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quán)
我們這個小城雖然不在海邊,但離海邊也不過百來里路。所以在一些沒有城管的郊區(qū)大路邊,有好幾個海邊漁民直接開車過來擺賣海鮮。
我曾和同事們粗略地統(tǒng)計過,光是長期擺攤的,就有八個。聽說生意最好的還是城東一個名叫“青島佬”的海鮮直供點,有很多人會特意開車到那里去買海鮮。
我喜歡吃海鮮,也經(jīng)常買海鮮,特別是扇貝、牡蠣之類,清蒸起來蘸點醋,簡直鮮甜可口得不得了。雖然買回來清洗有點麻煩,但畢竟它的美味足以讓人忽略這些麻煩。因為“青島佬”和我家的方向剛好相反,我倒是從來沒去光顧過。我尋思著,哪個攤位上的海鮮不是海鮮呢?反正價格都差不多,根本沒必要特意跑那么遠去買。
一個傍晚,我郊游回來,正巧路過“青島佬”的海鮮攤位,這個攤位的規(guī)模和海鮮品種確實要比別的攤位大且多,顧客也明顯比別的攤位要多。反正順路,我便湊過去打算順便買點海鮮回家。來到攤位邊上,我一邊選海鮮,一邊和老板搭訕:“你們這品種多,生意就是好呀!”老板笑笑說:“我們剛開始也就三兩個品種,后來才慢慢多起來的?,F(xiàn)在我們光是固定品種就有20多個。”
一聽這話,我突然感覺到我之前的猜測是錯的,所謂的“品種多”應(yīng)該只是他們家生意好的一個結(jié)果,并不是原因。那到底是什么使他們的品種越來越多呢?我正想問,老板已經(jīng)去招呼別人了。
我選好幾斤扇貝和牡蠣放到電子秤上,叫老板來過秤。沒想到老板并沒有直接開始稱重量,而是把我選的海鮮倒進一個大筐子里,然后打開高壓水槍對著一陣猛沖,海鮮殼上的污漬紛紛掉落下來。沒兩分鐘,黑黑的扇貝就變得干凈又清爽了。濾掉水分后,老板這才把海鮮重新裝到袋子里,放到電子秤上去稱重量。
老板收了錢,又忙著打開水槍給別人沖洗起來。我便提著袋子離開,邊走邊聽著這“嘩嘩嘩”的高壓水槍聲,我突然意識到這個攤位與別的攤位不同在哪兒了——多了一個水槍的聲音。在別的攤位上買海鮮,我們回家后都需要自己用刷子一個個地刷一遍,而在這里買海鮮,老板會用高壓水槍幫我們洗干凈,免去了我們回家后清洗的麻煩。我終于明白,同樣的海鮮,同樣的價格,為什么這個“青島佬”攤位的生意會特別好。說簡單一點,就是他比別人多了一個清洗的服務(wù);說復(fù)雜一點,就是他比別人多投入了一臺高壓水槍,比別人多替顧客考慮了一分。
做生意其實就是這么簡單,多為顧客著想一分,顧客就會多來找你一次。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