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如今音樂學科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教育方面的一大討論點,本文則論述了怎樣教授非音樂專業(yè)學生音樂欣賞課程,從而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藝術性與樂趣性,從而培養(yǎng)非音樂專業(y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趣審美。
關鍵詞:非音樂專業(yè);音樂欣賞課程
在高職高校大學生的基礎素質教育中,音樂欣賞課程也越來越被重視了起來,而且已經(jīng)被大量的高職高校設立為了學校的公共選修課程,音樂欣賞課程也逐漸進入了大眾學生的視野。音樂欣賞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求不僅是培養(yǎng)非音樂專業(y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修養(yǎng)。本文主要簡析目前高職院校非專業(yè)音樂學院的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以及課程建議,并且提出一些對于音樂欣賞課程問題的建議與改進方法。
1.對于高職院校非專業(yè)學生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目的。
在高職高校中,該課程由學校音樂學院的專業(yè)老師來教授,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各時期的音樂內涵與精神思想。不僅如此,通過這門課程的加入,還能夠提高非音樂專業(yè)學生們的精神境界,幫助他們拓展歷史文化結構、發(fā)散音樂性思維,并使學生們的雙商和審美都得到充分的開發(fā)。由此可見,對高職高校的非專業(yè)類學生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是極為重要的。
2.對于高職高校非專業(yè)學生音樂欣賞課程中存在的不足的討論。
2.1在現(xiàn)在的高職高校中缺乏符合本校教育觀念和進度的音樂教材。
現(xiàn)如今在一些高職高校中,教材是一項需要重視的內容,因為如今很多學校的音樂教材和專業(yè)類院校相比差距太大,在內容和專業(yè)性上都不如專業(yè)類學院教材。不僅僅是這樣,有些學校在音樂欣賞教學方面進展較為迅速,但教材與進度并不匹配,這就導致了教材的不適應性。
2.2學校中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師教學評價體系尚不夠完整。
到目前為止,許多的高職高校都沒有確立出一套完整全面的有效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體系與教師和學生關系密切,必須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體系。
2.3高職高校中音樂教師數(shù)量短缺。
現(xiàn)在在很多的高職高校中,非專業(yè)音樂欣賞課程最缺少的就是職業(yè)素養(yǎng)合格的教師,而且有些高校中的音樂類教師寥寥無幾。有更甚者,有的學校為了節(jié)省教學經(jīng)費和教材費用,甚至會在社會上找一些沒有教師資格的老師來教授學生課程,這是一種對學生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在教師教授不同專業(yè)的非音樂專業(yè)學生時,需要聲樂和器樂相結合的形式,不能僅僅只懂理論。
3.對于高職學校非專業(yè)學生音樂欣賞課程存在的重要問題的解決方法。
3.1教材問題是每個高職高校必須解決的一大重要問題。
但如何編寫出契合本校實際和地方特色的音樂教材呢?這就需要有針對性的組建音樂教材編創(chuàng)組,討論出完整有效的編寫體制和標準范圍,提出一些富有創(chuàng)意、結合實際的特色內容,再由教材編寫的專家組再次做出修改與審核意見,從而使學校的編寫教師得到足夠的啟發(fā)與靈感,編寫出立足學校實際,同時具有本地方特色的音樂教材。
3.2采用分段處理的辦法解決教學評價體系的問題。
在高職高校中,想要合理適當?shù)亟鉀Q教學評價體系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就必須重視音樂課程,比如加大對音樂教學設備和樂器的資金投入,修建適量的音樂體驗場所與練習室,不斷地發(fā)展音樂課程,使之不斷被重視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得建立教學標準體系。
4.針對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上的幾點建議。
4.1.教師應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
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代的教育節(jié)奏,針對當今在校學生們開放自由的思想潮流,學校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路,尋找新的教學方法,開辟一條適合當今“90后”大學生的新時代教學道路。在當今社會中,人們所追求多元化的音樂道路與審美,對音樂教育的質量的要求自然是高之甚高。在課堂上,教師主張與學生平等學習,互幫互助,尊重學生在音樂上的意見與疑問。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對于音樂審美自然是千變萬化,作為教師要學會包容性對待學生的意見,從而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選擇性地授課。但不論是什么形式的授課,永遠避免的就是灌輸性教學。如果教師一直是讓學生死板聆聽音樂再對照講義講課,絲毫不管學生的反應一味地循規(guī)蹈矩,這樣只會讓教師與學生兩方面都陷入被動的局面,從而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舊式課堂上的教學方案應當嘗試創(chuàng)新,試著讓教師的角色從主轉輔,讓原本充當“觀眾”的學生變?yōu)椤皩а荨?,充分享受他們自主學習的權利。音樂欣賞最終是要回歸到聆聽上的,但是這個“聆聽”也是有著雙重含義的,一是學生學會“聆聽”美妙的音樂,二就是教師要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只有做到雙重“聆聽”,教師與學生雙方才能獲得教學最終的成功,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音樂欣賞課程帶來的樂趣之處。
4.2組織校園文化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校園文化活動是音樂欣賞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鍛煉能力。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學生自我展示,鍛煉身心的絕好機會。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組織能力,更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所以,要經(jīng)常開展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實踐活動,為學生從生活中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的非音樂專業(yè)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著手研究和安排合理的教學計劃與評價體系,才能引導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如何去感受音樂之美,從而使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愛上音樂,最終達到通過音樂欣賞課鑄造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金薇薇.試論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育[D].中央音樂學院,2019.
[2]龔文莉.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8.
謝建洲 紅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