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捷妤
戰(zhàn)火硝煙,紅軍走過長征崢嶸歲月;艱難險阻,閩西忠骨埋入處處青山。閩西,是中央蘇區(qū)的重要革命基地,更是紅軍的故鄉(xiāng)和革命的搖籃,是紅軍精神的體現(xiàn)。在這次重走長征路的活動中,我來到了有著“二十年紅旗不倒”美譽的閩西,感受革命先輩的紅軍精神。
松毛嶺,是閩西革命地蘇區(qū)的“東大門”,綿延八十余里,寬三十余里,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成為了中央蘇區(qū)的重要屏障。別看它如今清風徐徐,風景宜人,八十年前的松毛嶺,曾經發(fā)生過一場血戰(zhàn)。八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連連失利,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大轉移,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將紅軍一網打盡,派出數(shù)十架飛機大炮對松毛嶺狂轟濫炸,企圖攻破中央蘇區(qū)的“東大門”,將疲勞的紅軍趕盡殺絕。松毛嶺上駐守的紅軍二十四師和紅九軍團只有手榴彈、步槍等輕武器。但是,他們面對敵強我弱的惡劣形勢和敵人先進的飛機大炮,并沒有退縮,而是堅決死守,與敵人血戰(zhàn)了七天七夜,最終全部犧牲。當時的山上血流成河,尸橫遍野,一塊塊石頭都被染成了觸目驚心的血紅色。國民黨反動派只埋葬了國民黨士兵的軀體,對紅軍戰(zhàn)士的尸體置之不理,似乎想告訴全國民眾:投奔共產黨將像他們一樣死無葬身之地。但是當?shù)氐睦习傩帐謵圩o紅軍,于是偷偷上山,為紅軍戰(zhàn)士們建造烈士墓,還自愿捐錢給紅軍烈士買棺材。于是,就有了如今松毛嶺下的紅軍無名烈士墓。
松毛嶺上的紅軍戰(zhàn)士為黨中央進行戰(zhàn)略轉移爭取寶貴的時間,將敵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換來了珍貴的時間,為紅軍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紅軍長征,每一步,都是用戰(zhàn)士們的生命與鮮血一點一滴凝成的,許多戰(zhàn)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他們忠心耿耿,愛國愛黨,愿意為中國共產黨貢獻出自己的所有。長征精神是紅軍戰(zhàn)士們在長征中走出來的革命精神,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長征途中對革命理想和事業(yè)無比的忠誠、堅定,表現(xiàn)出不怕犧牲、堅定信念的精神,還有著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就是無比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xiàn),是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如今的社會安全穩(wěn)定,祖國蓬勃發(fā)展,人民生活幸福,但是,我們新一代的祖國建設者一樣有著自己的長征路要走,也一樣有著自己的長征精神。
新的長征寓意著新的起點,新的出發(fā),我們的長征路上,需要努力學習、攻克難題;需要努力工作、報效祖國;需要潛心鉆研、攻堅克難,創(chuàng)造輝煌。當年毛澤東在閩西寫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也是一樣,我們無數(shù)中華兒女共同努力,也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長征精神在我們新一代人中,將注入新的元素。這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需要我們保持樂觀,專心致志。這需要我們聽黨指揮,關注時事,需要我們跟緊時代,不忘初心。
長征精神代代傳,從先輩們手里傳到了父輩們的手里,又從父輩們的手里傳到了我們的手里,我一定要牢記此次松毛嶺上參觀的事情,牢記當年的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道路上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指導老師:胡文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