團體類好于個人跳繩運動。
最后,通過實驗和分析,我們認為花樣跳繩對于學生會產生如下幾點影響:一是在身體形態(tài)方面。通過訓練對學生在身體形態(tài)方面(身高、體重)產生了顯著影響。二是在身體機能方面。跳繩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肺活量,對男生的影響較女生更為明顯。三是在身體素質方面。跳繩對學生速度素和肌肉快速力量的提高影響很大、可以提高學生的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和腰腹部耐力水平、可以使學生的呼吸肌能力提高,發(fā)展心肺功能及身體無氧工作能力,但對小學生的柔韌素質影響不大。
如何進行花樣跳繩授課
一是進行趣味性的跳繩教學。身為小學體育教師,要為體育課尋找創(chuàng)新,不能一成不變。例如,在進行跳繩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播放與跳繩有關的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的跳繩課程,可以根據跳繩繩子的長短分為長跳繩和短跳繩,還可以按照跳繩搖繩的方式區(qū)別為正搖、反搖等。這些都是習以為常的花樣跳繩方式,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跳繩興趣。
總之,我國對于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還是比較重視的,我們不能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讓他們擁有與學習成績相匹配的身體。跳繩教學不僅可以在學校進行,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離開校園后繼續(xù)進行跳繩運動,以求保持自己的身體素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長征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