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海
稅務部門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的作用:OECD國家的主要做法及啟示
崔大海
(阜陽師范大學 商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反腐敗工作不斷推進,治理商業(yè)賄賂是反腐敗工作的重點,然而稅務部門卻鮮有作為。通過介紹OECD國家在打擊跨國商業(yè)賄賂中稅收領域的主要做法,針對我國稅務部門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存在的法律、政策、檢查和協(xié)調問題,提出應健全治理商業(yè)賄賂的稅收法律基礎、明確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加強治理商業(yè)賄賂稅務檢查和健全工作協(xié)調及信息共享機制等建議,以充分發(fā)揮稅務部門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的作用。
外國公職人員;稅前扣除;商業(yè)賄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隨著眾多案件的查處,建立在權錢交易基礎上的舊式政商關系在反腐大潮下土崩瓦解,通過賄賂公職人員以取得競爭優(yōu)勢的現象大大減少。2018年,國家監(jiān)察委的成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的實施,標志著中國特色國家監(jiān)察體制已經形成,極大地推動了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學術界對于治理商業(yè)賄賂的研究較為豐富,一些學者介紹分析了國外治理商業(yè)賄賂特別是跨國商業(yè)賄賂的法律規(guī)制,包括《聯合國反腐敗公約》[1]《反海外腐敗法》[2]以及部分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治理商業(yè)賄賂的立法體系[3-4]。更多的學者研究了我國商業(yè)賄賂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模式,普遍認為在社會轉型期由于法制缺陷[5]、經濟原因[6]和道德異化[7]為商業(yè)賄賂的滋生和蔓延創(chuàng)造了土壤,因此,要重構刑法中商業(yè)賄賂的犯罪規(guī)制[8]、完善行政手段、法律體系和市場機制[9]以及健全包括體制改革、廉政建設、刑事立法和合作體制等多方面的綜合治理機制[10],以有效打擊商業(yè)賄賂行為。然而截止目前,從稅務角度研究治理商業(yè)賄賂的文獻非常少,楊超認為在打擊腐敗犯罪的過程中,稅務機關應從擴大涉稅信息的檢查權、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充分利用海外稅收信息等方面著手,及時發(fā)現納稅人信息的異常變動,精準打擊腐敗犯罪行為[11]。
實際上,商業(yè)賄賂不僅扭曲了經濟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而且嚴重侵蝕了國家稅基,但是在治理商業(yè)賄賂過程中,稅務部門的職能作用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那么,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稅務部門能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呢?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在治理跨國商業(yè)賄賂中的做法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日益泛濫的商業(yè)賄賂行為引起了OECD的高度關注。針對跨國商業(yè)賄賂特別是行賄外國公職人員問題,OECD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主要包括:
OECD認為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律,就不可能實施積極有效的反跨國賄賂行動,多年來,督促各國健全反跨國賄賂的法律制度一直是OECD努力的方向。1997年11月21日OECD通過《關于打擊國際商業(yè)交易中行賄外國公職人員行為的公約》(本文簡稱《反行賄公約》),要求各締約國從法律上確定行賄外國公職人員的犯罪性質,并且懲處的力度要與對本國公職人員行賄懲處的力度相當,對行賄者除給予刑事或經濟制裁外,還應考慮給予民事或行政制裁[12]。《反行賄公約》為各國打擊跨國賄賂行為和明確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隨著形勢的發(fā)展,2009年11月26日OECD通過《理事會關于進一步打擊國際商業(yè)交易中賄賂外國公職人員行為的建議》,對賄賂外國公職人員行為的定罪、課稅減扣、會計標準、外部審計以及與非成員國合作等內容做出進一步明確,以指導各國繼續(xù)采取有效措施打擊賄賂行為[13]。
《反行賄公約》發(fā)布以后,OECD的反腐敗工作組WGB(OECD Working Group on Bribery)通過不斷地監(jiān)測來督促各國采取具體行動打擊外國賄賂和腐敗,完善反跨國賄賂法律制度和促進執(zhí)法實踐。根據《反行賄公約》的建議,2016年法國、荷蘭、斯洛伐克進行相關法律改革,7月1日斯洛伐克的新法律《法人刑事責任》生效,該法律作為對WGB建議的回應,對行賄外國公職人員的行為設立了法人責任;同日荷蘭舉報人權力法案生效,法案設立了舉報管理局,改進舉報組織內部不法行為的方法途徑,并為舉報人提供更好的保護;12月法國通過了Loi Sapin II,旨在促進透明度、反腐敗和經濟現代化,包括建立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要求超過500名員工的公司建立和實施反腐敗的適當措施[14]。2017年7月3日和15日,隨著《反行賄公約》在立陶宛和哥斯達黎加分別生效,OECD全部35個成員國以及8個非經合組織國家均已實施了《反行賄公約》[15]。
為嚴厲打擊跨國賄賂行為,在督促各國從法律上確定行賄外國公職人員為犯罪性質之前,OECD在1996年就通過了《理事會關于行賄外國公職人員賄資課稅減扣的建議》(以下簡稱“1996年《建議》”),成為各成員國在跨國經濟活動中打擊行賄行為并實施稅務處理的綱領性文件。在1996年《建議》中理事會“建議尚未禁止行賄外國公職人員賄資課稅扣減的成員國重新審視并摒棄這種課稅扣減的做法”[12]。雖然1996年《建議》只是一項非強制性的建議,但隨著各國對打擊跨國賄賂行為的逐漸認同和法律制度的修訂完善,禁止賄資課稅扣減的建議得到了OECD成員國和《反行賄公約》締約國的廣泛采納。
在2006年4月日本新實施的法律中規(guī)定在計算公司應稅所得額和個人應稅所得額時,由公司向國內外公務員支付的賄款(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有列舉)不允許作為可扣除費用。希臘原來的稅法中只規(guī)定了稅前扣除的基本準則,凡不是企業(yè)業(yè)務直接相關的費用都不允許抵扣,沒有直接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2006年12月,希臘對所得稅法進行了補充規(guī)定,凡以現金或其他形式發(fā)生的支出如果構成犯罪,就不能作為總收入中可扣除的費用,即使這項支出在國外發(fā)生,這樣就明確禁止了行賄支出的稅前扣除。2007年5月11日,比利時修改了國內法律,規(guī)定直接或間接地給予外國或國際公共組織中履行公共職能人員的傭金、經紀費、商業(yè)折扣、實物利益等不得作為營業(yè)費用扣除,新法還廢除了對居民、非居民以及公司征稅時適用的“秘密傭金”制度,根據該制度可以在不透露收款人身份的情況下從稅基中扣除傭金。在美國認定賄賂外國政府官員為犯罪之后對稅法進行了修改,禁止行賄支出的稅前扣除,根據美國《國內稅收法》第162條第1(c)項 ,任何直接或間接給予任何政府官員或雇員或任何政府機構的款項都不允許扣除[16]。
1996年《建議》在OECD內外產生重大影響,促進各國通過立法或其他方式明確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但在跨國商業(yè)活動中,行賄的問題仍然廣泛存在,OECD認為各國需要進一步加強措施,2009年5月25日OECD通過《關于進一步打擊國際商業(yè)交易中賄賂外國公職人員的稅收措施建議》(以下簡稱“2009年《建議》”),作為新形勢下針對行賄行為稅務處理的綱領性文件。在2009年《建議》中OECD建議各成員國和《反行賄公約》的其他締約國繼續(xù)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確規(guī)定向外國公務人員的行賄支出禁止稅前扣除,并且強調禁止稅前扣除的行為不以執(zhí)法機構啟動調查或法庭程序為前提。同時各國要持續(xù)開展審查工作,以確定法律、管理及政策的框架和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就賄賂外國公職人員的支出類型向納稅人和稅務機構提供了充分指導,以及稅務機構是否對行賄支出進行了有效核查[17]。
在從法律上督促確定行賄外國公職人員為犯罪和從稅收上建議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的同時,在實施層面OECD也采取了相應措施,以保證1996年《建議》、2009《建議》和《反行賄公約》的有效執(zhí)行。2001年OECD財政事務委員會(CFA)制定了《稅務檢查員行賄檢查工作手冊》,以幫助稅務檢查人員了解、發(fā)現和確定各種行賄行為的痕跡和手段,包括在國內和國際范圍內的行賄,以及向國內公職人員和國外公職人員的行賄。2009年《建議》通過后,《稅務檢查員行賄檢查工作手冊》重新進行了修訂發(fā)布。
2011年,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第一屆“稅收與犯罪”論壇上,OECD鼓勵各國采取一整套辦法來打擊各種形式的金融犯罪,包括腐敗、洗錢和稅收犯罪,作為配套措施,2013年OECD發(fā)布了《稅務檢查員和稅務審計員賄賂和腐敗檢查工作手冊》(以下簡稱《工作手冊》),旨在提高稅務檢查人員和審計人員對各種賄賂實施稅務檢查的效率?!豆ぷ魇謨浴方榻B了稅務部門在打擊賄賂和腐敗方面的作用、稅務檢查員和稅務審計員的角色、可能的賄賂或腐敗跡象以及納稅人交易、支付和資金流動的指標等等,指導稅務稽查員和審計員在常規(guī)稅務檢查和稅務稽查過程中識別可能出現的賄賂或腐敗行為。特別是,《工作手冊》認為稅務檢查人員和審計人員可以在兩個方面發(fā)揮阻止納稅人參與賄賂和腐敗的關鍵作用:一是通過禁止賄賂的稅收減免來減少賄賂和腐敗的好處,并對稅收犯罪所得按照國內稅法征稅;二是將涉嫌賄賂和腐敗的行為提交給相關執(zhí)法機關或公訴人,以便進行調查和提起訴訟[18]。目前,《工作手冊》已經成為指導各國稅務人員檢查行賄支出的教材范本和有力工具,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實踐作用。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和法律漏洞,相對輕松、快捷地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轉移大量資金。因此,腐敗包括國內外各種形式的賄賂活動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OECD認為打擊腐敗需要建立跨部門的協(xié)調反應機制,包括反腐敗部門、反洗錢部門、海關、金融監(jiān)管機構、警察以及檢察部門等,其中稅務機關可以成為打擊賄賂和腐敗的關鍵因素。
在2009年《建議》中,理事會就建議成員國和《反行賄公約》的其他締約國在雙邊稅收條約中引入信息共享的內容。2010年OECD通過的《關于促進稅收和其他執(zhí)法部門合作打擊嚴重犯罪的建議》認為稅務機關與其他執(zhí)法機關共享信息可以在偵查包括跨國賄賂在內的所有嚴重犯罪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作為后續(xù)措施,OECD于2017年發(fā)布了第三版《在打擊稅務犯罪和其他金融犯罪中有效地跨部門合作》,分析了負責調查稅務犯罪和其他金融犯罪機構間合作的法律機制和途徑。同時,發(fā)布了《打擊稅收犯罪的十大全球原則》,要求各國對其打擊稅收犯罪的法律和業(yè)務框架進行評估,并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
從多年的實踐來看,稅務機關與其他執(zhí)法部門在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中獲益匪淺。稅務機關擁有大量的個人和公司信息,如收入、資產、金融交易和銀行信息,這些信息對商業(yè)賄賂和反腐敗調查人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同樣,相關反腐敗機構可以向稅務機關提供正在進行和已完成的調查信息,幫助稅務機構開展涉稅調查。2014年在對巴西國有石油公司Petrobras的調查中,巴西稅務檢查人員通過分析稅務和海關數據,在與警察和檢察官共享數據的情況下,發(fā)現了洗錢、逃稅和腐敗的證據,并通過跟蹤資金流動,在跨國賄賂調查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截至2018年8月,這項調查已涉及數十億美元的刑事罰款、稅收處罰和追回資產[19]。
無論是跨國商業(yè)賄賂還是一般的國內商業(yè)賄賂,其基本特征都是采用錢財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給予相關單位或個人好處,使自己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隨著治理商業(yè)賄賂的深入開展,近年來,力拓、戴姆勒、摩根士丹利、恒瑞醫(yī)藥和聯想集團等一大批商業(yè)賄賂案件得以查處,但在此過程中,我國稅務部門尚沒有意識到自身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稅收法律、稅收政策和稅收征管等多方面存在著制度性的缺位。
目前在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中,與治理商業(yè)賄賂有關的主要有三個:一是《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對賄賂犯罪的規(guī)定;二是2018年修訂實施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三是國家工商總局《關于禁止商業(yè)賄賂行為的暫行規(guī)定》。在2011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增設了“對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組織官員行賄罪”,對于打擊商業(yè)賄賂特別是跨國商業(yè)賄賂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稅收法律法規(guī)卻沒有在反賄賂腐敗的整體框架下形成明確、完整的制度規(guī)定,存在著法律制度的缺位。如《稅收征管法》第63條雖然規(guī)定偷稅的表現形式之一為“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但沒有明確規(guī)定商業(yè)賄賂中行賄支出是否屬于此種情況。實際上,商業(yè)賄賂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活動,行賄支出是與企業(yè)合理的成本費用無關的一項非法支出,屬于多列支出范圍,且造成了少繳稅款的后果,符合偷稅的法律定性。由于稅法對商業(yè)賄賂定性的不明確,在實踐中,稅務部門就缺少治理商業(yè)賄賂的稅收法律基礎,忽視自身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從嚴打擊商業(yè)賄賂行為。
目前,在我國的各項稅收政策中沒有明確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如在企業(yè)所得稅中,只是規(guī)定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它支出”不得稅前列支。由于在我國歷史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商業(yè)賄賂具有一定程度的認可,同時商業(yè)賄賂的形式多種多樣,如現金、購物卡、汽車、房產、古玩字畫等,支付的名義有手續(xù)費、勞務費、專家費、促銷費等,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和迷惑性。雖然《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禁止商業(yè)賄賂行為,但如果稅收法律和稅收政策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允許行賄支出列支,在實際稅務執(zhí)法中就會忽視這一現象的存在,也難以區(qū)別行賄人的這部分支出是否與取得收入有關。如果行賄人已經通過欺騙或隱蔽的方式(虛增成本或使用正規(guī)發(fā)票)“合規(guī)”地將行賄支出列入成本或銷售、管理等各項費用之中,進行了稅前列支,就會形成事實上的稅前扣除或進項稅抵扣,造成稅收流失。
在稅務系統(tǒng)中稅務檢查工作是由稽查部門負責,開展稅務檢查工作的依據是《稅收征管法》和《稅務稽查工作規(guī)程》,目前,尚沒有專門用于指導檢查賄賂和腐敗行為的工作手冊。根據《稅務稽查工作規(guī)程》規(guī)定,稅務稽查工作分為“選案、檢查、審理、執(zhí)行”四個環(huán)節(jié),但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定都沒有體現稅務部門在打擊賄賂和腐敗方面的作用。如在檢查環(huán)節(jié),只是對調查和取證進行了一般性的規(guī)定,對納稅人可能存在的賄賂或腐敗跡象以及對賬務上可能反映出的異常經濟指標如何實施檢查沒有做出針對性的規(guī)定,不利于在稅務檢查過程中識別可能出現的賄賂或腐敗行為。實際上,在日?;驅m椂悇栈楣ぷ髦?,稽查部門主要對涉嫌偷、逃、騙稅和發(fā)票類稅收違法行為實施查處,稽查工作限定在稅收的領域,各級稅務機關沒有針對商業(yè)賄賂行為開展稅務檢查,也沒有對已經定性為商業(yè)賄賂的案件調查其行賄支出是否進行稅前列支,這從在我國已查結的商業(yè)賄賂案件中,幾乎沒有稅務處理的報道可以看出。
由于在立法和檢查上的缺失,在稅收實際工作中,稅務部門與相關執(zhí)法部門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缺乏協(xié)調配合和信息共享機制。如根據《稅收征管法》第54的規(guī)定,稅務機關在調查稅收違法案件時,經批準,可以查詢案件涉嫌人員的儲蓄存款,但查詢所獲得的資料,不得用于稅收以外的用途,這就限制了涉稅信息的利用,不利于稅務機關與相關執(zhí)法部門在打擊賄賂過程中的信息共享[11]。另外,《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guī)定》(國務院令第310號)對于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權限、資料、時限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但對稅務部門掌握的涉嫌商業(yè)賄賂信息和線索如何移送以及其他執(zhí)法部門在查處賄賂腐敗案件過程中如何向稅務部門反饋涉稅信息,沒有相關的制度規(guī)定。在查處包括跨國商業(yè)賄賂在內的各類商業(yè)賄賂案件過程中,稅務部門如何與相關執(zhí)法部門建立常態(tài)化的合作機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究其原因,存在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我國各級稅務機構和稅務人員尚未樹立起“治理商業(yè)賄賂”的思想意識。一般認為商業(yè)賄賂主要發(fā)生在醫(yī)藥購銷、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領域,每個領域都有相應的主管部門,而查處商業(yè)賄賂犯罪是紀委和檢察院的事,對于在震懾和打擊商業(yè)賄賂活動中稅務工作的重要作用缺乏深入的認識。沒有認識到商業(yè)賄賂行為不僅阻礙了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而且嚴重侵蝕了國家稅基,特別是對于行賄支出稅前扣除的“漠視”和“默認”,造成了大量的稅收流失。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中國企業(yè)A在經濟活動中行賄X萬元,適用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經法院審理判決為商業(yè)賄賂罪,那么如果A企業(yè)在行賄時已經通過前述欺騙或隱蔽的方式“合規(guī)”地將行賄支出進行了稅前列支,按照現行沒有明確禁止行賄支出稅前扣除的做法,A企業(yè)就可能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應納稅所得額X萬元,造成少繳企業(yè)所得稅0.25X萬元的后果。根據《2015—2016中國反商業(yè)賄賂調研報告》,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全國工商系統(tǒng)共查處醫(yī)療與健康、金融與投資、快消品與食品等領域的商業(yè)賄賂案件8176件,案值34.15億元,罰沒款10.25億元[20]。僅就已經查處的34.15億元案值粗略計算,多年來少繳的企業(yè)所得稅就在8.5億元左右。事實上,這些少繳納的稅款變成國家對商業(yè)賄賂行為的一種“腐敗補貼”,對此,必須引起國家和稅務機關的高度重視。
在我國,治理商業(yè)賄賂不僅要反對行賄外國公職人員,更具現實意義的是加強國內治理商業(yè)賄賂工作,因此,無論是國內和國際范圍內的行賄,還是向國內公職人員和國外公職人員的行賄,都應該成為治理商業(yè)賄賂的重點。OECD的相關措施雖然是反對行賄外國公職人員及禁止行賄外國公職人員行賄支出稅前扣除,但近年來,其在督促各國完善立法、指導實踐、加強合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對于我國發(fā)揮稅務部門在治理商業(yè)賄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加強稅務部門的法制建設,應在反腐敗法律體系的整體框架下,深刻認識到商業(yè)賄賂行為不僅阻礙了貿易和投資的正常發(fā)展,而且嚴重侵蝕了國家稅基。因此,在修訂完善《稅收征管法》時,要明確規(guī)定商業(yè)賄賂的稅收法律責任,納稅人如果把行賄支出稅前列支應視為第63條“在賬簿上多列支出”的情形之一,按偷稅規(guī)定給予不繳或少繳稅款的50%至5倍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按照《刑法》第201條“逃避繳納稅款罪”追究刑事責任。這樣,就為打擊商業(yè)賄賂行為提供堅實的稅收法律基礎,大大提高對行賄者的處罰力度,有利于嚴厲打擊商業(yè)賄賂行為,對腐敗行為產生巨大的震懾作用。
在《稅收征管法》明確商業(yè)賄賂行為的法律責任后,在我國的各個實體稅種和稅收政策中應明確規(guī)定行賄支出禁止稅前扣除:在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方面,應明確規(guī)定無論是企業(yè)行賄還是個人行賄,無論是向個人行賄還是向組織行賄,無論是向國內公職人員行賄還是向外國公職人員行賄,行賄支出一律禁止稅前扣除,即由企業(yè)支付的行賄支出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不能作為可扣除的成本費用,由個人支付的行賄支出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同樣不能作為可扣除的費用,對已經扣除的行賄支出,應調增其應納稅所得額;在增值稅方面,應明確規(guī)定行賄支出所產生的進項稅額一律不得抵減銷項稅額,已抵減的,要作進項稅轉出。同時對于行賄行為要按照偷稅的規(guī)定實施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商業(yè)賄賂的手段隱蔽,形式多樣,但不論是國內企業(yè)還是跨國企業(yè),無論手段如何翻新,都會在其賬目中留下行賄的痕跡。目前,我國稅務部門可以利用金稅三期系統(tǒng)、增值稅發(fā)票電子底賬系統(tǒng)以及稅收風險管理系統(tǒng)的強大功能,進行涉稅數據信息的分析篩查,及時發(fā)現異常的經濟活動數據,對于打擊商業(yè)賄賂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稅務部門可以借鑒OECD2013年《工作手冊》的內容,結合商業(yè)賄賂的特點和《稅務稽查工作規(guī)程》,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治理商業(yè)賄賂稅務檢查工作手冊,讓稅務人員了解行賄的方法及在企業(yè)賬務中的標志特點,提供法律背景知識、實用操作技巧、檢查工作程序、各種表格文書及已確定的行賄例子作為參考,并根據工作手冊的指導,對商業(yè)賄賂高發(fā)的行業(yè)以及涉嫌商業(yè)賄賂的案件開展專項或專案稽查,切實提高稅務檢查和稅務處理的工作效率。
各部門應建立健全工作配合機制,以交換信息,數據共享。建議修訂完善《稅收征管法》,建立稅務部門與相關執(zhí)法部門工作協(xié)調和信息共享的相關制度,明確在案件檢查過程中:一方面稅務部門要為其他執(zhí)法部門提供稅收政策的咨詢服務;另一方面稅務部門在稅務檢查和審計過程中,對于發(fā)現的涉嫌行賄的行為和信息,要認真識別,一查到底,并向相關執(zhí)法部門反饋。在案件查處定性以后,有關執(zhí)法部門要及時將相關文書傳遞到稅務部門,由稅務部門禁止行賄支出的稅前扣除和進項抵減,調增其應納稅所得額和實行進項稅轉出,并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同時,商業(yè)賄賂作為一種“潛規(guī)則”,具有隱蔽性較強、發(fā)現案件線索難的特點,因此稅務機關應進一步完善舉報案件的管理和查處制度,加大治理商業(yè)賄賂的宣傳力度,健全治理商業(yè)賄賂群眾舉報網絡,并重獎舉報人員,為舉報人保密,避免舉報人受到打擊報復,形成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局面。
[1]呂東鋒,張永偉.《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對我國治理商業(yè)賄賂的立法啟示[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58-62.
[2]童德華,賀曉紅.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執(zhí)法對中國治理海外商業(yè)賄賂的借鑒[J].學習與實踐,2014(4):84-91.
[3]張衛(wèi)彬.跨國公司商業(yè)賄賂法律規(guī)制的實踐模式及借鑒[J].法學,2014(9):103-115.
[4]黃風,趙卿.跨國商業(yè)賄賂治理機制的若干問題探析[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7(5):114-121.
[5]程寶庫,孫佳穎.跨國反商業(yè)賄賂法制缺陷的根源及完善[J].法學,2010(7):135-141.
[6]周曉唯,張波.商業(yè)賄賂成因與治理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1(9):135-141.
[7]梁玉紅.商業(yè)賄賂的經濟倫理探源與其治理機制[J].江西社會科學,2009(12):134-137.
[8]曾永祥.論商業(yè)賄賂的刑法規(guī)制[J].貴州社會科學,2012(1):125-129.
[9]李建華,田贊,田暉.在華跨國商業(yè)賄賂的根源與治理對策研究[J].東南學術,2014(2):66-72.
[10]李芳曉.商業(yè)賄賂犯罪的成因與對策探析[J].審計研究,2011(3):95-101.
[11]楊超.提升稅收信息在打擊腐敗犯罪中的作用[J]. 稅務研究,2019(7):114-117.
[12]OECD.Recommendation of the Council on Tax Deductibility of Bribery to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EB/OL].[1996-04-17].http://www. oecd. org/ officialdo cuments/publicdisplaydocumentpdf/?doclanguage=en&cote=c(96)27/final.
[13]OECD. Recommendation of the Council for Further Combating Bribery of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EB/OL].[2009-11-26]. http://www.oecd.org/daf/anti-bribery/44176910.pdf.
[14]2016 Data on Enforcement of the Anti-Bribery Convention[EB/OL].[2019-11-06].http://www.oecd.org /daf/anti-bribery/Anti-Bribery-Convention-Enforcement-Data-2016.pdf.
[15]OECD .Convention on Combating Bribery of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Ratification Status as of May 2017[EB/OL].http:// www.oecd.org/daf/anti-bribery/WGBRatificationStatus.pdf.
[16]OECD. Update on Tax Legislation on the Tax Treatment of Bribes to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in Countries Parties to the OECD anti-bribery convention[EB/OL]. [2019-11-06]. http://www.oecd.org/ctp/crime/41353070.pdf.
[17]OECD. Recommendation of the Council on Tax Measures for Further Combating Bribery of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EB/OL]. [2009- 05-25].http://www.oecd.org/tax/crime/2009-recommendation.pdf.
[18]OECD. Bribery and Corruption Awareness Handbook for Tax Examiners and Tax Auditors[EB/OL].https:// read.oecd -ilibrary.org/taxation/bribery-and-corruption-awareness-handbook-for-tax-examiners-and-tax-auditors_9789264205376-en.
[19]OECD.Improv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ax Authorities and Anti-Corruption Authorities in Combating Tax Crime and Corruption[EB/OL].[2018-10-22].http:// www. oecd. org/tax/crime/improving-co-operation-between-tax-authorities-and-anti-corruption-authorities-in-combating-tax-crime-and-corruption.pdf.
[20]《2015-2016中國反商業(yè)賄賂調研報告》發(fā)布〔EB/OL〕.(2016-05-21)[2019-05-03]. http://www. sohu.com/ a/76492079_114967.
The Role of Tax Authorities in th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ribery: the Main Practices and Enlightenment of OECD Countries
CUI Da-hai
(Business School,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anti-corruption work has been deepened in China. Governing commercial bribery is the major field in our country Anti-Corruption, however little have been done in the field of taxation in China. By introducing the main practices of OECD countries in governing transnational commercial bribery in the field of tax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ws, policies, inspections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tax departments in th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ribery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perfect the legal basis for th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ribery, explicitly prohibit the pre-tax deduction of bribery expenditure,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ribery tax inspec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coordin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ax departments in th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ribery.
foreign public offices; tax deductibility; commercial bribery
2020-03-12
阜陽師范大學博士科研啟動經費項目;阜陽師范大學2019年度校級本科質量工程項目(2019JYXM18)。
崔大海(1971- ),男,博士,講師,注冊稅務師,研究方向:財稅理論與政策。
F810.42
A
1004-4310(2020)04-0116-07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