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征
【摘要】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邦鄰,自古以來兩國文化相互影響,保持交流。但由于各自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等原因,兩國形成了不同的色彩觀。從色彩應(yīng)用的尚忌習俗中觀察兩國色彩文化的共通點和相異點,解讀兩國的色彩審美價值觀念。
【關(guān)鍵詞】中日色彩 禮俗 比較
色彩,作為一種表達情感的語言,是表達民族情感和趣味最活躍有力的因素。無論在色彩實踐抑或是色彩習俗上,漢族與大和民族的差別都是顯而易見的。本文將以色彩為依據(jù),試論在不同文化的熏染下,兩國人民對于色彩使用尚忌的異同,并探尋隱于客觀視覺載體內(nèi)的,反映禮制倫理等文化內(nèi)涵的色彩觀念。
一、中國禮俗用色特征
中國是禮教之邦,民間習俗多源于禮。研究色彩之所以要聯(lián)系到禮,這是因為,古人是從“禮”的角度來看待色彩,并且也依“禮”的規(guī)定去用色。依據(jù)禮制而用色,規(guī)定十分嚴格,不容混亂。東青、南赤、西白、北驪、中黃,這一萌芽于先秦的五行色彩學(xué)理,深刻地影響了后世的理論及實踐。盡管中國各時代尚忌之色可能有異,但以色明禮的觀念在民間甚是流行。諸多民間風俗,不論婚喪壽宴,祭禱祝祀,大多遵循著五行學(xué)理,在文化思想上,無不“約定俗成”的以傳統(tǒng)色彩觀為章。
自傳統(tǒng)以來,中國一直大興“紅”色之風,視紅色為吉祥、富貴、忠誠之色,具有濃烈中國特色的紅色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象征。如婚娶及其他吉事,我國向來以紅為主調(diào),婚俗用物紅禮服、紅喜字、紅蓋頭、紅蠟燭、紅包、紅對聯(lián)等仍被現(xiàn)代人所認同。紅色作為吉祥色,在民間仍廣為使用,喬遷新喜以紅布纏主梁,春節(jié)以紅紙對聯(lián)張貼,節(jié)日掛紅燈,嬰兒滿月以紅色染蛋接客,購新車以紅綢帶纏入輪轂……總之凡遇喜慶之事,均以紅色為標志,給人以紅火、吉祥、幸福和圓滿的感覺。紅色還象征著順利、成功和有利可得,個人發(fā)展的境遇很好被稱為“走紅運”,分取企業(yè)盈余利潤叫“分紅”;紅色又是忠勇義烈、正義之色,如京劇藝術(shù)中關(guān)羽和孟良的紅色臉譜。紅色作為與生命血液同一的顏色,具有最鮮明的感知性并能激起人的生命情感的力量的顏色,自中國漢代以后被統(tǒng)治階層和普羅大眾有意識的喜愛。近代以來,紅色被認為是含有一定政治內(nèi)容的色彩,紅色革命、紅軍、唱紅歌等成為具有認同感的顏色。不難看出,凡表達富貴、喜慶的主題,無不首選紅色,中國文化中對紅色的崇尚,反映出中國人的追求和向往。
在中國傳統(tǒng)五行五色理念中,黑白均屬五正色。在五行系統(tǒng)中,黑為北方之色,水屬;白為西方之色,金屬。因陰陽學(xué)理符中國色彩理論的基礎(chǔ),中國人的思維是兩極同構(gòu),所以,黑,白最適宜體現(xiàn)這種思維特點,也是最被玄化的色彩。如《老子》言色,獨舉黑、白,將黑、白視為對立的兩極。在后來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中黑、白色基本不出陰陽、八卦、五行這個系列,中國人對兩色的感受心理與災(zāi)祥、兇吉、禍福相連。喪禮的色尚,自古有“素車白馬”為送喪之辭。人們把白色作為葬禮上穿的孝服,為逝者親人設(shè)白色靈堂,出殯時要打白幡等,這一風俗仍在民間盛行,毋庸置疑,白色是與中國葬禮最相符合的顏色。對于黑色,中國傳統(tǒng)五色中有崇尚黑色的觀念。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玄想的民族,對天象、人事、四方、色彩,都喜歡去作哲學(xué)的解釋,在色彩之中,黑色的色感事實上也最具哲學(xué)韻味,所以,這種“尚黑”的色彩觀念,朝服之色多選黑色,有肅穆、莊嚴之意,深刻的反映了民族精神。黑色這種神秘莫測、玄幻幽暗、不可捉摸的氣質(zhì),能映射投合中國人的心性,越是不可言喻、難以理解的事情,中國人越是敬畏、越是感到有吸引力。書法與水墨畫在千年間,用黑色不變,被視為最高深的藝術(shù),也就不足為奇了。黑色明度最低,白色明度最高,人們常用“黑”來比喻謬誤和邪惡,把“白”比喻成光明和純凈。“黑白”比喻是非善惡,所以有“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習慣用語。
在我國古代,青是東方正色。但雖為正色,在觀念上不如其他幾種色受到注重。在五行系統(tǒng)中,青與春、木等是對應(yīng)的。春天萬物蘇醒,滿輕目嫩色,“青春”的說法自然真實,用來比喻人的年輕時期。古代服色的禮律,以青綠為下級庶民服色,青有時還會代表其他的含義,“綠頭巾”、“綠帽子”之說,自古有之。
二、日本禮俗用色特征
日本的色彩文化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是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學(xué)家琢田敢先生曾說色彩的象征性既有世界共通的東西又有因民族習慣而不同的東西。日本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日本人對自然的崇拜,對自然美的體悟是日本審美意識的起源,自然美觀念是日本美學(xué)的基石,日本人對于色彩的感受與運用同樣呈現(xiàn)出對自然的欣賞與崇尚。在大和民族,“赤”、“白”、“黑”、“青”這四種顏色被看作民族色,就色彩審美而言,日本人一向注重簡約素樸的色,并形成含蓄獨特的色彩觀。
日本一向用“赤”字表示紅色,但對紅色的闡釋和使用卻有著不同的路徑。一方面,日本人喜歡紅色,多用紅色為喜慶事增添氣氛。傳統(tǒng)習俗中,紅色被當做吉慶幸運的顏色,如紅小豆飯、紅白年糕、或系在禮品上的紅白硬紙繩,節(jié)日里高大建筑物垂下的豎幅語式紅色燈籠,以及祝壽時穿在和服外面的紅色無袖短褂等,都帶有節(jié)慶的意思。日本人還自稱日出之國,以紅色的太陽圖案作為國旗的徽標,可以看出日本人對紅色心存敬畏之感。另一方面,在日本傳統(tǒng)觀念中,也存在“紅即不凈”的說法。據(jù)記載:“紅色是一種令人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顏色”,是“帶有死亡色彩的顏色”,日本在與中國和朝鮮進行文化交流之前,紅色甚至是被禁止使用在建筑物上的。
白色是日本民族最喜歡的顏色,甚至視白色為“神”的色彩,日本人認為白色是明亮之色,是太陽的光明,是生命的象征和顯現(xiàn)。另外白色又象征人的清白純凈之心。日本神話故事里、本土宗教和神社佛閣中往往都用白色代表潔凈無垢、圣潔清高。與中國以白色象征兇喪不同,日本多用白色表達喜慶事,自古至今新娘嫁衣多穿白色婚紗或和服,象征著吉祥?!鞍仔恰敝赋晒Α倮?, “白壽”是指九十九歲,因為“白”和“百”差一橫,這也是喜慶的事,而同用漢字的中國就沒有這種說法。顯然,日本人多用白色以表達喜慶吉祥,他們對白色的鐘愛甚至成為一種信仰。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用一句話道出了白色在日本人眼中的至高無上的地位:“沒有雜色的潔白,是最清高的,也是最富有色彩的。”
黑色作為白色的對立色,在日本其意義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黑色象征著不潔、陰暗、兇惡以及死亡。古代奴婢的衣服顏色為“橡墨”,品級最低的官員服色定為黑色,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階”中黑色也是被排在最后,窮困的賤民也只能穿黑色的衣服,因此黑色是地位低下的標志。但在現(xiàn)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黑色已成為象征莊重、嚴肅的顏色,不論是婚禮或是葬禮均可以著黑色衣服以示敬意,這是黑色的另外一層性格。
日本的自然環(huán)境由青山綠水環(huán)繞,青色是大自然的顏色,是一種包圍著世世代代日本人生活的顏色。青色是天空、海洋、江河湖泊、植物的顏色,具有溫潤、柔雅的暖色性格,代表了獨特的日本美。日本的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山川草木皆有神靈居住依附,特別是常青植物,如松、柏、杉、檜等更被視為“長生”的象征加以崇拜。青色作為有神靈依附的草木之色,象白色一樣神圣不可褻瀆。所以對于日本人來講,青色是一種穩(wěn)定的,溫和的親近的顏色,和白色一樣,擁有極大的魅力。青蔥的山上綠樹蔥郁地生長,這種洋溢著生命力的狀態(tài),就是“美”,可以說,日本民族喜好青色正是他們熱愛自然生命和植物世界的情感體現(xiàn)。
三、結(jié)語
通過有代表性的紅、白、黑、青四色探尋中日色彩的禮俗習慣,每種色彩使用中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文化觀念。色彩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能夠反映兩國和民族不盡相同的文化心理,這與兩國人民的居住環(huán)境、語言特點、生活習慣、歷史變遷、審美意識等有著密切關(guān)系。我們能夠看出,紅色是中國最崇尚的顏色,被看做是一種吉祥,富貴,權(quán)威等正面含義的色彩,而在日本除了正面含義之外,還被賦予了一定的負面意義,紅色與死亡、兇惡聯(lián)系在一起則成為禁忌之色;白色在中國更多的被用在葬禮等一種悲哀,凄涼的場景當中,而在日本樸素淡雅的白色更多看成一種“無污垢、潔凈”的顏色,并且與日本傳統(tǒng)的神道教相聯(lián)系,成為了神圣的顏色;黑色在中國既是一種令人敬畏的顏色又是給人以腐朽、險惡與恐怖的色,在日本黑色同樣具有積極和消極兩種含義;中日兩國都把青色看做代表生命力的顏色,在中國青色也有貶義的說法,但在日本青色與白色有著同樣的魅力,被日本人所崇尚。綜上,中日兩國人民對色彩的理性認識有很多形似之處,但是因為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使得中日民族視野中的色彩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色,顯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性,中華民族對熱情華貴的紅色情有獨鐘,日本民族向往白色溫和清幽的美,兩國對于色彩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內(nèi)涵被人們描繪和抒發(fā)于情感交流和生活行為中,使兩國的文化世界豐富多彩、纖細微妙。
參考文獻:
[1]姜澄清.中國色彩論[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7.
[2]何昕.日本人的色彩意識與自然觀: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9.
[3]葉渭渠、唐月梅.物哀和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識: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2.
[4]吳東平.色彩和中國人的生活:團結(jié)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