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在奠基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基本形態(tài)的諸子百家中,發(fā)端了 “言” 與 “意”(道) 的激烈爭辯。在 “言” 是否能說明 “意”(道) 的意義上,一般以為:儒家較傾向于 “言” 借助于“象” 是完全可以盡 “意” 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度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周易·系辭上》);道家則相反:“ 道可道, 非常道”(《道德經(jīng)》)?!暗馈?是不可 “言” 的,而可以用語言表達述說的“道” 并非恒常之“道”,《莊子》解為“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莊子·秋水》 ,王弼發(fā)展為:“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周易略例·明象》)。因此,后世多以為,道家因 “言”不能盡 “意”(道),故而重 “意”(道) 而輕“言”。
然而,相較于道家的其它思想代表,《莊子》 雖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但它又創(chuàng)造并豐富了 “三言”(寓言、重言和卮言)。其對 “言” 的重視,在“言道之辯” 的問題上,似乎異于道家“得意忘言” 的思想脈絡。表現(xiàn)如下:
第一,就 “三言” 的重要性而言,《莊子》指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莊子·寓言》),這說明這三者于《莊子》而言,與真理貼合得十分相近;第二,就“三言” 的形式而言,重言、寓言、卮言三者相互交織,紛繁復雜,突出了《莊子》對“言” 的豐富;第三,就“三言” 的內容而言,“三言” 所取材料多以文學虛構為主,史料較少,這與我國古代的史官傳統(tǒng)相比具有相異之處;第四,就“三言” 的性質而言,“言” 似乎已超越了其作為修辭的本意。從現(xiàn)有研究來看,陳鼓應①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835~837.等學者將之視為三種文體,而曾昭式②曾昭式. 莊子的“寓言”、“重言”、“卮言”論式研究[J]. 哲學動態(tài),2015(02):49~54.等人則認為將 “三言” 當作三種論證形式來解釋更為恰當,這說明《莊子》有意豐富了“三言” 的意義。
但是,《莊子》 對 “言” 的發(fā)揮,是否脫軌于道家對 “言” 的警惕?這是否會導致對 “意”“道” 的戕害?探究《莊子》 對 “言道之辯” 的重構,既事關對其思想要義的把握,又關乎其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定位。
鑒于在《莊子》整個文本的視閾中探討“三言” 的應用及其與“道” 的關系,實為一項重要但艱難的工作。一個可能的思路是從《莊子》的內、外、雜篇中挑選一則寓言,一探究其作為寓言與“道” 的關系何為;二將之在同一篇目中的重言進行對比,探究其作為重言與“道” 的關系何為;三在諸重言的矛盾中,探究其作為卮言與“道” 的關系何為。從而,在以上三個步驟的分析中,展現(xiàn)《莊子》重構“言道之辯” 的用意。
在這樣的構想下,鯤鵬寓言成為了本文的一個切入點。鯤鵬寓言的特殊之處有二:其一在于與《莊子》 的重要聯(lián)系。鯤鵬寓言既位于《莊子·內篇·逍遙游》 的發(fā)文之端,又是《莊子·內篇》 之始,同時還開啟了《莊子》“內七篇” 的首篇,在《莊子》 的行文順序上占有重要席位。不僅如此,鯤鵬寓言的重要性和引領性更體現(xiàn)在其與《莊子》 的內在勾連中,鯤鵬寓言在《莊子》中以重言的形式被多次復述,它們在思想上存在著一定的互文關系;其二在于它是 “三言”的一個紐結所在。即鯤鵬寓言既作為寓言,又以重言的形式鋪展于《莊子》諸篇,更在重言之中展現(xiàn)了卮言與日俱新的奧妙。
下文將以鯤鵬寓言為入口,對其在《莊子·逍遙游》中的三次出現(xiàn)予以分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而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游》)
“鯤” 與 “鵬” 這兩個意象的選取,具有特別的象征意義:第一,“鯤” 與 “鵬” 分別是兩種特殊形態(tài)的 “魚” 和 “鳥”,而 “魚” 和“鳥” 的意象,本來就象征著 “自由” 的遨游與飛翔,即世俗意義上的相對 “逍遙”;第二,“鯤” 本為魚卵,是魚的初級形態(tài),莊子卻稱之以“大魚”(“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一夸張的用法本來已經(jīng)突破了我們常規(guī)的觀念,這個 “鯤” 更化而為 “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由于 “化” 的功效,魚卵也被賦予了能與“鯤”、“鵬” 為一的個體上升能力;第三,《莊子》 將這種巨大的變化,放置在巨大的海運變化中來實現(xiàn),“是鳥也,海運將徙于南冥”。這個具有超驗性特質的 “南冥” 也賦予了個體生命活動“上升” 的空間。創(chuàng)造化育的“化” 與超驗境域的引導,使我們瞬間產(chǎn)生“鵬” 已經(jīng)進入“逍遙游” 境界的幻覺。
“《齊諧》 者,志怪者也?!吨C》 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游》)
相較于鯤鵬寓言的初次出場,它的第二次出現(xiàn)似乎只是假借了《齊諧》之口重述了鯤鵬的故事。但仔細觀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鯤鵬寓言的第二次出現(xiàn)除了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指向無窮的境遇之外,更傾向于表現(xiàn)“鵬” 之 “逍遙” 發(fā)生的真實條件,即 “有待性”。在這種意義上,《莊子》意在表明“有待于道” 的“逍遙” 境界,其實是遠非“有待于物” 的“鵬” 所能輕易達到的。具體表現(xiàn)在:
第一,“直上” 并不是 “直接” 的意思,它需要三個步驟的助力,即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 與“去以六月息者”?!爸鄙稀?只是憑借我們有限的感官所把握到的結果,然而其間所倚賴的各種條件卻往往為我們所忽視,這也是我們容易將“鵬” 誤解為“逍遙” 形象的原因所在。
第二,“九萬里” 并不一定是一個龐大數(shù)量的代稱,“九萬里” 固為大數(shù),卻不足以形容“天極” 之高。
第三,“生物以息相吹也”,“生物” 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跋ⅰ?指生命呼吸所產(chǎn)生的氣息。也就是說,任何有生命特征的東西都需倚賴生命氣息而生存,這就是物理上 “有待” 的表現(xiàn)?!吧铩?各有所蔽的結論,也在 “鵬之徙于南冥” 中得到應證,“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 與“去以六月息者” 是其所必需的條件。
第四,“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曹礎基的《莊子淺注》 將第一個和第二個 “其” 理解為“是……還是……”,即 “天上的深藍色,究竟是天的真正的顏色?還是由于它無限高遠的緣故呢?” 第三個 “其” 有歧義,學術界對此的注解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指 “鵬”,一指 “天”。筆者傾向于后一解釋,且因這個解釋,使 “下” 被解釋 “鵬”,那么 “亦若是則已矣” 就與上文著力于闡明的觀點一致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以“天” 為視域,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我們以之為“大” 的“鵬” 其實未必是真正的“大”。
第五,“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而后乃今” 的重復以及“將” 的時態(tài)的暗示等,都表明 “鵬” 尚未達到 “逍遙” 的境界,畢竟它還是因為有所 “待”而為“夭閼” 等情況所恫嚇。
第六,緊接在這次重言之后的所發(fā)出的議論“小知不及大知”,雖然在表面上是以 “蜩與學鳩 ” 這 二 蟲 的 “ 知 ” 之 小 來 襯 托 “ 鵬 ” 的 “ 大知”,但這并不足以盡《莊子》 之意。我們可以聯(lián)系第三次重言中的部分內容,即“小知與大知之辯” 和 “小年與大年之辯”。就這兩兩之分別,《莊子》 已有明確的定論:“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莊子》在其后著重展開論證卻只是 “小大年” 之辯,并得出結論 “眾人匹之,不亦悲夫?”,即“小大年” 的區(qū)分是相對的,“大年” 之上更有“大年”,那么這與 “小大知之辯” 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呢?是不是意味著 “大小知” 也同樣如此?即使借《齊諧》之口,烘托出了 “鵬” 這樣一個恢宏偉岸的形象,但這也未必是“至”(或曰“逍遙”),而僅僅上某種程度上的 “大” 而已,“大” 表現(xiàn)在形體上難以用感官把握,“大” 在因自身的條件如此,而致其而志向遠大,但支撐其“大” 的條件卻也是極 “大” 的,一旦條件不至,那么 “鵬”也只將淪為 “形體” 上大、并因先天生理條件而阻滯了其“用” 的普通生物而已。
鯤鵬寓言的第二次出現(xiàn),看似是對前一次的重復,但事實上卻深化了其內涵。第一次出現(xiàn)僅僅是在 “鯤鵬之化” 的角度上,刻畫了“鵬” 在形體上及其 “徙于南冥” 的志向之 “大”,但聯(lián)系鯤鵬寓言的第二次出現(xiàn),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意識到,鯤鵬寓言的第一次出現(xiàn)其實是為第二次出現(xiàn)作鋪墊的。即使是經(jīng)第一次出現(xiàn)的烘托后,給我 們 留 以 “ 宏 大 偉 岸 ” 形象的“鵬” 也是“有待” 的?!肚f子》 對 “鵬” 的 “貶斥” 雖然不著一字,但我們可以通過其包括以上所述的種種細節(jié),窺探到其真正用意所在。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保ā肚f子·逍遙游》)
鯤鵬寓言的第三次出現(xiàn),著重論述了“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 之辯。但《莊子·逍遙游》更關注的是前者,并且這種關注是通過“小年” 與 “大年” 之辯表現(xiàn)出來的?!爸?與“年” 的關聯(lián)在于,在原則上,年越大,其閱歷越深,其所知也相應由小到大。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從 “朝菌” 到 “蟪蛄” 等到 “大椿”再到 “彭祖”,這一系列的對比意味著沒有最后的絕對的 “大年與小年”,二者的區(qū)分只是相對的。而這與《莊子》對“小知與大知” 之辯的態(tài)度的呈現(xiàn)有什么關系呢?是否也意味著“小知與大知” 之辯也同樣沒有絕對的優(yōu)劣之分?
相比于鯤鵬寓言的第一次出現(xiàn),第三次中的“鯤” 與 “鵬” 之間的關系表述似乎有了微妙的分別。在鯤鵬寓言的第一次出現(xiàn)中,“鯤” 化而為 “鵬”,二者為一。而在這里,“鯤” 與 “鵬”似乎被看作是兩個不同的例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莊子在這里似乎蓄意模糊之前對鯤鵬關系的描述,而將重心轉移到斥鴳對“大” 的嘲笑,“彼且奚適也?” 一方面,我們可以站在斥鴳的角度之外,看它“以小知笑大知” 的狹隘和愚昧。陳鼓應將“小知不及大知” 的“不及” 解釋為“不了解”,于是,“小知” 的“小” 就不僅在于它自身的物理層面的小,而是指它在認識領域中的偏狹、固執(zhí)己見,以小為大,不能超越自身經(jīng)驗。也正是因為這一 “物觀” 而非 “道觀”的視域的限制,人才局限在自身之內,不能實現(xiàn)超越,切斷了通向大道的途徑,只有在這種意義上“小” 才成為被譏諷的對象;另一方面,斥鴳對“鵬” 的嘲笑也提示著我們:不論是“其廣數(shù)千里” 的“鯤” 還是“背若泰山,其翼若垂天之云” 的 “鵬”,甚至是其他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的存在者,它們其實也可以成為被嘲笑的對象,因為它們的 “大” 仍是有條件的。以道觀之,“大小知” 之辯的意義在于使我們明確對“小知” 的刻畫也同樣適用于“大知”。
那么《莊子》提出“小大之辯” 的用意就不僅在于批判“小知” 的狹隘,對于“大知” 的批判也亦然?!靶≈?與 “大知” 的作用就像一個路標,指向“逍遙游” 的境界,這是一條自我超越的路途,暗示我們不要過于執(zhí)著于自己的“知”,并以之為 “大”,即將之奉為普遍和絕對真理,也不要以 “大知” 者自居并借此對 “小知” 者施與暴力。
上文對鯤鵬寓言在《莊子·逍遙游》 中三次出現(xiàn)的分析,可見三者在“重復” 的意義上,是對同一情景的復述。但在 “言道之辯” 的意義上,上文的分析卻不免引發(fā)了兩個疑問:第一,為什么要用寓言寄寓?為什么不直接教化?第二,為什么對同一個寓言的述說,卻表達了不同的 “意”?哪個才是《莊子》 之 “意” 呢?因此,有必要繼續(xù)將鯤鵬寓言放在重言與卮言的角度上來理解,以進一步展現(xiàn)《莊子》的“言道之辯”。
作為 “三言” 之一的重言,既匯聚了 “三言” 之區(qū)別于其它思想流派對 “言” 之理解的獨特性,又具有其自身的復雜性。對重言之 “重”的理解,學界主要有四種解讀:第一,重復(chong )。郭嵩燾指出,“重,當為直容切?!稄V韻》: 重,復也。莊生之文,注焉而不窮,引焉而不竭者是也。郭云世之所重,作柱用切者,誤?!雹俟鶓c藩. 莊子集釋[M].北京: 中華書局,2013:830~831.后人多以重言在此層意義上的注解為其基本含義,并對之進行基礎的理解和應用;第二,重視(zhong ),其中多有借古人之名得以自重之意。郭象注《寓言》 云:“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保懙旅髟凇督?jīng)典釋文》 中稱:“謂為人所重者之言也。” 成玄英更明確指出通過古人、圣賢之言以強化 “言” 之重要性。他注解道:“重言,長老鄉(xiāng)閭尊重者也。老人之言,猶十信其七也。” 陸樹芝亦指出: “所謂‘重言十七’者,托于人所尊重之人以言之,所以止人之爭辨也。如書中所稱引古昔, 皆人所素重之前輩,以有經(jīng)緯本末,在人心目是以推為耆艾者也?!?林希逸將重言理解為 “借古人之名以自重”。這里所謂的重言意為圣賢之言,因此被世人所重且信奉;第三,加重(zhong),此為對重言之意的引申。如王運生在《什么是 “重言”“卮言”》 將重言之 “重” 理解為擴充表達效果的修辭。①王運生. 什么是“重言”“卮言”[J]. 昆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5(03): 49~52.第四,重組(chong)。近年來,諸多學者試圖從透視主義的角度來闡發(fā)重言的意義。如吳瓊在其《〈莊子〉“三言” 之言說方式新解》 中發(fā)揮了重言在 “重復” 的意義上的意涵,將之理解為 “對寓言中各種不同觀點和不同立場的組合和拼接”。②吳瓊.《莊子》“三言”之言說方式新解[J]. 名作欣賞,2014(5): 36~37.另外,吳鵬在《“三言” 視角下的〈莊子〉“蝴蝶夢”》 中指出重言是 “兩組意義相反或并行的寓言組合起來的狀態(tài)”。③吳鵬.“三言”視角下的《莊子》“蝴蝶夢”[J]. 蘭臺世界,2016(13) : 157~160.陳赟將重言的含義擴充為通過不同的視角和情景以展現(xiàn)同一對象中的不同立面。④陳赟. 透視主義哲學視角下鯤鵬之重言[J]. 人文雜志,2016(13) : 21~27.
在豐富重言之釋義的過程中,鯤鵬寓言作為重言的意義也得以逐步積淀。在此意義上,以重言形式表達的鯤鵬寓言,也由此出現(xiàn)了多重解讀(以《逍遙游》 為例)。首先,從 “重要” 的角度上看,鯤鵬寓言的三次重言,都借先賢之口,通過《齊諧》、湯之問棘等方式表達其對鯤鵬的理解,而沒有直接表達鯤鵬寓言的寓意;其次,從 “重復” 的意義上來看,鯤鵬寓言在《逍遙游》 中出現(xiàn)了三次。第一次是鯤鵬寓言,第二次是蜩鳩之笑,第三次是湯之問棘。三者都對鯤鵬寓言進行了敘述;再次,從“重組” 的角度上來看,鯤鵬寓言在《逍遙游》中的三次出現(xiàn),分別通過傳說的視角,蜩鳩的視角,湯之問棘的視角被轉述。由于視角不一,《逍遙游》 對鯤鵬寓言的三次轉述,也導致了對鯤鵬的不同看法;最后,從 “加重” 的角度上來看,在鯤鵬寓言的三次重言中,從一個極其浩大之物,到一個有待于風的存在,再到一個被斥鴳嘲笑的對象,鯤(鵬) 都被夸張的修辭所渲染,以至于我們無法對鯤鵬之大持一種明確的認識。
在對重言之釋義的展開中,鯤鵬寓言既豐富了其內涵,又展示了其同作為卮言的意義。卮言語出《莊子·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其解釋主要有:第一,隨意自然之言。郭象指出:“夫卮滿則傾……況之于言,因物隨變?!保ā肚f子注》),成玄英疏:“無心之言,即卮言也?!保ā肚f子疏》);第二,支離之言,成玄英說:“卮,支也,支離其言,言無的當?!保ā肚f子疏》),楊柳橋在《莊子譯詁》 序言中指出:“卮言就是‘支言’,就是支離、詭誕、不顧真理、強違世俗、故聳聽聞的語言?!?;第三,不一而言。王雱認為:“卮言,不一之言也。言之不一,則動而愈出,故曰‘日出’”。(《南華真經(jīng)拾遺》);第四,矛盾之言。孫以楷、甄長松在《莊子通論》 中指出:“‘卮言’應釋作矛盾之言……‘卮言’即‘是不是,然不然’之類超然于是非彼此的矛盾語式?!雹輰O以楷,甄長松.莊子通論[M].上海:東方出版社,1995:9.;第五,無成見之言。張默生在《莊子新釋》 中指出:“莊子卮言的取義,就是說,他說的話,都是無成見之言,正有似于漏斗。他是替大自然宣泄聲音的,也可以說是大自然的一具傳音機。”⑥張默生.莊子新釋[M].濟南:齊魯書社,1993:15.本文暫不討論以上理解的合理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鯤鵬寓言的三次重言中,我們能確認其作為卮言的以上特征。即每一次重言,都表達了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而且它描繪的是怪誕的事件,而非史實,在諸重言的不同結論中,我們也并不知道何為《莊子》 的本意。
于是,這又加深了之前的疑問,第一,在形式上,為什么不直接用莊子之言?為什么要重復?為什么不用史實?第二,在內容上,如何協(xié)調諸重言中對鯤鵬之 “小大之辯” 的認識?進而言之,這些異見是否影響了對 “道”的認識?
從上文對鯤鵬寓言三次出現(xiàn)的讀解中,可見《莊子》相較于道家的其它思想代表,在“言道之辯” 的關系上,強調了“言” 的重要性,這似乎背離了道家 “得意忘言” 的主線索。但事實上,我們又不難在以上讀解所提出的疑問中,發(fā)現(xiàn)其對道家 “言道之辯” 的一些更為深刻的回應。
鯤鵬寓言作為寓言,其所表現(xiàn)的特征,其實與 “道” 的本性是一脈相承的。就 “言道之辯”而言,在道家的開創(chuàng)者老子那里,便有 “道可道,非常道” 的論斷。也就是說,“道” 在本意上雖與“言” 相通,但非“言” 可普遍通達。而《莊子》 以寓言來寄托道理,而不是宣講教義,其所發(fā)揚的“三言” 只是在“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莊子·寓言》) 的意義上,貼近于 “意”(道) 而已,而并非 “道” 本身。因此,《莊子》 在這里實則表達了與 “道可道,非常道” 的共識。
除此之外,鯤鵬寓言作為重言,其所表現(xiàn)的特征,也凸顯了與 “道” 的呼應。第一,就重言代表“重要” 而言,鯤鵬寓言是借先賢之口,而非莊子之言述說對鯤鵬的認識的,非莊語消弭了莊子的主體主義視角,與 “道” 之 “隱于小成”的特征相通;第二,就重言代表 “重復” 而言,鯤鵬寓言在《莊子·逍遙游》 中被反復述說,既意味著“道” 很重要,值得反復表達,又意味著“道” 難以表達,不能“一言以蔽之”;第三,就其代表 “重組” 而言,鯤鵬寓言通過三次重言,從不同的角度不斷地補充或推倒對鯤鵬的 “前見”。在 “補充” 的意義上,這意味著對 “道”的認識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性,我們總是可以通過重言增添對之的認識。而在“推翻” 的意義上,則意味著莊子對 “言” 的警惕。 “言” 的警惕一方面體現(xiàn)在避免語言(邏輯) 對 “道” 的戕害,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避免花言巧語的迷惑;第四,從“加重” 的意義上說,鯤鵬寓言多采用夸張的手法,以文學為載體來達意。這意味著重言并非經(jīng)驗上的史實,夸張的文學手法意在提示:別當真,因為 “道惡乎隱而有真?zhèn)巍?(《莊子·齊物論》)。
在對重言釋義的展開中,鯤鵬寓言同時也展示了其同作為卮言的意義,表現(xiàn)了與“道” 的關照。首先,就卮言的“變化” 特征而言,鯤鵬寓言在《莊子·逍遙游》 中的三次重言,對同一物的看法隨角度變換而動,這表明 “道” 變幻無窮,因此言之不盡;其次,就卮言的“詭誕” 特征而言,鯤鵬寓言描述了常識之外的神話故事,這說明《莊子》 借 “言” 所表達的 “道”,非世俗之“言” 所能認識。
《莊子》 對 “言道之辯” 的理解,還可在其對 “道” 的表達上得到補充?!暗馈?作為道家思想的一個基本概念,在《莊子》 內篇之第二篇《莊子·齊物論》 中才首次現(xiàn)身。作為《莊子·逍遙游》 的接續(xù)者(自然書寫順序),《莊子·齊物論》 對 “道” 的描述是:“道惡乎隱而有真?zhèn)??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莊子·齊物論》)。這句話中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是“道” 與 “言” 一同被表達,說明了二者對于理解真理的重要性;第二是這里的“道” 意味著一種無具體規(guī)定性的整體,而“言” 也非修辭爭辯可通達,二者在本性是同一的,都需要“則莫若以明”(《莊子·齊物論》),即拋棄運用智力去分別是非、彼此的那種認識活動,從一己的立場超脫出來,從“道觀” 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經(jīng)上文以鯤鵬寓言為例,對《莊子》“言道之辯” 的分析,我們可知其對“三言” 的創(chuàng)造和運用,并沒有脫離道家的原初語境。其對 “三言” 在形式上的豐富,及在內部之間的交互,不僅使之可讀性更強,更使之與“道” 本性的表達相通。同時,也使《莊子》因其言之玄而余韻繚繞。
《莊子》 創(chuàng)造 “三言”(寓言、重言和卮言),并著力將之應用于其文本之中。在 “言”與 “道” 之間的張力上,《莊子》 對 “言” 的重視似乎異于道家其它思想代表。從對《莊子》分析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對“言” 的發(fā)揮,一方面確實表現(xiàn)出超越于道家其它思想代表之處——它重視“言” 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莊子》所強調和運用的 “言” 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而是與“道” 相通的 “三言”。因此,《莊子》 在根本上并沒有完全脫離道家 “得意忘言” 的原初語境,其對“言” 的重視,是為了“道” 的表達。
具體來說,《莊子》 對 “言道之辯” 的重構,在鯤鵬寓言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首先,鯤鵬寓言作為寓言,其所表現(xiàn)的“寄寓” 特征,與“道” 之 “非常道” 本性一脈相承;其次,鯤鵬寓言作為重言,其在《莊子》中的數(shù)次出現(xiàn),不論是在借 “先賢之口” 的意義上,還是在 “重復 ” 的 意義上,或在“重組” 乃 至 “加重” 的意義上,皆為了打破“物觀” 的視閾,從而實現(xiàn)對“知” 的超越,實現(xiàn) “游” 的狀態(tài)以通達于“道”;再次,鯤鵬寓言作為卮言,其在表達上的變幻莫測,及所描述內容之天馬行空,是為了表現(xiàn) “道” 的不可 “盡言”,及超脫于世俗認識的特征。
因此,以鯤鵬寓言在《莊子·逍遙游》 中的三次重言為例,管窺莊子對 “言道之辯” 的重構,可見《莊子》的“三言” 既超越于道家的其它思想代表,表達了對“言” 的重視,但又并非全然脫軌于道家對 “言” 的警惕。《莊子》 對“言” 的發(fā)揮,使之在言道合一的意義上,既避免了對 “言” 的輕視,又回應了 “道” 之精微幽深,表達了對 “道”,乃至對得 “道” 之方式的獨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