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昂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120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采取開腹手術方式治療,觀察組采取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兩組患者均治愈出院,術后隨訪良好。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安全有效,具有恢復較快、術后并發(fā)癥較少、術后疤痕較小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肝膽外科
【中圖分類號】R657.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29-01
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不斷變化,我國膽結石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威脅。目前臨床上治療膽結石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切除膽囊,過去臨床多采用剖腹手術,但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患者并發(fā)癥較多。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迅速發(fā)展,膽囊切除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生理疼痛,促進了患者的康復。本研究旨在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120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經明確診斷為膽囊結石,所有患者均無意識障礙及精神類疾病,均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且符合倫理委員會基本要求。其中觀察組男31例,女29例,患者年齡為25~70歲,平均(46.0±1.8)歲;對照組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齡為24~68歲,平均(46.1±2.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開放手術治療。觀察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平臥,將頭部抬起,抬高約15°~30°,向左傾約20°~30°。通過臍下1cm作為穿刺點,在劍突下面1cm位置進行主操作孔,通過右腋前線0.5cm的位置作為穿刺點,肋緣下右鎖骨中線0.5cm的位置作為穿刺點。建立氣人工腹,對然后腹腔進行探查,注意患者膽囊情況以及膽囊與周圍組織關系,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膽囊粘連或者膽囊炎等情況。對膽囊管以及動脈的近端進行夾閉離斷,膽總管近端采取鈦夾夾閉,最后從上腹部穿刺孔將膽囊以及結石去除,并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是否進行引流。術后給予患者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并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X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均治愈出院,術后隨訪良好。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腹部感染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對照組術后腹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膽?zhàn)?例,出血2例,切口疝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3.3%。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膽囊結石是肝膽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據有關統(tǒng)計,膽石癥的發(fā)病率約10.0%,在女性、40歲以上人群、肥胖人群和有膽結石家族史的人群發(fā)病率較高。膽囊結石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常為消化不良、右上腹痛、發(fā)熱、黃疸等,尤其是進食油膩食物后,腹痛加重。目前認為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結石最有效的方法,在過去,臨床中多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進行膽囊切除,雖然臨床效果也較好,但開放性手術對患者的傷害更大,引流受到影響,可能發(fā)生傷口感染、切口裂開、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近年來,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成為臨床實踐的重要手段。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目前臨床主流的膽囊切除術方法,與傳統(tǒng)手術方法相比,腹腔鏡手術視野開闊,能更仔細地觀察膽囊局部結構,手術更精確,由于手術對患者正常組織損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術后瘢痕少,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均治愈出院,術后隨訪良好,說明傳統(tǒng)開腹手術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均療效確切。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也與既往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安全有效,具有恢復較快、術后并發(fā)癥較少、術后疤痕較小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