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艷軍 仝明磊 戴世超
中國海油海油工程公司面對世界最大噸位級FPSO不斷攻克難關(guān),不斷磨礪成長。
2019年12月4日,隨著世界最大噸位級FPSO(海上浮式生產(chǎn)儲卸油裝置)P70在青島成功交付巴西,中國海油海油工程公司“史上最難”項目——巴油FPSO項目基本收官。
P70即將遠去,家住天津的巴油FPSO項目詳細設計副經(jīng)理華斌也告別生活了4年的青島?;厥着cP70及其姊妹船P67“耳鬢廝磨”的4年,他用“無限風光在險F”來概括。F,既是“峰”拼音的首字母,也是FPSO這四個字母的第一個。
2016年1月20日,代號為P67的大“船”,歷經(jīng)3個月,跨越11個時區(qū),跋涉4萬里大洋,從南半球的巴西抵達北半球的中國青島。
P67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2009年擬自建自營的8條船(P66-P73)的一員,卻在建造中途擱淺。一同淪為“棄兒”的還有其姊妹船P70等??紤]到接手帶來的風險,國際工程巨頭們望而卻步。
為了進入拉美市場,2015年5月,海油工程承攬了P67和P70的詳細設計、采辦、部分模塊建造、運輸,以及整船的集成、調(diào)試、拖航、交付等工作。巴油FPSO項目由此肇始。
從一開始,海油工程就做好了“交學費”的準備,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項目會那么難。
要集成在P67上的17個模塊完工狀態(tài)不一,從世界6個不同建造場地輾轉(zhuǎn)而來,近百萬件散料裝滿了整整258個集裝箱,各種型號的吊機折騰5200多次才完全卸下……僅存放物料的場地布置圖就升版了42次。
絕對考驗一個國家制造業(yè)水平的是,要將17個千噸級的模塊、50個結(jié)構(gòu)單體、上百臺大型裝備和上百萬個樂高積木一樣的零件,在波濤起伏的海況下,以近乎零誤差的要求,集成在三個足球場不到的船舶空間里,再連上超過北京到天津10倍距離的電纜,實現(xiàn)比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油氣加工廠還要復雜的功能!
更讓項目人員意想不到的是,很多設計圖紙遺失,各種散料胡亂堆砌……僅其中裝滿80多個集裝箱的螺絲,就讓人目瞪口呆——這要一個一個地挑到什么時候!
“P67來時,船身號稱已完成了80%。我到現(xiàn)場一看,腦子就宕機了。合同上說的剩余工作量和現(xiàn)場看到的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做了現(xiàn)場的機械完整性排查。僅設計一路,摸查出的肉眼可見的問題就有上萬個。給我們的圖紙也只有個過程版,一條船我們自己至少要出兩三萬張?!比A斌說。
同時,“過路神仙”們存在著施工管理混亂、工作界面不清晰、過往完工質(zhì)量不合格等諸多問題……
請注意,這還只是P67,如果再加上后來的P70呢?想一想就頭皮發(fā)麻。
半路接手這樣一個FPSO項目的“爛攤子”,全世界都沒有先例,海油工程做了“賠本賺吆喝”的心理準備。但在國際巨頭們看來,海油工程賠本也賺不來“吆喝”,網(wǎng)絡上也不時出現(xiàn)“棄船”等悲觀論調(diào)。
“壓力山大”的海油工程,試圖與巴方在共同利益的框架下推動談判,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相當于:我們可以“友情支持”,可以“交學費”,可以“頂著壓力上”,但絕不“背鍋”。
為此,巴油FPSO項目總經(jīng)理陶付文曾一年七赴巴西,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原承包商反復進行溝通,共同摸清P67的真實情況。同時專門成立校核工作小組,針對原承包方遺留的問題展開逐項甄別。
“整個P67建造過程中,僅使用的鋼材量就相當于3萬輛小汽車,校核工作量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碧崭段恼f。
復核中,海油工程矯正了電纜清冊、布線圖等處設計中存在的3000余項錯誤,修正電纜20萬米、儀表用取壓管9276米、管接頭1117個……為后期的建造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了950萬元的材料成本。
這樣的“掃雷行動”,在巴油FPSO項目不是“一陣風”,始終是“進行時”,即便會和朋友“反目”。
梁偉是一名機械完工專業(yè)負責人,法比奧是巴方完工調(diào)試業(yè)主代表。二人相識、相交于巴西。為了P67,兩人一面做朋友,一面當“冤家”。
梁偉梳理出工作界面存在的問題給法比奧,法比奧不認可,兩人針尖對麥芒。幾番交鋒下來,梁偉助力海油工程實現(xiàn)了按變更合同重新施工。
上下一心、深入細致的篩查和推動談判,巴油FPSO項目挖出了超過合同多倍的潛在工作量。
“一次又一次說服巴方同意追加工作量,我們得以不斷轉(zhuǎn)化‘拖累點’,消減‘虧損源’,攤薄成本,一點一滴積累利潤,將‘預虧工程’變成了‘效益工程’?!碧崭段恼f。
2015年5月簽訂項目合同之日起,1400多天的“魔鬼訓練”到底練出了什么?1800多個項目參與者,有1800多個答案。
在華斌看來,巴油FPSO是一個全新的窗口。通過它,海油工程在FPSO設計、建造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jīng)驗,并在對標“國際一流”中找準了差距。
“在項目運行期間,見到了許多過去沒見過或以前很少接觸的新奇的東西。比如巴油FPSO項目采用火炬氣回收裝置,使火炬氣無需燃燒排放,重新循環(huán)回到系統(tǒng)中,是一項實現(xiàn)了正常工況下零碳排放的世界級環(huán)保工藝,非常值得借鑒。”
青島海上,海油工程攻克“史上最難”項目。 攝影/韓 慶 李振國
“史上最難”項目倒逼海油工程走出舒適區(qū)。
“我們從來沒做過船體,因此在P67船體工作要不要接的問題上糾結(jié)了好一陣子。真到接手時才發(fā)現(xiàn),船體也沒那么難。只不過是因為沒有涉足過,有畏難情緒。不逼一把自己,你怎么就知道不行!”華斌說,“正是這種思維的轉(zhuǎn)變,我們贏得了P70船體市場,實現(xiàn)了過去想都沒想過的574公斤高壓氣密,以及過去從沒干過的立管平臺等?!?/p>
4年間,海油工程先后完成了190多項技術(shù)革新和工藝創(chuàng)新,并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了智能化界面管理系統(tǒng),借助可視化、數(shù)字化、物聯(lián)網(wǎng)等技術(shù),掌握了超大型FPSO工程的界面管理技術(shù),實現(xiàn)了FPSO工程的動態(tài)化、規(guī)范化界面管理,真正使海油工程項目管理水平有了質(zhì)的飛躍。
《中國制造2025》明確指出,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shù)船舶是未來十大重點發(fā)展領域之一。這些技術(shù)和經(jīng)驗都已是或?qū)⒊蔀槲磥砗S凸こ獭爸鹇埂贝笮透◇w市場的制勝法寶。
華斌相信,通過“史上最難”項目的磨礪,通過正在推進的一系列項目的“大練兵”。在不久的將來,海油工程一定能在全球大型浮體市場上,讓值得信賴的世界一流總包商的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