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杰 陳蓓蓓
摘 要: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詩詞,他的詞作現(xiàn)存于世的僅有五首,但各有韻味,表達出他內心真摯的情感。范仲淹的詞作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情景交融,境界開闊;語言曉暢,直抒胸臆。
關鍵詞:范仲淹 詞作 藝術特色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杰出的文學家。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詩詞,詩歌存世有三百零五首,詞作現(xiàn)存僅有五首。范仲淹這五首詞作內容豐富,北宋內憂外患的局勢、邊塞蕭瑟的秋景、宦海浮沉的感悟、憂國憂民的情懷,都在他的詞作中呈現(xiàn)。他的詞作風格各異,各有韻味,情感真摯。本文結合范仲淹詞作鑒賞,分析其詞作的藝術特色。
一、題材廣泛,風格多樣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矛盾已經變得愈加尖銳,冗兵、冗官、冗費等一系列問題使得國家漸漸入不敷出,外部危機四伏,北有契丹的遼國,西有西夏,北宋局勢已經變得內憂外患。范仲淹自幼飽讀儒家經典,胸懷兼濟天下的抱負,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范仲淹《岳陽樓記》),上疏議政,推行慶歷新政,主張實施新政,整頓吏治,剔除弊政,減免徭役,發(fā)展生產,但因反對派攻擊革新,范仲淹多次因諫被貶謫。他“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戍邊西北,戰(zhàn)功卓著,治理地方,造福于民。
范仲淹復雜的人生經歷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使他的詞作關注生活現(xiàn)實,他的五首詞作題材多樣,內容豐富,詞作內容有書寫戍邊西北期間的邊塞生活,有閱讀史書的感悟,有描寫風景的詠嘆,有抒發(fā)旅居他鄉(xiāng)的愁思,也有表達他仕途受阻、政見受挫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之情。
《漁家傲·秋思》是廣為傳頌的名作,作者生動描寫了邊塞的壯闊之景,表達了他的思鄉(xiāng)報國之情?!皩④姲装l(fā)征夫淚”,我們仿佛看到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將軍,因西夏入侵久戍邊地、憂心如焚的心情。范仲淹這首詞把邊塞的風景和戍邊生活寫入詞作,風格豪放。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這首詞寫自己閱讀史書的感悟,向自己的知音歐陽修傾訴內心的感受。作者閱讀蜀志,感慨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作者懷古傷今,想到自己提出的慶歷新政改革失敗,政治理想破滅,“問白發(fā)、如何回避?”不由感嘆人生苦短,時光流逝,功業(yè)未成,內心深重悲涼。
《定風波·自前二府鎮(zhèn)穰下營百花洲親制》這首詞記錄作者游百花洲的心情。范仲淹因向皇帝上書勸諫,為民請命,多次被貶謫。慶歷六年,范仲淹抵達任所鄧州,營造了百花洲,并設立花洲書院,閑暇之余他到書院講學,使鄧州文運大振?!鞍倩ㄖ奚蠈し既ァ保髡邅淼桨倩ㄖ迣ふ掖禾烀谰?,他感受到了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恍然身入桃源路”。“桃源路”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路,作者貶謫期間,從山林原野得到片刻的歡愉,但作者的內心是不平靜的,“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shù)”,是歸隱田園,還是積極處世,范仲淹在深沉地思考著,他的心情是矛盾復雜的。作者在經過內心“進亦憂,退亦憂”的煎熬后,在散文《岳陽樓記》中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積極處世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詞作的成就,還在于他創(chuàng)作了獨具清新婉約詞風的作品,促進了詞壇的振興與發(fā)展。范仲淹因戍邊和貶謫經常離鄉(xiāng)背井,《蘇幕遮·懷舊》寫出了他的鄉(xiāng)思之情。作者描寫了碧云天黃葉地的凄涼秋景,旅居異地,黯然神傷,萬般愁思化作相思淚。
《御街行·秋日懷舊》也是他的一首懷思之作。在黃葉飄落的秋夜,“夜寂靜、寒聲碎”,作者滿腹愁腸,“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身影孤單,“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無法排遣的愁情。
范仲淹的詞作或豪邁,或婉約,風格多樣,情感跌宕起伏,對后世豪放派和婉約派詞風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二、情景交融,境界開闊
范仲淹擅長寫景,他筆下的景物融入了真摯的情感,“景無情不發(fā),情無景不生”(范晞文《對床夜語》),詞作情景交融,境界開闊。
范仲淹戍邊西北期間,深入了解實情,強兵固邊,實施作戰(zhàn)計劃,多次抵御西夏軍隊的大舉入侵。廣為流傳的《漁家傲·秋思》是范仲淹有感西北戰(zhàn)事而作: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這首詞上闋畫面感極強,誦讀時,讀者仿佛身臨其境,置身廣漠的邊疆大地,感受到蕭瑟的秋風??罩嘘囮嚭蝤B為逃離這苦寒之地,早已毫無留戀,無情遠飛。耳邊那雄渾號角聲響徹四方,眺望山勢層巒疊嶂,落日余暉,孤城緊閉。詞作視聽結合,場面闊大恢宏,但又十分寂寥蕭瑟。
我們仿佛看到作者范仲淹在深深凝望著這廣袤荒涼的邊地,默然無語。我們仿佛聽到他的嘆息,感受到他的愁思,心中千種愁緒更與何人說。宋夏之間的戰(zhàn)局何時能結束?將士和百姓何時不再受戰(zhàn)事之苦?自己濟世報國的志愿是否還有機會實現(xiàn)?“燕然未勒”,無計可歸,真實反映戰(zhàn)況激烈艱難的現(xiàn)實,又抒發(fā)了保家衛(wèi)國的凌云壯志。
“羌管悠悠霜滿地”,營帳里范公和將士們端起酒杯,遙望自己的故鄉(xiāng)。他們遠離故鄉(xiāng),手中的酒,化作思念的淚。輾轉難眠的白發(fā)將軍正念著邊疆迫在眉睫的戰(zhàn)事、擔憂積貧積弱的國家,征人們思鄉(xiāng)難歸的痛苦他亦感同身受,年過半百的他仍想用一腔赤誠熱血維持盛世太平,卻不知是否還有可能實現(xiàn)。“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彰顯的是他心系黎民蒼生、家國天下的情懷。
這首詞情景交融,意境深遠廣闊,景物描寫將讀者帶進廣漠的空間之中,感到范公喝的這杯苦澀的濁酒,摻雜著濃郁的思念和深沉的悲憫。酒與淚,是范公詞作中經常運用的意象,坎坷的經歷、殘酷的現(xiàn)實、深刻的悲憫情懷造就了范詞之美。從酒與淚中,他流露出常人皆有的感情,真切的悲愁引人淚落,克制的深情讓人動容。
范仲淹的詞作抒發(fā)的感情矛盾深沉且復雜豐富、真摯感人且柔中有骨,詞作既有沉雄豪壯之風,又有蒼涼寥遠之氣?!短K幕遮·懷舊》 描繪了一幅不同于《漁家傲》的另一番邊關秋景。
蘇幕遮·懷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視線由高到低,碧空之下黃葉翩飛,秋色連波,寒煙輕偎秋波。山水相接,無情的芳草就像心中的鄉(xiāng)愁,一直綿延到斜陽之外。范公描繪了一幅繪有碧云、黃葉、綠波、翠煙的色彩斑斕的畫卷,蒼莽的秋景、濃郁的秋色、綿邈的秋波化為憂思惆悵的情思。
范仲淹筆下的秋景不見衰敗,卻顯遼闊高遠;高遠之后,更暗藏綿綿相思情意。景物描寫只需寥寥幾句,選用秋天物象,展示極為生動的如畫秋景、絕美的秋日風光。
旅途無涯、歸程不定,范仲淹心中的熱淚亦隨風搖落,心上的秋意甚濃,端起酒杯,離情更濃,鄉(xiāng)思之心愈加黯然悵惘。只有在夢中,才能看一眼久念的故鄉(xiāng);醒來之后,原是好夢一場。獨自倚著高樓欄桿,遙望遠方,思念家鄉(xiāng),喝進愁腸的酒都化作思鄉(xiāng)的淚水。從“斜陽”到“明月”,隨著時間的不停流逝,作者的鄉(xiāng)愁也越來越重。
《蘇幕遮》是范仲淹以雄健之筆寫婉轉相思的成功之作,詞中盡顯寂寞,卻不獨寫寂寞。這首詞融情于景,郁結于胸的鄉(xiāng)愁與周圍的蒼茫秋景相結合,更使得愁苦之情愈演愈烈,逐漸發(fā)展到高潮,詞作也在難以言語的黯然之情中結尾。
三、語言曉暢,直抒胸臆
范仲淹人生經歷豐富,他對人生感悟極深,由于作者個人性格耿直率性,他的詞作在表達個人感情時沒有拘束,他用明白易懂的語言直接抒發(fā)感情。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是范仲淹向自己相濡以沫的親密盟友歐陽修傾訴人生感悟的一首詞。因慶歷新政失敗,自己畢生為之奮斗的政治理想破滅,心情極度失望、消極。在心頭郁積已久的憤懣迫切需要宣泄的出口,酒酣耳熱之際,范公向同遭厄運的老友盡情傾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fā)、如何回避?
范仲淹夜半讀史,感嘆三國如此梟雄英豪,也不過只得了三分天地,細細一想,倒還不如和劉伶一般,一醉方休,無為清凈。人生短短幾十載,又有幾年時間可以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心愿還未實現(xiàn),滿頭白發(fā),老之將至。
這首詞全篇語言通俗易懂,誦讀一遍便可知其大意,我們不得不驚嘆他用直率坦誠的語言傾訴心聲。這曲明白如話的詞,卻又典雅征引,深蘊人生哲理。作者感嘆人生苦短,抱負難以施展,淺顯的語言蘊藏著波濤洶涌的沉郁情緒。
作《剔銀燈》時的范仲淹是沮喪疲倦的,但同時這又是范仲淹人格心理升華的一個轉折點。他被貶鄧州,從而得以暫時擺脫朝廷紛爭,重新休養(yǎng)生息,他深沉的思考,迎來了人生的創(chuàng)作高峰,寫出了千古杰作《岳陽樓記》及許多著名詩文。
范仲淹在詞作中抒發(fā)的感情深沉豐富、真摯感人,他抒發(fā)的已不再是個人的心緒愁思,而是無數(shù)人因戰(zhàn)亂不安而遭受的去國離鄉(xiāng)之苦?!队中小で锶諔雅f》是范公的一首秋夜懷思之作。
御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閱讀范公的詞作,我們總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孤獨感。夜深人靜,落葉紛紛,作者由落葉聽秋聲,感知秋寒??占诺母邩侵希x愁人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卷珠簾,觀銀河,看月色,千里共明月,由秋聲、秋色引出秋思,酒還未能入肚,愁腸已斷,淚已成雙。一盞青燈下孤獨的身影忽明忽暗,愁人倚枕,輾轉反側,嘗盡這孤獨滋味。他的詞作中飽含的感情是那樣復雜而深刻,那離愁別緒深深感染著讀者。
作為文學家的范仲淹,他推動詩文革新,重振北宋詞壇。他的詞作,讓我們感受到他保家衛(wèi)國的毅然決心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感受到他心懷天下的理想抱負與屢遭貶謫的現(xiàn)實痛苦,感受到他在人生盛衰中的豪邁曠達與滄桑悲涼。他的詞作為宋代詞壇吹來創(chuàng)作的新風,開啟了宋詞貼近社會生活和現(xiàn)實人生的創(chuàng)作方向。
參考文獻:
[1] 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2]陳暖.淺析范仲淹詞的意象建構[J].魅力中國,2014(4).
[3] 郭艷華.論宋夏戰(zhàn)爭對范仲淹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4] 代樸純.范仲淹詞的表現(xiàn)手法管窺[J].文學教育(上),2018(4).
[5] 趙銀芳.論范仲淹詞意境的審美特征[J]. 現(xiàn)代語文:上旬·文學研究,2013(2).
作 者: 王敏杰,教授,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吳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研究員,蘇州大學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文化與文學。
編 輯: 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