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龍,祝高飛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1452)
所謂軟土地基就是強度較低而壓縮量較高等工程病害的軟土層,并且軟土中大量的富含黏土以及粉土等微小顆粒,軟土地基的強度不高、沉降量較大、長期較難達到穩(wěn)定等特性,往往給道路工程施工造成嚴重的威脅。倘若處治不好,軟土地基在受到內外力及其他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就會產生軟土的地下水位升高、地基變形和坍塌等現(xiàn)象。為了確保軟土地基可以在市政路橋工程中得到充分利用,需要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情況以及路橋工程的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增強軟土的性能。
軟土本身富含較多的天然水且透水性低性,根據(jù)大量工程實例資料和試驗結果總結得出軟土地基中天然水的含水量在50%~70%,在南方某些地區(qū)軟土地基的含水量甚至高達200%。含水量與土壤的軟弱度為單調遞增函數(shù),與土壤承載力為單調遞減函數(shù),隨著含水量的增加,松軟度也會大幅度提高,同時軟土流變性和不均勻性等工程病害也呈現(xiàn)出來,從而使地基的承擔的荷載能力逐漸削弱。在工程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為結構或構件的內力作用以及變形的外力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造成壓力過大,工程面臨隨時沉降甚至塌陷的危險,倘若沉降問題的處治工作不到位或者未及時發(fā)現(xiàn),沉降愈演愈烈,就會增加后期施工難度,逐漸產生不規(guī)則的沉降。倘若工程突然間出現(xiàn)不斷沉降的現(xiàn)象,就會造成路面坍塌,尤其是在市政路橋工程中,社會關注度和影響較大,必須高度重視這一問題。
由于軟土地集中有機物質含量較大,軟土呈現(xiàn)出松軟的狀態(tài),并且土質的孔隙較大,因此,勢必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針對軟土地基進行大范圍的壓縮,尤其是在市政路橋工程中,倘若沒有很好地處理好軟土地基所具備的較強壓縮性,會降低工程的耐久性,同時對周圍的建筑物以及道路自身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路基坍塌、邊坡錯位以及地面沉降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給人們的出行造成困擾,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此,市政路橋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應該重視軟土地基具備較強壓縮性的特點。
受到天然水水量大及其壓縮性較強特點的影響,軟土地基的荷載能力也隨之不斷下降,倘若承載量過大,就會對軟土地基產生強制性的壓縮,進而損壞軟土地基的整體性,導致沉降現(xiàn)象大面積產生,承載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市政路橋工程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周邊環(huán)境的不同,市政路橋工程和其他的工程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市政路橋工程的設計要求更高、更嚴格。由于不同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不同,對其路面的平整度要求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嚴格執(zhí)行市政道路相關要求的基礎上予以適當?shù)奶幚盹@得尤為重要。倘若軟土地基等級較高可以選擇強力方式進行處理,盡可能減少軟土地基的沉降量。相反,倘若地基的軟土等級相對較低,就可采用加載等相關技術在軟土沉降之后,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軟土地基處理方案,另外方案中軟土地基高度及深度對軟土地基的處理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過程中應該根據(jù)方案要求嚴格執(zhí)行,進而確保市政路橋工程的質量及順利推進。
市政路橋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的建筑物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所以在處理軟土地基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周邊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對地基弱路堤高的問題應該重視起來,以減少對周圍建筑物影響程度為目的來降低軟土地基的沉降,同時重視不同地區(qū)支撐基礎的土體特點不同,結合工程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以便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
在市政路橋施工過程中對軟體地基進行處理的技術有很多,通常情況下,在處理穩(wěn)定性較差的軟土地基時采用粉噴樁技術。所謂粉噴樁技術就是運用相關設備及技術以鉆孔的方式將固化劑通過特殊的壓力壓入地基中,促使土壤中的水分和壓入的固化劑混合產生化學反應,大大降低軟土地基中的天然水含量,同時將其固結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在施工之前應該對工程現(xiàn)場的地質狀況進行詳細勘察,同時測量工程原地高程數(shù)據(jù)及土工常規(guī)實驗,做好相關數(shù)據(jù)及信息的收集和記錄工作。另外在運用粉噴樁技術處理軟土地基時還應該對各項參數(shù)進行細致對比,將其參數(shù)比例作為粉噴樁的強度,同時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shù)膶?shù)比例進行調整,提高樁施工的質量。倘若想要確保粉噴樁技術的流動性,則可以適當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或者硫酸鈉等原料,在增強固結成效的同時形成隱形粉噴樁,進而提高軟土地基的荷載能力,隨后鋪設一層黏性土以及沙土墊層以便確保軟土地基路面的平整性及穩(wěn)定性。除此之外,按期對攪拌狀況以及粉噴樁的直徑進行詳細檢查,在鉆機使用前后及時檢查所使用鉆機的鉆頭,保證鉆頭的磨損程度不高于2cm,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成樁的質量。
由于軟土地基中天然水含量較高,因此處理軟土地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將其中的水份排出來,結合市政工程以及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方式盡可能地排出更多的水份,增強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及工程的安全性。一般排水技術分為兩種,分別是表層排水技術以及深層排水技術,這兩種技術對于軟土地基處理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也是確保排水技術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條件。
表層排水就是在地基中軟土的基礎上鋪設一層砂石,進而有效減少軟土地基的含水量。另外,將壓力排水與鋪設砂石層結合起來共同使用排水效果更佳,這種相結合的方式排水量較大,加速軟土層固結和沉降效果,確保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和安全性,為之后的施工工程的推進夯實基礎。
深層排水技術是處理軟土地基的重中之重,其和表層排水技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深層排水通常采用擠密技術,并且配合排水井共同使用才能完成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在使用深層排水技術的時候,首先將擠密設備打入到軟土地基中,隨后利用設備具有的較強壓力將軟土中的水分擠壓出來并利用排水井排出,地基失去水分就會逐漸固結。在使用深層排水技術之前應該對現(xiàn)場軟土地基的實際厚度以及真實的含水量進行詳細測量,根據(jù)技術要求嚴格操作,促使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達到最好的效果。
由于軟土地基中土壤內含有大量的黏土及粉土等微小顆粒造成土質疏松,孔隙過大,而運用強夯處理技術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在市政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強夯處理技術得到了普遍應用,盡可能地弱化軟土較強的壓縮性,進而增強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強夯處理技術主要就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將一定重量的物體從高空中墜落下來,對軟土地基進行打擊進而縮減土質的孔隙,從根本上降低市政路橋工程中固定建筑框架結構的難度,規(guī)避之后施工過程中坍塌等不良問題的發(fā)生,提升建筑框架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強夯技術簡單易操作,施工人員運用起來方便快捷。在運用強夯處理技術的時候應注意,在工程附近如果有鐵路的情況下不能直接采用這項技術,應該在施工現(xiàn)場的周圍開鑿隔振溝槽,確定重物拋落產生的振感不會對鐵道以及附近居民產生影響,在此基礎上應用強夯處理技術。
壓實加載處理屬于一種純靜態(tài)固結技術,也被稱為加載壓實技術。在運用此項技術的時候,應該將其對周圍建筑物造成的影響放在首要位置,將鋼板打入軟土地基中確保地基的穩(wěn)定性,同時對軟土地基實施壓實加載處理,促使水位下降。注意,在運用加載壓實技術過程中應該確保路面的結構層不被破壞,將加載壓實技術中剩余的力量提前釋放出來。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標準計算出加載壓實技術所需要的加載量,倘若加載量過大,就會大大降低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另外,還要及時觀察和測定加載壓實作業(yè)的范圍及其技術的運用狀況。
在市政路橋工程中,通道與涵洞是最主要的構成部分,通常情況下利用旋噴樁技術加固軟土地基。旋噴樁技術就是運用特殊的設備將噴頭與注泵管放置在軟土地基的底部,同時利用高壓裝置方式以噴灌的方式將漿液注入到軟土地基中,優(yōu)化漿液的密度,增強軟土地基的荷載能力,提高其穩(wěn)定性。另外,在噴灌過程中,由于漿液的密度提高了,在漿液噴灌到軟土部分的時候,對其產生較強的破壞力,因此在使用旋噴樁技術的時候應該確保作業(yè)范圍內沒有任何障礙物。通常情況下在使用該項技術的時候,會將旋噴樁設備同時設置在路堤以及橋臺等位置,規(guī)避加固過程中路堤和橋臺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但是路堤過高,利用旋噴樁技術進行加固的時候,無形中就增加了軟土地基的處理難度及成本,在遇到上述情況時建議轉變成架設橋梁。
軟土地基一旦出現(xiàn)塌陷、變形以及沉降等不良現(xiàn)象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在市政路橋工程施工前后應該運用與之相適應的技術用以提高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和荷載能力。盡管這些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在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在工程施工之前去除地基中的軟土部分,填充一些質量較高的土壤進來,將軟土地基轉變成優(yōu)質土壤地基,從根源上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以及市政路橋工程的安全性。土質置換技術通常運用在小規(guī)模的市政路橋工程中,大型工程則不建議使用,否則就會大幅度提高施工成本。
在市政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該對軟土地基的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監(jiān)督,確保每項施工工序都在遵照相關標準和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并且與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采用相對應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確保軟土地基質量的同時減少成本支出,同時有效規(guī)避后續(xù)施工中各種問題的發(fā)生,進而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