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峰
(廣東財經(jīng)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廣東 廣州 510320)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專業(yè)都開設有社會實踐課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寫作采風”、美術(shù)學專業(yè)的“寫生采風”、歷史學的“田野調(diào)查”、財務管理專業(yè)的“行業(yè)調(diào)研”、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的“城市專題調(diào)研”等,在實踐鍛煉中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盵1]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或者說社會實踐課程理所當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社會實踐課程深入社會、深入基層生活,天然具有理論課程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是最適合也是最應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類課程。如何有效利用這一教學平臺,水乳交融地貫徹習近平同志所提出來的教育方針,使社會實踐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這是作為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以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為例,“寫作采風”不重“坐而論道”而重親身體驗,一定程度上帶有“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特點,深受學生歡迎。如何引導學生把采風區(qū)域的風土人情與文學寫作、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無縫對接?如何以知微見著,以小見大的方式,把立德樹人落實到點點滴滴的實際事例中?這些都是寫作采風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碰到的難點。類似的問題在其他專業(yè)的社會實踐課程中也同樣存在,具有普遍性。筆者自2006年以來先后多次帶領學生團隊赴上海、杭州以及廣東省內(nèi)7個地市采風,深感其中大有學問。盡管之前,筆者已在拙文《從“到此一游”到立德樹人——“融合型”寫作采風教學的路徑探析》[2]中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思考,但該文寫作的出發(fā)點是基于目前采風課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困難和弊端,探討如何提高寫作采風課程的有效性,防止流于形式,變成是變相的游山玩水以及如何終結(jié)把學生帶去風景名勝游玩一番,回來就寫篇游記交差了事這種到此一游式的粗放教學,因此討論重心在于采風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相應提出了融合型寫作采風教學的思路即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校內(nèi)教師與校外導師的合作,專業(yè)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jié)合“三位一體”,提出“雙師驅(qū)動+立德樹人”,寫作采風從此將不再是到此一游。對于立德樹人的路徑,該文盡管有所涉及,但尚未能充分展開論述,所列舉出的教學實操事例非常有限,因此,本文將在前文的基礎上繼續(xù)推進,對立德樹人的路徑進一步聚焦。在接下來的內(nèi)容中,筆者將結(jié)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特點,以“黃東雞仔餅”“北江疍民”“朱氏大宗祠”三個不同類型的寫作采風個案為例,以小見大,對高校社會實踐課程立德樹人路徑進行探析,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2017年10月28日,筆者帶領學生赴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qū)山塘鎮(zhèn),對北江流域疍民文化的傳承、北江商道的變遷、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興衰等進行專題性采風。其中一塊小小的“黃東雞仔餅”成為引導學生領悟“工匠精神”最好不過的切入點?!包S東雞仔餅”也是前文《從“到此一游”到立德樹人——“融合型”寫作采風教學的路徑探析》列舉的唯一教學實操個案。
說起“雞仔餅”(小鳳餅)這種草根美食想必到過廣東的朋友都不會陌生,不過清遠的“黃東雞仔餅”你又吃過嗎?不采風不知道,黃東雞仔餅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至今已歷四代,百年來黃氏子孫繼承先祖衣缽,皆以制作糕餅為業(yè)。到了今天第四代傳人黃東手里,黃東食品有限公司已成為清遠市第一家入選廣東老字號的企業(yè)。黃東雞仔餅,不僅廣東電視珠江臺、香港亞洲電視臺等華南地區(qū)的新聞媒體先后報道,中央電視臺7套《鄉(xiāng)土》欄目,在2014年9月8日的節(jié)目《又是中秋之美味中秋》更是對黃東制作雞仔餅、養(yǎng)生月餅以及叫化鵝的技藝進行專門介紹[3]。在廣東,制作雞仔餅的廠商眾多,但敢于以姓名冠名的品牌并不多見。2019年黃東雞仔餅的制作工藝正式入選“清遠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更顯非同一般。
在讓學生們參觀過制餅車間,當了一回“吃餅觀眾”后,教師立刻轉(zhuǎn)入正題:“農(nóng)人之手,何以能炮制出如此珍饈?在一塊小小的雞仔餅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何以歷經(jīng)四代,從光緒年間至今長盛不衰?”通過這連珠炮式的三連問,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時代熱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
眾所周知,李克強同志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4],接著又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xù)對“工匠精神”進行詮釋:“質(zhì)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yè)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勵機制,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進入質(zhì)量時代。”[4]習近平同志2019年更指示:“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盵5]清遠采風之際,正值社會各屆掀起學習、討論“工匠精神”的熱潮。筆者正是看中這個時機,因勢利導,借助一塊雞仔餅對學生進行實地教學?!俺浴睅缀跏敲總€人都會感興趣的,先是用美味的雞仔餅調(diào)起學生的食欲,接著又用一系列問題撩動學生的好奇心,一步步把學生引向預設的教學目標。
在此過程中,結(jié)合漢語言文學的專業(yè)特點,教師把蘇軾這個古代美食家在徐州為官時描寫“蝴蝶馓子”制作工藝的《寒具詩》引入其中,加強學生對制餅工藝的感性認識:“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边@樣一來,把話題集中到黃東雞仔餅的制作工藝上面就順理成章了。抓住黃東雞仔餅的制作工藝正在申報進入“非遺”名錄這一契機,教師繼續(xù)發(fā)問:“在這個機械化生產(chǎn)、流水線作業(yè)一統(tǒng)江湖的摩登時代,在這個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商品時代,黃東雞仔餅從餡料和餅皮的制作,再到烤制成型,為何不識時務,一直堅持傳統(tǒng)手工制作?在這個‘出名要趁早’的浮躁時代,堅持慢工出細活的黃東雞仔餅除了好吃以外,究竟還留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們自然都能想到是要保證原汁原味,都能領悟到盡管黃東雞仔餅和其他品牌一樣,里面并沒有“雞仔”,但不一樣的是,黃東雞仔餅里有祖孫四代那顆不變的“工匠之心”即品質(zhì)第一,利潤第二。正因這顆不變的“工匠之心”,清遠的黃東雞仔餅才能歷經(jīng)百年,從光緒年間至今長盛不衰;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不流于俗的“工匠精神”,使得就連當年黃太公學藝的省城成珠茶樓都早已灰飛煙滅,清遠黃東美食樓卻越辦越紅火,黃東雞仔餅的制作技藝更是在申請入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把問題推演到“工匠精神”還不是終點,筆者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既然連制作區(qū)區(qū)一塊雞仔餅尚且需要發(fā)揚工匠精神,那么保護與傳承中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又當如何?”這樣,讓問題最后回歸到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最熟悉的話題上,使整個教學流程從蘇軾《寒食詩》開始,到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保護結(jié)束,形成“閉環(huán)”,避免對“工匠精神”的引導脫離專業(yè)課程內(nèi)容,流于說教。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吶喊口號,盡管只是小小的一塊雞仔餅,依然大有文章可作?!捌凤灐^(制)餅→問餅”,通過層層遞進,不斷追問,教師引導學生把眼前的一塊塊看得見、吃得到的黃東雞仔餅與蘇軾詩作,與習近平、李克強同志所大力倡導的“工匠精神”相結(jié)合并進行延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原來并不遙遠。你,我,他……我們每一個人只要用心、用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一種工匠精神,就是為國家的日益繁榮富強作出貢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今天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正是依托14億中國人民一點一滴的努力。在“中國夢”的實現(xiàn)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追夢人”,哪怕夢想只是做好一塊小小的雞仔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拿“雞仔餅”做完文章之后,筆者又打起午飯時所吃的“魚”的主意,帶領學生把視線轉(zhuǎn)移到北江疍民和魚的身上。
疍民以船為家,以捕魚為業(yè),流行于粵港澳一帶的“咸水歌”,傳唱的就是疍民的日常生活。盡管學生未必知道“中山咸水歌”已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但還知道有李杭育《最后一個漁佬兒》。這篇“尋根文學”的代表作,至今仍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當代文學”課中的經(jīng)典篇目,是最好不過的切入點。
“早些年,葛川江這段江面上少說有百把戶漁佬兒,光他們小柴村就有七十來戶,大都常年泊在西岸,一早一晚下江捕魚,就近賣給西溪新村的居民;白天則補織漁網(wǎng),修整滾釣。那光景日子過得真舒坦,江里有魚,壺里有酒,船里的板鋪上還有個大奶子大屁股的小媳婦,連她大聲罵娘他都覺著甜溜溜的”[6]。起初主人公“??钡娜兆舆^得有滋有味,然而好景不長,“葛川江的污染一年比一年嚴重,兩岸的漁佬兒又只捕不養(yǎng),眼下江里的魚怕是還沒對岸的西溪自由市場上擱著賣的魚多,更別提什么大魚了”[6]。
盡管小說描寫的是葛川江的疍民生活,但類似的情況,在北江等各地的流域也不同程度存在。通過類比,教師使學生將“當代文學”課上所學習過的小說與眼前的北江疍民聯(lián)系起來。目之所及,北江上疍民生活同樣艱難,不亞于“葛川江”上的“福奎”。不過,此時的北江早已沒有了小說中那種涸澤而漁,取而代之的是每年2-4個月的禁漁。
《最后一個漁佬兒》發(fā)表于1982年,當時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還比較淡薄。“只捕不養(yǎng)”的惡果是“因為江里打不到魚,小柴村的漁佬兒全都轉(zhuǎn)業(yè)了,剩下他自己一個”[6]。在現(xiàn)實里,自1999年起,國家實行“南海休漁”,2011年起實行“珠江禁漁期制度”[7]。正是依托學生熟悉的作品,依托對原來神氣活現(xiàn)的“福奎”為何會淪落為“最后一個漁佬兒”的思考,“休漁”“禁漁”成為此行學生討論的熱點。正是通過對“休漁”“禁漁”的討論,問題最終被引申到生態(tài)文明建設層面,并以此為主題進行文學寫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同志的經(jīng)典論斷,每個人都耳熟能詳。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tài)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8]習近平同志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非常重視,提到了生命的高度。
涸澤而漁所造成的危害,《最后一個漁佬兒》已經(jīng)清晰反映出來。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回顧魯迅《故事新編》中的名篇《奔月》,即使有學生沒有讀過《最后一個漁佬兒》,但魯迅《故事新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總還是知道的。以下是教師的引導: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嫦娥好端端的為何會奔月?被逆徒逢蒙所迫真的是主要原因嗎?還是因為窮困潦倒,天天得吃烏鴉炸醬面?在魯迅的《奔月》中,后羿為何會淪落到只能以打烏鴉、麻雀度日的地步?想當初,后羿和嫦娥可是‘熊是只吃四個掌,駝留峰,其余的就都賞給使女和家將們。后來大動物射完了,就吃野豬兔山雞;射法又高強,要多少有多少’[9],奢靡程度堪比‘日食萬錢,猶曰無下箸處’的西晉權(quán)臣何曾。很明顯,如果不懂得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明白人與自然要和諧共存,焚林而獵、竭澤而漁,那么別說是‘一介漁夫’福奎,就算是力能射日的后羿,最后也會搞到連老婆嫦娥都要跑路。福奎和后羿的教訓,放在大力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今天,不是非常有教育意義嗎?今天的‘珠江禁漁’‘南海休漁’,其中的道理,不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蘊含的思想一脈相承嗎?在寫作課上,同學們整天為找不到合適的素材而苦惱,每次老師布置寫作文時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實際上,就抓住餐桌上的一條魚,不就大有文章可作嗎?”
如果說,之前關于“工匠精神”的引導,教師是在“問餅”,如今則是在“問魚”。正是通過類比和追問,學生們受到觸動,獲得了成長,教師也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經(jīng)過此次北江之行,有學生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我從未像今天這般將我的腳印深深地踏進一片土地,從未與一個與我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群體有這樣的接觸。如果我今天沒有跟隨老師來到這山塘鎮(zhèn),我不會知道山塘鎮(zhèn)有黃東雞仔餅,不能品嘗到這種美味;我甚至不知道北江上生活著疍家人,他們世代都生活在水上。我可能永遠都無法想象人如何在船上生活,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浪。我的視野定格在了我的學校生活里,猶如井底之蛙,以為看到的便是天空,其實只是小小的一角。北江采風之行,比起感受到當?shù)匚幕男老?,更多的是對我自己的警醒與反思,反省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永遠都是自我的感受,思考自己的作品究竟是為誰而寫?!?/p>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愛國主義教育自然是這一年采風課的主題。3月30日,筆者帶領2017級采風班52位同學赴清遠市清新區(qū)白米埔村踏青采風。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朱熹的《春景》寫的正是師生眼前所見到的春天美好景致,而此行的目的地也正是朱熹后人所立的“朱氏大宗祠”。適逢習近平同志在2019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國家繁榮發(fā)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fā)展。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tǒng)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10]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家國一體”的深刻內(nèi)涵,成為此行重要的教學目標。
朱氏是清遠的第10大姓,全市有9.3萬人,分布上以英德、清新、佛岡為多。大多屬朱熹的后裔。白米埔村正是由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朱熹的第七世孫朱可達所開辟,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朱氏大宗祠”則建于明中葉。歷經(jīng)多次重修、擴建,清乾隆年間宗祠形成目前的五進結(jié)構(gòu),前三進為本宗祠,后二進為朱熹文公祠。2011年4月被列入清新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1]。我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科舉考試的榜眼、清遠人朱汝珍在衣錦還鄉(xiāng)之際,所立的石碑旗桿夾現(xiàn)在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宗祠前方,上書“光緒甲辰恩科聯(lián)捷進士殿試一甲第二名欽點榜眼及第授職編修臣朱汝珍立”。2016-2018年,朱氏族人勠力同心,共籌資300多萬元對古祠進行重修,重現(xiàn)宗祠鼎盛時期的風貌。2018年3月3日,五千多名朱氏宗親從各地趕回,齊聚“白米埔敦倫堂朱氏大宗祠重修竣工慶典”,歡唱《朱氏一家親》:“同甘苦,共退進,朱氏一家親。披荊斬棘,向前行,不怕路艱辛。永恒愛,執(zhí)著情,家人一條心。相親相愛,攜手進,和諧傳美名……”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睈蹏鵁崆閺暮味鴣??在參觀之后教師向?qū)W生們提問。從明開村立祠,到清末朱汝珍樹旗刻碑,再到今天族人合力重修宗祠弘揚朱熹思想。盡管每次都相距百年,但五百年來朱氏弦歌不輟,用行動踐行“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朱子家訓。從朱氏大宗祠身上,學生不難認識到愛國熱情正是植根于對家族血脈的傳承,對家族文化的弘揚。在參觀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挖掘朱氏歷代族人弘揚祖德、繩其祖武的主線,品味《朱子家訓》中所說的“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馀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馀,自得至樂”,家里人和氣平安,雖缺衣少食,也覺得快樂;及時足額地繳納完國家規(guī)定的賦稅,即使自己的口袋里所剩無幾,也自得其樂。在朱熹那個年代,不僅知道家和萬事興,還知道為國分憂,誠信納稅?!吨熳蛹矣枴酚米顦銓嵣鷦拥氖吕?,告誡子孫和世人,家國一體,愛家愛國。正是在朱氏大宗祠前,結(jié)合《朱子家訓》,學生真切地領悟到習近平同志所說的“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盵1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歷次重要講話中,對經(jīng)典詩詞隨手拈來。他那獨樹一幟的語言風格,引發(fā)社會各屆廣泛關注。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者,廣東財經(jīng)大學中文系廣大師生在“學習強國”深入學習《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掀起了學習、創(chuàng)作詩詞的熱潮。正值此行,全班同學每人創(chuàng)作詩詞兩首,以實際行動向習近平同志學習,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
游白米埔古村(其一)
李青
文公骨范遺,千載落村祠。
老樹生苔處,飛鴻過水時。
巷頭鋪日早,檐末上蛛遲。
求得敦倫匾,迢迢送我思。
注:五言律詩,平起入韻,押上平支部“遺”“祠”“時”“遲”“思”。
游白米埔古村(其二)
李青
晨車千里掩朝暉,那料兢兢過路違?
借得先襦懷仲晦,偷來古筆頌宗闈。
風輕半縷扶枝綠,水暖三分惹鴨肥。
幸擷文公祠下草,風乎村埔詠而歸。
注:七言律詩,平起入韻,押上平微部“暉”“違”“闈”“肥”“歸”。
已亥三月雜詩
馮婉瀅
(一)題朱氏古祠
宗象儒門少客行,亂鴉漸點碧云英。
青榕拂袖鶯花雨,野廟安賢草木清。
宿鷺隱池春有寐,折松煮酒曲無名。
朱家垂史何聞少,雁外蓮峰別有情。
(二)踏青有感
青山易老舊儒宗,風落蒼松云抱龍。
罥樹飛花花撫石,瓜船釣柳柳鳴鐘。
春窗放鶴三更月,客枕聽鶯十里峰。
向晚夕斜霞滿壑,鄉(xiāng)行拾翠野興濃。
春覽朱氏大祠堂
梁丁丹
鬼斧神工興舊筑,浮雕彩柱刻新風。
長廊古井風穿過,碧水一渠泛細波。
紅豆樹前縈舊夢,前生應是最相逢。
游人攬勝返難眠,欲化神鰲寄彩程。
春景
宋曉云
晴陽高照又春風,驅(qū)散陰寒漸暖融。
楊柳輕搖枝嫩綠,桃花盛放蕊嬌紅。
細聞林甸黃鸝鳥,漫見田頭播種翁。
景色迷情人自醉,賦詩一首意無窮。
盡管“黃東雞仔餅”“北江疍民”“朱氏大宗祠”三個案例在教學內(nèi)容上彼此孤立,但是在教學設計上卻是一以貫之,教學方法上一脈相通,概括起來就是立足專業(yè),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緊扣時政。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把采風地的人文自然景觀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知識、國家近期的大政方針緊密結(jié)合,把立德樹人落實到點點滴滴的具體事例中,從而讓學生既開拓了眼界,又豐富了專業(yè)知識,精神上更產(chǎn)生觸動。
在這里尤其要強調(diào)的是立足專業(yè)、因勢利導。一方面,社會實踐,每個專業(yè)有每個專業(yè)的特點,必須從本專業(yè)的實際出發(fā)。既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寫作采風”,不是歷史學專業(yè)的“田野調(diào)查”、財務管理專業(yè)的“行業(yè)調(diào)研”,那么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與文學掛鉤、與寫作結(jié)合是必不可少的,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是理所當然的。另一方面,盡管思想政治教育無處不在,但專業(yè)課程畢竟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立德樹人時教師一定要掌握好分寸,采取植入、滲透的方式,否則容易適得其反,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正因如此,筆者在教學時注意與文學作品、文化名人相結(jié)合,以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誘導而不是說教。黃東雞仔餅,引入的是蘇軾《寒具詩》;疍民與禁漁,聯(lián)系的是李杭育《最后一個漁佬兒》和魯迅《故事新編·奔月》;朱氏大宗祠,結(jié)合的是朱熹的《春日》《朱子家訓》,從文學切入,最后又回到文學,始終讓學生感覺是在上文學寫作的采風課,而非思想政治教育課。又比如在朱氏大宗祠參觀,鼓勵學生進行古體詩詞創(chuàng)作是合適的,因為宗祠古色古香,因為朱熹是詩人,“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家喻戶曉,但放在其他場景這么干就未必適宜。
兩次采風三個案例,盡管全程沒有一處是掛牌設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通過深入挖掘,其中的紅色元素無處不在,行程完全可以成為不是“紅色之旅”的“紅色”之旅,實現(xiàn)從“到此一游”到立德樹人的轉(zhuǎn)變。通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寫作采風的教學實踐可以說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未必都要是正襟危坐;尤其是對于社會實踐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不僅需要,而且可能。只要教師肯用心、巧動腦,會發(fā)現(xiàn)紅色資源無處不在,立德樹人大有可為。立足專業(yè)、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緊扣時政,這是高校社會實踐課程立德樹人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