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模
《國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部重要的國別體史書,是西周、春秋時期列國君臣治國理政的言論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歷史資料匯編,內容極其豐富。其思想以儒家為主,道家、法家、墨家等各派思想兼而有之,先秦諸子各個流派的思想都可以在《國語》中找到痕跡,而其思想的核心要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以人為本”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實質是強調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生命價值與獨特地位,肯定人民在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人與宇宙的關系中,人是宇宙的中心,《禮記·禮運》云:“人者,天地之心也。”在人與自然萬物的關系中,人是萬物之靈,《尚書·泰誓》云:“惟人為萬物之靈?!薄墩f文解字》云:“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薄豆茏印ぐ匝浴吩疲骸胺虬酝踔家?,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惫湃松羁陶J識到,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這個本理順了、牢固了,國家才能鞏固。反之,這個本搞亂了,國家勢必危亡?!耙匀藶楸尽钡乃枷朐凇秶Z》中表現(xiàn)得非常充分。
君與民的關系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命題,《荀子·王制》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碧铺诶钍烂褚嘁源苏摼耜P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語》中體現(xiàn)了正確的君民觀。《魯語上》曰:
晉人殺厲公,邊人以告,成公在朝。公曰:“臣殺其君,誰之過也?”大夫莫對,里革曰:“君之過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殺,其過多矣。且夫君也者,將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縱私回而棄民事,民旁有慝無由省之,益邪多矣。若以邪臨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專,則不能使,至于殄滅而莫之恤也,將安用之?”
魯成公問晉厲公被殺是誰的過錯,里革直言不諱地回答說“君之過也”。里革認為君王一定要處理好君和民的關系,為民眾做出表率。如果君王自身不正,則無以安民。愛民之君一定得到百姓的擁戴,虐民之君必將遭到百姓的反對,“桀奔南巢,紂踣于京,厲流于彘,幽滅于戲”,都是沒有處理好君和民的關系而身死國滅的典型。所以,雖然君對民具有絕對的權威,但民又是君的基礎,對君具有制約作用。只有君和民各盡其道,才能達到尊君愛民的和一境界。
君王要惠民利民。治理國家有不變的法則,但最根本的還是讓人民獲得利益?!痘茨献印镎撚枴吩疲骸爸螄谐?,而利民為本?!本跻欢ㄒJ識到民生問題關乎戰(zhàn)爭勝負和國家興衰,因此重視民眾需求并廣施恩惠,才可以贏得民眾的支持?!遏斦Z上》曰:
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zhàn)于莊公。公曰:“余不愛衣食于民,不愛牲玉于神?!睂υ唬骸胺蚧荼径竺駳w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動不違時,財不過用;財用不匱,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無不聽,求福無不豐?!薄爸行膱D民,智雖弗及,必將至焉?!?/p>
長勺之戰(zhàn)是春秋時期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魯國弱,齊國強,力量對比懸殊,但最終魯國取得了勝利。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魯莊公虛心納諫,接受曹劌的建議,能夠“布德于民”,在戰(zhàn)前做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準備,為展開軍事行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君王只要做到“中心圖民”,心里始終裝著百姓,心里時刻想著百姓,就一定可以達到目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的命運前途取決于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君王要尊重民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中,古人已經認識到“民意不可違、民心不可欺”的道理,非常留意和重視民意?!渡袝ぬ┦摹吩疲骸疤祚嬗诿?,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民眾的想法代表上天的意志,民眾所希望的事情,上天必然會聽從,民意不可違背。周代很早就建立了“采風”制度,周天子派專人負責到民間采風,從而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把握執(zhí)政的得失,及時采取措施緩和、化解社會矛盾,以維護和延續(xù)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但是,這樣的良好傳統(tǒng)到了西周后期已經不被重視?!吨苷Z上》記載,周厲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任用佞臣,橫征暴斂,對民眾的壓迫無所不用其極,引起了國人的強烈不滿,民眾對暴政議論紛紛,邵公對厲王進行了規(guī)諫,他不但沒有改正自己的過錯,反而變本加厲,采取了極端的止謗措施,“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國人稍有議論,便橫加殺戮,以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邵公諫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p>
厲王仍置若罔聞,卻不知沉默中積蓄著更加巨大的反抗力量,“三年,乃流王于彘”。邵公修辭設喻,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警策之語昭示后人,要汲取歷史教訓,順應民眾心聲。民眾的議論,是統(tǒng)治者執(zhí)政的一面鏡子。唯有體察民情,尊重民意,國家才不會有覆舟之患。
《國語》所體現(xiàn)出的“以人為本”,與《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管子“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的思想是一致的,這些論述形成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愛民、利民、順民的政治思想傳統(tǒng),充滿了人文主義情懷。今天,發(fā)揚“以人為本”的思想,順應民心、關注民生、尊重民意,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擁護和愛戴,體現(xiàn)的正是以人文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
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思想,是中國古代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準則和最高境界。古人認為人與自然是相通的,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藨擁槕匀唬缟凶匀?,達到與自然和諧的狀態(tài)??鬃诱f:“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從不夸耀自己的功勞,春夏秋冬輪回交替,萬事萬物茁壯生長,一切都是自然的作用。古人在對四季運行、萬物生長、人類自身以及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準確把握和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形成了樸素的生態(tài)意識,強調人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國語》中正包含著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思想。
中國古代是農業(yè)社會,先民極其重視農耕,形成了專門的“藉田禮”,孟春正月,天子在藉田中舉行親耕儀式,以勸農耕桑?!吨苷Z上》記載周宣王即位后卻不舉行藉田禮,虢文公直言進諫:
夫民之大事在農,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給于是乎在,和協(xié)輯睦于是乎興,財用蕃殖于是乎始,敦龐純固于是乎成。是故稷為大官。古者,太史順時脈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fā),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fā)……
虢文公認為農業(yè)生產是民生大事,上帝的祭品、民眾的繁衍生息、國家大事的供給、財用的增長、民風的形成,都出自于農耕。藉田禮是農耕時節(jié)到來的標志,立春之時,土地解凍,地氣升騰,就可以開始春耕生產了??梢?,先民已經對農時和農作物生長規(guī)律有了很好的把握,在勞動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知道尊重自然規(guī)律對農業(yè)生產的重大意義。
人類與動物和植物的關系極其密切,在順應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古人通過對草木和蟲魚鳥獸近距離的接觸和精細的觀察,對自然萬物有了理性的認識,極其重視動植物的休養(yǎng)生息,提倡對自然資源合理開發(fā)和適度利用,《國語》中體現(xiàn)了這種意識?!遏斦Z上》記載,魯宣公夏天的時候在泗水撒網捕魚,里革把漁網割斷后丟在一邊,并給宣公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tài)保護課:
古者大寒降,土蟄發(fā),水虞于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助宣氣也。鳥獸孕,水蟲成,獸虞于是乎禁罝羅,矠魚鱉以為夏犒,助生阜也。鳥獸成,水蟲孕,水虞于是禁罝罜,設穽鄂,以實廟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蘗,澤不伐夭,魚禁鯤鮞,獸長麂麌,鳥翼鷇卵,蟲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訓也。今魚方別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藝也。
里革指出,新生的枝芽,初生的草木,以及小魚、小鳥、幼獸、幼蟲,都應該“網開一面”,萬物方可繁殖生長。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反之,過度捕撈和砍伐,必然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造成生態(tài)災難。這些古人留下的教訓,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國語》所體現(xiàn)的生態(tài)思想,與儒家學者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孟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的生態(tài)保護思想是一致的,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都是古人在生產實踐中積淀的生態(tài)智慧,我們應該從中汲取營養(yǎng),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和而不同”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上,中華文化歷來主張“和”,“以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價值取向?!昂汀弊值脑熳志吞N含著古人“和諧”的觀念?!昂汀弊种詮暮蹋驗楣湃苏J為禾是和諧的代表,“禾苗是人為種植的,但必須得到天地、日月、空氣、水土、種子、肥料等自然條件的協(xié)調,是人與自然最好的合作,也是天地之氣最平衡的交流”。(王寧:《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三聯(lián)書店2018年版,P103)“和”是人和、事和,是社會人際關系和諧的美好狀態(tài)。“和而不同”是對“和”這一基本理念的具體闡發(fā)。古代先賢圣哲的諸多箴言,如“和為貴”“致中和”“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都包含著“和而不同”的哲理?!秶Z》對“和而不同”有非常精辟的論述。
“和合”一詞,最早見于《國語》。《鄭語》記載,鄭桓公與史伯在談論“興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時,提出“和合”的概念: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聽協(xié)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棄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為王公侯伯。
史伯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認為虞、夏、商、周之所以能夠成就與天地一樣長久的赫赫功業(y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能夠在天地和人事之間創(chuàng)造和合關系?!昂秃稀彼枷虢涍^歷代學者的不斷闡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語》記載,鄭桓公對西周王朝因專制統(tǒng)治而面臨衰亡的局面深感憂慮,向史伯請教,尋求避禍之道和應對之策,希望找到天下興衰之由。史伯贊同桓公認為周王朝將要衰亡的判斷,并從自然規(guī)律和歷代圣君求“和”的具體事例中,闡發(fā)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wèi)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shù)以訓百體。出千品,具萬方,計億事,材兆物,收經入,行姟極。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周訓而能用之,和樂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異姓,求財于有方,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務和同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剸同,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
史伯提出了先秦哲學中一對重要的矛盾范疇:“和”與“同”。指出“以他平他謂之和”。意思是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允許不同事物的存在,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協(xié)調和平衡,實現(xiàn)多樣性的統(tǒng)一?!昂汀笔呛椭C、統(tǒng)一,“同”是相同、一致,二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昂投煌本褪窃诔姓J個體差異性和事物多樣性的前提下,追求內在的統(tǒng)一,而不是表象上的一致。“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是一個自然的規(guī)律。實現(xiàn)了和諧,萬物即可生長發(fā)育,如果完全相同,則無法發(fā)展、繼續(xù)。史伯以“聲無一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為喻,揭示出一個普遍性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不是單一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多種要素的和諧統(tǒng)一。國家的興衰存亡全在于一個“和”字,“和而不同”一定興旺,“去和而取同”必定衰亡。
《國語》所提出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春秋時期得到了繼承與發(fā)展?!蹲髠鳌ふ压辍逢套訌膰艺螌用骊U述“和而不同”,認為君臣之間應該允許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見,需要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達成“和”,才是國家政治應有的狀態(tài)和理想境界。孔子將這一理念引入到社會領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論語·子路》),用來闡述做人的道理,“和而不同”成為區(qū)別君子和小人的標準之一?!昂投煌边@一兩千多年前的古老思想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開放、包容、互鑒、共享的人文情懷,成為處理人際關系、國際關系的思想指南,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張“世界名片”。
(作者為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