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悅
(遼寧省鞍山市中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000)
最近幾年因為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變化,使得相關的腹腔病癥發(fā)生率在逐年的提高,肝膽病癥是肝膽外科中較為常見的病癥,發(fā)病率表現(xiàn)為逐漸上升的趨勢,并且患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1]。本文主要分析對肝膽手術患者通過個性化護理策略進行應用的效果,并且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1 一般資料:本文行分組對照實驗,將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的84例肝膽外科患者應用抽簽法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例數(shù)等量,均為42例。本文觀察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19∶23,卡方=0.0497,Z=0.9175,P=0.8278;觀察組患者當中年齡最大為58歲,年齡最小為19歲,年齡平均為(35.16±12.05)歲,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為62歲,年齡最小為20歲,年齡平均為(36.72±11.41)歲,t=0.6092,P=0.5441。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肝膽外科手術治療,并且符合進行手術治療的原則,所有患者排除存在有血小板類病癥和凝血功能障礙等,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和出組標準
1.2.1 入組標準:①所有患者符合肝膽外科手術治療的指征;②所有患者對本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完整。
1.2.2 出組標準:①本文排除合并精神病史的患者;②排除合并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的患者;③排除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完成本文的調查工作而退出研究組的患者。
1.3 方法:本文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的護理進行干預,主要按常規(guī)護理原則為患者落實護理。而觀察組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通過個性化護理手段進行干預,具體的護理方案如下:①制定護理方案:積極主動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表現(xiàn),并以患者實際病癥作為基礎,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需求的合理的為患者配置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嚴格的按照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的落實,并根據(jù)患者的恢復狀況進行方案的調整。②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主要選擇采用講座的方式、發(fā)放宣傳單、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來進行,為患者普及健康知識,講解肝膽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等,并進行相關手術優(yōu)點和術后效果的普及,以便提升患者整體的信心[2]。③心理護理:積極有效的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患者的心理情緒會對治療產生影響,所以根據(jù)心理變化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疏導工作,穩(wěn)定患者的心理情緒,幫助患者創(chuàng)造心理發(fā)泄的節(jié)點,可以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這樣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④術中護理配合:手術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主動的對患者提供安慰,幫助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安撫患者的情緒,為患者提供相關的心理支持。還需要在手術過程中監(jiān)督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果存在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行相關處置,為患者在整體手術過程中配合醫(yī)師進行各項操作,準確的傳遞手術器械并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3]。⑤術后護理:手術以后需要進行引流管的管理工作,對引流液的性狀進行定時的檢測,并且觀察引流液的性狀、引流量和氣味,了解引流顏色的變化,及時對各項變化進行記錄,如果存在異常等情況需要進行有效的處理。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各項操作,手術后通過患者的家屬朋友等為患者提供來自于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告知患者手術的必要性和流質引流管的必要性。指導患者掌握自我護理的相關方法,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識和配合的依從性。手術后應定時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視,積極的做好并發(fā)癥的防護工作,如果發(fā)現(xiàn)存在有不良情況需要配合臨床醫(yī)師進行相關的處理和操作。指導患者進行并發(fā)癥的預防,提升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手術后要指導患者進行膳食營養(yǎng)。初次飲食以少量的溫開水最佳,隨著病情的不斷好轉,可以逐步的將其過渡到流質飲食,并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飲食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并針對性的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通過親切的語氣和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普及不良情緒對患者可能產生的影響,并且指導患者手術以后如何進行自我情緒的調整。⑥出院指導:及時的對患者病情和治療效果等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如果拿達到院的條件,可以對患者詳細的制定家庭護理的計劃,為患者解釋家庭護理的相關措施,掌握患者能夠自行進行各項的護理,并且?guī)椭颊咿k理出院的手續(xù),提醒患者堅持復診。
1.4 觀察指標:評價本文兩組研究對象經不同護理后的胃乏力情況,對兩組患者經不同干預以后的胃腸功能指標進行統(tǒng)計并做比較,主要比較兩組患者的首次進食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患者的首次排便時間。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文的所有理論數(shù)據(jù)均需要進行統(tǒng)計學方法的驗證,并擬用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版本號為:IBM SPSS25.0。非參數(shù)檢驗中,兩個以及兩個以上樣本率/構成比、兩個分變量的關鍵性分析通過卡方值(χ2)進行驗證,所有計數(shù)資料通過自然數(shù)/百分數(shù)(n/%)表達;對文中所涉及的雙總體或單總體數(shù)據(jù)檢驗通過Student's test(t檢驗)進行驗證,樣本計量、評論計量、單檢驗量偏差與隨機誤差態(tài)布曲線的離散程度通過平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表達;配對資料、成組資料、多樣資料和等級資料等以秩和檢驗,按等級分組的資料檢驗擇通過Ridit分析,對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統(tǒng)計量的檢驗值通過Z檢驗;根據(jù)顯著性檢驗方法所得P值,以P<0.05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胃乏力發(fā)生率為95.24%(4/42),對照組胃乏力發(fā)生率為23.81%(10/42),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干預以后的胃腸功能指標(首次進食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患者的首次排便時間)進行評價,本文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的胃功能恢復(h,±s)
表1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的胃功能恢復(h,±s)
臨床上肝膽病癥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病情表現(xiàn)類型較多,患者病變較為嚴重,需要及時的采取手術策略進行干預,需要及時的采取手術策略進行干預,但手術屬于一種外界應激源,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指標產生影響。因此手術過程中配合相關的護理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為患者通過個性化護理操作所取得的效果,而通過本文結果能夠看出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能夠證明這種護理的科學性和價值。主要是因為個性化護理在護理的過程中堅持人性化護理的原則,為患者提供以人為本的護理,能夠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心理指導和生理干預,這樣就能促進患者提升護理的依從性,對于維持患者的生命指征和指標改善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通過個性化護理策略應用,在肝膽手術患者當中可幫助患者降低胃排空等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同時提升患者的胃腸功能等相關指標,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