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章
(廣東省肇慶市畜牧良種示范推廣中心 526040)
所謂EM 技術,是指有效微生物應用技術,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多方面,如農業(yè)以及環(huán)境凈化等方面,并得到驗證與試驗。EM 由日本比嘉照夫教授研制,EM 由多種微生物復合培養(yǎng)而成,比如光合細菌、酵母菌以及固氮菌等,能較好抑制病原物。
EM 是一種微生物制劑,由多重微生物復合而成,不傷害機體?;谖⑸镏g的共生關系,EM 進而組成微生態(tài)系統(tǒng),向蜜蜂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有利于增強蜜蜂的免疫力,促使蜜蜂健康成長。借助于水和飼料,EM 進入蜜蜂的身體內,與有益菌群匯合,進而形成優(yōu)勢種群,抑制致病菌群,并合成及分泌激素類物質與營養(yǎng)類物質,如氨基酸、維生素及抗生素等,進而提高蜜蜂抗病能力[1]。
查閱相關資料得知, 若EM 濃度越高, 越能抑制蜜蜂微孢子, 抑制率較高,25%EM 抑制率為5.5%,65%EM 抑制微孢子的抑制率接近于68%,75%EM 抑制率為75.73%。借助于EM 原露,進行病原菌實驗與微孢子抑制試驗, 通過實驗結果得知,EM 能很好抑制微孢子體外發(fā)芽,EM 濃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強;基于歐洲幼蟲腐臭病, 能對芽孢桿菌及次生菌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EM 濃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顯;在初春使用EM 原露,可對新蜜蜂及老蜜蜂起到保健作用,蜜蜂繁殖率顯著提高,在兩個月時間內,平均增多1.0 足框蜜蜂,增殖接近于16.1%;在春繁后期,尤其是蜜蜂交替時,使用EM 原露的蜂群,插花及間蟲的現(xiàn)象明顯減少;通過檢測得知,在防治蜜蜂病時,采用EM 技術,不會引起藥殘問題。
某研究人員借助于EM 技術,進行數(shù)年的蜜蜂養(yǎng)殖,在春繁時期,沒有生成爛子病、爬蜂病等。 蜜蜂健康生長,蜂群繁殖率較高,有效預防歐幼病的暴發(fā)。在提升王漿單產方面,EM 原露發(fā)揮一定的促進作用。 某研究人員在采用EM 技術養(yǎng)殖蜜蜂之后發(fā)現(xiàn):在春繁時期,在第一代子出齊,并且外界開始出現(xiàn)零星粉源,在加入EM 原露之后,蜂群生長較快,且茁壯,相比于沒使用蜂場,蜂群發(fā)展速度提高了一半;使用EM 原露,很少出現(xiàn)黑蜂,且未出現(xiàn)爬蜂??;采用EM 技術,插花及間蟲出現(xiàn)的概率降低,蜜蜂壽命明顯增加;使用EM 原露之后,蜜蜂性格溫順,咬人的現(xiàn)象極大減少[2]。
方法一:各取2 份紅糖及EM 原露,加入10 份清水,之后將清水、EM 原露及紅糖一起裝入飲料瓶,飲料瓶須干凈,在將其密封,充分搖勻,靜放一天的時間即可;若在飼喂時拌入糖漿,則需取1 份上述EM 發(fā)酵液,50 份糖水(比例為1∶1),之后進行充分混勻,以制成EM 糖漿,將糖漿直接飼喂蜜蜂,在飼喂EM 糖漿時,需結合蜂群大小及實際消耗量,每隔2d 飼喂1 次,在持續(xù)飼喂3d 之后,改為每隔3d 飼喂一次;若在飼喂時拌入花粉,則需取EM 發(fā)酵液1 份,將其拌入花粉(40 份左右花粉)中,并充分拌勻,以制成EM 花粉,依據(jù)蜂群群勢大小,飼喂30~50 群峰。
方法二:春繁開始之際,在放蜂王3d 之后,進行獎飼糖漿,糖水比例為1.5~2∶1,每15kg 的糖水,加入EM 原露的量為150~175mL,當糖水溫度為30℃時,加入EM 原露,并及時飼喂完,對于EM 原露的水而言, 應為放置一天時間且消除余氯的自來水;隨著飼喂次數(shù)的增加,EM 原露的量逐漸減少,直至平衡濃度,具體而言,每15kg 的糖水,需加入50mL 的EM 原露,直至流蜜時,方可停止飼喂;在進行獎飼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在取槳之前的前一天,獎飼1 次,在獎飼中持續(xù)添加EM 原露。
方法三:若出現(xiàn)蜂病時,將EM 原露進行稀釋,稀釋50~100倍之后,在飼喂蜜蜂,也可向蜜蜂飼喂糖水,每個生產群可飼喂2~10mLEM 原露,每隔一天飼喂1 次,在持續(xù)飼喂3d 之后,改為每隔3d 飼喂一次;若蜜蜂無病,可將EM 原露稀釋250~500 倍,再將稀釋液飼喂蜜蜂,也可向蜜蜂飼喂糖水,每個生產群可飼喂1mL EM 原露,每一星期飼喂2 次。
EM 本屬有益菌群,而抗生素能抑制蜜蜂繁殖生長,因此,不可同時混用EM 原露與抗生素,不然EM 原露將失去效果,在使用兩者的時候,間隔時間一星期為宜;在防治蜂病時,使用EM 原露,若防治效果不理想,可使用其他藥物代替,以獲取更好防治效果;地區(qū)不同,蜜源種類不同,地區(qū)不同,發(fā)生的蜂病也不同,地區(qū)不同,飼養(yǎng)習慣也不同,因此,采用EM 技術,養(yǎng)殖蜜蜂的方法也不同,可結合實際情況,參照以上方法進行適當修改。