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潤櫻
(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云南 大理 671000)
腫瘤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和逐步年輕化,使得抗腫瘤藥物的使用越來越多。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居多,不合理的臨床應用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在進行靜脈注射時,有些藥物需要以溶媒為載體,隨著抗腫瘤藥物的不斷產生及更新?lián)Q代,醫(yī)生對藥物的關注未及時更新或對溶媒的理化性質不了解,導致錯誤運用,可能會出現輸液反應或嚴重的不良反應[1]。因此,選擇溶媒時應謹慎[2]。本院通過對抗腫瘤處方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中的常見溶媒錯誤。
對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的靜配中心抗腫瘤處方1500例進行資料的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為經臨床診斷為腫瘤,并符合抗腫瘤藥物的使用,年齡<80歲,腫瘤瘤灶局限性,知悉本研究自愿參與,臨床資料完全。排除標準為合并其他的器質性病變或嚴重精神障礙或多種腫瘤者,不滿足診療標準者。納入樣本中男性為793例,女性為707例,年齡范圍為38~77歲,平均年齡為(66.23±4.73)歲。
對納入樣本的處方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藥品說明書、《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實用手冊》等資料,檢查統(tǒng)計其中發(fā)生溶媒錯誤的處方,進行記錄統(tǒng)計,對溶媒錯誤具體處方進行分析總結。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 22.0進行處理與分析,其中,對定量變量的數據資料使用(±s)的形式統(tǒng)計描述,兩樣本t檢驗處理分析;定性變量的數據資料使用(n,%)的形式統(tǒng)計描述,用c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處理分析。P<0.05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
在納入研究的1500份抗腫瘤藥處方中,共發(fā)現溶媒錯誤92例,發(fā)生錯誤比例為6.13%。在發(fā)現的溶媒錯誤的92例處方中,超劑量用藥2例,占2.17%,超說明用藥5例,占5.43%,溶媒選擇不當51例,占55.43%,溶媒量不適當34例,占36.96%。溶媒選擇不當和溶媒量不適當所占比例較高,對溶媒錯誤表現進行分析,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選擇溶媒時主要考慮溶液的pH,離子作用與鹽析作用等。
3.1.1 依托泊苷溶于葡萄糖注射液
依托泊苷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穩(wěn)定,容易形成微粒沉淀,其溶于0.9%氯化鈉中濃度不應超過0.25mg/ml,在審查的醫(yī)囑中,發(fā)現很多醫(yī)師的處方中依托泊苷濃度超出規(guī)定濃度,濃度過高可能會難以完全溶解,產生微粒沉淀,堵塞血管。因此配置時,應增加溶媒用量,保證濃度合理,藥效完全發(fā)揮。
3.1.2 紫杉醇脂質體使用氯化鈉做溶媒
因為脂質體物理不穩(wěn)定,對PH值要求較高,在0.9%的氯化鈉中易氧化水解,貯存時導致藥物泄露、包封下降等,影響療效,因此,該藥配置時用無菌注射水溶解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
3.1.3 奧沙利鉑使用0.9%氯化鈉做溶媒
奧沙利鉑是一種高效、廣譜的鉑類抗腫瘤藥,其使用安全,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其說明書中指出不可與堿性制劑合用,如果使用0.9%氯化鈉做溶媒,會使奧沙利鉑發(fā)生絮狀沉淀,滴注時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應該使用5%葡萄糖做溶媒,并且和奧沙利鉑同時使用的藥品滴注間隔應用葡萄糖沖管[3]。
在確定的藥物中,溶媒量直接影響藥物的濃度,影響治療效果。溶媒量較大者,可能導致藥物濃度過小,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同時滴注時間過長,毒性增加,比如藥物吉西他濱;溶媒量較小者,可能導致藥物濃度過大,毒副作用增強,或藥物活性代謝產物無法達最大,比如藥物伊立替康。所以,有效的治療需要合適的溶媒量。
順鉑濃度過大時會導致患者的腎毒性和骨髓毒性明顯增大。再比如,氟達拉濱和長春新堿使用劑量不合理的話有可能給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醫(yī)生更多的關注藥物本身的療效和作用,對藥物和溶媒的性質和作用不甚了解,因此應建議醫(yī)生關注藥物的不良反應、相互作用等。規(guī)范化溶媒的選擇和劑量,強化合理用藥,加強對抗腫瘤藥物的配置的把控和監(jiān)督,避免出現不合理用藥現象,保證患者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