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
摘要:社會語言學是運用語言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不同的社會科學的角度去研究語言的社會本質(zhì)和差異的一門學科。而地鐵站名的選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個地區(qū)的語言的社會本質(zhì)及社會心理。本文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研究北京市地鐵站名稱,找出其承載著的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關鍵詞:社會語言學:地鐵站名:歷史文化:社會心理
文章編號:978-7-80736-771-0(2020)01-028-03
1.引言
社會語言學是運用語言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不同的社會科學的角度去研究語言的社會本質(zhì)和差異的一門學科。它包括語言的社會功能和語言使用者的社會特征,主要研究社會的各層面(包含文化準則、社會規(guī)范或?qū)υ捛榫常φZ言運用的影響以及語言對社會的影響。地鐵站名稱是一種城市特殊的語言,它的命名反映了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群眾心理等方面。本文從社會語言學的視角研究北京市的地鐵站名稱,探究地鐵站的命名方式、語言特征及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心理。
2地鐵站名稱的研究范圍和研究方法
1)研究范圍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我國最早開始建設地鐵線路的城市。最早的北京地鐵1號線也是早期的戰(zhàn)備線路,由毛主席親自批示“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北京地鐵1號線也是我們中國人民在那個年代克服困難、勞動拼搏的見證。目前的北京地鐵1號線由蘋果園貫通至四惠東站,共23座車站,線路全長31千米。
北京地鐵2號線是中國第一條環(huán)形地鐵線路,于1984年9月20日開通運營,其標志色為藍色。2號線的走向基本與原北京城內(nèi)城墻基本重合,設有18座車站,線路全長23.1千米。
北京地鐵10號線是北京的第二條環(huán)形地鐵線路,為北京地鐵系統(tǒng)中客流量最大的線路,全線位于三環(huán)路至四環(huán)路間,全場57.1千米,設站45座,線路貫穿海淀、豐臺、朝陽三個行政區(qū)。該線路分為兩期,一期與2008年7月開通,直接服務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二期于2013年完整開通后,連接成環(huán)形,成為目前世界最長全地下站點地鐵線路。
本文選用北京地鐵1號線、2號線和10號線的86多個站點名稱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和調(diào)查訪談法。由于筆者曾在北京居住多年,除了筆者自身了解的,其余不了解的則通過北京地鐵官網(wǎng)及其他搜索引擎。對于地鐵站名選取的原因咨詢了當?shù)氐牡孛徒置檰柡蜔嵝牡睦媳本┦忻竦取?/p>
3地鐵站名稱的語言特征和命名方式
3.1地鐵站名的語言特征
本文首先對北京地鐵站名的音節(jié)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進而得出不同音節(jié)數(shù)的地鐵名稱數(shù)量所占總樣本的百分比。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表:
從表1的統(tǒng)計情況可以看出,北京地鐵站名的音節(jié)數(shù)從2個到6個音節(jié)不等,以2-4個音節(jié)數(shù)居多,尤以三音節(jié)的地鐵站名最多,占總數(shù)的70.9%。而4個音節(jié)以上的站名卻為數(shù)不多,說明地鐵站名的命名還是以短小簡潔、易于記憶為主。整體來看,大多數(shù)的地鐵站名都是偏正短語和典型的方位短語,當然,這種命名方式也更符合人們的語言習慣。
3.2地鐵站名稱的命名方式
(1)以城門、古代歷史文化遺跡命名
北京,在我國歷史上被多次作為帝都,而如今也是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著悠久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城內(nèi)遺留下城門以及標志性的歷史遺跡大多為元明時期的建筑,距今有幾百年的歷史。如“天安門東/西”、“建國門”、“朝陽門”、“雍和宮”、“角門東/西”、“和平門”“西直門”等。本次調(diào)查的地鐵站名中以這種方式命名的有25個,這種命名方式的交通引導性好,即使對外地游客來說,也能夠輕松定位到要去的地鐵站。
(2)以街、道、路、橋來命名
以此種方式命名,能讓人民群眾快速直觀的理解,如“惠新西街南口”、“南禮士路”、“大望路”,又如“四惠”、“四惠東”則是臨近四惠橋而得名,這種命名方式在本次調(diào)查中有5個,它直觀明了,同時也與很多公交站名重合,減輕了市民理解記憶的負擔,也便于市民轉(zhuǎn)乘。
(3)以居住地小區(qū)、村莊命名
北京地鐵中有很多以小區(qū)及村莊來命名的站名,如“牡丹園”、“勁松”、“十里河”“宋家莊”、“草橋”“紀家廟”等,這樣的命名方式在調(diào)查站名中有9個,這種命名方式直接指向了人們的居住地,清楚明了的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4)以歷史傳說來命名
北京作為古時有名的城邦,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流傳的膾炙人口的相關故事傳說,這些故事傳說也有很多被一代代的傳了下來,給北京這個古都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這些神話傳說在地鐵站名的命名上也能明顯體現(xiàn)出來,如10號線的“太陽宮”這站,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巡游路過此地時,正值太陽東升,便賜名此地為“太陽宮”。為感謝皇恩,人們便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廟宇,得名“太陽宮”。又如1號線“古城”這站名,臨近原古城村。據(jù)傳,村東原有座老爺廟,廟前有兩棵粗大的白皮松,長勢堪稱奇絕,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古老的城門,古城村由此得名。另有傳說,李自成打到京西一帶,已是深夜,見一城,已有埋伏,不敢向前,早上發(fā)現(xiàn)是高大的白皮松圍住了村子。當然類似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站名還有“蘋果園”、“呼家樓”、“金臺夕照”、“石榴莊”等,共14個,用這種精彩神秘的歷史傳說命名地鐵站名,讓人們印象深刻,并凸顯城市特點。
(5)以博物館、火車站、大學等單位來命名
這些地點都是人民群眾耳熟能詳或是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所以以這些地方的名稱命名非但不會造成人們誤解,反而清晰便捷。如“農(nóng)業(yè)展覽館”、“軍事博物館”、“首經(jīng)貿(mào)”、“北京站”等,共6個。
(6)以當?shù)丨h(huán)境、景色特征來命名
北京地鐵的一些站名會選用非常簡單,一目了然的環(huán)境特征來命名,簡潔有趣,在一定程度也體現(xiàn)了當?shù)鼐用竦纳鐣睦?。比?號線“五棵松”,此地原始清提督邵英墓地,因墓內(nèi)有五棵古松,得名“五棵松”。再如“玉泉路”,因北端與玉泉山遙遙相望,故得名“玉泉路”。像這樣的地鐵站名還有很多,如“八寶山”、“萬壽路”、“木樨地”、“國貿(mào)”、“積水潭”、“北土城”等,共16個。
(7)以詞的諧音、同音或訛傳命名
這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命名方式,在命名時為了避免重復、為了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也可能是由于一些歷史原因,一些地鐵名稱采用這種命名方式,比如“分鐘寺”一站,此地原有一座寺廟,因當時清代皇帝到南苑狩獵時,其隨行嬪妃在此地休息、梳妝打扮,故名“粉妝寺”先取其諧音稱為“分鐘寺”。又如“亮馬橋”站,相傳是早年間來京客商的馬車隊進城之前,都要在這條河給馬匹沖刷,洗完馬后,便將馬拴在河邊大柳樹上晾干,于是得名“晾馬河”,現(xiàn)改為“亮馬河”。還有因避免過多重復,將原“海淀皇莊”中使用過多的“皇”改為“黃”,現(xiàn)為“海淀黃莊”地鐵站。當然也有因為訛傳而產(chǎn)生的地鐵名,如“車公莊”站,原稱“車轱轆莊”,如今訛傳為“車公莊”。此種命名方式并不多見,在被調(diào)查的站名中共4個。它們也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保存其原地名,但由于人民群眾早已習慣,同時也符合大家的語言習慣,所以仍繼續(xù)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8)特殊的命名方式
北京地鐵站名中有一類獨特的命名方式,突出體現(xiàn)出老北京的建筑特點以及歷史文化特征。如“東四十條”這一站,是指東四路口往北,馬路東邊14條東西向的胡同中最寬的第10條胡同,這種命名方式在北京的不論是地鐵和公交站名上都比較普遍,這體現(xiàn)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這也是北京城從元朝開始就延續(xù)至今的人文歷史特色。
4地鐵站名與社會文化心理
人們?yōu)槭挛锩臅r候,在記錄歷史記錄身邊事的同時,也不免使事物帶上了濃重的社會文化色彩,通過研究這些命名,我們不僅能夠了解這個事物背后的歷史和故事,同時也能夠了解其所透露出的社會文化心理。
1)地鐵站名與歷史文化
北京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都,特別是元、明、清幾個朝代,遺留下大量優(yōu)秀的歷史古跡與文化寶藏,這些朝代雖然早已離我們遠去,但這些歷史的痕跡還仍然留在這個古都的每一寸土地上。而北京地鐵站名則為我們記錄下了每一處的歷史和每一件神秘的古老故事,當我們隨意瀏覽一下北京地鐵圖,就會在上面發(fā)現(xiàn)大量耳熟能詳?shù)拿麆俟袍E名稱,這些名稱一直在提醒著我們每個人不忘曾經(jīng)的歷史與滄桑。比如北京地鐵站中的很多站名,“安定門”、“建國門”、“東直門”、“北土城”等,這些大都是元明時代遺留下的城門,但其實去過這些地方的人都知道,這些城門基本都被拆除或者因為各種原因損毀了,大都沒有保存下來,而這些地鐵站在命名之時,還是有意的保存了這些具有歷史的名稱,讓我們能夠不忘歷史,感受歷史的魅力,也通過這些地鐵站名稱讓每個人感受到古都北京流露出濃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北京牌樓則是老北京的另一個標志,是這座城市的歷史見證。據(jù)記載北京有名的牌樓有三百多座,牌樓也叫牌坊,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認為,牌樓構(gòu)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的獨特景觀,類似于西方都市中街道上的雕塑、凱旋門等。在北京地鐵中,“西單”、“東單”屬于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纳虡I(yè)圈,“西單”、“東單”來源于“西單牌樓”和“東單牌樓”,由于這兩座牌樓都是單座的,標準名稱是“單牌樓”,一座東,一座西,所以就叫東單牌樓、西單牌樓,簡言之:東單、西單了。它們均建于明永樂年間,兩座牌樓形制相同,均為三間四柱三樓沖天式木樓牌。東單牌樓被稱為“就日坊”,西單牌樓被稱為“瞻云坊”,據(jù)說典出《史記·五帝本紀》:“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币饧礀|邊看日出,西邊望彩云。牌樓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街道、宮廷園囿、廟宇、陵寢等,東單牌樓、西單牌樓都屬于街道牌樓,雖然在1923年因影響交通,兩座牌樓都被拆除了,但這兩座“雕塑”自明永樂年間始,直到今天仍以牌樓的名稱形式,標識著北京城的兩個著名區(qū)域——東單、西單。
這些賦予豐富歷史文化的地鐵站名以其濃重的歷史底蘊,神秘的傳奇意蘊彰顯著老北京城的魅力,也提升了人們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地鐵站名與社會心理
每個地名都包含著人們一定的社會文化心理,地鐵站名也不例外。比如“復興門”,原名“長安門”,抗戰(zhàn)勝利后,才改為“復興門”,這包含著人們在抗戰(zhàn)后對新生活、對國家復興的希望。“和平門”也是在解放北平(北京)的時候得以命名,有冀望京城和平的意思?!皥F結(jié)湖”一站命名于附近的團結(jié)湖公園。團結(jié)湖公園是一座以江南民居風格為主的園林,它是在1958年由人民群眾團結(jié)協(xié)作開發(fā)而成的,為紀念以此命名為“團結(jié)湖”,這也反映了人們共同勞動、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與對未來的美好希冀。
北京自元朝以來,形成了方正的城市格局,城市的整體街道走向也一直以正東正西為主,這使北京人幾百年來形成了很強烈的方位感,所以在地鐵命名方面也常常帶有方位詞,比如“天安門東”、“天安門西”、“東單”、“西單”、“四惠東”等,都是用地名加上其他方位詞來表示,這體現(xiàn)了北京人特有的對地理方向的清晰認識,甚至至今北京人為外人指路,還喜歡說向東、往南、朝北等等,而不用往左、往右這些詞。
5結(jié)語
通過從社會語言學的視角研究北京地鐵站名的命名,我們了解到北京地鐵站名多以兩個或三個音節(jié)數(shù)為主,四到六個音節(jié)數(shù)的較少,這也符合語言簡潔性的習慣,便于人們記憶。同時,北京地鐵的站名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北京悠久深厚的歷史底蘊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