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軍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學生在合作中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從而促進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與實施,“合作學習”受到了廣大英語教師的普遍重視。但從實際操作及教學效果來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仍存在不少問題,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低效現(xiàn)象
1.場面熱鬧,實效甚微
在觀摩課、展示課上我們看到的是學生人人參與,無論是pairwork、groupwork或discussion,上課的氣氛似乎恰到好處;而在平時,場面就不盡人意了。
2.場面冷清,學生茫然
有時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會發(fā)現(xiàn)教室里鴉雀無聲,大部分學生只顧獨立思考,少數(shù)學生甚至毫無動靜。他們圍坐在一起,心理上卻相互隔離,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
3.“紅花”表現(xiàn),“綠葉”旁觀
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在一堂公開課中,如果是自由搭配組合小組,優(yōu)等生樂于尋找其他優(yōu)等生,導致課堂上出現(xiàn)“一邊倒”的現(xiàn)象。其他小組如站在山腳下仰望山巔,缺乏競爭的信心,學習的障礙大大增加。
二、改變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低效現(xiàn)象的對策
1.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宜采用異質(zhì)分組的原則。我把男生和女生,英語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主動發(fā)言的與性格直爽又能扮演提問者角色的學生分在同一組。一般安排3~4人為一組,并指定討論小組的組長,組長應有責任心,善于協(xié)調(diào)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得小組成員間能夠很好地交流。
2.話題策劃
我在組織課堂討論前,深入研究課文,理出課文的基本框架、課文內(nèi)容以及課文所傳達的意義,挖掘課文的內(nèi)涵,精心設計討論的話題。例如:新人教版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提到了中國申辦奧運的話題,但沒有詳細的介紹,我讓學生圍繞如下話題分組討論。Topic 1:W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What can you learn from it?Topic 2:Why did Beijing bid for the right to hold the 2008 Olympic Games?Topic 3:What will you do in 2008?
多數(shù)學生平時喜歡體育運動,他們頓時覺得有話可說了。學生通過討論領悟了“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認識到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的競技,還是世界人民友好交往與合作發(fā)展的時機,從而真正理解了文中“You must be very Proud.”的內(nèi)涵。
3.材料準備
有些話題學生課內(nèi)稍做準備就可以進行討論,有些話題則要求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拓展,此類話題需要學生提前做好準備。我指導學生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和請教師長等渠道獲取相關信息,然后對信息進行整理,使之適合話題的要求。
4.過程監(jiān)控
小組討論活動的過程比活動的結(jié)果更重要。教師要關注討論的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各自的努力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我調(diào)控討論的方向和進程,對討論適時進行“點撥”和引導,并解決學出所遇到的困難,尤其要關注那些“沉默”的學生和冷場的小組,給他們以鼓勵和指導,使他們?nèi)谌氲叫〗M活動中去或積極使小組“活躍”起來。
5.成果評價
討論結(jié)束后,我要求所有學生認真聽取各小組的匯報。我不僅對討論結(jié)果進行評價,而且對討論過程進行評價。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成果,同時也將之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jù),形成了“組內(nèi)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在具體英語課堂實施中,我運用了量化考核制度,將小組作為一個整體,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得分則集體加分,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因作業(yè)、成績等原因失分,小組集體扣分。在這種評價機制的激勵下,優(yōu)生可以得到發(fā)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班級合作小組形成了一個積極融洽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真正有效的“合作學習”不是偶然發(fā)生的。因此,要從構(gòu)建學生的討論行為開始,經(jīng)常不斷地引導他們的討論行為,并且在活動中不斷研究、改進和提高,使“合作學習”真正生動活潑且富有實效。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