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通遼市博物館“蒙古族文物展”

2020-02-27 10:22孫忠敏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0期

孫忠敏

摘 要:科爾沁草原,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留存的科爾沁草原上蒙古族文化遺存,無不向人們訴說著昨日的輝煌。通遼市博物館通過“蒙古族文物展”,讓更多人走進科爾沁草原,領(lǐng)略其深厚的蒙古族歷史文化底蘊。

關(guān)鍵詞:通遼市博物館;蒙古族文物;展陳

蒙古族在結(jié)婚典禮、衣著服飾、飲食、居住、喪葬、娛樂、狩獵、祭祀、節(jié)慶及日常起居等方面,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習(xí)慣。這些風(fēng)俗習(xí)慣是蒙古民族文化底蘊的具體體現(xiàn),是蒙古民族精神世界的火花。通遼市博物館“蒙古族文物展”分“經(jīng)濟生產(chǎn)”“生活器用”“文化娛樂”三個單元展現(xiàn)蒙古族歷史文化底蘊。

1 經(jīng)濟生產(chǎn)

蒙古族是草原的驕子,發(fā)達的狩獵和畜牧經(jīng)濟陶冶了他們坦蕩質(zhì)樸的品格。他們描摹自然、就地取材、感悟心靈,把美注入每一件生產(chǎn)器具之中,使之凸現(xiàn)出強烈濃郁的民族特色,成為中華文明的一朵奇葩。

“經(jīng)濟生產(chǎn)”單元向人們展示了獵槍(圖1)、勒勒車、馬鞭(圖2)、馬鐙(圖3)、馬鞍(圖4)、馬籠頭、馬鈴鐺、馬汗刮子、套馬桿、馬印子、馬掌、馬絆子、騸馬器械、獸藥制作工具、馬梳子、修蹄工具等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器物。

牧放牛、馬、駱駝、綿羊、山羊“五畜”,逐水草遷徙的畜牧業(yè)生產(chǎn),不僅是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特點,也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生產(chǎn)活動,更是蒙古民族生產(chǎn)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

蒙古民族素有馬背民族之稱。馬不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人熟識馬性,既沒有舒適的馬廄,也沒有精美的飼料,而是將馬群放歸大自然,任其自由自在地覓食、繁殖。蒙古馬體形矮小,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夏日能忍酷暑,冬季能耐嚴寒。

馬鞍對蒙古族來說不僅是騎馬的必備之物,更是騎手和馬的重要裝飾物。馬鞍的制作和裝飾歷史久遠、傳統(tǒng)古老,很多有關(guān)蒙古族的史書中都有記載。馬鞍的前后鞍鞒或繪圖案,或鑲嵌貝雕、骨雕,軟墊、鞍韂、鞍花等處則裝飾邊緣紋或角隅紋。鞍花多用銀或銅制作,軟墊、鞍韂多用刺繡。

2 生活器用

蒙古族住氈房、食畜肉、飲奶酒、喝奶茶。蒙古族長年的游牧生活要求每一件生活器具都能適應(yīng)遷徙和顛簸的考驗,堅固耐用。因此,這些歷經(jīng)風(fēng)霜雪雨依然閃爍著智慧火花的生活器具,透射出蒙古民族的質(zhì)樸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生活器用”單元向人們展示了銅茶壺、鼻煙壺(圖5)、奶桶(圖6)、煙荷包、煙袋鍋、蒙古袍、蒙古靴、銅壺、銀碗(圖7)、蒙古刀(圖8)、茶盤、帽盒、六角茶葉罐、竹節(jié)五彩瓷盒等。

2.1 鼻煙壺

鼻煙壺多用玉石、象牙、水晶、瑪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料制成,其結(jié)構(gòu)包括壺體、壺肩、壺頸、壺勺、壺蓋。造型則可圓、可扁、可方,也可多面體型。圓中又有扁圓、桃圓、蛋圓、滾圓。其外表裝飾華麗精美,所以被蒙古人視為珍貴之物。姑娘們戀愛,也以精心刺繡美麗的鼻煙壺袋子作為信物。

從清初起,蒙古人見面時互相敬獻鼻煙壺成為一種尊貴的禮節(jié)。敬獻鼻煙壺一般是相互交換,有客來,從長者開始,依次與客人遞換鼻煙壺。接過對方的鼻煙壺后,打開壺蓋,將鼻煙取出少量,輕輕地聞一聞,蓋好再把鼻煙壺歸還原主。

鼻煙是一種煙草制品,是用有香味的干煙葉和名貴藥材混合磨成粉末,裝入密封容器,經(jīng)過一定時間陳化后制成的。使用時,以手指粘少許煙末送到鼻孔,輕輕吸入,使人頓感清爽舒適。

2.2 蒙古刀和火鐮

蒙古刀是蒙古族隨身攜帶的用具,多用于宰羊、割皮、吃“手把肉”等。一般長20~30厘米。刀身以優(yōu)質(zhì)鋼打制而成。刀柄和刀鞘以鋼、銀、木、牛角、骨頭等制作,并鏨刻各種精美圖案,大多還配有象牙或獸骨筷子。

火鐮是蒙古族隨身攜帶的取火工具,也是蒙古刀的附件。蒙古刀與火鐮以銀鏈相連,掛在腰間,除實用外,還是蒙古族男子特有的裝飾。

3 文化娛樂

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鑄就了蒙古族熱情奔放的性格。他們用文字記錄輝煌的歷史,用歌聲和馬頭琴聲抒發(fā)對自然、對母親、對生靈的熱愛之情,用充滿力與美的布魯和歡快瘋狂的舞蹈展示一個智慧、強悍民族的無限潛能。

“文化娛樂”單元向人們展示了馬頭琴(圖9)、四胡、蒙古象棋(圖10)、摔跤服、弓箭、賽馬名次牌、布魯(圖11,分為新型布魯、原始放牧布魯、吉如根布魯、圖古拉格布魯、嗯根布魯、海雅木拉布魯)、布魯研究專著及專題片(齊靖華專著《蒙古布魯》、專題片《蒙古布魯》光盤)、布魯相關(guān)證書和商標、蒙文書籍等。

3.1 馬頭琴

馬頭琴,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蒙語稱“莫林胡兀爾”,成吉思汗時期已流傳于民間。琴桿用梨木、紅木制成,琴桿上端以雕刻的馬頭為裝飾,故名。由音箱、琴桿、琴弦、弦軸和拉弓組成。音箱木制,呈梯形或長方形,用馬皮、蟒皮或羊皮蒙面,兩側(cè)開有出音孔。琴桿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軸。弓用藤條作桿拴以馬尾,張兩條馬尾弦。其演奏方法頗為獨特,用指甲或手指關(guān)節(jié)由內(nèi)側(cè)向外頂弦,高把位時則用指尖觸弦左側(cè),難度較大。

3.2 布魯

布魯別名“面其格”“掏來棒”,蒙古語意為“投擲的棍棒”。它是蒙古族祖先在漫長游牧、狩獵活動中發(fā)明的一種工具,也是一種防身的器械。其形狀像一把鐮刀,有扁、圓等形狀,包括三個部分,頭部18~20厘米、身部32~34厘米、把8~10厘米。布魯重量150~500克不等。根據(jù)形狀和用途的不同,分為擲遠布魯和擲準布魯。蒙古族的布魯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海木勒布魯,是扁形的,特點是投擲速度快、擲得遠;第二種是都競布魯,就是在布魯?shù)念^上拴一個像鴿子蛋一樣大的心臟型的鉛、鐵或者銅塊,所以有的地方叫“珠日很布魯”(“珠日很”就是心臟的意思),這種布魯既準又狠;第三種是鴻嘎布魯,就是在一頭上嵌著鉛、銅或者鐵之類的東西,和布魯本身固定在一起,這種布魯也是既準又狠。放牧?xí)r牧人手持布魯驅(qū)趕牛羊,在發(fā)現(xiàn)獐狍、野兔等獵物時拋出布魯,不僅可以震懾獵物,而且可以擊傷其身,將其捕獲。據(jù)史料記載,唐朝已將布魯作為武器用于戰(zhàn)爭。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游牧、狩獵活動已不多見,但是很多牧民家庭還將傳統(tǒng)的布魯視為珍寶,愛不釋手。布魯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投擲技能,還能增強體力和耐力。

4 結(jié)語

蒙古族有著十分內(nèi)斂的凝聚力和奔放的熱情,安代、民歌足以為證。而他們創(chuàng)造的日常生活用品、生產(chǎn)工具以及文化娛樂用品,更是獨具匠心。今天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點一滴,但這一點一滴所折射的光輝分外耀眼。此次展陳有助于我們了解蒙古族文化,有助于中華文化的豐富,對于保護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存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