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運用敘事療法提升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的構想

2020-02-27 04:47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服刑人員矯正團體

王 燕

·犯罪學研究·

運用敘事療法提升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的構想

王 燕

敘事療法是基于社會建構理論發(fā)展起來并應用于團體情境的工作模式。敘事療法能夠從多角度幫助來訪者重構自身敘事,發(fā)掘自身經歷中的積極意義,因而非常契合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心理修復需要,有利于社會支持系統(tǒng)構建。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集體教育活動中運用敘事療法,應注重發(fā)揮服刑人員的主體性,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互動方式引導他們面對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他們的正向自我調節(jié)能力,使他們勇于面對社區(qū)矯正的社會現實環(huán)境。

敘事療法;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系統(tǒng)構建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心理矯治越來越被廣泛應用于社區(qū)矯正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社區(qū)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方法。社區(qū)矯正工作一般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入矯期、矯治期、解矯期。在入矯期,由于大部分矯正服刑人員都曾在看守所里生活過,有過失去自由、壓抑、無助等感受,因此在進入開放社區(qū)服刑后,他們沒有了原先的人身自由限制與約束,可以重新體驗到自由的感受,也會獲得家人、朋友等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經濟、情感等方面的幫助,因而他們的人際關系敏感性和敵對情緒也會相對比較低。敘事療法是基于社會建構理論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心理治療和社會工作實踐模式。它的核心在于注重“去中心化”和“多元化”,以解決問題為焦點,把來訪者本人與實際問題分離開,采用解構式傾聽、外化問題、尋找特殊意義事件等敘事治療方式,使來訪者以第三方角度重新看待受困擾的問題,重構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采用敘事療法進行矯治,可以有效改變他們的認知理念,矯正其行為偏差,真正做到悔過自新,主動選擇不再犯罪,并形成良好的心理調適機制。

一、問題的提出

(一)服刑人員的社區(qū)矯正與社會支持

當前,在政府有效領導下,我國社區(qū)矯正工作者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嚴格執(zhí)行法律規(guī)定,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規(guī)范執(zhí)行刑罰;在社區(qū)矯正過程中,認真規(guī)范接收宣告、管理教育、考核獎懲和解除終止等環(huán)節(jié),增強了管控的針對性。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實非監(jiān)禁刑罰執(zhí)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及法律效果。與此同時,“在全國司法所平均2.5人(四川省0.8人)的編制現狀下,司法所落實社區(qū)服刑人員‘8小時學習、8小時公益勞動’的日常管理規(guī)定,往往不堪重負”[1]。事實上,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非監(jiān)禁刑罰執(zhí)行過程中,“夸大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威脅程度,力圖單純通過強化政府管控,效果是有限的”。[2]社區(qū)矯正工作的根本目標是讓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因此,需要實現心理矯治團體活動的專業(yè)化,通過司法所組織的“8小時學習、8小時公益勞動”進行專業(yè)化敘事團體小組建設,通過社區(qū)學習和公益勞動促使社區(qū)服刑人員覺察自身認知和行為上的偏差,同時為他們回歸社會提供必要的經濟、精神情感等社會支持資源,從而真正消除犯罪的深層原因,實現社區(qū)矯正工作的專業(yè)化。

社區(qū)矯正是對主觀惡性不大、犯罪情節(jié)輕微、犯罪后果不嚴重的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以及被剝奪政治權利等五類罪犯實施的非監(jiān)禁性矯正刑罰,是一種不使罪犯與社會隔離并利用社區(qū)資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區(qū)環(huán)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總稱。社區(qū)矯正過程中,社區(qū)矯正組織執(zhí)行刑罰并進行監(jiān)管,促使罪犯接受思想教育,完成再社會化,最終順利回歸社會,成為適應社會的人。心理矯治是社區(qū)矯正機構的工作人員運用心理學方法,對矯治對象進行專業(yè)的心理輔導,促進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人格完善,從而帶來行為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有效提升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適應社會能力的理念和工作行為模式。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開展的心理矯治,包括心理測量、心理評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預測等一系列活動,它們可以幫助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調節(jié)情緒,消除其不良心理及其心理障礙,矯正其偏差的認知方式,完善人格,提高矯正工作質量和效果。[3]

在有關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的研究中,林順利等人指出:“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受其犯罪行為的影響,常常處于被主流社會排斥的不利地位,面臨各種生活適應問題,成為社會上新的弱勢群體。社會支持是與弱勢群體的存在相伴隨的一種社會行為,直接關系著這一群體的生存和發(fā)展。”[4]庫恩等人將社會支持區(qū)分為歸屬性支持、滿足自尊的支持、物質性支持和贊成性支持四種。[5]鄭杭生認為“在籠統(tǒng)的含義上,我們可以把社會支持表述為各種社會形態(tài)對社會脆弱群體即社會生活有困難者所提供的無償救助與服務”。[6]雖然學術界對社會支持的概念見仁見智,但對于社會支持的具體表現則有廣泛共識。我們可以把社會支持的表現分為兩類:一類指物質的社會支持,即給予看得見的經濟或物質的幫助;另一類指精神的社會支持,即給予精神上的主觀體驗的社會支持,如家人的情感交流,朋友給予尊重的感受等。有研究表明,社會支持的缺乏與弱勢群體犯罪生成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社會支持缺乏是引發(fā)犯罪的重要社會因素。[7]由此可以看出,社會支持給予弱勢群體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實質上可以支持和完善社會資源的不足。換句話說,弱勢人群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或決定著他們生活適應能力的水平。為了實現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的根本目標,防止他們重新犯罪,需要相關人員充分了解他們的社會支持需求,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矯治的專業(yè)化工作。

(二)服刑人員心理修復的需求

有研究顯示,95%的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在他們被判處刑罰進入社區(qū)后,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常見的如消極和回避,懷疑和不信任,僥幸、害怕、恐懼和抵抗,自我責備、后悔莫及等等。敘事療法從以人為本的視角出發(fā),真正根據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心理修復需要,以社會適應性的提升為目標來實現社區(qū)矯正預設教育目的。由于找到了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真實需要,引發(fā)了他們接受他人幫助和指導的動機,所以敘事療法對服刑人員的心理修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假如沒有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關于自身經歷、以往人生故事的敘述,那么我們就無從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針對他們的團體心理輔導自然也就會無所適從。因此,敘事療法注重促使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在看清困擾自己的問題的同時,更看到自身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價值,通過集體學習和集體參加公益勞動,在其他人的見證下用語言建構自己,發(fā)現有價值的自我。正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學者皮亞杰指出:“人們是在與周圍人互動過程中建構起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并發(fā)展了自我”。

(三)當前社區(qū)矯正工作中的不足

《社區(qū)矯正實施辦法》第十七條要求根據社區(qū)矯正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特點等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以矯正其違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適應社會能力。社區(qū)矯正工作中的心理矯治模式應兼顧三個方面:一是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二是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普查、評估和分類;三是提升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深化其自我意識,加強自我認同,建構起社會支持系統(tǒng),增加其融入社會的能力。

當前,社區(qū)矯正工作的落實過程中,常以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開展日常管理居多,強調非監(jiān)禁刑罰的落實,主要體現在法律集中教育學習比較多,關注服刑人員內在想法和感受的較少。盡管在各地制定的有關社區(qū)矯正教育工作的相關規(guī)定中,通常都有具體條例款明確了社區(qū)矯正的工作內容,如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專業(yè)培訓、公益活動、心理輔導等等,但由于社區(qū)矯正工作機制尚不完善,社區(qū)矯正工作以行政管理形式居多,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自身的內在需要關注不足,導致他們對社區(qū)矯正工作的認識等同為一種行政管理活動,即每個月到社區(qū)矯正機構報到、簽到、參加集中學習等。社區(qū)矯正工作在有效構建服刑人員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提高其融入社會能力方面做得顯然還不夠。因此,社區(qū)矯正工作者應努力將工作重點放在深入了解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犯罪心理根源,幫助其發(fā)展自身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上面來,促使其能應對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壓力及挫折,保持與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良好互動聯系,從而達到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管理,防止重新犯罪的目標。

二、敘事療法及其在提升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社會支持中的意義

敘事療法的核心理念在于問題外化,即幫助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將問題與人分開,還原問題,重現人的內在價值。敘事療法的理論基礎在于社會建構主義,該理論認為現實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是經由語言建構出來的精神產物,是訴諸于敘事組成并得以維持的;絕對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該理論的基本假設把問題與人分開,專注問題探索?!豆适隆⒅R、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一書系統(tǒng)闡述了有關敘事療法的觀點和方法。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個人的經驗從根本上來說是模糊的,也就是說它的意義不是天生或顯在的,而是要通過多重的解釋才能夠顯現出來。因此,他們認為問題是被保存在語言中的,所以也可以通過敘事在談話中溶解。

敘事療法通過傾聽來訪者的故事,運用適當的方法,幫助當事人找出遺漏片段,使問題得以外化,由此幫助當事人重新建構故事的意義,喚起當事人內在的改變力量。敘事療法關注“人類行為故事性”觀點或立場,探索人類行為是如何通過故事組織起來并被賦予意義的。敘事療法可以幫助當事人從問題中找出他不曾覺察的一部分經歷,進而讓其頓悟到自己解決問題的內在力量。敘事療法最重要的一個提問便是:“你是怎么辦到的?”,從而將訪談重點放在當事人曾經努力過的事情,或他內在的知識和力量方面,以此來走出困境。由此,敘事療法是一種富有后現代主義精神且真正“以人為本”的后現代心理療法,它是幫助當事人喚醒其生命活力的治療方式,讓當事人相信是自己就是自身問題的專家,而敘事治療師則帶著好奇的目光,陪伴當事人找到自身的力量和生命的寶藏。

敘事療法的原則在于重構故事,增強洞察力,改寫生命故事,即通過幫助當事人用積極向上的視角重寫自己的生命故事,從而讓當事人自己找到面對人生困境的理念、技能及方法。敘事療法強調“每個人都是面對自己生命挑戰(zhàn)的專家”“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同時,敘事治療師也在與當事人個案生命故事無限貼近的過程中,促進了自己的成長,豐富了自己的生命。

敘事療法的特點在于形成積極有力的自我觀念,促進當事人回歸社會。在運用中,該療法有利于改變和恢復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自我接納、自信心和人際交往。敘事療法源于后現代主義的興起和敘事心理學發(fā)展。它的哲學思想來自于福柯關于“語言即是權利”的觀點。在早期,該療法多應用于個人或家庭治療實踐,20世紀90年代后開始嘗試用于團體情境。當時,治療師通過問題外化,用獨特的思維和重構問題的技術完成了一個男性精神分裂癥團體的改變過程。[8]敘事療法在團體中的應用是通過傾聽來訪者在團體中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幫助來訪者澄清自己是如何使用故事組織經驗,賦予意義的。通過啟發(fā)來訪者發(fā)現故事中遺漏的部分,幫助他重構具有正向意義的生命故事,喚醒其成長的內在力量,讓團體其他成員見證他的成長,讓來訪者重新獲得對自我的接納和認同。1994年,Laube等人把敘事治療的團體模式擴展到抑郁癥群體。治療師發(fā)現,當組員在團體環(huán)境中傾聽和講述故事時,團體成員自身變成了一個獨特的個體從而開始創(chuàng)造新的故事,而且新故事會經由團體其他成員的反應獲得確認。在團體環(huán)境中,存在著讓每個個體都被其他成員傾聽和肯定的空間。因此長期受抑郁控制的孤立感也得到緩解。[9]敘事療法在團體中的干預應用,使個體更有自主性和改變動力,癥狀更容易得到緩解。1998年,Vassallo把治療對象從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擴展到其他心理問題患者,發(fā)現在團體情境中運用敘事療法,團體成員在自我接納、自信心、人際交往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10]在國內,敘事治療在團體工作中的應用才剛剛起步,且大部分都以在校學生作為應用主體。因此,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心理矯治中運用敘事療法是有著廣闊的現實意義和價值的。

三、運用敘事療法提升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社會支持

(一)重寫生命故事,關注內在動力,促進自主轉變

對社區(qū)矯正人員而言,敘事療法關注的不是封閉的結論而是內在動力的發(fā)展。從敘事療法的視角看,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一個故事里,而這個故事并不是他所喜歡的,不能夠完全表達他自己的意愿,那么他就會被“問題故事”所困擾,生活充滿痛苦。尋求治療的人總是深受“問題故事”的困擾,而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他自身主觀建構的,且這種建構深受“主流話語”和“正統(tǒng)標準”的影響。正是這些充滿問題的故事,構成、甚至塑造了當事人的問題生活。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在社區(qū)矯正工作中會更多突出其違法犯罪層面的故事敘述,與此主題相關的故事得到表達,與此主題不符合的其他經歷就被遺忘了。也就是說,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生活經歷庫存里,有很多內容并沒有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也就是說,違法犯罪經歷并不是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過去生活的全部。但是,就是這些不全面的故事卻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有著決定性意義。它形塑了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生活和社會關系。對此,敘事療法從關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所述故事中沒有反映出的生活經歷入手,找出那些曾經被遺忘的經驗,重新寫成新的、讓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所喜歡的故事,為他們帶來新的期望,從而重獲生命的動力。這也是敘事療法的核心所在,這種療法就是通過團體情境,解構團體成員的問題故事困境,重新構建當事人的生命故事,為其眼前的生活帶來希望。

問題外化、重新組織生命故事是敘事團體心理矯治模式的一項重要方法,其目標是協(xié)助團體成員把困擾自身的問題客觀化或人格化,在團體合作的背景下,經由故事外化實現個體與問題的分離;幫助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發(fā)現生命歷程中獨特的美好故事,以行動指向“你是怎么做到的”和意圖指向“頭腦中形成的這么做的畫面”來形成當事人對自身生命歷程的重新敘事,整合成一個與過去、現在聯系在一起的關于自我的新敘事對話互動。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往往背負很重的心理負擔,被社會貼上了特殊標簽。敘事療法采用的問題外化、重寫生命故事的方式,可以使他們從背負的社會壓力中抽離出來,緩解當事人被問題困擾的感受。一旦以比較放松的方式去看待和處理自身的問題困境,當事人就比較容易重新找回自主控制行為的能力,從而不再被問題故事所困擾。

(二)應用“鷹架”對話,強化自我觀念,形成社會支持

敘事療法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鷹架”對話的方式來進行的?!苞椉堋睂υ拋碜杂诰S果茨基的觀點,他認為“學習是社會性過程,在社會合作中,有經驗的個體會為其他成員提供成熟的建設性意見促進其他成員成長”。維果茨基提出,個體發(fā)展不是一個自我獨立發(fā)展的過程,而是在與環(huán)境、周圍人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造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過程。在敘事療法中,為了讓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從不良心理中擺脫出來,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就是一個搭建“鷹架”對話的過程,由此在成員的相互見證下,拉開與問題困境的距離,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向新的可能。所以,敘事療法就是通過搭建“鷹架”對話而敏銳覺察當事人的需要,強化當事人努力的一種支持方法。

敘事療法促進了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在團體活動中的“自我認同”體驗或感受,并通過團體其他成員的見證得以強化,該療法已成為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中,他們具有一些共性的心理問題——因為在服刑,受到社會消極評價,比較自卑,不愿意在個案訪談中暴露自己,更不愿意向他人敞開內心的觀點、想法。長期的心理壓抑會對他們的社區(qū)矯正效果產生嚴重影響,而敘事療法能夠促使其通過教育活動,向團體其他成員分享感受和體驗,解構式傾聽其他成員的支持性認同表述,從而幫助他們尋找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同時通過問題外化的方式使當事人能夠以第三方的視角看待困境中的問題,重構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敘事團體輔導中,團體成員之間通過彼此的討論、見證、分享,逐步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學會預防此類問題再次發(fā)生。由此,敘事療法為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建立了加強彼此互動、理解的通道,促進了不良認知向良好認知的轉化,從人格內部完善和發(fā)展了自我改變的動力。

人的自我身份是由他所身處的、經歷的以及參與的社會處境共同構建、發(fā)展形成的。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尋求改變當下充滿問題困擾的自我身份認同,就必須回到真實的社會群體中。敘事療法構建了一個具有相似經歷和困擾的團體情境,團體成員會發(fā)現不只他一個人具有這樣的感受,因而更容易在團體活動中得到啟發(fā)和示范,更容易進行問題外化,找到自身獨特的生命經歷、發(fā)現新的生命故事。在團體情境中,當事人新的生命故事得到團體成員的見證和確認,由此可以發(fā)展出一個相互支持和協(xié)作的團體,從而促進他們的自我接納和自信心的發(fā)展,緩解社會壓力和緊張,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敘事療法非常契合當前條件下對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進行心理修復的內在需要和社會需要,它作為一個獨特的治療視角,促進了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之間相互理解自身的困惑、孤獨以及人生歷程中的痛苦,構建了一個團體傾聽和理解的情境,緩解了彼此的孤獨;并在團體情境中找到同伴和同路人,真正卸下心理重負,重新獲得開始生命新歷程的勇氣和力量。

敘事療法中應用“例外”事例對話技巧,強化服刑人員個體的自我正向經歷“例外”價值,形成教育矯治的人格基礎。例外事例對話主要是指當事人在違法犯罪事件之外的其他生活領域中一些表現良好的例外情形如孝順父母關心長輩等利他事件的情節(jié)和體驗,目的在于引導服刑當事人尋找過去生活經歷中沒有癥狀問題發(fā)生的例外體驗和情節(jié),找到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的例外閃光事件帶來的“例外”價值,啟發(fā)當事人通過不同角度的生活經歷中“例外”事件的體驗和情形發(fā)生,重新審視原有的敘事和經驗對自身身份的認知的局限性,它的原有的敘事認知是怎樣建構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幫助當事服刑人員找到有效適應生活的良好的例外經驗和情節(jié),確信自身具備成功應對生活的能力。認識到過去的敘事和經驗的非必然性,自身具有轉變的積極的因素基礎。這樣的“鷹架”對話探索例外的技巧幫助當事服刑人員找回人格正向價值的能力感和價值感,破除了原有的犯罪人敘事的強化敘事,找到矯正教育的核心基礎,進行人格層面的敘事重建。因此,敘事療法是從認知探索入手,解構當事服刑人員的單一犯罪敘事路徑,通過與當事服刑人員的問題外化、例外對話、鷹架對話等敘事方式重釋,重新建構當事服刑人員人格基礎的能力感和價值感的過程。從根源上進行教育矯治社區(qū)服刑人員具有現實價值和專業(yè)價值。

Reflections of Narrative Therap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community correction prisoners

WANG Yan

Narrative therapy is a working mode based on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applied to group situations. Narrative therapy can help visitors reconstruct their own narrativ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explor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heir own experiences. Therefore,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needs of prisoners in community correction and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narrative therapy in the collective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prisoners in community correc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ivity of prisoners, guide them to fac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positive self-adjustment, and make them face the social reality environment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bravely.

narrative therapy; community correction prisoners; social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1]魯蘭、王雪玲:《社區(qū)矯正中心建設專題調研報告》,《中國司法》2017年第6期。

[2]敖翔:《加強矯正小組建設構建社會動員體系》,https://www.sohu.com/a/316591015_660595,訪問日期:2020年9月26日。

[3]金碧華、潘菲:《社區(qū)服刑人員心理矯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4]林順利、孟亞男:《國內弱勢群體社會支持研究述評》,《社會工作理論探索》2009年第11期。

[5]金小紅、應辰:《“互構”型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缺失與城市外來青少年犯罪》,《蘭州學刊》2010年第8期。

[6]鄭杭生:《從傳統(tǒng)向現代快速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頁。

[7]汪明亮:《以一種積極的刑事政策預防弱勢群體犯罪——基于西方社會支持理論的分析》,《社會科學》2010年第6期。

[8]M. O’Neill, G. Stockell, “Worthy of Discussion: Collaborative Group Therapy”,, Vol.12, No.4, 1991, pp201-206.

[9]J. Laube, J.Trefz, S.Group, “Therapy Using a Narrative Therapy Framework: Application to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No.2, 1994, pp.29-37.

[10]T. Vassallo, “Narrative Therapy with Seriously Mentally Ill: a Case Study”,, Vol.19, 1998, pp. 15-26.

D917.6

A

1672-1020(2020)06-0050-06

2017年江蘇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社區(qū)矯正服刑人員社會支持功能實證研究”(2017SJB0474);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C203);2015年公安高等教育重點專業(yè)建設點資助項目。

2020-09-22

王燕(1969-),女,山西晉城人,漢族,江蘇警官學院治安系副教授,南京,210031。

[責任編輯:木 言]

猜你喜歡
服刑人員矯正團體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服刑人員生育權論要
“體態(tài)矯正”到底是什么?
大選登記
矯正牙齒,不只是為了美
“三釋課堂”為新入監(jiān)服刑人員上好“第一課”
矯正牙齒,現在開始也不遲
改良橫切法內眥贅皮矯正聯合重瞼術
團體無償獻血難成主流
普安縣關工委法制幫教團到海子監(jiān)獄開展幫教活動
桑植县| 花莲市| 泌阳县| 那坡县| 宝应县| 合阳县| 鄄城县| 崇文区| 仪陇县| 繁峙县| 阿拉尔市| 洛宁县| 金秀| 奉贤区| 额敏县| 井陉县| 法库县| 肥乡县| 青河县| 永登县| 石泉县| 渭南市| 德令哈市| 晋城| 房产| 永登县| 保定市| 陇川县| 堆龙德庆县| 石屏县| 铅山县| 辛集市| 石泉县| 兴和县| 永修县| 沐川县| 海晏县| 温州市| 舞阳县| 固镇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