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光 葉秋容 占慧梅 汪航 翟國棟 田貴芳 朱木林
摘要? ? 稻田紫云英綠肥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下茬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推廣和種植紫云英綠肥作物,從適時播種、整地開溝、合理施肥、病蟲防治、翻壓技術(shù)等方面介紹稻田紫云英綠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以供相關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 稻田;紫云英;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湖北浠水
中圖分類號? ? S551.9?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2-017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紫云英又名紅花草,屬豆科黃芪屬越年生草本植物,喜濕潤、忌漬水,多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早稻或中稻的基肥,是我國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綠肥作物。紫云英綠肥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1-2],為下茬作物提供營養(yǎng),提高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減少環(huán)境污染,促進浠水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3]。為了提高種植戶綠肥種植水平,筆者將近幾年實施《浠水縣有機質(zhì)提升補貼項目》中稻田紫云英綠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整理如下,供種植戶參考。
1? ? 適時播種
紫云英綠肥播種期應根據(jù)前茬作物收獲的時間,以及綠肥的種類、品種特點決定。若播種過早,稻肥共生期過長,導致幼苗瘦弱;播種過遲,則易遭受凍害,影響冬苗數(shù)量。在生長旺盛的雜交晚稻田中,應選擇晚稻收割前20~25 d播種,有利于紫云英的出苗和后期生長。
1.1? ? 品種選擇
根據(jù)茬口選擇合適的品種。早稻茬口,宜選擇早熟品種,如弋江籽、樂平、常德、閩紫1號等;中稻或一季晚稻茬口,宜選擇中晚熟品種,如弋江籽2號、余江大葉、萍寧3號、閩紫6號、寧波大橋、浙紫5號等。播種前,選擇晴天的中午曬種4~5 h。
1.2? ? 適度曬田
在生長旺盛的雜交晚稻田播種,應在播種前5~7 d適度曬田。播種時田間應保持濕潤,一是滿足紫云英種子對水分的需要,二是便于機械作業(yè),減少機械碾壓造成的損失。浠水縣紫云英播種時間為9月25日至10月10日,曬田時間是9月20日至10月4日,根據(jù)播期適當調(diào)整曬田時間。
1.3? ? 接種根瘤菌
紫云英的根瘤菌屬紫云英根瘤菌族,不是土壤常住微生物區(qū)系,在未種植過紫云英的地區(qū)含量少,一般需要接種根瘤菌。用根瘤菌7.5 kg/hm2拌種后,即可播種。施用根瘤菌是提高綠肥產(chǎn)量的一項有效措施。
1.4? ? 適量播種
浠水縣紫云英播種時間為9月25日至10月5日,用種量一般為22.5~30.0 kg/hm2。播種時要按田定量、分畦勻播、落子均勻。播種后如遇干旱天氣,要灌1次“跑馬水”,保持田間土壤濕潤,不僅滿足紫云英種子對水分的需求,還能滿足晚稻后期對水、氣的要求,有利于水稻灌漿結(jié)實。另外,機械碾壓損失較大的田塊,應及時補種。
2? ? 整地開溝
整地開溝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紫云英種植的成敗,所以晚稻收獲后,立即將圍溝和廂溝開挖好,每隔3~5 m開1條直溝,形成“十”字溝或“井”字溝,達到溝溝相通、排灌自如、雨停溝干,保持田面濕潤而不積水。一般來講,圍溝要比“十”字溝或“井”字溝深,以利排灌。
3? ? 合理施肥
根據(jù)苗情合理施肥。12月10—15日施過磷酸鈣225~300 kg/hm2和草木灰750 kg/hm2,增強紫云英抗寒能力,減輕凍害,以小肥換大肥,促進紫云英生長。立春后,立即施尿素45~75 kg/hm2尿素,促進平衡生長,為豐產(chǎn)搭架子。
4? ? 病蟲害防治
紫云英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若在生長期發(fā)現(xiàn)白粉病,可用多菌靈或托布津1 000倍液噴霧,也可用0.4 °Bé石硫合劑噴霧。紫云英的主要害蟲有蚜蟲、潛葉蠅、薊馬和稈柱蠅等,可用20%樂果1 000~2 000倍液噴殺或用吡蟲啉150~300 g/hm2兌水450~750 kg/hm2噴霧防治。
5? ? 翻壓技術(shù)
綠肥翻入土層,應做到壓嚴、壓實,深度控制在耕層范圍內(nèi)。翻耕后,應盡快安排耙地和鎮(zhèn)壓,加快綠肥的腐解速度,提高綠肥肥效[4]。
5.1? ? 適期翻壓
考慮下茬農(nóng)作物的種植時間、紫云英綠肥肥效和腐解速度,翻壓后,要有足夠時間整理土地,使后茬作物能適時播種或者栽插,最大限度利用綠肥資源。過早翻壓,鮮草過嫩,含氮量低,含水量高,鮮草產(chǎn)量又不高,肥效低。過遲翻壓,雖然產(chǎn)量高,但是鮮草中的纖維素以及木質(zhì)素含量增多,植株老化,不利于腐爛分解,綠肥肥效也有所降低[5]。因此,紫云英翻壓應控制在盛花期為好。一般早稻茬口,4月15—18日翻壓;中稻和一季晚稻茬口,4月25—28日翻壓。
5.2? ? 翻壓數(shù)量
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著綠肥作物翻壓次數(shù)的增加,培肥效果也逐漸提高,但綠肥翻壓的次數(shù)并不是越多越好,應根據(jù)土壤肥力或砂、黏狀況適當調(diào)整壓青量。肥力高或者較高的田塊,用紫云英鮮草1.50~2.25 t/hm2,肥力較低的田塊用紫云英鮮草2.25~2.70 t/hm2。
5.3? ? 施入適量石灰
新鮮綠肥在腐熟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各種有機酸,對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因此,在酸性和透氣性差的土壤中進行綠肥翻壓還田時,應施入石灰450~600 kg/hm2,中和產(chǎn)生的有機酸,加速綠肥腐爛,以利后茬作物生長。
6? ? 參考文獻
[1] 楊帆,高祥照.土壤有機質(zhì)提升技術(shù)模式[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8.
[2] 劉明成.紫云英種植技術(shù)[J].河南農(nóng)業(yè),2015(5):56-57.
[3] 李小闖.冬季綠肥紫云英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0(23):273.
[4] 張清嫦.冬種綠肥紫云英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15(4):116.
[5] 喻耀民,周君花,張華鳳.永修縣紅花草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