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強,鄭 玄,趙鑫鑫,鄭晶晶,楊 斌
(河北省唐山市協(xié)和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肺膿腫發(fā)病早期表現(xiàn)為化膿性炎癥,繼而加重、壞死,形成膿腫[1-2]。目前,外科手術(shù)治療對其清除最徹底,而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shù)的引入,肺膿腫電視胸腔鏡手術(shù)的應用逐漸增多[3-4]。但術(shù)后如何改善預后,恢復肺通氣功能,尚無統(tǒng)一標準[5]。鹽酸氨溴索為黏液溶解劑,可促進肺部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合成,清除肺組織表面異物,促進肺通氣功能的恢復[6-7]。本研究中觀察了電視胸腔鏡術(shù)后予鹽酸氨溴索治療對肺膿腫患者肺功能、血氣指標及炎性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43)
納入標準:經(jīng)胸部X 線攝片、CT、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肺膿腫;有手術(shù)切除治療指征,且能耐受手術(shù);對本研究擬用藥物無嚴重過敏反應;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粐乐匦?、肝、腎功能不全;術(shù)后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轉(zhuǎn)入其他科室治療;治療期間服用其他影響預后的藥物。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醫(yī)院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肺膿腫患者86 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兩組患者均進行電視胸腔鏡手術(shù)治療,行全身靜脈麻醉,從腋中線第6~7 肋間作一個1.0~1.5 cm 小切口,置入胸腔鏡,在電視胸腔鏡的引導下探查并確定肺部膿腫的位置分布、大小等基本信息,然后在腋前線和腋后線處分布做1 個1.0 cm 小切口,為操作孔。在電視胸腔鏡的引導下,切開肺部膿腫病灶,并對膿腫物進行引流處理。若患者合并膿胸,應及時清除膿苔,分離相應的黏連組織。病灶清理完成后以甲硝唑注射液(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5020855,規(guī)格為每瓶100 mL ∶500 mg)沖洗病灶,并用吸引器刮除膿腔周圍壞死組織、膿血塊等,最后采用電凝鉤、氬氣刀對膿腔周圍進行電凝灼燒止血,完成手術(shù)。術(shù)后予常規(guī)吸氧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治療。觀察組患者術(shù)后第1 天開始將鹽酸氨溴索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Espana,S.A.,國藥準字J20070034,規(guī)格為每支15 mg ∶2 mL)4 mL 加入100 mL 0.9% 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日1 次;同時將2 mL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入10 mL 注射用水霧化吸入治療,每日1 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 d。
采用CHESTAC-8900D 型全自動肺功能檢測儀(日本捷斯特公司)檢測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 )、最大呼氣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分別于治療前1 天及治療結(jié)束后1 天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各5 mL,采用PERIFLUX 5000 型血氣分壓檢測儀(瑞典帕瑞醫(yī)學公司)檢測血氣指標,包括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合指數(shù)(OI)水平。血液樣本經(jīng)離心分離得血清樣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C 反應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嚴格按試劑使用說明書要求操作。
結(jié)果見表2 至表5。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n=43)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n=43)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3、表4 同。
組別FEV1(%) PEF(L/s) FVC(L)觀察組對照組t 值 P 值治療前62.12±6.56 63.35±6.69 0.861 0.392治療后82.98±6.92*77.69±6.83*3.568 0.001治療前3.51±0.38 3.40±0.33 1.433 0.155治療后3.93±0.45*3.65±0.46*2.853 0.005治療前2.71±0.31 2.76±0.33 0.724 0.471治療后3.40±0.41*3.11±0.39*3.361 0.001
表3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比較(±s,n=43)
表3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比較(±s,n=43)
組別PaO2(mmHg) PaCO2(mmHg) OI(%)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治療前66.98±6.81 68.22±6.92 0.838 0.405治療后92.98±3.98*88.27±5.91*4.335 0.000治療前45.09±3.98 45.40±3.83 0.368 0.714治療后36.93±4.45*39.65±4.46*2.831 0.006治療前132.98±12.65 129.76±11.57 1.232 0.221治療后259.43±29.67*223.45±30.31*5.563 0.000
肺膿腫是細菌感染、支氣管堵塞、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導致的肺組織化膿性病變,肺葉組織壞死形成較大膿腫病灶。外科手術(shù)是目前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徹底清除膿腫病灶及相應的分泌物[8]。電視胸腔鏡等微創(chuàng)手術(shù)相比于傳統(tǒng)開放式手術(shù)具有切口小、創(chuàng)面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應用于臨床,進一步擴大了手術(shù)治療肺膿腫的適應證[9]。治療后,為了進一步促進康復,對患者的肺功能、通氣功能進行保護,術(shù)后予藥物治療干預十分必要[10]。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n=43)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n=43)
組別PCT(μg/L) IL-6(mg/L) CRP(mg/L)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治療前5.12±1.09 5.36±1.12 1.007 0.317治療后1.39±0.51*1.86±0.62*3.839 0.000治療前19.09±3.07 20.47±3.71 1.879 0.064治療后9.91±1.90*13.14±2.52*6.711 0.000治療前13.91±2.61 12.79±2.77 1.757 0.082治療后5.42±1.27*7.49±1.34*7.352 0.000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3]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FEV1%,F(xiàn)VC,PEF均高于對照組,表明術(shù)后應用鹽酸氨溴索能提高肺通氣功能。這是因為鹽酸氨溴索有化痰、稀釋痰液、排痰作用[11]。其作用機制為分泌肺組織表面活性物質(zhì),從而刺激肺泡細胞的合成生長,促進無纖毛區(qū)痰液運輸功能,防止肺泡萎縮,進而提高肺組織的通氣能力[12]。另外,鹽酸氨溴索可促進氣道黏膜的正常分泌,調(diào)節(jié)氣道黏膜分泌物黏液的狀態(tài),改變痰液的流變學,進而減少黏痰對氣道氣管壁的黏附,有利于氣道中痰液的排出,使呼吸道順暢,改善肺通氣功能[13-14]。觀察組患者的PCT,IL-6,CRP 低于對照組,表明鹽酸氨溴索治療能降低患者術(shù)后的炎性反應水平,這是因為鹽酸氨溴索有抗炎作用,可抑制肺泡巨噬細胞與白細胞釋放細胞因子,減輕對肺組織的損害,降低體內(nèi)炎性因子水平[15-16]。且觀察組患者給予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的方式給藥,雙重作用途徑更能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作用,進一步提高療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電視胸腔鏡手術(shù)治療肺膿腫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氣指標,降低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