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君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材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和歷史文明的結晶。入選初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千古典范,但因時間久遠,內(nèi)容深奧,對學生來說學習文言文是語文課程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往往教師在課堂上講得激情四射,學生聽得枯燥乏味。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就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醉翁亭記》一文,談一談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以期為同仁提供幫助。
一、引入音樂,以情激趣
在講授《醉翁亭記》的過程中,教師導入新課時可以播放《姑蘇行》《春江花月夜》等古箏名曲,讓學生在音樂的引導下融入課堂教學中,將自己想象為一個古代書生,再細讀課文就能感受到濃厚的古典韻味。同樣,學生在進行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交流時,教師也可以以古典音樂為背景,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入情入境了,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課文賞析與學生畫畫相結合,以畫激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講完一段課文可以讓學生拿起筆,畫出文中的某一情景,并忠于原文,不拘一格進行合理的想象。比如講授《醉翁亭記》一文時,教師講完第一段,學生已經(jīng)領略了瑯琊山的風姿,了解了醉翁亭的翼然之態(tài),隨后讓學生根據(jù)自身閱讀理解情況,結合生活中或者電視劇中亭子的特征,快速地畫一幅山水畫,勾勒出“林壑之深秀”“水之瀉出”“亭之翼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習興趣自然就很濃厚,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任務,且畫得有模有樣。這樣學生既對醉翁亭坐落的位置有了清楚的認識,又對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的優(yōu)美景致有了深刻的印象,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欲望。
三、賞析段落,練筆激趣
在整篇課文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文字,用最優(yōu)美、最貼切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感悟表現(xiàn)出來。練筆的過程能使學生與課文意境相通,與作者的情感達到一致,能更好地領悟課文的深層內(nèi)涵,深入體會課文的意境美。在講授《醉翁亭記》第二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賞析文中景色,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小練筆。景色描寫可以是一季之景,也可以是四季之景,還可以是早晚之景。學生通過練筆就會對山中朝明暮暗之景,芳草萋萋、林挺葉茂、水瘦石枯、草木凋零的四季之景有更深層的理解。這種練筆對字數(shù)沒有要求,一句話、一段文字都可以,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展示,可以讓寫得好的學生、自信心強的學生讀一讀,對于那些寫作能力稍差、自信心欠缺的學生來說聽一聽也是一種進步。教師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如果過于要求字數(shù)或質(zhì)量就有可能使部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chǎn)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四、朗讀入境,以想激趣
朗讀,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朗讀,就是放開聲音去誦讀。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還能夠使學生口眼并用,心到口到。學生邊讀邊想,邊讀邊體會文言文的內(nèi)容、意境,熟讀成誦。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所描寫的情景,切身感受其中的意境?!蹲砦掏び洝芬晃恼Z言抑揚頓挫、鏗鏘悅耳。25個“而”字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閑情雅致充分表現(xiàn)出來了,誦讀時極富抑揚頓挫之致;21個“也”字的運用,讓人讀來有一唱三嘆的風韻,學生只有多讀才能體會這種語言美。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讀得起勁,讀得有味,自然而然就能合理地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進入課文營造的意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在誦讀中體會“山水之樂”,在誦讀中感受“與民同樂”,在誦讀中體悟“太守之樂”。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讀多想,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深刻體會文言文所表達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才能發(fā)揮想象力以最佳的狀態(tài)學習文言文,才能感受文言文課堂教學獨有的活力和魅力。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真正愛上文言文,才能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為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 ? 陜西省禮泉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