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爺?shù)碾s貨鋪
有人喜歡在學習之前,先讀幾篇“打雞血”的文章或看一部勵志電影以激勵自己。雖然看完后會熱血沸騰,但效果往往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因為這些勵志電影和文章,不能展現(xiàn)生活的“毛邊”。
什么是毛邊呢?找一塊粗糙的布料,用力把它撕開,斷口處會有很多冗余的絲線,這就是毛邊。勵志電影和成功故事不會展示這些毛邊,因為毛邊會極大地削弱故事的戲劇性與張力,拖慢節(jié)奏,帶不動劇情,也就帶不起人們的情緒。
曾經有編劇總結過一個基礎的故事模型——英雄之旅,里面包含故事創(chuàng)作的七要素:目標、阻礙、努力、挫敗、意外、轉彎、結局。事實上,很多勵志內容都是按照這個模子刻出來的。于是,你看到:主人公設定目標,奪得長跑冠軍;遇到阻礙,缺乏專業(yè)指導;他發(fā)奮努力,每天苦練;由于訓練不科學,再次挫敗,與冠軍失之交臂;發(fā)生意外,鄰居恰好是退休的國家隊教練;劇情翻轉,生活將兩個失意的人綁到一起,他們決定攜手找回尊嚴;光明結尾,兩人齊心協(xié)力,終于站上了領獎臺。
你看完這樣的故事后血脈僨張,發(fā)憤圖強,然而當你翻開練習冊:跑道呢?我的國家隊教練呢?哎呀,狀態(tài)不好,那趕緊看看主人公是怎么解決的,可主人公好像從頭到尾狀態(tài)都很好,他跑了幾天,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赡阍趯W習中需要面對的是很多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而這些毛邊,除非對劇情有助力,否則不會出現(xiàn)在劇本里。
我們生活在媒介編織的世界中,這個世界是不會向我們展示毛邊的——明星好像從來不會出汗,剪輯師不會讓你看到語言節(jié)目選手忘詞的窘境,微信朋友圈里的蠟燭從不會引發(fā)火災。同時,我們正生活在越來越多的即時反饋里——算法機器24小時待命,當你無聊時,第一時間向你推送搞笑段子;外賣小哥遲到10分鐘,你就能獲得補償金;那邊的商家說一年包教包會,這邊的店主說在我這兒只需要一個星期。
這些情境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毛邊不見了。
可現(xiàn)實生活的毛邊,是永遠抹不掉的。一旦把媒介和即時反饋所帶來的幻覺等同于現(xiàn)實,人就會越來越無法忍受真正的現(xiàn)實。我們會抗拒真實,抗拒粗糙,害怕等待,喪失基本的耐受性。最嚴重的是,你的閾值大大降低,而心理預期被過分調高。
于是,小情侶去旅行,碰到一點障礙就會大吵,因為在他們看來,旅行節(jié)目里的嘉賓明明就很順利啊;很多人立志寫作,卻遲遲不肯動筆,因為手一放到鍵盤上就發(fā)現(xiàn),原來寫作真的需要時間,需要你一點一點、走三步退兩步地完成,少一步都不行。沒有即時反饋的日子,大家已經消受不起。
看劇可以快進,可生活是無法快進的。哪怕真的有這項技術,大家也不要購買這種遙控器。因為當你忽略毛邊的時候,你不是在減少波折,而是在刪除生活。生活的奧妙就在于,否定了毛邊,那么其本身的喜怒哀樂和豐富的體驗,就不再成立。
人不僅要對自己的毛邊有預判,對別人的毛邊,最好也能有預期。
一位健身教練,看到兩位學員同時開始“擼鐵”——學員甲兩小時后仍然神采奕奕,學員乙半小時后就累垮了——然后教練就認為,甲比乙的意志力更強。然而,現(xiàn)實可能是:乙剛從坐了16小時的工位上下來,正練得起勁時,他想到媽媽的住院費還沒攢夠,一份方案還沒交,練一會兒就得趕緊回家。而甲呢?練完以后他打個電話:“李師傅啊,可以把跑車開過來了。今天確實挺辛苦,剛剛把任務派發(fā)給加班了16小時的小趙。從明天開始,我打算休養(yǎng)半個月?!?/p>
每個人都帶著一大堆隱形的毛邊,在我們的身邊來來往往。這是我倡導對別人要盡量寬容的原因。畢竟,對方可能不只是你攻擊的對象,也是一個昨晚被嬰兒折磨了一整夜的母親。
讓我們常想毛邊,增強執(zhí)行計劃的韌性,遇見更好的自己;讓我們常念毛邊,照見他人生活的不容易,構建寬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