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20世紀30年代,日本學者最先宣布在日本和東南亞發(fā)現(xiàn)川苔草科植物。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胡先骕先生根據植物分布區(qū)域的連續(xù)性,推測中國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以及長江上游多山地區(qū)也會有川苔草科植物。直到1944—1945 年, 廈門大學的趙修謙老師在福建省長汀縣的河流巖石上先后采到了3 種川苔草科植物的標本,才證實了胡先骕先生的推測。
此后,中國植物學家先后在廣東、云南、貴州、海南等省都發(fā)現(xiàn)了川苔草科的植物,然而種類不多。目前有記錄的只有川苔草、飛瀑草、鸚哥嶺飛瀑草、川藻、道銀川藻和水石衣6 種。
發(fā)現(xiàn)川苔草科植物
20世紀30年代,日本學者最先宣布在日本和東南亞發(fā)現(xiàn)川苔草科植物。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胡先骕先生根據植物分布區(qū)域的連續(xù)性,推測中國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以及長江上游多山地區(qū)也會有川苔草科植物。直到1944-1945年,廈門大學的趙修謙老師在福建省長汀縣的河流巖石上先后采到了3種川苔草科植物的標本,才證實了胡先骕先生的推測。
此后,中國植物學家先后在廣東、云南、貴州、海南等省都發(fā)現(xiàn)了川苔草科的植物,然而種類不多。目前有記錄的只有川苔草、飛瀑草、鸚哥嶺飛瀑草、川藻、道銀川藻和水石衣6種。
我是生長于瀑布下石頭上的飛瀑草,為川苔草科飛瀑草屬植物。我形似苔蘚,高僅幾毫米,根部狹長而扁平,借吸器緊貼于石上。不繁育的枝上有簇生、線形之葉,能繁育的枝上,葉子的形狀呈指狀分裂。花開單朵生于頂,佛焰苞斜球形,花期1~2個月;蒴果橢圓狀,平滑,種子多而小。我因在百花凋零的冬季開花而常常被忽視。
2019年1月,華南植物園的學者在廣州從化找到“失蹤”60年的飛瀑草,這個消息令全國植物愛好者興奮不已。毗鄰的廣西植物愛好者難免心理失衡:廣西就在有記錄的這幾個省的環(huán)繞之中,怎么可能有此空缺?于是,專家、學者、愛好者們發(fā)出了“通緝令”,結果很快就收到“線報”。2月份,相關人員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一條小溪里找到了飛瀑草,這一發(fā)現(xiàn)填補了川苔草科在廣西的空白。
我很榮幸地參加了2月份飛瀑草的發(fā)現(xiàn)之旅。春節(jié)長假剛過,我們一行就踏上了旅途的征程。此前,我只知道飛瀑草的花和果都是圓球形結構,但對其“身高體重”一概不知。待見到實物我才明白,飛瀑草那個球狀的子房僅有芝麻大小!飛瀑草的花瓣和花萼退化,雄蕊和雌蕊完全裸露,子房頂上是開叉的柱頭,唯一的雄蕊從子房基部長出,花藥彎向柱頭,這是我見過的最小、結構最簡單的花(世界上最小的花是蕪萍)。
飛瀑草的根呈線形,通常交織成網狀,緊緊地吸在水下的石頭上。夏天,根的結節(jié)上有極短的營養(yǎng)枝,上面長出一簇線形的葉子,冬天水位下降,飛瀑草逐漸露出水面,結節(jié)上長出繁殖枝,高約2~3毫米,基部有幾枚指狀分裂的葉片,像蓮座般托舉著頂上的花。授粉后,子房發(fā)育為果實,指狀葉片會脫落,露出較長的果柄。果實成熟后裂成大小兩爿,大的一爿連著果柄,果實里有眾多微小的種子。
廣西中部的大瑤山山高林密,山谷里溪水淙淙,清澈見底,有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大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譚海明對于尋找飛瀑草非常執(zhí)著,每次進保護區(qū),都要到山溝溪流里認真察看是否有飛瀑草的蹤跡。2019年9月21日,他通過微信發(fā)來幾張照片,讓我看看照片上的植物是不是飛瀑草。
照片中的小花令我眼前一亮:從形態(tài)特征看,它肯定屬于川苔草科,然而它與我見過的飛瀑草卻不相同!飛瀑草的子房是紅色球形的,這個新東西的子房卻是綠色橢圓形的。我重新查閱資料,感覺它不是飛瀑草,很可能是目前只記錄分布于云南西雙版納的水石衣。
水石衣和飛瀑草都是川苔草科的植物,但分別歸于兩個屬,如果能夠證實大瑤山有水石衣,那么2019年廣西就增加了川苔草科兩個屬的分布記錄!水石衣的分布區(qū)域也從滇湎邊界擴大到了廣西。為了確認這個發(fā)現(xiàn),2019年10月15日,我和廣西植物研究所的一行人來到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前往大瑤山自然保護區(qū)的長灘河核心區(qū)。
我們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后,來到一個瑤族小村落,我們當晚投宿的核心區(qū)護林點,還在距此三四千米遠的山谷下面。我們必須背上行李、睡袋、食物,徒步前行。
在村落與保護區(qū)之間,經常有人畜行動,路還比較好走。進入保護區(qū)后,樹高林密,山路變得極其險峻。兩三米高的斷崖路有時只夠站半個腳掌,經常須手足并用。
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山谷中的護林點。長灘河由眾多山谷的溪流匯成,這個護林點位于兩條山谷的交會處,谷底河床上的石頭被雨季的洪水沖刷得很圓滑。由于是旱季,僅在河床中間有清澈的溪水淙淙地流淌,水中游弋著成群的小魚。
我們原計劃在護林點吃午飯,然后去譚海明拍攝照片的地點。但是護林員說那個點在長灘河的下游,來回起碼要走七個小時。因此,我們決定明天再去。
餐后,我們分頭到兩邊的河谷隨機采集植物標本,由于河谷中沒有路,我們必須趟水走。沒想到下水還不到兩分鐘,我們就有了發(fā)現(xiàn)。
在一塊伸向水中的大石頭迎水的一面,我見到了這個小精靈:它的根呈葉片狀貼在石頭上;它淺綠色橢圓形的子房,顯得比飛瀑草的長;在傾斜而生的子房下側,是它的兩枚雄蕊。植物所里的老師用解剖針小心地剝開它的佛焰苞,見到兩枚雄蕊的基部是合生的。而我則在另一塊石頭上找到了它的果實,果實表面有多條凸起的縱脈,用指甲輕壓一下,果實會分為兩爿裂開。這些形態(tài)特征完全符合植物志書中對水石衣的描述,我們由此斷定它就是水石衣!
在我用超微距鏡頭和防水相機對水石衣的各種形態(tài)結構進行拍攝的時候,一只湍蛙從水下跳到石頭上,眨眨眼張了一下嘴巴,似乎想宣稱水石衣是它祖祖輩輩的伙伴。
我是多年生小草本的水石衣,同屬川苔草科,水石衣屬植物。我的根呈葉狀體狀,固著于山腳溪流中石頭上,外形似地衣,葉鱗片狀,二行覆瓦狀排列,佛焰苞長約2毫米,子房橢圓形;蒴果橢圓狀,種子橢圓狀,種皮上有顆粒。
我們繼續(xù)逆流上行,發(fā)現(xiàn)凡是有落差的石頭上,幾乎都長有水石衣。我找到一塊像運動鞋般大小的石頭,發(fā)現(xiàn)上面的水石衣有三種狀態(tài):頂上露出水面的已經結果,水面附近的正在開花,浸在水下的還在長葉和花蕾階段。可見,水石衣的開花與河水深淺有關,只有水位降低后,它才會開花,然后才能結果。
我把這塊石頭搬回護林點,護林員看到后笑著說:“你們是來找這個東西的呀?河灘石頭上到處都有,我們一直以為它是青苔呢!”可憐的水石衣,永遠被誤解,雖然距離護林點近在咫尺,無奈“藏在深山人未識”,竟然被冷落了幾十年!
水石衣之名的由來概因它像水中石頭上的地衣吧。地衣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其中真菌能吸收水和無機鹽,藻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兩者共生互利,因此地衣能生活在各種環(huán)境中,甚至是裸露的巖石上。
水石衣的根在石頭上吸附得非常緊,我們好不容易才用柴刀從石頭上刮下一些植株做標本,如此牢固,難怪在夏天雨季山洪暴發(fā)的時候,它也不會被洪水沖走。
文章開始說到的飛瀑草,卻不一定生長在“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地方。依我觀察,無論是飛瀑草還是水石衣,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分布于水質干凈的山谷中,生長在常年有急流沖刷的石頭上,最后就是秋冬旱季露出水面才開花結果。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川苔草科植物為什么要選擇如此“前衛(wèi)”的生境?它們在飛瀑急流中的石頭上是如何生根發(fā)芽的?其中的奧秘值得人們繼續(xù)去探究。
知道了川苔草科的天性——不怕飛流直下,怕的是平灘河水靜靜淌,如果你也想尋找飛瀑草或水石衣,千萬不要在平緩的河段找,必須把目光放在溪流中有落差的石頭上。關鍵的話說三遍:落差!落差!落差!
(責任編輯/岳萌 美術編輯/滿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