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南
我上大學時,就知道“敦煌女兒樊錦詩”,至今有30多年了。1979年,我們大學二年級,跟隨王永興、張廣達先生選修《敦煌學研究》課程,我們的一些作業(yè)發(fā)表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編的第一本《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上。從那時起,敦煌就是我們心中的圣地,那時就知道了“樊錦詩”這個名字。
真正有幸與樊先生“結緣”,是偶然也有必然。2015年春天里的一個晚上,已經十點多鐘,手機忽然響起來,聽到的第一句話是:“我是樊錦詩?!碑敃r我正坐在電腦前寫作,一下子站了起來,是驚訝,也是崇敬。樊先生找我,是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護;跟我這個“陌生人”打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電話,說的都是敦煌,都是她的使命和擔當。從此之后,我的心就和樊先生連在了一起。
2015年6月初我和幾位國務院參事一起到敦煌,考察調研莫高窟的保護問題。樊先生條分縷析地為我們介紹情況,領我們在洞窟中上上下下,急迫的心情溢于言表。那個時候,我真正體會到,敦煌就在她心里,她心里滿滿的都是敦煌。一步一步摸索,一步一步試探,一步一步總結,一步一步向前。守護莫高窟,守護敦煌,是她的全部心血、全部精力所在。先生心靈的歸宿就是敦煌,她把敦煌莫高窟考古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帶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樊先生是我們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請來的第一位特邀訪問教授。我們的文研講座、文研論壇,都是由樊先生開篇。樊先生在北大的講演,吸引了無數(shù)北大青年學子,為了得到一張門票,靜園二院門前史無前例地排起了大隊。當時我們就準備為先生做口述訪談,后來知道顧春芳老師已經著手,于是一直期盼著這本書問世。
這部書的版權頁上標注出版于2019年10月,其實我是9月18日下午拿到。當天下課后看到顧老師請學生送來的這本書,當晚就開始翻閱。許多熟悉或不熟悉的情境一一呈現(xiàn),書中有國事也有家事:其中內容正如標題所示,重在一個“心”字。在樊先生和彭金章老師的心目中,祖國的需要就是他們的心靈歸處,就是他們的家。書中述說的有些部分,看了真是不忍放下,又不忍再讀。
書中的莫高精神和北大精神血脈相連。樊先生是敦煌的女兒,也是北大的女兒。她對指導教師蘇秉琦先生、宿白先生的情感,對母校北京大學的情感,從來沒有淡忘過。來自北大老師學生的請求,她事事盡力。三年前的9月8日,就在靜園二院208這同一個房間里,樊先生和彭金章老師共同參加了文研院主辦的論壇,共同講述了莫高窟的保護歷程。
說到彭金章老師,他的微信地址,到今天還留在我的手機中。當時我注意到,彭老師的微信昵稱是“未名湖”,頭像圖片也是未名湖。我心中真的感覺震撼:1963年畢業(yè)的彭老師、樊老師,離開北大已經半個多世紀,北大什么樣的精神力量始終支撐著他們,激勵著他們?
2019年暑期,我有個機會和樊先生以及先生的長子在一起交流,其間樊老師提到孩子初生的情境,作為母親,我真覺得無法想象。但在先生的敘述中,既十分動情,又處之淡然。在這本書中,看似散淡的語言中,點點滴滴滲透著樊先生對親人的摯愛,對事業(yè)的摯愛,“大愛”融為一體,無法分割。如《自序》所說,她和彭老師是“用愛和生命踐行著自己神圣的誓言”。
樊先生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就是講大實話?!边@本書中,她講到自己的心路歷程,當年的內心苦悶、寂寞與掙扎,講到支持她一步步走來的動力,句句切實,句句動人。她說話、發(fā)言,從來都是直入主題,從來不會輾轉逢迎。她讀書時清純開朗,如今仍然質樸本真。說起北大,說起敦煌,說起常書鴻、段文杰先生,她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總是有許多心愿還沒完成。
近些年來,樊先生得到的獎項無法計數(shù),但她還是她:謙和親切,平靜而又堅毅,有時像孩子一樣簡單純真。始終讓我驚訝的是,在樊先生瘦小的身軀中,居然蘊含著無盡的力量。樊先生真正是知識分子的脊梁,無論有多少周折,多少不幸,她都不曾沮喪,不曾放棄自己的理念與追求。她講話慢慢的,看似平平淡淡的,卻又是深思熟慮斬釘截鐵的。這種內在的柔韌與執(zhí)著,這種內在的信念與堅強,這種對于理想和初心的堅守,永遠是我們效法的榜樣。
(作者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