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黎錦暉:海派兒童文學第一人

2020-03-13 08:14:16鄭開慧
上海采風月刊 2020年1期
關(guān)鍵詞:黎錦暉歌舞劇國語

鄭開慧

提起黎錦暉的名字,人們會立刻想起《毛毛雨》《桃花紅》《夜深沉》。誠然,大多數(shù)人都只知道他是個音樂家,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殊不知他還是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的奠基人,海派兒童文學第一人,為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的發(fā)展作出過無與倫比的貢獻。

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的歷史不過一百年。1916年,茅盾從北京大學預科畢業(yè),來到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編譯所工作。正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主編《童話》叢書而被茅盾稱之為“中國童話的開山祖師”的孫毓修非常賞識茅盾的才華,主動邀請他一起編輯《童話》。從1917年下半年起至1820年,茅盾接連編寫了27篇“童話”。有此“試水”,從而開啟了他一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旅。

1921年,茅盾接手主編改革后的《小說月報》,無暇顧及《童話》,正好鄭振鐸從北京來到上海,于是便接過了《童話》第三集的編輯工作。次年1月,鄭振鐸便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本兒童文學期刊《兒童世界》,每周一期,一個季度12期為一卷,并自兼主編。

鄭振鐸和茅盾是文學研究會的領(lǐng)軍人物,登高一呼,就此掀起了一場始于上海波及全國的聲勢浩大的“兒童文學運動”。

當時的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大的出版商除了商務(wù)印書館,還有一家中華書局。原以編印新式中小學教科書為主,曾經(jīng)出版過《中華童子界》《中華兒童畫報》和《中華學生界》的中華書局見此盛況,自不甘落后,緊隨《兒童世界》出版三個月后的1922年4月6日,《小朋友》便應運而生。正在供職中華書局、擔任國語文學部部長兼國語專修學校校長的黎錦暉責無旁貸地擔綱出任《小朋友》主編。雖然同為周刊,它卻要比《兒童世界》還多出一期,一個季度13期。

黎錦暉也是文學研究會的成員,更是一位藝術(shù)天才。這位多才多藝的湖南湘潭才子,父親是晚清秀才,兄弟八個,他排行老二。長兄黎錦熙是語言學家,老三黎錦耀是礦業(yè)專家,老四黎錦紓是教育專家,老五黎錦炯是鐵路橋梁專家,老六黎錦明是作家,老七黎錦光是音樂家,老八黎錦揚也是作家??芍^滿門俊彥,人稱“黎氏八駿”。黎錦暉自幼癡迷音樂,無師自通,學會了多種樂器。在長沙高等師范學校專修美術(shù),畢業(yè)后正當五四運動前夕,他來到北京,正遇上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推行“有教無類”,允許外人旁聽,黎錦暉便一邊在蔡元培創(chuàng)辦的北平孔德學校擔任教員,一邊成了北大的一個旁聽生。有一次,蔡元培到孔德學校視察,發(fā)現(xiàn)學校校歌竟然采用日本國歌曲調(diào),他馬上找到黎錦暉,鼓勵他創(chuàng)作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這是黎錦暉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的轉(zhuǎn)折點。黎錦暉的大哥黎錦熙曾任教長沙第一師范學校,是毛澤東的老師,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致力于語言文字的改革,這對黎錦暉投身國語運動,產(chǎn)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他認為學習國語應該從唱歌入手,1920年至1927年出任上海中華書局編輯所國語文學部部長和國語專修學校校長,創(chuàng)造了用音樂來推廣國語的獨特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為什么要辦《小朋友》?黎錦暉說得好:乃是為了“在茫茫的郊野中,建造一所小小的樂園”,“讓親愛的小朋友們,逍遙游玩于園內(nèi)。鍛煉身體,增加智慧,陶冶感情,修養(yǎng)人格。一年年長成千萬萬健全的國民,替社會服務(wù),為民族爭光”。因為身為中華書局國語文學部部長,他的辦刊目標非常明確,即是通過生動精彩的文藝作品,向孩子們宣傳新文化,進行國語宣傳,普及國語拼音。他主張“用兒童自己的語言來辦《小朋友》雜志”。他為創(chuàng)刊號寫的那個《〈小朋友〉宣言》今天讀來仍然讓人感到無比親切:“小弟弟,小妹妹,我愿意和你們要好,我就是你們的小朋友……我每星期五出來一次,你們要看我,我在中華書局等著你們……”一點沒有老子訓人的架子。

比較《兒童世界》與《小朋友》,分明各有特點?!秲和澜纭分τ趫F結(jié)和動員作家為孩子寫作,因此多名家佳作,注重文學質(zhì)量;而《小朋友》則全心全意把視線投向孩子,更重視小讀者的興趣,迎合孩子們的口味。黎錦暉不僅動員國語文學部的編輯和國語專修學校的老師們?yōu)椤缎∨笥选穼懜?,也積極鼓勵小朋友們在《小朋友》上發(fā)表作品。多才多藝的他更是不遺余力,身體力行,童話、小說、散文、詩歌,什么都嘗試;最成功的當然要數(shù)兒童歌舞劇。他立志要發(fā)動一場以“平民音樂”為主要內(nèi)容的“新音樂運動”,來配合這一場波瀾壯闊的新文學運動。孩子們生性好動,愛唱愛跳?!皶r時體貼小友們的心志,注意小友們的興趣,謀劃小友們的便利”的黎錦暉,便給兒童們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注入音樂元素,譜上歌曲,配上舞蹈,讓孩子們又唱又跳、載歌載舞,開開心心地“增加智慧,陶冶感情,修養(yǎng)人格”。從1922年至1927年,他先后創(chuàng)作了12部兒童歌舞劇和24首兒童歌舞表演曲。這些風靡一時的兒童歌舞劇,包括《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畫家》《神仙妹妹》等,全部刊載在《小朋友》上。

黎錦暉的歌舞劇之所以深為孩子們喜歡,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幾乎毫無例外地全部采用童話形式,有一個生動有趣故事,再配上好唱又易記的歌曲和優(yōu)美的舞蹈表演,向兒童傳達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對兒童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大家都喜歡演、喜歡看,一時風靡校園。兒童歌舞表演曲《可憐的秋香》《吹泡泡》《好朋友來了》《誰和我玩》等更是口口相傳,很快在孩子們中間流傳開來。

上個世紀初,中國的兒童音樂教育是非??蓱z的,只有在教會里才能聽到歌唱;音樂課上的兒童歌曲,也大多用外國現(xiàn)成的曲調(diào),填上中文歌詞。就連北伐時流行的那首至今膾炙人口的歌曲:“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竟也是借用一首法國搖籃曲《約翰弟弟》的曲調(diào)。

中國有自己的兒童歌舞音樂是自黎錦暉開始的。上了年紀的人都會記得一首歌,叫《可憐的秋香》,在窮人還沒有獲得解放的社會里,人們唱著這首歌或聽著這首歌時幾乎沒有一個不掉眼淚的。

走筆至此,我的耳邊仿佛又依稀傳來那一串串稚嫩悅耳的歌聲:“小羊兒乖乖,把門開開,快點開開,我要進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從20世紀的二十年代一直唱到今天,曾經(jīng)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度過快樂的童年。這些風靡校園的歌舞劇和迷人的童謠陪伴《小朋友》,從上海走向全國,走向南洋,遠銷日本。

繼兒童歌舞劇之后,黎錦暉轉(zhuǎn)入了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作,紅極一時的《毛毛雨》《桃花江》《夜深沉》等全出自黎錦暉之手。他親自創(chuàng)辦“中華歌舞學?!?,組建“中華歌舞團”“明月歌舞團”,使之成為我國第一代歌舞明星的搖籃,從這里走出了聶耳、周璇、黎明暉、王人美等多位演藝巨星,致有“歌臺盡是黎天下”之美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極“左”路線的主導,作為“靡靡之音”的代表,黎錦暉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是可以想象的。而今樂壇早已為其平了反,“中國流行歌曲第一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可謂實至名歸,當之無愧。而相對于我們的兒童文學,學界對于這位具有獨特貢獻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的研究,似乎還不夠應有的重視。

近年海派文化研究盛起,作為中國兒童文學發(fā)祥地的上海,有沒有海派兒童文學?至今似乎還沒有一位學者關(guān)顧及此。我以為黎錦暉在兒童文學、兒童歌舞劇和兒童歌舞曲上的成就,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有價值的研究標本。

何謂海派文化?從本質(zhì)上說,它是一種創(chuàng)新文化,一種建立在對傳統(tǒng)文化的顛覆突破和對海外文化的兼容并蓄基礎(chǔ)上的創(chuàng)新文化。用傳統(tǒng)的眼光來看,它可能是“不入流”的,非正統(tǒng)的,甚至近乎“旁門左道”,但是卻又顯耀出一種令人炫目的奇光異彩,分外妖嬈。

首先我想說的是,黎錦暉的成功是在上海完成的。雖然他出身湖南名門,經(jīng)過北大的熏陶,蔡元培的耳提面命,而最終畢竟是在上海開的花、結(jié)的果,是上海這個“?!背删土怂.敃r的上海,“十里洋場”,已具備資本主義商業(yè)化的都市特征。西方音樂,特別是美國流行音樂,通過舞廳、電影、電臺廣播等媒介流入中國,海納百川,中西交匯,給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我不懂音樂,普遍認為他的流行歌曲里面有著西方的爵士音樂元素,是西方音樂與中國民族音樂相結(jié)合的結(jié)果。據(jù)說當時上海幾家外商經(jīng)營的大唱片公司,都以能約到黎錦暉的作品為驕傲,每個公司的大堂上都高懸黎錦暉的巨幅畫像。海派文學藝術(shù)沒有一點“洋”味是不行的,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和童謠顯而易見也摻入了“洋”味。

上海人歷來被認為頭腦活絡(luò),喜歡翻“花頭”,“花功”特好。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哪個刊物能比《小朋友》有更多的新欄目、新花樣。除了刊出童話、小說、詩歌、劇本、故事、寓言等,同時開設(shè)了故事畫、雙色畫、演講臺、小科學、小農(nóng)場、小工藝,甚至算術(shù)、游戲、幻術(shù)、謎語、每周新聞、世界新聞、兒童自由畫、小朋友文壇等欄目,還搞“懸賞”,發(fā)選票,懸賞“看圖作文”“數(shù)學測智”“問題作答”,由讀者選出優(yōu)秀作品,等等,真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翻盡了花頭,玩盡了“花功”。

都知道上海人愛擺“噱頭”,要解釋清楚“噱頭”這兩個字,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僅舉一例,《小朋友》的刊名既不用鉛字宋體,也不是名家手筆,而是小朋友書寫的,而且每期換一個人。著名電影演員王人美直到70歲,還能記起她在長沙師范附小讀書時的一樁令她最開心的事:有一天收到她哥哥王人路從上海寄來的一本《小朋友》雜志,打開一看,封面上的刊名竟是自己寫的,那一種驚喜,真不知用什么話來形容!

難怪已故兒童文學大師陳伯吹在回憶《小朋友》對他的影響時,這樣寫道:“中華書局出的兒童周刊《小朋友》,夸張一點兒說,其時風行全國,我在交通不便的鄉(xiāng)間也接觸到了。它不僅作為我給學生們選擇課外讀物的寶庫,同時也作為我學習寫作的藍本,它是我在文學修養(yǎng)、寫作實踐上不出聲的一位好老師,是它,循循善誘地引起了我的創(chuàng)作沖動,并展示了美好的學習榜樣?!?/p>

當時正在上海郊縣擔任鄉(xiāng)村小學教師的陳伯吹不可能想到,若干年后會繼任黎錦暉成了這本心愛刊物的主編。黎錦暉也絕不會想到,他親手培育的《小朋友》會有這么強大的生命力,除了抗戰(zhàn)八年中??^一段時間,一直延續(xù)到21世紀的今天,很快即將度過它的百歲生日,成為中國期刊史上最長壽的一本“老牌”期刊。

飲水不忘挖井人。黎錦暉對于中國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是沒有人能與之比肩的。幾年前我曾寫過一篇題為《海上兒童文學何日重鑄輝煌》的文章,盛贊他為海上兒童文學的第三塊豐碑,絕非過譽。

《小朋友》的轟動效應,不僅讓中華書局信心倍增,接二連三又推出了《小弟弟》《小妹妹》兩本旬刊,上海的眾多出版機構(gòu)也蜂擁而起,開明書店先后辦起了《中學生》《中學生文藝》和《中華少年》,兒童書局推出了《兒童雜志》和《兒童故事》,大東書局推出《現(xiàn)代學生》,光華書局推出《新學生》,北新書局推出《小學生》,現(xiàn)代書局推出《現(xiàn)代兒童》,華華書店推出《童話連叢》……《上海少年兒童報刊簡史》卷末有個“上海主要少年兒童報刊名錄”,我粗粗數(shù)了一遍,自《兒童世界》和《小朋友》發(fā)刊以后,至1937年“八·一三”抗戰(zhàn)爆發(fā),上海新創(chuàng)辦的少兒報刊就達61種(中小學校創(chuàng)辦的校報??凰阍趦?nèi))。即便是淪陷后的“孤島”時期,這種勢頭也沒有減退,一直保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平均每年有4至5種新少年兒童報刊問世,最多的1946年竟達18種之多。如此百花爭艷、繁花似錦的局面,舉國之內(nèi)恐怕是沒有地方可與之爭雄的。

俱往矣!環(huán)顧目今時下,由于電子新媒體的迅速發(fā)展而帶來的擠壓效應,諸多少兒文學書刊的日子其實都不很好過。如何突破這個“世紀瓶頸”?筆者真不知道這個從故紙堆里翻出來的老故事,會不會給今日的主編和從業(yè)者們帶來某些啟示。

猜你喜歡
黎錦暉歌舞劇國語
皓月當空
上海戲劇(2023年5期)2023-12-27 23:14:05
《左傳》《國語》所見舊有繇辭及臨時自撰繇辭考辨
黎錦暉兒童歌舞音樂創(chuàng)作綜述
黃河之聲(2019年19期)2019-12-16 08:13:00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國語》故訓與古文字
永遠的歌謠(贛南采茶歌舞劇)
影劇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02:42:56
論“國語騎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我為內(nèi)心的需要而寫作——談民族歌舞劇《伴嫁歌》
淺談歌舞劇內(nèi)演員的協(xié)作演出
喚醒沉睡多年的“中國好聲音”
姚安县| 雷州市| 伊金霍洛旗| 通海县| 万盛区| 奉新县| 新晃| 聂荣县| 上林县| 达州市| 伊通| 常州市| 鲁甸县| 海城市| 申扎县| 北京市| 东宁县| 海阳市| 莱芜市| 宜昌市| 丰都县| 商水县| 浮梁县| 仪征市| 沛县| 泾阳县| 南江县| 衡阳县| 余姚市| 酒泉市| 阳朔县| 呼伦贝尔市| 晴隆县| 奉化市| 都匀市| 台北县| 遂溪县| 广宁县| 什邡市| 老河口市|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