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 啟新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998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1]其中明確指出:人文素質教育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時隔20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又稱“新時代高教40條”),[2]再次對人文素質教育予以了高度關注。從實踐層面來看,理工類大學遵循著“人文課程教育”(通常表現為“人文通識教育”)和“課程人文教育”等路徑,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同時,也還面臨著諸多有待突圍的困境。
1952年全國范圍的高校院系調整,對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理工分家,降低了綜合性高校的比例,催生了諸多獨立建制的理工類大學。這些大學“學業(yè)有專攻”,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經濟建設所急需的專才,對新中國工業(yè)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由于教育的過于功利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長期脫節(jié),給隨后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埋下了不小的隱患?,F如今,上述理工類大學屢經學科和專業(yè)方面的蛻變,大多具備了一定意義上的“綜合性”,其人文素質教育相應地有了不同程度的斬獲,但總體上偏弱的局面尚未有根本的改觀。2017年,時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會會長的瞿振元,在回顧中國高等教育的三十年歷程時,曾不無憂慮地指出:“人文教育過弱、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偏死的問題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3]48此處所謂人文教育當然涵蓋理工類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就現實而言,理工類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偏弱”,表現在它面臨著諸多困境。這些困境既有觀念層面的,也有實踐層面的。
一是教育觀念的被淡化。上述《意見》(以及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是指導高校素質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分赋觯杭訌姶髮W生文化素質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又指出:“我們所進行的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重點指人文素質教育?!睋嵮灾@些教育觀念對于指導高校的素質教育工作具有不言而喻的積極意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教育觀念并沒有隨之而逐漸地明晰起來,反而有被淡化的跡象。有學者直言道:“時至今日,我國高等教育對此基本理念的發(fā)掘和闡釋遠遠不夠,而且不時有被淡化的趨勢?!盵4]當下,這種狀況在理工類大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或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是可有可無的“點綴”,或將人文素質教育等同于照本宣科式的人文知識教育,或有意無意地模糊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yè)意義的人文教育之間的界限,等等。作為諸多“困境”之首,教育觀念的被淡化自然而然地助長或放大了其它方面的困境。
二是師資隊伍的拼盤化。與教育觀念被淡化有關,圍繞著人文素質教育而進行的師資隊伍建設,雖有動作但效果不佳。師資隊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難以滿足人文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與專業(yè)教育中師資的“專職化”相比,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師資大多像是主業(yè)之外的“兼職者”,他們分屬于不同的院系,總體呈散狀分布。而管理機制的缺位,導致他們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各自為政。因人設課(而不是根據需要編排)所導致的課程設置不規(guī)范、師資隊伍不穩(wěn)定所導致的課程設置不穩(wěn)定等,早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
三是學科和專業(yè)依托的無根化。先天不足、學科和專業(yè)調整的不到位等因素,導致理工類大學自然科學類學科優(yōu)勢較為明顯,社會科學類學科雖奮力追趕,但仍處弱勢,而人文科學類學科則更是弱中之弱,甚至闕如。與理工類專業(yè)教育(科學教育)有堅實的學科和專業(yè)依托相比,人文素質教育大多缺乏學科和專業(yè)依托。該影響“缺乏”人文素質教育甚巨??梢韵胂螅绻苡袑I(yè)意義的人文教育并存的話,那么它既能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又能提供有深度的課程,甚至還有助于營造良性的校園人文氛圍,因而也就能直接或間接地助推人文素質教育晉升到一個較高的層級。
四是“課程人文教育”難以普遍現實化。注重在專業(yè)教育(科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亦即注重“課程人文教育”,對于理工類大學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其實這也是《意見》的諸多建議之一。受制于教育者的自覺性、人文素養(yǎng)、以及教學方法等因素的制約,除了極少數理工類大學對此有過較好的嘗試以外,“課程人文教育”在總體上未能成為普遍的現實。
五是受眾獲益的淺表化。上述種種原因,尤其是因人設課、有深度課程的缺乏、師資隊伍的不穩(wěn)定等原因,使得受眾所接受的人文素質教育不系統(tǒng)(具有“碎片性”)、不全面,且難以達成應有的深度。再者,由于過于注重人文知識的灌輸,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受眾價值觀的引領和精神世界的塑造,故難以發(fā)揮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的功能,因而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初衷多有相違。
公允地說,時至今日,在教育功利化不同程度存在的大環(huán)境之下,理工類大學的科學素質教育及其成效依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各類相關的社會評價也往往聚焦于此??梢哉f,教育功利化這只“無形的手”客觀上指揮著理工類大學的“重此輕彼”——重視科學素質教育,輕視人文素質教育。有鑒于此,在制度安排層面上,相關主管部門可將理工類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成效作為衡量其辦學質量的重要的觀測點,甚至可以實行“一票否決制”,從而引導理工類大學同等地對待科學素質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
就理工類大學自身而言,要走出人文素質教育的困境,首先要走出教育觀念上的誤區(qū),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其一,要確立人文素質教育是現代大學基礎的理念。人文素質教育何以能成為現代大學的基礎?對此,楊叔子先生曾作出過邏輯論證:文化素質為一切素質的基礎,而文化素質的核心當屬人文素質,人文素質說到底就是做人的素質,人為本,人的素質當然就成為本中之本,“正是從這一角度考慮,所以,就講人文教育是一所成功的現代大學的基礎?!盵5]依此推斷,理工類大學在邁向現代大學的征程中,應賦予人文教育以一定的優(yōu)先性。對此,張豈之先生曾有過如此之強調:“在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被分離很長時間以后,今天適當強調人文文化的重要性,以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還是應當的?!盵6]
其二,要注意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功能差異,彼此具有互補性、不可替代性。單就精神層面而言,科學教育之于科學精神養(yǎng)成、人文教育之于人文精神涵育,各有擔當、各有所長。就理工類大學來說,大學生在接受科學教育、科學精神養(yǎng)成方面,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在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涵育方面,則相對不足。盡管科學教育中可以融入人文教育,但是不能取代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必須登場。張豈之先生曾說過:“教育不但使人掌握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而且人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必然改變自己,使自己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這個目標的達到,必須依靠人文教育??茖W理性代替不了人文理性?!盵7]
反過來講,如果沒有人文教育缺席或者效果不佳,培養(yǎng)出的理工類大學生極有可能成為梁思成先生所謂的“半個人”。張豈之先生也認為大學生光是懷揣“技藝”、缺乏“境界”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危險的,“大學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綜合素質人才,他們需要有美好的精神境界,如果只有一技之長,而缺少良好的精神家園,那么其技藝也許得不到應有的發(fā)揮,甚至會走向歧路?!盵8]于此,愛因斯坦的“醒悟”也頗具警示意義。1948年7月,愛因斯坦在一封信中表示,“痛苦的經驗”使他領悟到了“責任”的意義,“我們從痛苦的經驗中懂得,光靠理性還不足以解決我們社會生活的問題。深入的研究和專心致志的科學工作常常給人類帶來悲劇性的后果”,“科學家的悲劇性命運使我們幫忙制造出來了更可怕、威力更大的毀滅性武器,因此,防止這些武器被用于野蠻的目的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盵9]269-270
其三,要意識到人文素質教育具有緊迫性。這種緊迫性來自于部分理工科學生人文素質的不盡如人意。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發(fā)布了《關于理工科人才問題的調查報告》,其中指出:在崗畢業(yè)生文字表達能力普遍欠佳,對文學、歷史、哲學、音樂等的重視程度總體偏低,對大思想家、文學精品、傳世經典有著較強的“陌生感”,熟悉孔子、孟子、老子思想的不到20%,60%的人未完整讀過四大古典名著。一份關于??谑兴乃咝#êC合類高校)理工科大學生(2010級至2013級近1500人)人文素質狀況的調查,也頗能說明問題。其結論是:“海口市高校主動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在加強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不少努力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狀況仍然不容樂觀,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盵10]可以設想,如果僅僅針對理工類大學作這樣的調查,結論恐怕更是令人憂慮??梢哉f,這些調查和結論不約而同地驗證了上述“受眾獲益淺表化”的斷言。
其四,要感知社會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需求變化。社會以及用人單位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漸趨重視,對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來說,不啻為利好的消息。事實上,“(當今的)社會發(fā)展不僅需要具有較強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專業(yè)技術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的職業(yè)操守和博大胸懷、嚴格要求工作質量的責任感和奉獻心,以及能夠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等?!盵11]而單就個人職業(yè)提升而言,“理工類學生就業(yè)幾年后職業(yè)提升的關鍵因素已不再是專業(yè)知識,而是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人文素養(yǎng)?!盵12]其實,關注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在發(fā)達國家表現得更為充分。德里克·博克指出:“(美國)全社會都有必要讓高等院校通過教育培養(yǎng),增進學生對道德倫理問題的理解、加強道德倫理的意識,以達到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盵13]161美國就業(yè)問題專家安東尼·卡內瓦萊、唐娜·德羅切斯曾說過:“當問到用人單位希望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學生哪方面的素質時,大部分企業(yè)強調的不是加強職業(yè)技能培訓,而是加強人文教育,比如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他們對道德問題的理解敏感度……?!盵14]161
其五,要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十分豐富,且與專業(yè)意義上的人文教育有所不同。將人文素質教育簡單等同于人文知識的傳授,既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事實上,人文素質教育既包括人文知識的傳授,人文精神的涵育,也包括人文行為的養(yǎng)成,其中受眾的人文精神的涵育則是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15]此外,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yè)意義的人文教育也有著諸多區(qū)別,譬如,前者強調一個“通”字,亦即廣博,旨在普及、推廣人文科學,后者則強調一個“?!弊郑嗉淳?,意在深化人文科學方面的研究。當然,誠如前述,二者也是有著諸多交集或曰關聯性的。
1990年代至今,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經歷了近30年的探索和發(fā)展。其間,形成了兩種有代表性的模式:一種是以楊叔子等人為代表,一種以甘陽等人為代表。[16]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要想走出困境,需要關注這些模式,并善于從中汲取營養(yǎng)。
楊叔子等人曾在華中科技大學掀起轟動一時的“人文風暴”,為推動文化素質教育作出了突出貢獻。楊叔子先生認為,“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應繼承與弘揚人文精神,陶冶人的純凈的感情,樹立人的崇高的責任感,解決人生價值的取向問題”,但也應啟迪人的直覺思維、形象思維。[17]他“十分贊成”下述做法:將文化素質教育內容界定為文、史、哲、藝等,像對待專業(yè)教育一樣,使其進入教學計劃,既具獨立的教育教學內容,又同其他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結合,做到課內課外活動相結合,校內校外實踐相結合,校園人文環(huán)境建設與自然環(huán)境建設相結合,教化、養(yǎng)成、熏陶相結合等。[18]楊叔子先生的主張在華中科技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中也多有體現。1994年學校設立的人文講座(大多由名家主講),每年約舉辦100期,注重“對話心靈”,受眾廣泛,已成為華中科技大學獨特的人文“景觀”;1997年學校創(chuàng)辦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屬于全國高校首創(chuàng);2008年學校成立的國學研究院,成為文化素質教育提升層次、拓展內涵的重要支撐;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匯一體也是華中科技大學頗具特色的作法。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云在題為“讓文化素質教育旗幟更鮮艷”的開學典禮講話中,不無驕傲地說道:“文化素質教育,是華中大歷久彌新的辦學理念,更是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和底氣?!盵19]
2009年,甘陽等人在借鑒國外人文素質教育經驗的基礎上,依托中山大學博雅學院(2009年成立),悄然進行了別開生面的人文素質教育改革。這一年的入學季,中山大學通過“二次選拔”,從新生中錄取了30來位佼佼者,獨立編班,接受所謂的“博雅教育”。這些學生不屬于任何院系,也不分學科,4年內需修讀古漢語、古希臘語、拉丁語、英語、中國文明、西方文明等課程,并完成一個獨立研究課題,畢業(yè)時拿的是“哲學博雅”專業(yè)學位。對此,有關媒體曾作過報導,認為“這是中國通識教育建設的最新進展?!盵20]
從實際情況看,楊叔子等人所確立的以課程設置為依托、專業(yè)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大眾化文化素質教育模式,對全國眾多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甘陽等人以課程設置為切入點,采用小班化教學的、以修讀經典為中心的、不分學科的精英化人文素質教育模式,也同樣后繼有人。2014年,清華大學組建了新雅書院,其初心便是借助于人文通識教育,擬將學生培養(yǎng)成“文化人”。博雅學院的許多做法在這里悄然地延續(xù)著,當然這與甘陽為新雅書院的院長不無關系。
看得出來,第一種模式、第二種模式分別是在理工類大學和綜合類大學中孕育形成并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的,這也規(guī)約著它們的參照意義或曰示范效應,對于不同類型的大學而言是有所差異的。有鑒于學校類型上的相似性,同時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應重點關注第一種模式相關經驗和做法,并兼取第二種模式的有益之處。另外,根據甘陽、何躍等人的介紹,國外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積累了很多經驗和做法,并形成了諸多模式。[21][22]這些模式對于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來說,無疑也具有借鑒意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鑒他人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理工類大學為走出人文素質教育的困境,在實施路徑層面上應側重關注以下一些問題。首先,應盡快構建人文科學學術共同體。在理工類大學,除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和專業(yè)存在外,還存在著各級各類自然科學學術共同體以及社會科學學術共同體,這些學術共同體的存在,作為助緣,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科學教育、科學精神培育的力度和厚度。而與相關學科和專業(yè)的缺位有關,人文科學學術共同體則相對較少。在相關人文學科、專業(yè)以及專職教師隊伍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的情況下,尤其是在行政性的“人文素質教育中心”缺位的情況下,為使人文素質教育有效地開展起來,有必要構建與之相應的人文科學學術共同體(諸如“國學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之類),可以賦予其特殊的使命,讓其兼具人文科學研究、師資整合、課程資源整合、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等功能。
其次,精細打造“人文課程教育”。為此,應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文課程(往往以“人文通識課程”的面目出現)體系和教學體系。人文課程教育具體要傳授什么,應該設立什么樣的課程,以及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必須予以明確。根據《意見》的要求、參照一些高校的實踐性做法,并考慮到理工類學生的實際情況,其人文課程教育的內容應涉及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人文課程教育的最終目標則是“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yǎng)”。于是,作為體現該教育內容、教育目標的課程教育體系和教學體系,應該以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為核心加以構建。需要指出的是:其一,這種構建不應是四個學科的簡單堆砌或疊加,而是要借助于謀劃和設計,既從總體上把握四個學科間的關聯性(以便統(tǒng)籌安排),又要讓各個學科都能顯示神通、彰顯特色。四個學科都是有關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的學問(因而彼此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敘事方式卻不盡相同,或長于情感表達(文學),或長于集體記憶(歷史),或長于邏輯思辨(哲學),或長于形象塑造(藝術),這些“不盡相同”應在教學過程中予以凸顯。其二,應規(guī)范每個學科的課程建設。每個學科的課程構建均應具有層次性,既應安排具有通論性質的核心課程,也應安排具有一定深度的外圍課程。臺灣大學莊榮輝教授曾用“淺碗課程”與“深碗課程”為喻,闡明了課程設置上的這種普及與提高的關系。[23]為了便于教學,每門課程均應有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案和課程指導手冊。其三,可設立門類齊全的課程板塊或課程群,讓每位學生都能接受來自四個學科的“文化之光”的照耀。其四,作為課程教學有機組成部分,必須規(guī)定一定量的經典閱讀。以便讓學生于閱讀經典的過程中,超越時空地與“偉大心靈”對話,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禮。從增進文化認同、文化自信的角度看,應適當增加中華經典的閱讀數量。其五,與專業(yè)意義的人文教育有別,每個學科的課程教學既應注重知識的凝練,更應重視其中人文精神的提取以及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相對而言,實踐性教學是體驗人文精神、養(yǎng)成人文精神,并將之外化為人文行為的有力推手。
再次,傾心謀劃“課程人文教育”。如前所述,注重在專業(yè)教育(科學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亦即注重“課程人文教育”,在華中科技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中有較好的體現。而對于如何在專業(yè)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一些學者也從理論上作了很有見地的探討,基本的看法是,要讓學生在接受專業(yè)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親近”真善美。王義遒先生的探討很有代表性,同時也富有啟發(fā)意義。他認為,在專業(yè)教育中進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應突出“滲透”二字,意即要不露聲色、悄然進行。為此,有必要從六個方面入手。這六個方面頗具參照意義,值得借鑒。于此,掠人之美,循著王義遒先生的思路,對這六個方面略作變通,作如下陳述:其一,在激發(fā)學生求知動力的過程中,在培養(yǎng)學生批判精神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去欣賞科學之美??茖W有著內在的美,“抽象成數學方程的物理規(guī)律,它的美不僅反映在形式的對稱、簡潔上,更重要的在于它所包容的物理內涵……?!盵24]科學之美的揭示有賴于擅長發(fā)現美的慧眼,教師應利用自己的“慧眼”揭示這種美、并引導學生欣賞這種美。其二,引導學生擁有良好的科技道德素養(yǎng)??茖W研究也好、科技成果的運用也好,都涉及到“應當”、“不應當”的問題,亦即涉及到科技道德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敬畏科學技術,做一個有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的科研工作者。其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思維訓練,讓其兼具理工科和文科的思維方法。既要引導其具備抽象思維和辯證思維的方法,又要引導其感悟形象思維、直覺等思維方法。其四,為達成上述三方面要求,要發(fā)揮好榜樣的示范作用。為此,要講好科學家的勵志故事,要發(fā)揮好科學史的作用。其五,借助于教學相長、與學生平等討論等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大膽質疑的精神,并營造相互尊重的氛圍。其六,身教勝于言教,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高尚人格感化學生。[25]上述這些要求當然具有參照意義,不過,要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并非易事,它對教師的學術造詣、人文素質、教學方法等無疑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那些學養(yǎng)厚重、有精神、有趣味的資深教授乃至大師應在這方面多發(fā)揮表率作用。另外,第二課堂的運作(尤其是人文講堂借助校外名家資源的持續(xù)運作),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以及豐富多彩而又主題鮮明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開展,作為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毋庸置疑,自《意見》問世以來,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一直處在不斷線的實施和推進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困境依然存在,當然,尋求出路的努力也同在。理工類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牽涉到的因素眾多,包括人文素質教育的認知、實踐以及路徑設計等問題。而每一問題之下又包含若干子問題。上述研究僅僅突出了人文素質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價值的研究,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以及專業(yè)教育(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如何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研究,難免掛一漏萬,諸如中外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課程構建經驗的比較研究,以及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考核與評價研究等均未能有所涉及。好在未來值得期待。隨著《新時代“四十條”》的頒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全面啟動,①“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即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計劃2.0。多所理工見長的“雙一流”高校發(fā)力文科,這使得人文素質教育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包信和表示,希望借此“培養(yǎng)出能夠預見科技發(fā)展引發(fā)社會影響、以人道方式處理科技問題的新型人才。”[26]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則指出:“文科是學校品位的體現”,故文科建設應向“更創(chuàng)新、更國際、更人文”的目標邁進。[27]除此之外,另有多所傳統(tǒng)意義上的理工類高校也有向文科發(fā)力之勢。[28]雖然發(fā)力文科與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之間,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畢竟讓人們看到了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可能性。通過各方通力協作,這種可能性轉化成現實性,應該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