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芹
清晨5點半,帶好菜、蝦、肉、輸液裝備及藥品,前往老媽家。媽媽今年90歲,失智、不能自理。
早上7點半,媽媽還沒醒。我琢磨著怎樣給老媽做早餐?,F(xiàn)在,她的消化功能下降了,每日的生命活動都在“吃老本”。原先每天能喝一袋牛奶,吃一個蒸蛋,現(xiàn)在蒸蛋還能吃,牛奶卻喝不下了。
媽媽醒后,穿衣起床。對老人來說,除非癱瘓,一天二起二臥是必須的。有些老人常說“等我不能動了,就去養(yǎng)老院”。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沒照顧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
對于媽媽這種狀況,失去語言功能,不能訴說喜怒哀樂、表達冷熱暖涼的,在養(yǎng)老院里早已絕對臥床。
待媽媽吃飽喝足,下面的活動就是坐輪椅去外面走走,見見老朋友、老同事。盡管老媽早已不認識人了,但別人認識媽媽,打個招呼,對媽媽來說也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媽媽的午飯一般是面條、餛飩。去年年初,老媽每頓還能吃7~8個水餃,今年只能吃4~5個。因為咀嚼、吞咽功能下降,有時餃子需要在料理機里打碎了再吃。
下午,約好護士來家給媽媽打靜脈針。晚飯做的南瓜稀飯,稀飯里再摻入我事先做好的魚粉,算是營養(yǎng)全面了。入夜媽媽依舊在打吊針。由于打吊針排尿多,我得提前給她換上夜用的尿褲,再啟程回自己的家。
第二天清晨5點半,老媽仍在沉睡。我的新一天已重新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