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根據(jù)劇本的創(chuàng)作,音樂形象,人物命運發(fā)展等方面對普契尼《藝術家生涯》中咪咪的人物角色理解。筆者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觀看不同版本的歌劇視頻,并且演唱了“咪咪”的詠嘆調及二重唱,感觸頗深。因此,以“咪咪”這個經(jīng)典的角色進行理解和分析,希望對歌劇演唱者能夠有更深的理解,更好的詮釋這部作品。
關鍵詞:《藝術家的生涯》;咪咪;角色塑造
一.劇本創(chuàng)作背景:
普契尼很少以歷史事件作為故事背景,因為他中意的是更富有情感人性化,靠近觀眾的題材。他的歌曲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他憑借極其敏銳的舞臺戲劇洞察力,用優(yōu)美的旋律,在平俗的生活中歌唱“恒古不變的愛情奇跡”?!端囆g家的生涯》從1845年到1849年連載發(fā)表,1851年成書出版。之后引起了熱烈的反響,1849年由穆杰本人與巴維埃合作改編為戲劇,在創(chuàng)作改編期間受到《茶花女》的影響,也出現(xiàn)了許多改編的困難,估計你要求伊利卡重新回到原著。伊利卡通過舍棄了其他波西米亞情人及淫亂行為等等,作了大幅度的刪減。最終確定了女主人公“咪咪”有著純潔善良的心靈的人物形象。
《藝術家的生涯》劇本取自于現(xiàn)實主義題材,以“小人物”為中心,故事內容貼近與觀眾的生活,在人物情感的塑造上具有真實性,劇中的每一個場景,如,閣樓,咖啡館畫面感非常明顯,能更加清晰的表現(xiàn)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普契尼的歌劇受到大眾的喜愛,而不僅是貼近人們的生活,更能對人物角色的情感刻畫和把握,劇中“咪咪”這一角色表現(xiàn)出了作曲家對女性人物情感的細膩表達。
二.人物與音樂形象分析
這部歌劇描寫了在19世紀巴黎拉丁區(qū)一群困潦倒的藝術家們放蕩不羈的生活和愛情的悲劇。劇中音樂情節(jié)感人至深。從第一幕中在特色主題伴奏下,其他人都建議去咖啡館,只有魯?shù)婪颡氉粤粝?。此時,主題在小提琴獨奏中,預示著即將發(fā)生的一切。在單簧管吹奏主題,預示著咪咪即將登場,魯?shù)婪蚺c咪咪的相識并一見鐘情。在一個浪漫的場景中咪咪如同冬日里的暖陽照進了寒冷的閣樓,溫暖了這個貧困的詩人。“咪咪”出場魯?shù)婪蛟谠亣@調中展示了自我,她抓住機會向咪咪自我介紹并表達愛意,所配的旋律寬廣又咄咄逼人。在愛的二重唱中反復出現(xiàn),連綿不斷。咪咪的自我介紹則完全是另一種風格,這個典型的小女人能眉飛色舞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兩人在找鑰匙時手碰到一起,魯?shù)婪虺鹆酥脑亣@調《冰涼的小手》這也暗示了繡花女體質較弱的第一次信號。咪咪回應魯?shù)婪颍隽酥呐咭粼亣@調《人們叫我咪咪》,這時月光破窗而入,籠罩住了咪咪,極具舞臺戲劇效果,這也是讓人迷惑的光芒,表現(xiàn)出了咪咪純潔平凡而又高尚的形象。奠定了人物的情感基調,也表現(xiàn)出了咪咪對愛情的渴望,但又不失女性的羞澀。之后兩人的二重唱,《啊,多么可愛的人》咪咪暗示魯?shù)婪蛞黄鹑タХ瑞^,他把手臂遞給她,并唱著“我愛你”咪咪唱到“愛”的時候提到了高音C,此時二人感情再次升溫。第一幕中最后的場景成了這部歌劇音樂的標志,因為普契尼賦予了愛情神話般的內涵,愛情是平庸日常生活中亙古不變的奇跡。
第三幕是歌劇從喜劇變成悲劇的轉折點,咪咪與魯?shù)婪蚍质至恕R苍S這本身就不過是逢場作戲,兩人早已離不開對方。普契尼用長笛和豎琴的下午行五度“描摹”大雪紛飛造成了陰郁的氛圍,這與第一第二幕形成了極大的反差。魯?shù)婪蛄w慕嫉妒馬爾切洛與繆塞塔的愛情,并在向馬爾切洛抱怨咪咪。之后他又用宣敘調來心疼咪咪病重,但他卻沒有能力在經(jīng)濟上和情感上與她同甘共苦,為她治病,這些都被藏在樹下的咪咪聽到。她開始唱起了《重返寂寞凄涼的故居》她要收拾東西離開這里,他把“便帽”留給魯?shù)婪蜃鳛樗麄儛矍榈募o念。這一段的戲劇沖突能夠很強烈的引起觀眾對女主人公的憐憫同情,能夠看到情感共鳴。
第四幕,咪咪已病危,連上樓梯都困難。他又回到閣樓與魯?shù)婪蚋鎰e,愛情的旋律再次響起,但音樂越來越悲傷,兩人想起了曾經(jīng)相識的場景,咪咪再次唱起了《人們叫我咪咪》旋律共同交織了咪咪對愛情的甜蜜回憶。在回憶中咪咪離開了人世,為愛而去。
回顧三個場景中,咪咪很容易在觀眾心目中成為一個純潔,內斂的一個悲劇人物形象。他在日常生活中是極其平凡的人物,渴望愛情,又對愛情忠貞不渝。因為自己的病,生命已到盡頭的時候,她不想連累自己愛人,決心離開他。普契尼通過對“咪咪”這一類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畫,展現(xiàn)出了人物這一生的凄美,也激起了觀眾的內心情感。
三.演唱實踐與個人體會
這部作品在歌劇舞臺上有很多著名的女高音都塑造過“咪咪”這個人物角色。從觀眾的欣賞角度來看,比較注重觀察演員心中是否有角色感,心理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如何更好的用聲音與表演的方式去詮釋戲劇人物的心理?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思考與實踐。
至此,通過以上的論述以及不同歌唱家塑造的“咪咪”角色人物和自己演唱的二度創(chuàng)作中,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去塑造人物角色?學習演唱歌劇詠嘆調,不僅僅是要識譜,唱譜,對樂譜認真的研究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唱的基礎上,有好的聲音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去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性格,以及當時事情發(fā)生時的內心世界,歌詞含義,以及對自己聲音的掌控。演唱時注意“聲與情”的結合,氣息的運用,共鳴,咬字,歌曲中音樂表情符號的處理,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等是演唱歌劇的關鍵。這樣就可以更靈活更清晰的去塑造“咪咪”人物角色。
參考文獻:
[1]楊燕迪.“普契尼的歌劇創(chuàng)作道路:寫在普契尼誕辰140周年之際”[J].《音樂研究》,1998.4
[2]馬驊.“論普契尼歌劇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畫”[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音樂學院.2004.4
[3]楊燕迪.“普契尼論:悅耳、真實和情感”[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
[4]王保榮.“論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中“咪咪”的角色塑造”山東師范大學.2010.06
作者簡介:李瑞(1994-),女,漢族,籍貫:內蒙古包頭,單位:河南大學音樂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教學與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