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利,楊 柄
(1.南寧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2.云南師范大學 教育部,云南 昆明 650500)
民族認同是一個民族的成員相互之間包含著情感和態(tài)度的一種特殊認知,是將他人和自我認知為同一民族成員的認識[1]。民族認同不僅涉及個人心理上的認知與情感,還包括肢體行為等方面的表現。其結構包括民族認知、民族情感及民族行為。民族認同作為影響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關乎民族的前途未來。壯族大學生作為壯族未來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其民族認同直接關系著壯族的發(fā)展與社會的穩(wěn)定[2]。大學生民族認同受到諸如社會環(huán)境、高校教育與管理、家庭、大學生個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2],總體可以歸納為社會、家庭、個人三個主要方面。已有研究中,包括有對傣族[3]、回族[4]等民族學生進行影響其民族認同的家庭因素研究。而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壯族,其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家庭因素研究目前仍十分缺乏,從家庭文化環(huán)境視角研究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還處于初始階段。
家庭文化環(huán)境是由家庭物質文化資源、家庭精神文化資源及家庭文化活動所構成的一種家庭環(huán)境,主要體現在家庭成員價值趨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生活方式、家庭環(huán)境建設和家庭文化氛圍等方面[5]。家庭文化環(huán)境的塑造自然受當時當地社會環(huán)境及家庭背后的民族文化影響。在本文中,壯族家庭指子女為壯族戶籍的家庭,主要包括父母均為壯族、父親為壯族而母親為其他民族、母親為壯族而父親為其他民族三種家庭民族組成情況。壯族家庭文化環(huán)境即指壯族家庭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家庭文化環(huán)境會對子輩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影響個體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的發(fā)展可產生積極與消極兩個不同方面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文化可以增強子女自信心、提升子女文明修養(yǎng)、培養(yǎng)子女樂觀的心態(tài)等[6]。壯族家庭文化環(huán)境會對生活在其中的大學生民族認同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在今天呼吁大力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探討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影響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家庭因素,探究兩者之間影響機制,依此提出相應的策略,促進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培養(yǎng),促進壯族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本研究選取廣西在校壯族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在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樣本后,收回符合要求可供研究分析的問卷共210份。其中,女生161人,男生49人;父母均為壯族的壯族大學生147人,父親為壯族母親為其他民族38人,母親為壯族父親為其他民族25人;大一年級39人,大二年級59人,大三年級54人,大四年級58人;城市居住地學生37人,縣城居住地學生37人,鄉(xiāng)鎮(zhèn)居住地學生22人,農村居住地學生114人。
本研究在借鑒潘宇[7]、秦向榮[8]等關于民族認同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研究實際編訂壯族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影響研究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本人民族、父母民族情況、性別、年級、家庭居住地等;第二部分為壯族家庭文化環(huán)境現狀,主要從家庭物質文化、家庭精神文化、家庭文化活動3個方面展開調查;第三部分為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現狀,主要從民族認知、民族情感、民族行為3個方面進行調查。
本研究通過線上方式進行問卷發(fā)放、收集,問卷發(fā)放前,對被試進行調查注意事項介紹,由被試自主填寫。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在此基礎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調查對象進行深入訪談,共訪談了7位壯族大學生,其中3名為城市壯族大學生,4名為農村壯族大學生,男生3名,女生4名。訪談主要目的是為驗證問卷調查數據的真實性以及深入分析問卷調查難以收集的影響機制資料。
1.壯族家庭物質文化總體呈現自身特點弱化而與社會主流形式同化的趨向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9.05%的壯族大學生認為家庭布置中具有較多的壯族元素,而在訪談中,所有訪談對象均表示家中布置已與社會主流家庭布置無異,這說明大部分壯族家庭在日常家庭布置中已漸與現代社會主流形式趨向同化。認為總是或者經常在家中吃到壯族特色食物的占32.85%,從不能在家吃到壯族食物僅占2%,訪談對象均表示能在家中吃到訪談中提到的食物但不知其為壯族食物。而著裝方面,家庭成員從未穿過壯族服飾的占絕大多數(83.33%),壯族家庭日常服飾穿著選擇中傳統(tǒng)壯族服飾已漸漸被其他社會流行服飾替代。
2.壯族家庭精神文化呈現認知尚存而內涵不足的衰弱特征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父母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占比13.33%,大部分壯族大學生對父母民族情感傾向存在一定的模糊和遲疑狀態(tài)。認為父母會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壯族道德價值觀念的占比44.82%,顯示相當比例的壯族父母仍會將壯族道德價值觀念傳遞給壯族大學生。但在以上兩方面中,持不確定的模糊態(tài)度占比都相對較高。認為家長“偶爾”在日常生活中講解壯族相關知識的占比49.05%,顯示壯族家長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壯族家庭精神文化傳遞給壯族大學生,只是頻率趨低,而且僅僅是認知和行為上的傳遞,對其背后的民族內涵卻缺乏一定的思考。
3.壯族家庭文化活動總體呈現減弱現象,但部分生活習慣仍有相當程度的保留
調查顯示,壯族家庭進行壯族習俗活動總體頻率偏低(“偶爾”占比53.33%)。但壯族家庭仍保留一定的日常生活禁忌習慣,大多數訪談對象仍能說出多種日常生活禁忌,如:灶臺神臺不能光腳上去,不能用手指;吃飽之后,別人沒吃飽,不能把碗疊起來。家庭用語方面,在家在外均講壯話占比僅9.05%,在家講壯話出門講其他語言占31.19%,從不講壯話比例相對較高(27.62%),壯語在壯族家庭中出現一定的退化現象。家庭日常親子活動方面,如去往博物館等文化場所進行活動的情況,壯族家庭和其他民族家庭相比并無特殊之處,開展這些活動不預設家庭民族教育目的前提,也較少涉及壯族文化內容。
1.壯族大學生民族認知現狀:民族身份認同高,民族文化內涵認識弱
民族認知是指民族成員對本民族身份與民族文化內涵的了解與認同[7]。調查中,認同自己壯族身份的占絕大多數(67.14%),可知壯族大學生群體對民族身份具有較高的認同。但大部分壯族大學生對壯族的發(fā)展歷史了解程度較低(“了解”占30%),對壯族精神內核(宗教信仰、民族圖騰等)了解程度也偏低(“了解”占27.11%)。壯族文化代表事物中,繡球、銅鼓、壯錦最為人熟知(均超過60%),此三類物件是日常生活中所能較常見諸宣傳場景的典型壯族代表事物。壯族大學生對于自身民族身份的認同仍保持較高水平,但對于具體的民族文化內涵認知則較弱。
2.壯族大學生民族情感現狀:民族情感總體認同較高,但存在模糊性
民族情感是指對本民族的群體歸屬感,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的情感認知、評價等[7]。調查顯示,壯族大學生持民族自豪感的肯定看法較高(48.1%)。但在“壯族發(fā)展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調查中,不確定態(tài)度占比42.86%。訪談中,多數壯族大學生對壯族身份帶來的積極影響第一反應是升學考試等民族優(yōu)惠政策,其民族情感認同表現出受民族政策性利好的影響。對“是否愿意學習壯族文化”,調查對象均持肯定回答,但對于是否愿意從事壯族文化相關工作,則大多數訪談者表示不太認同。由此,壯族大學生對于壯族身份的情感認同總體較高,但同時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態(tài)度。
3.壯族大學生民族行為現狀:民族行為出現衰退,城市地區(qū)尤為明顯
民族行為是指少數民族成員的語言文字使用情況、飲食服飾生活習慣及社會參與行為等[7]。調查顯示,壯族大學生中未過半數(42.38%)能完全聽懂且能流利地講壯語,其中,農村壯族大學生中有60.35%能完全聽懂且能流利地講壯話,而城市壯族大學生中這一比例僅為13.51%。壯族大學生壯語使用頻率總體下降,存在著城鄉(xiāng)差異。民族活動參與方面,城市壯族大學生參與傳統(tǒng)壯族活動頻率趨低,如訪談中有城市壯族大學生表示“早幾年我們也還會回農村老家去參加一些活動,像婚禮啊之類的,但這幾年就很少了”。從而,壯族大學生的民族行為存在著衰退的跡象,尤以城市地區(qū)壯族大學生最為明顯。
民族認同與家庭文化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一種彼此交融、相互聯(lián)結、相互影響的關系,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其深刻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背景。家庭文化環(huán)境可以給予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樣也可以帶來消極的抑制影響。
家庭物質文化主要來源于父母輩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父母輩的民族精神意識和民族認知,并借此傳遞給子輩群體,塑造其最初的民族認知和情感物化形象。
調查結果顯示,在壯族家庭中,彰顯壯族特色的家庭物質文化已和社會流行文化趨同,諸如壯族服飾、家居布置等均與社會主流形式的家庭布置表現區(qū)別不大,壯族家庭物質文化中壯族文化特質在消退。具體而言,正如壯族大學生事實上可以接觸到壯族特色食物,但對于什么是壯族特色食物則存在認知上的不足,反映出對壯族食物背后的民族文化內涵認知存在模糊狀態(tài)。相應地,在壯族大學生民族認知調查中,持認同壯族族群身份的比例較高,表明壯族大學生對族群身份的總體認知依然存在,但對壯族由來、壯族精神內核、壯族文化標志事物卻存在模糊的狀態(tài),反映出其缺乏民族特質的內涵認知。目前,壯族家庭物質文化具體物質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正逐漸消失,而蘊含于其中進行傳遞的父母輩民族認知與情感也隨之逐漸消失,在這個漸進的過程中,壯族大學生出現對族群的直觀認知與直觀情感依然存在,而深層次的民族認知與民族情感卻存在模糊的狀態(tài),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短時間內仍能維持著表面可視的平穩(wěn)狀態(tài),但長遠來看蘊含著一定的認同延續(xù)危機。
傳統(tǒng)的諸如居住環(huán)境布置、家庭物件擺設等物質已經漸漸遺棄,其所承載的民族認知和情感也會隨之消逝。在未有新的物質載體替代物出現之前,這些物質載體的遺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來自家庭方面的壯族大學生民族認知和情感培養(yǎng)產生消極影響,盡管目前仍能通過一些社會性手段予以彌補,但長遠來看消極影響難以消去。
家庭精神文化為壯族大學生提供一種價值指引,是其民族認同成長的精神土壤。壯族大學生家庭精神文化具有其獨特的民族特征,對其民族認知、民族情感與民族行為傾向產生深刻影響。
在對壯族家長民族自豪感的問卷調查中,“不確定”選擇占比最多,反映出大部分壯族父母的民族情感存在一定的模糊和遲疑狀態(tài)。相應地,壯族大學生民族情感認同調查結果反映壯族大學生群體在對民族情感類問題做出回答時也存在一定的猶豫,這一結果與壯族家長民族自豪感調查結果相契合。而對家長教導壯族相關知識及壯族道德價值觀念的調查顯示,持不確定態(tài)度人數占比最高,結合線下訪談結果來看,部分壯族大學生認為是在自己觀察與父母無外顯目的引導情況下潛移默化逐漸習得有關壯族精神文化,這個過程具有一定的不明確性、內隱性及自發(fā)性。壯族大學生父母的一些實際行動會潛移默化引導壯族大學生精神文化的養(yǎng)成,但缺乏對民族文化內涵的引導,這種存在著內隱性與自發(fā)性的表面化認知引導的直接結果,就是壯族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諸如行為禁忌之類的民族行為規(guī)范仍保持著較好遵守而對壯族的認知則相對較弱,正如壯族大學生民族認知調查結果顯示出壯族大學生對壯族歷史由來、民族精神內核等壯族文化認知出現衰弱的現象。家庭在壯族大學生民族認知培養(yǎng)角色中缺位,壯族大學生只能轉向學校或社會得到相應的民族認知補償,這解釋了為何在民族文化代表事物認知調查中選擇銅鼓、繡球、壯錦此類較常見諸壯族文化宣傳的代表事物人數最多的現象。缺乏對壯族大學生民族精神文化的培養(yǎng),會漸漸抹去其對民族認知的記憶。缺乏清晰正確的家庭精神文化引導,壯族大學生對民族的認知與情感記憶會逐漸褪去,剩下缺乏民族蘊意的活動性記憶。
壯族家庭文化活動為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提供實踐機會并提供民族記憶上的斷續(xù)補充。父母輩在與子輩進行家庭文化活動互動交流時可以將其民族認知與民族情感傳遞給子輩。
調查結果表明壯族家庭能繼續(xù)保留部分民族行為活動習慣,但僅僅是作為一種不具有民族情感驅動的習慣保留,總體來看壯族家庭文化活動中壯族文化活動是消退的。壯族大學生民族行為的頻率必然隨著家庭文化活動中壯族文化活動頻率的降低而降低,這從壯族大學生民族活動參與情況的訪談調查中得到了驗證。家庭文化活動中諸如家庭用語等具體表現也影響著壯族大學生民族行為的具體表現。調查結果顯示,壯族家庭用語總體呈現多元化趨向,而且相當部分壯族家庭用語已非壯語,相應地,壯族大學生壯語使用情況總體存在不容樂觀的表現趨勢。壯族大學生群體在民族行為上越來越與現代社會主流文化形式相契合,而其身上所具有的諸如壯語等壯族文化特征正在逐漸褪去,壯族大學生呈現出來的民族文化內涵認知不足及民族情感中的模糊性是其壯族文化特征逐漸褪去的直接表現。以民族語言為代表的大量民族行為交流工具在親子家庭文化活動互動交流時將父母民族認知與情感傳遞給子輩,隨著其出現頻率的降低,這些民族行為交流工具中所蘊含的民族認知與情感的傳遞也會受到影響。隨著家庭民族行為發(fā)生頻率的減弱,家庭文化活動的民族記憶斷續(xù)喚醒功能逐漸衰弱,由民族記憶生發(fā)出來的民族情感也會慢慢地被其他情感記憶所取代。面臨著壯族家庭城鎮(zhèn)化、現代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帶來的沖擊,壯族大學生民族語言等方面的民族行為表征出現了衰弱,而活動性民族行為也出現了一定的式微趨勢,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動態(tài)傳遞與補充系統(tǒng)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機信號。
正確發(fā)揮壯族家庭文化環(huán)境的作用,對于現代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形成與發(fā)展,對于壯族族群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從家庭文化環(huán)境的三個方面出發(fā)為提升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提出策略建議。
面對壯族家庭物質文化民族特征日益弱化而與社會主流形式日漸趨同的局面,首先,壯族大學生家長應有明確的壯族家庭物質文化營造意識及行為舉措。例如,在家庭布置中可以適當應用具有壯族風格的裝飾部件,使得壯族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通過實物感知身邊的壯族文化。其次,壯族家庭在布置家庭物質文化時應秉持求同存異的理念,兼顧現代形式與壯族文化特征。壯族家庭在現代社會發(fā)展必然需要與現代社會融合,但這并不意味著壯族家庭物質文化中的民族特征要被湮沒。秉持求同存異的理念,保持壯族家庭物質文化中壯族文化的特質,這樣可以給生活在其中的壯族大學生以清晰正確的族群認同引導。壯族家庭物質文化的發(fā)展是包括壯族大學生在內所有家庭成員共同促進的,壯族大學生需與家長一道塑造具有壯族文化特質的家庭物質文化。
當前,壯族家庭精神文化呈現出認知尚存而內涵不足的衰弱特征,而壯族大學生對壯族認知及情感上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tài)。為此,壯族家長對子輩進行日常生活習慣塑造時,需“言傳”與“身教”兼重,不僅僅要教導其行為養(yǎng)成,同時還應將背后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內涵清晰地傳遞給子輩,在日常生活中將壯族文化知識傳遞給壯族大學生,例如,在生活中與壯族大學生交流壯族族群或家族歷史等壯族文化認知。當然,這需要壯族家長自身先具有較高的壯族文化認知及情感。此外,諸如身邊可視可及的博物館、書籍等文化媒介都包含有豐富的壯族文化認知,壯族大學生可充分利用這些媒介主動汲取其中蘊含的壯族精神文化,從而與壯族家庭精神文化一道形成民族認同的雙向補充。
針對壯族家庭文化活動出現總體減弱但部分生活習慣仍有相當程度保留的現象,需提高壯族家庭文化活動的頻率以增強家庭文化活動在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中的動態(tài)補充作用。對于現階段依然保留著與現代社會可以相融并存的諸如生活禁忌之類的壯族生活習慣仍需繼續(xù)傳承與遵行,并挖掘其背后的民族內涵。再有,壯族家庭可以適時在家庭內部進行諸如民族節(jié)日等傳統(tǒng)習俗活動,為壯族大學生提供進行民族行為的活動平臺。目前,社會上仍有相當程度的壯族文化活動存在,壯族大學生可以參與到這些活動之中去感悟本民族文化,形成家庭與社會兩方面的合力。此外,壯族家長應有意識幫助壯族大學生掌握好民族語言,壯族大學生也需主動去學習和傳承,而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