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作文寫作既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又需要對作文主題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就是很好的啟蒙。因此,以下將從五個方面闡明課外閱讀對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作文可以顯著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準
教師通常讓小學生通過寫日記的方式進行作文練習,以期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shù)小學生并不愿意寫日記,其原因有兩點。
其一,小學生掌握的漢字數(shù)量較少,很多同音字、筆畫較多的字他們不會書寫,甚至連拼音都念不全,因此只能查詢字典,而這樣的過程會讓他們感覺很繁瑣。
其二,小學生主要是以娛樂活動來抒發(fā)自身的情感,比如做游戲、看動畫片等,但這種方式往往不涉及寫作。因此小學生養(yǎng)成了動眼動口不動手的習慣,所以不愿意寫日記。如果讓小學生進行有興趣的課外閱讀,就會自然而然地調(diào)動小學生的積極性,間接提高了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豐富小學生作文內(nèi)容
在大多數(shù)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讓小學生閱讀課文,然后總結(jié)該篇課文中的寫作方法等,接著讓學生仔細對比題目中的寫作要求,抓住寫作的重點,以免寫作主題偏離寫作要求。
而這個過程的核心,在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并沒有關注到小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因此會出現(xiàn)有些學生不想寫、摘抄他人作文的現(xiàn)象,同時這也說明了小學生缺乏深厚文化底蘊。而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很好的增強自身文化底蘊的途徑。因為課外閱讀一方面可以滿足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小學生的文化儲備,使他們在寫作時擁有更多的文化素材。
三、加深小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中,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會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作文的主題要與上一單元所學的課文主題相符。而有些學生雖然學完了三篇課文,但并沒有深刻理解課文。因此可以利用課外閱讀吸引小學生注意,將課外閱讀與課本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
比如,可以推薦在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閱讀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以一個小男孩寫日記的形式,訴說了與父親之間的愛、與老師之間的愛、與朋友之間的愛等,這是對青少年的情感啟發(fā)很有意義的一本書。同時也與五年級所學的《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等課文所倡導的家庭之愛相吻合,并且,還與六年級所學的《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等經(jīng)典課文所倡導的愛國主義情懷相吻合。
因此,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提出兩者的相似性,那么就會很容易將小學生帶入課文講解中,從而更有助于小學生理解課本主旨,幫助小學生理解作文的主題。由此可見,將教科書中的課文與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理解,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促進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發(fā)展至今的文化情感傳承紐帶,許多古老的智慧都保存在語言文字中,而課外閱讀中包含了很多課本外的新鮮事物,比如,《伊索寓言》中的《龜兔賽跑》中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名言就是前人教導后人們遇事不要輕言放棄,要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地做完一件事。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個寓言故事既可以滿足小學生愛看故事的興趣愛好,又可以教導他們要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作文既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又可以表達自己對某個事情的看法,小學生可以將在寓言學到的堅強精神,寫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這樣就使寫作與閱讀融會貫通。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覽課外讀物,促進小學生心理的發(fā)展。
五、可擴大小學生的知識面
知識面的涵蓋范圍比較廣,包括平??吹降氖挛铩⒙牭降脑捳Z、看過的書本都屬于知識,而對于小學生而言,最主要的語言知識來自于語文課本和課外閱讀,且大多數(shù)小學生更傾向于閱讀課外讀物,因此課外閱讀對擴展小學生知識面有著重要作用。
比如,1993年出版的《百科全書》是目前覆蓋知識點最為廣泛的紙質(zhì)類書籍,俗稱中國大百科全書,其涵蓋的內(nèi)容從哲學到中國文學,再從中國文學到航空航天,早已超越了小學生所學知識的范圍。因此,可以鼓勵小學生去閱讀這類課外讀物,一方面可以擴充小學生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將閱讀的內(nèi)容作為寫作的參考。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有利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方面可以滿足小學生對課本外知識的需要,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小學生寫作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