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文
不當演員,改做導演,楊俊杰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隨即鍥而不舍地奮斗,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
自我定位;找準位置;奮斗;行動力。
命運是機遇,而非選擇。? ——J·E·丁格
22集電視連續(xù)劇《五妹》開機前,導演劉新找到身高、形象出眾的楊俊杰,打算邀請他去跑龍?zhí)祝椦輨≈械木票0⒔?。當時楊俊杰在讀高中三年級,雖然學習非常緊張,但是出于對演戲的好奇,他很快打消了猶豫的念頭,答應了劉新的請求。
《五妹》正式開拍后,劇中屬于楊俊杰扮演的每個鏡頭,他都能夠輕易完成。在劇組試鏡,讓楊俊杰對表演產生了濃厚興趣,確定以后要報考藝術院校。高中畢業(yè)后,楊俊杰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南京藝術學院讀影視表演專業(yè)。
在大學讀書期間,楊俊杰陸續(xù)接過幾部戲,導演讓他做什么,他就趕快做什么。在拍戲的過程里,楊俊杰逐漸覺得,演員不是他想要的職業(yè)。更加讓楊俊杰糾結的是,從飾演《五妹》中的阿杰開始,在5年時間里他曾經參加多部電視劇的演出,卻始終反響平平。
“如果繼續(xù)混下去,自己就會活得蒼白暗淡。怎樣改變命運?”楊俊杰伸起右手,用力地拍著胸膛,在心中自言自語道:“不想做導演的演員,不是好演員。我要做導演!倘若要實現(xiàn)遠大夢想,就絕對不能紙上談兵,需要有實際行動?!?/p>
楊俊杰學習的是表演,實踐后卻決定做導演。在楊俊杰看來,做演員過分被動,做導演更能拍他喜歡的東西。為了給自己更多的發(fā)展空間,楊俊杰組建夢想街電影團隊,和幾個朋友編寫劇本、拍攝短片并進行后期制作。知道拍電影需要錢,在生活中楊俊杰非常節(jié)儉。即使拍電影的時候,楊俊杰也會盡量減少開支,能夠節(jié)約的地方,從來不會鋪張浪費,爭取以有限的資金,辦更多的事情。
楊俊杰擔任導演后,準備拍第二部科幻電影《走馬燈》,在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101報告廳舉行的開機儀式上,他告訴大家,影片全長兩個小時,預算在10000元以內。“很低的成本,能否拍出長達120分鐘的電影?”面對別人的質疑,楊俊杰自信地認為:“質量不用擔心,就像七巧板,只要放對位置,就能拼出好圖案。拍低成本電影并不神秘,我們可以拍出好的電影給大家看?!?/p>
遇到很多曲折和困難,楊俊杰仍舊信心十足,覺得電影來源于生活,應該從生活中尋找電影的元素。他要拍出發(fā)自人內心的東西,挖掘獨有的人性。《走馬燈》將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針灸醫(yī)術,以及南京的本土文化,全劇外景在各個帶有南京特色的地點取景拍攝。
即將拍《走馬燈》的時候,楊俊杰想把費用節(jié)約到最低點,于是安排劇組成員創(chuàng)作劇本,租賃攝影器材。聚精會神地拍了15天,《走馬燈》劇組終于正式關機,楊俊杰將拍影片的每項費用加起來,實際拍攝成本總計7665元,比預算成本節(jié)約了2335元。隨后,《走馬燈》在南京國際影城與工人影城公映,正式與公眾見面,接著在全國各大高校進行巡回放映。
在第64屆戛納電影節(jié)上展映后,《走馬燈》獲得好評如潮,并成為第6屆中國電影節(jié)導演扶植計劃項目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