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富
11月20日下午,湖南株洲八達小學舉行了一場十分鐘的“我愛漢字”書寫比賽。這場比賽中每個年級都有各自不同的書寫內(nèi)容,都來自本年級課本的摘選。在精美的書寫展示紙上,每個同學都認認真真地完成自己的硬筆書法作品。(2019年11月23日《株洲日報》)
書法是一門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2013年初,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規(guī)定從2013年春季學期起,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但缺師資的現(xiàn)狀使書法課“大打折扣”,很多地方的中小學,書法教師都是語文課、美術課教師轉(zhuǎn)崗而來,書法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極少甚至干脆沒有。
中小學校開設書法課,能夠使學生從少年時期打下良好的寫字基礎和書寫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審美文化素質(zhì),提高審美能力和水平,陶冶情操。在電腦、手機普及的時代,人們漢字書寫機會越來越少,漢字書寫水平急劇下降,中小學生也受到較大影響,急需書法課這樣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良好途徑予以引導?!吨行W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出臺實施以后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筆者不清楚,但中小學校書法課無法開齊開足、書法教師緊缺現(xiàn)象一直存在,這是不可否定的。
事實上,我國曾頒布實施了多項政策意見,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寫字、書法教學。但不論是寫字還是書法,基本上都得不到學校的重視。雖然一些中小學校加強了寫字教學、安排了書法課,但也形式大于內(nèi)容。教育部下發(fā)的各個文件,幾乎都淪為一紙空文,收效甚微。除了學校不重視,師資不足也是個大問題。
應該說,中小學校書法教師緊缺是歷史欠賬——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體系中,許多與升學無關的課程都不受重視。但欠賬總是要還的,不能一直欠下去,遲還不如早還?,F(xiàn)在的問題是,即便教育部門、中小學校真的重視書法教育,拿出編制來恐怕也招不到書法教師——設置書法專業(yè)的高校太少,學生數(shù)量也不多,而且他們畢業(yè)了也未必愿意去中小學校教授書法課程。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教育主管部門的執(zhí)行督導力度大、學校重視、學生感興趣,師資問題總能解決,書法課一定能夠開齊上好,孩子們的寫字和書法水平也一定能夠得到大幅提高。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