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宇
(遼寧省健康產業(yè)集團鐵煤總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調兵山 112700)
常見的肝病類型是病毒性肝病,涉及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肝炎與肝硬化,給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張紅東和海向軍[1]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HBsAg病毒攜帶率占全國人口的1/10,由此可見我國乃肝病大國,所以很多人畏懼肝病,也有很多人歧視肝病病毒攜帶者,這就加大肝病患者的心理壓力。作為病毒性肝病患者,若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病情很容易發(fā)生惡化,可能轉變成惡性腫瘤。目前,檢查病毒性肝病重要的項目就是血液生化檢測。本研究挑選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與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0名健康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析生化檢驗指標在病毒性肝病診斷中的應用及特點,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0名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入選條件:觀察組患者確診為病毒性肝??;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臟器、組織嚴重病變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妊娠、哺乳期者;有意識、精神障礙者。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22~75歲,平均(54.25±2.91)歲;疾病類型:2例甲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39例乙型病毒肝炎感染,7例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對照組男30名,女20名,年齡25~70歲,平均(51.4±2.6)歲。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都執(zhí)行常規(guī)生化檢驗指標檢測與新增生化檢驗指標檢測。檢測前1 d告知患者檢測當日禁食。檢測當天,采用真空負壓非抗凝管采集患者肘正中靜脈血5 mL。設置醫(yī)用離心機參數為3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再把上層血清放到 -20 ℃的環(huán)境中存儲備用。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生化檢驗指標。
1.3 觀察指標[2]分析兩組蛋白生化檢驗指標與酶類生化檢驗指標。蛋白生化檢驗指標涉及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酶類生化檢驗指標則有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脫氫酶(GLD)。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19.0處理本次試驗數據,用()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蛋白生化檢驗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TP、ALB、A/G、PA都低于對照組,GLB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酶類生化檢驗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ALT、AST、ALP、GLD都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肝病是肝臟發(fā)生病變,包括肝硬化、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酒精肝、肝癌。按發(fā)病機制劃分,肝病可分成病毒性肝病與非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是許多肝炎病毒共同作用所引發(fā)的疾病,主要表征是肝臟受到損害,有傳染性,常見致病病毒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非病毒性肝病分成4種:長時間飲酒過量導致肝臟損傷性疾病就是酒精性肝病;因化學毒物、生物毒素引發(fā)肝臟病變就是毒物性肝??;機體中某種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xiàn)異常引發(fā)肝病就是新陳代謝異常性肝病;許多脂肪積存在肝細胞中引發(fā)肝臟病變就是脂肪性肝病。
病毒性肝病是常見傳染病,由多種肝炎病毒所致,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較高的發(fā)病率,危險系數高[3]?;颊叩闹饕Y狀是渾身疲倦乏力,體形消瘦,貧血,可發(fā)生口角炎、陰囊炎、多發(fā)性神經炎,同時大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4-5]。病毒性肝病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與身體健康,極為有必要及時精準診斷疾病。開展病毒性肝病的早期診斷就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提供理論基礎用于診斷治療,同時有助于穩(wěn)定患者病情,延緩其發(fā)展。目前,科學技術發(fā)展迅猛,社會經濟水平也日益提升,不少現(xiàn)代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yī)療診斷當中,使得疾病診斷效率大為提升,這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生化檢驗。
表1 兩組常規(guī)生化檢驗指標對比()
表1 兩組常規(guī)生化檢驗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新生化檢驗指標分析(U/L,)
表2 兩組新生化檢驗指標分析(U/L,)
病毒性肝病伴隨病情進展將轉變成肝硬化、肝纖維化[6-7]。因此,在檢測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指標時,分3種情況引發(fā)指標出現(xiàn)改變:第1種是肝細胞受到損傷后,細胞中的物質滲入到血清內,促使血清所包含的物質濃度升高,如ALT與AST;第2種是肝臟組織受到損害,削弱肝臟中某些物質的合成能力,此物質于血清中的濃度也就隨之降低,如ALB、膽堿酯酶(CHE);第3種是肝臟受到損害后,需通過肝臟進行代謝的物質滯留在血液中,引發(fā)其濃度上升,如總膽紅素(TBil)和γ-谷氨酰基轉移酶(GGT)[8-11]。
楊潔等[12]的相關報道指出,引發(fā)病毒性肝病的重要誘因就是肝炎病毒,病情的進展會致疾病轉化成肝硬化,從而引發(fā)肝組織纖維化情況,嚴重損害人體肝細胞。在肝細胞受損程度不大的情況下,肝細胞的主要表征是細胞性質發(fā)生改變,同時,細胞質中的酶類物質與蛋白會逐漸滲入至血液中;而在肝細胞受到嚴重損害時,細胞器就會遭受嚴重損傷,增加細胞核中的蛋白量。不同的病變時期,會有不同的肝臟代謝物質產生,因此,有著一定特殊性的敏感物質就可以成為極佳的診斷指標。
診斷肝功能的參考性指標是ALT,因為肝功能受損后,內容物滲入到血清之中,使得ALT指標水平上升[13]。封志嵐等[14]實踐證明,即使1%的肝細胞被破壞,也會促使ALT水平上升,所以,ALT成為肝功能的敏感性指標。診斷、鑒別肝細胞受損的參考指標就是AST,它存于線粒體內,基本損傷肝功能不會誘發(fā)AST水平改變,僅在嚴重損傷肝臟時,才會使得AST水平上升。膽堿酯酶(CHE)屬于糖蛋白,陳志平[15]的調查發(fā)現(xiàn),肝細胞功能下降,會引發(fā)CHE水平跟隨降低,所以,CHE也成為診斷肝功能的重要參考指標。另外,還應當關注的是,除肝病外,腦梗死、腎炎也會引發(fā)CHE水平下降,診斷疾病時,應當仔細鑒別。
本次研究,觀察組的TP、ALB、A/G、PA都低于對照組,而GLB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ALT、AST、ALP、GLD都高于對照組(P<0.05)。據此證明,蛋白生化檢驗指標與酶類生化檢驗指標提供有效參考數據用于診斷與治療病毒性肝病患者。
總之,與健康群體相比,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各項生化檢驗指標都存在較大差異,可以依據生化指標檢驗結果,準確地評估出疾病種類,提升診斷效率,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