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中 段明
西漢初年,吳王太子劉賢到長安拜訪叔叔漢文帝,受到皇室的熱情接待。拜見程序結(jié)束后,宮廷管事安排皇太子劉啟與劉賢下棋玩樂。
驕橫的劉賢在吳國是“老子天下第一”,他忘了自己是在陪皇太子下棋,還像在吳國一樣出言不遜,嘴里不干不凈,有時還嘲笑劉啟。從來沒有人敢這樣不尊重皇太子,劉啟為此窩了一肚子的火。然而,下棋照樣在進行。突然,劉賢發(fā)現(xiàn)自己走錯了一步,伸手就要悔棋?!安恍校荒芑谄?!”劉啟抓住劉賢的手。劉賢根本不聽勸告,強行把棋子放回原位,這下惹怒了皇太子。劉啟先是瞪了劉賢一下,發(fā)現(xiàn)他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就抓起棋盤朝對方腦袋砸去。這下正中要害,劉賢血流不止,一命歸西,吳王劉濞的兒子就這樣被皇太子給砸死了。
漢文帝知道后,也沒有多想,更沒有告知吳王,而是聽從大臣晁錯等人的建議,匆忙地把吳王太子的尸體送回到吳國。如果吳王太子在京城舉行下葬儀式,可能會引發(fā)京城民眾的議論,不利于皇太子的名聲,而送回吳國去安葬能夠減輕對皇室的負面影響。
吳國王室的人見到運回來的太子尸體,先是十分痛心,繼而是氣憤。劉濞更是傷心至極。他們又把太子尸體送回長安,并轉(zhuǎn)告文帝:“都是家人,孩子在哪里死就應該葬在哪里,沒必要再送回吳國?!睗h文帝覺得也沒什么不妥,就做了讓步,同意吳王太子安葬在長安。事情看似解決,但是雙方自此生了芥蒂。
漢文帝的妥協(xié)讓步,并沒有解除劉濞的怨恨,他因此稱病二十多年不到長安朝拜。漢文帝知其原因所在,也就裝聾作啞,寬容了吳王的不敬。
漢景帝劉啟繼位后,就沒有文帝那樣大的氣量了。為彰顯皇帝威儀,他決定處理這個歷史遺留問題,一定要搞清楚劉濞為什么不來長安朝拜,是否真有病,并要經(jīng)過太醫(yī)查證。另外,朝中大臣還整日添油加醋,進言加大對吳國土地的剝奪,還聲稱要削藩,最終導致吳王帶領(lǐng)七國諸侯反叛朝廷。
這次叛亂折騰了三個多月,戰(zhàn)火燃燒了半個中國,鬧得血流千里,生靈涂炭,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禍患常積于忽微,誰也不會想到,一盤棋會引發(fā)那么大的動亂。很多禍患都是由小事引發(fā),倘若在開始時就足夠重視,妥善處理,禍患也許可以避免。
選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